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3 毫秒
1.
1958年的交心运动,虽已湮没于历史的尘埃之中,但是它作为一次深刻的具有借鉴意义的思想整合运动,体现了党为了赢得知识分子对其的强烈的主观认同,而进行的一系列的积极努力.交心运动的意图在于实现知识分子政治立场的社会主义化、政治情感的工农化、政治思维和世界观的辩证唯物主义化,这三个层次也反映了党希望通过思想整合,使得知识分子从被动的政治动员到主动的政治参与再到对政党政治思维的皈依,实现知识分子从政治心理到政治思想上的情感飞跃.交心运动所体现的一系列具有探索性的尝试与创新对当下党的知识分子的思想整合仍有极具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对于20世纪50年代的知识分子问题,学界一般以个案研究为多,且主要集中于思想改造和反右运动,但对1957年之后的整风运动关注较少。本文以地方统战部档案为基础对这部分历史进行考察,庶几可对前人研究的一些未尽之处有所补充。1958年政治运动的主旨在于"改造","改造"的核心则是对知识分子的自我定位与身份认同的重塑。从交心档案中我们可以看到,知识分子对党认同的事实已经被达成。但这仅是政治运动的表层目的,更重要的是,藉政治运动的洗礼彻底改造知识分子的自我认知与身份认同,即最终成为真正的"无产阶级知识分子"。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知识分子由民族的、爱国的立场推进到人民的、无产阶级的立场,有力推动了知识分子对新生国家政权和国家意识形态的认同,为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奠定了思想根基。知识分子意识形态认同的建构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具有客观真理性与价值崇高性,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知识分子意识形态认同遵循“实践出真知”的认识逻辑,是在新中国社会历史实践基础上生成的自觉思想认同;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知识分子意识形态认同遵循思想自身矛盾运动的思维辩证法,在思想交锋中走向辨明是非,达致认同;从价值论的角度来看,知识分子意识形态认同发挥着凝聚思想共识、价值共识,进而捍卫国家政权的重要作用。新中国知识分子意识形态认同的建构具有深远的、划时代的意义,增进了知识分子的国家认同感,也为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奠定了思想根基。  相似文献   

4.
建国初期,我国从旧社会过来的知识分子约有700多万人,主要集中在学校、文化团体、企事业单位等,是一支建设新中国不可忽视的力量。为帮助从旧社会过来的知识分子“摆脱旧社会的影响,成为新社会需要的知识分子”,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发展国民经济的同时,于1951年9月到1952年冬,在全国范围内发动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毛泽东还把知识分子思想改造形象地比喻为“脱裤子割尾巴”。  相似文献   

5.
伍小涛 《世纪桥》2007,(2):90-91,99
反右运动是建国后一次重大的思想整肃运动。它不但使有着“清议”传统的知识分子淡出政治舞台,而且促使了“左”倾思潮的更加盛行,为大跃进的开展,“四清”运动的推行和文化大革命的发动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6.
抗战时期,在延安整风运动的背景下,毛泽东重新厘定党的文艺政策和知识分子政策,并直接指向造就为本阶级服务的“有机知识分子”,进而夺取中国革命的“文化领导权”的政治目标。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从整顿文艺队伍、使知识分子有机化以及确立党对文艺工作的政治领导等方面人手,制定了中国共产党建立文化领导权的蓝图和操作手册。他从知识分子文艺家必须做党的事业的“工具”和“螺丝钉”的逻辑前提出发,将知识分子文艺家内心“化大众”的伟大使命转换为“大众化”的现实任务,成功地解构了他们的精英心态,消除了其内心个人主义思想的抵抗,完成了知识分子有机化的塑造过程,从而走出了建立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的关键一步。  相似文献   

7.
十月革命后,一批先进的中国人由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变为社会主义者。对于这些人,史学界普遍地称他们是“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笔者认为,这一称谓是不科学的,应该称他们是“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与“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这两句话,在语言逻辑上虽然仅有四个字的顺序之差,但所表达的意思是完全不同的。前者的  相似文献   

8.
《改造》     
本书是作者于风政计划撰写中的新中国知识分子历史命运三部曲的第一部 (194 9~ 1957) (第二部《炼狱》,写 1957年至 1978年的中国知识分子 ;第三部《新生》,写 1978年以后的中国知识分子 )。“本书不是执政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史 ,而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知识分子史。”(前言 )这段历史是知识分子政治思想、政治感情被“改造”的历史 ,也是他们学术思想、思维方式被“改造”的历史 ,更是他们心灵道德、人生价值被“改造”的历史。作者笔下 ,一场场运动 ,一桩桩事件 ,一个个人物 ,在这几年中不断地上演 ,其中的一批角色 ,似乎“一转瞬间 ,就交了…  相似文献   

