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勇 《当代党员》2010,(2):69-71
“工行卡一张(余额38125.73元)、建行卡一张(余额4672.04元)、宁波银行卡一张(余额15296元);身上现有836元……”去年一位网友在网上“晒”个人财产清单的简单举动,没想到竟引来数以万计的跟帖,“晒财产”顿时成为一种时尚。不少网友在“晒”完自己的财产后,也呼吁官员们快快跟上。  相似文献   

2.
眼下人们都在热议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据说这起源于240年前的瑞典。中国古代没有这一制度,但不乏各具特色的“晒薪族”。  相似文献   

3.
“晒”工资、“晒”收藏、“晒”心情……在网络上,“晒”就是公之于众的意思。江苏省宿迁市也将官员的“述职述廉”报告“晒”于互联网——张贴在政务网中,供社会监督,成为宿迁政务公开的一道新风景。  相似文献   

4.
官员财产申报立法的国外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官员财产申报是世界各国公认的从源头上治理腐败的一项重要措施,财产申报制度是一项强化官员廉洁自律、有效规范官员行为、预防官员腐败的基本制度。迄今为止,世界上已有近百个国家和地区官员财产申报已经立法。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现将国外立法的主要经验综述如下:一、关于财产申报立法状况1766年,瑞典制定了历史上第一部财产公示规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财产申报法。1883年英国通过了第一部有关财产申报的法律——净《化选举,防止腐败法》,建  相似文献   

5.
官员财产申报制度作为一项预防腐败的具体制度,对预防腐败有着明显的效果。学术界对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分析当前学术界对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研究情况,以期对今后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一直将反腐败列为工作重点,在通过《反腐败法》后,又推出官员财产申报制度,试图根治阻挠俄罗斯发展的“顽疾”。近日,他签署总统令,宣布在国家机关内部增设一个部门,负责审查国家公务人员及有意担任国家公职人员财产申报情况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俄罗斯《新消息报》认为,新的总统令消除了《反腐败法》通过后产生的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7.
《党课》2010,(21):77-78
“州官敢放火,我就敢点灯”——国人的公平观念 当下,不少人高呼“打倒贪官”,主要是痛恨腐败导致的社会不公、贫富差距,而并非真的出于捍卫法治正义。所以,当腐败现象难以消除时,他们会认为社会对己不公,从而为自己的腐败找到“正义”理由:“州官能放火”,为什么我就不能“点灯”!于是,反对大官用大权腐败的小官,会心安理得地用小权腐败;反对腐败官员的平民,自己也会托人结识腐败官员。  相似文献   

8.
《党课》2014,(6):19-19
建立“官员财产公开制度”这一“笼子”,使官员的财产阳光化、公开化作为反腐败的突破口,无论是对于推动政改还是遏制腐败都有极大的裨益。这种呼声已经存在十多年,然而至今收效甚微,原因在于遭到了一些利益集团的坚决抵制。中国已处于矛盾的多发期和易发期,化解日益频发的社会矛盾和冲突,需要找到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9.
《党课》2011,(13):78-78
在去年10月公布的“全球清廉指数排行榜”上,丹麦再度被评为年度“世界最清廉国家”。丹麦反腐的成功,绝不单单因为“人口少、地盘小、公务员高薪养廉”,其在制度和文化上的建设成绩也有目共睹。首先,丹麦建立了较完善的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是腐败预警制度中的“世界性经验”,也是丹麦反腐制度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在丹麦,人们的住房、财产、土地都要经过注册,从某种意义上讲,每个人的财产都要曝光于公众眼球之下。特别是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让隐瞒个人财产变得难上加难。由于财产公开,税务部门就对包括公务员在内的所有丹麦公民和公司的财产状况了如指掌,个人和企业逃税电就成了“自目做梦”。  相似文献   

10.
财产申报制度作为一项反腐利器,是许多国家杜绝和惩治公职人员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等腐败行为的一种常用手段。目前,全世界有97个国家和地区将“官员财产申报制”入法。深入分析借鉴国外财产申报制度实施的特点和做法,对推动中国财产申报制度的实施具有较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布丁 《当代党员》2013,(1):70-70
有一种人,奔走在受贿者与行贿者之间,为两者见不得人的勾当牵线搭桥。他们有一个形象的称呼:“权力托儿。”近年来,因为“权力托儿”而东窗事发的官员腐败案件呈上升趋势。这些“权力托儿”成为官员腐败的催化剂,社会危害严重。  相似文献   

12.
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这是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遵循的基本宪法原则。个人拥有隐私权,这是世界人权的基本内容之一。然而对政府官员而言,这些权益大打折扣,他们必须将其财产和各种隐性收入统统公布于众,这就是被称为“阳光法案”的财产申报法。财产申报制度已在多数国家实行,它为政府官员的经济行为划出了一条清白与否的界限,避免了政府官员可能的利益冲突和以权谋私,被誉为防止官员腐败的治本之策。我国即将实行财产申报制度,刊登此文,意在让读者对西方国家的一些做法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13.
“我们不能再等了,腐败已变成一个制度性问题……腐败会损害商业环境、削弱国力和损伤国家形象。最重要的是,腐败会降低民众对政府的信任。我们需要一个国家性的反腐计划。”一年前,就任俄罗斯总统刚刚10天的梅德韦杰夫,作出上述忧心忡忡的表述。 一年后,2009年4月上旬,在梅德韦杰夫和总理普京的率领下,俄政府的各位副总理、部长集体在俄罗斯政府网上“晒家庭收入”,梅德韦杰夫反腐的“万里长征”,终于迈出了实实在在的一步。  相似文献   

14.
颜武 《先锋队》2011,(10):46-48
俄罗斯如今仍是一个存在严重腐败的国家。2008年,透明国际“清廉指数排行榜”上俄罗斯在全球180个国家和地区中位列147位;2010年,又从2009年的146位下滑到154位。媒体称,俄罗斯是20国集团成员中最腐败的经济体,也是欧洲最腐败的国家,在“金砖四国”中的腐败程度也首屈一指。俄罗斯律师协会今年年初公布的报告显示,俄罗斯每年“腐败经济”规模高达6500亿美元,相当于该国去年国内生产  相似文献   

15.
时下,官员“接力”腐败犯罪现象较为严重:贵州省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原董事长、总经理阎健宏因收受巨额贿赂被判死刑,接任阎职务的向明序不到一年,又因贪污受贿被判刑;广西玉林原市委书记李乘龙一案,拔起萝卜带出泥———玉林三任地委书记都是贪官……如果说前任官员以权谋私依法受到严惩是罪有应得,那么后任重蹈覆辙,“接力”腐败,则难以让人理解和接受。剖析官员“接力”腐败犯罪的根源,主要因素固然是个人所为,但用人失察,选拔及管理干部制度上的缺陷,给人的教训和启示是沉重的。其一,权力失控,由少数人选人是用人失察的祸根…  相似文献   

16.
廖荣国 《求贤》2009,(11):52-52
我在想.既然官员财产公开已成一种良知.在明确颁布实施有关官员财产公开的法律、规章制度之前,偌大一个中国,有没有一个官员敢于第一个公开自己的财产的?如果有.不论这个人是谁——  相似文献   

17.
玩摄影、养兰花、收集名人字画……原本,这些只是个人的“雅好”。但近年来,一些官员的“雅好”摇身一变成“雅贿”,让腐败也变得“文艺范”。中国青年报记者根据官方媒体公开报道不完全统计,近年来,至少有27名落马官员涉嫌收受“雅贿”。“雅好”成腐败又一隐蔽通道。  相似文献   

18.
《党课》2010,(2):59-59
2009年1月起,浙江慈溪在全国率先施行“廉情公示”,向社会晒官员的资产家底。到1月中旬,慈溪700名副局、科级以上的市管干部完成廉政情况公示。公示内容涉及官员的房产、汽车等财产,官员廉洁自律和廉洁从政情况,配偶和子女工作、求学、名下房产等情况共24项。  相似文献   

19.
《党课》2013,(21):69-71
抽查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促进官员财产公示制度建设:治“三公经费”.推进各级政府预算公开;加强纪委“自我修养”。查处会员卡腐败;加强中央巡视制度;中纪委改革自身结构,强化办案力量;禁止耧堂馆所建设,消弭其中腐败;  相似文献   

20.
《党课》2010,(2):60-60
《学习时报》目前刊载文章探讨官员财产申报问题,文章指出,许多国家的官员财产申报都属于信息公开法律体系的内容。2009年2月28日,温家宝总理在中国政府网、新华网回答网友关于反腐败的问题时表示,建立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应该是反对腐败的一项重大举措。要实行政务公开,也要对官员的财产收入实行公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