9.
一般说来,思想政治工作是通过思想政治工作活动,使思想政治工作主体所要求、所提倡、所具有的思想政治道德为客体所认同、所接受、所拥有。而事实上,不仅仅如此,在思想工作过程中,客体的思想认识、情绪情感、行为方式等也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主体。这种现象就是“互易”现象。 易,包含着交换、更改、转化等意思,如易地而处,以物易物,易名改姓等。互易,就是互相更换,互相交流,互相转化。在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主客体之间交心谈心,感情交流,互相启发,互  相似文献   

10.
一些西方学者似乎很难理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毛泽东为什么极为关注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问题。他们往往认为,一系列的思想运动,旨在建立执政党对于知识分子的政治控制和思想统制,如西方关于中国现代史的权威著作《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即将建国初期的思想改造运动与镇压反革命运动以及三反、五反运动相提并论,认为“这些运动都进行得极为激烈,并引起了社会上的严重紧张和忧虑”。这部著作写到:“在表面上,一般民众觉得镇反运动是吓人的,但也是可以理解的,特别是在有外来威胁的时候。但是1951至1952年三个互相有关的运…  相似文献   

11.
在回顾对中国历史进程起着重大推动作用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之时,不应忘记这一段历史事实——邓小平关于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部分的论断,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思想大解放的先声。 当代中国,如何评价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是党和国家的基本路线、基本方针的风向标。在强调阶级斗争的时候,知识分子被戴上“资产阶级”的帽子,以至被批判、斗争;在注重经济建设的时候,知识分子得到重视,脱“资产阶级”之帽,加劳动人民或无产阶级之冕。在阶级斗争午年讲、月月讲、天天讲的文化大革命期间,知识分子被列为“臭老九”,排在地、富、反、坏、右、叛徒、特务、走资派之后,被迫害摧残到了无所不用其极的程度。  相似文献   

12.
巴中市巴州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党委在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把“以人为本”的思想贯穿于党建工作和先进性教育的全过程,紧紧抓住“人”这个主体,充分发挥领导班子的引导力和凝聚力,激发每一个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使党建工作和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取得了好的成绩和经验。为把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建成党员干部群众之家,党委和各支部把开展交心谈心活动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关注每一位党员的思想进步、工作状态、健康状况、家庭状况等。在开展交心谈心活动时,党委倡导互动型、无障碍的交心谈心,党员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  相似文献   

13.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空前的一次思想启蒙运动,也是中国人民解放运动史上划时期的一次群众运动.同时,五四运动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也是知识分子的界碑,划出了一条明白的界线.为了更好地分析五四以后知识分子的分化的原因,有必要对五四前夕知识分子思想状况作一番剖析.  相似文献   

14.
上世纪中叶我国知识分子思想改造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国庆 《理论学刊》2006,1(2):22-23
上世纪50年代,党和政府集中在全国教育战线进行了一场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号召知识分子自觉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以主人翁精神投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这场运动为今后知识分子的思想教育提供了诸多有益的话题。  相似文献   

15.
在新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的时候,我们隆重纪念“五四”运动80周年。继承光荣传统,弘扬“五四”精神,明确当代青年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八十年来中国青年知识分子的奋斗足迹和“五四”精神 80年前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以一批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主义运动,也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五四”时期,一批先进青年知识分子如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他们经过历史的比较和  相似文献   

16.
思想改造运动是建国后十七年期间思想文化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它的开展取得了预期的成果。但在运动过程中由于指导思想发生了由“自我教育”到政治批判的转换 ,也就相应造成了要求上的“过急过高”、方法上一刀切的简单化。自此 ,对政治上动辄得咎的担心和恐惧、学术生命的萎缩和扭曲 ,成为“十七年”期间知识分子生命旅程中难以言说的创痛  相似文献   

17.
一、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的过程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4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上述规定,成为建国初期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的指导方针。  相似文献   

18.
把建国初期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这一运动,放在新中国成立的大历史背景下来认识和分析,就能看到其价值和历史必然性。在新中国成立初期3年内,根据国际国内的形势和恢复发展国民经济的客观需要,对知识分子实行在团结、教育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的思想改造,是符合当时历史发展实际的,而且也得到广大知识分子的认可。运动中存在的失误和偏差,伤害了一部分知识分子的感情,是实际工作中发生的偏差,丝毫不影响我们对新中国成立初期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的总体评价和肯定。  相似文献   

19.
从1949年初北平解放到1950年底,全国开展了以大学教师为主要对象、兼及中小学教师的政治学习运动。这实际上是革命胜利后党发动的第一次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作为建国后政治运动的源头,它上承延安整风,下达从批判《武训传》到“文化大革命”的历次政治运动。...  相似文献   

20.
知识分子的文化认同对知识分子群体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建国初期、文革时期以及改革开放以后,知识分子的文化认同展示出各具时代特色的认同特征。知识分子的文化认同对普通公民形成积极的认同观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