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六大报告进一步强调了依法治国和以德 治国相辅相成的治国方略,要求建立与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 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以 德兴企是企业贯彻落实“以德治国”方略的具体实 践,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是法制经济,也是道德经济,包括铁路运输在内的所有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加强企业道德建设,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随着入世,外资企业将进入铁路运输业参与竞争,铁路运输企业必然要与国际接轨,这对我们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在这种国际市场的“磨合”和较量中,  相似文献   

2.
企业,作为市场的一个基本经济单位,如何使自己的经济行为符合市场经济规范、要求?如何抑制自己的非规范行为?这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需要认真加以研究、解决的问题。本文试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角度入手,谈谈企业非规范行为的内部抑制问题。  相似文献   

3.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涵和具体要求,对于弘扬社会正气,倡导时代新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也是我们企业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和长期任务。一、从企业的发展认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大意义改革开放以来,龙岩卷烟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职工群众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得到很大改善和提高。但同时要看到,在市场经济中,一些优秀的民族传统和美德受到冲…  相似文献   

4.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和企业实行厂长负责制的体制下,作为厂长(经理),如何贯彻民主集中制,行使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在此,结合自己多年来既担任过行政首长,也担任过党委书记,且又曾党政“一肩挑”的实践,谈点体会。 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生产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发展市场经济,就要按市场经济的规律办事,就要承认企业是具有法人资格的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作为经济组织,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上必须运用经济手段管理经济,建立统一的、强有力的、高效率的生产指挥和经营管理系统,突出厂长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并赋予厂长以相应的权力,才  相似文献   

5.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主体是具有法人资格的自然人和企业。这就要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成为自筹资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经济实体,要达到这个目标,最佳的途径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那么,什么是现代企业制度,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基本特征和主要作用是怎样的,本文就这些问题,谈淡自己的看法。 应社会化大生产的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的公司法人制度。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特征:概括起来就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产权清晰是指从法律上明确企业中的资产制度方式,明确出资者与企业的基本财产关系。长期以来,我国  相似文献   

6.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把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观念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把思想道德建设的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有机地统一起来,为各民族、各阶层和不同利益群体的人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判断行为得失,确定价值取向,做出道德选择, 提供了基本规范。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  相似文献   

7.
锦西化工总厂是以生产氯碱和有机合成材料为主,具有50多年历史的国家特大型企业,现有固定资产16.04亿元,职工16000人。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快企业转机建制进程中,锦化也遇到了许多深层次的困难和问题。1993年4月,总厂新领导班子上任之际,亏损和潜亏已达2094万元。怎样闯出难关,步入市场经济的正轨?我们确立的经营思想是:以人为本,逐步树立适应市场经济的全新经营思想,培养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主人,营造企业利益群体机制。我们把抓人治本放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经济工作的首位,从实际出发,选准运作载体,持续实施了以解决市场经济条件下职工主人思想、行为、责任“三到位”为内容的主旋律工程,凝聚人心,统领全局,收到较好效果。企业三年迈出三大步,产值和销售收入连年递增,经济实力增强,资产  相似文献   

8.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让用户满意,企业才有市场;有市场,企业才有效益;让社会满意,企业才能不断发展。为此,企业必须注意规范自己行为,在社会和公众面前树立自己良好的形象。 规范企业的生产行为,树立一流的产品形象。产品形象是企业形象的重要内容。过硬的产品是企业占领市场、赢得用户的先决条件,是企业实现自身价值的物质基础。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加强企业内部的职业道德建设,使企业提高管理水平、严格操作工艺、增加科技含量、降低成本消耗,才能向社会提供人民群众所需要的高质量的产品。这是企业唯一的追求,绝不能用假、冒、伪、劣产品欺骗用户、坑害用户。在向用户提供质优价廉产品的同时,获得合理的企业利益,促进企业不断发展。 规范企业的销售行为,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企业形象和企业信誉总是联在一起的。在抓好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同时,还要加强产品销售的职业道德建设,规范企业的销售行为。在产品的销售过程中做到:一要公平竞争。在市场竞争中,企业的道德责任客观上要求不能把一切市场竞争行为看成是只追求自身利益的行为,而必须顾及他人、消费者和整个社会的利益。企业在竞争中要讲效益、讲利润,但又不能搞拜金主义;要敢于与竞争对手争高下,但又不能用残忍,卑劣的手段打击,陷害竞争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逐步完善,依靠市场经济谋束新的发展,已成为人们的共识。那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运用市场经济的规律,进一步促进镇级经济的发展呢?我们从石岩镇的实践中认识到:从实际出发,以市场为导向,以集体经济为主体,以“三来一补”及“三资”企业为支柱,加快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及优化资源配置,是石岩镇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关键。一、建立和宪善市场竞争体系的外部环境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一个最重要特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商品、劳务和生产要素都应该能够在完整、有…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十五年来,我们从社会主义经济就是计划经济的观念,逐步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观念,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和确立,经历了一个逐步形成、发展、深化的过程,大致为四个阶段。一、1979年至1984年;确立“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思路,提出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观点.十一届三中全会闭幕后,中央最高决策层开始深入探讨我国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原则取向问题,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助基础上,当时形成的认识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过去中国和苏联实行的经济体制,主要缺点是只有“有计划按比例”这一…  相似文献   

11.
为了进一步增强大中型企业的活力,国家决定把国营大中型企业推向市场.为了使企业适应市场,搞活市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紧迫任务,就是要从三个方面教育职工树立社会主义的市场观念.一是由封闭思想转向开放意识.多年来,不少企业吃惯了低价原料的“便宜饭”、统购统销的“太平饭”、不讲效益好坏的“大锅饭”和靠“皇粮”供给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四大确定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明确规定,“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法制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有法律来引导、规范、保障和约束。要围绕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快立法步伐。但是,如果已经出台的法律、法规得不到切实的贯彻实施,法律、法规就会成为一纸空文。这就要把执法摆到同立法同等重要的地位。当前经济生活中一些消极因素的滋长,与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有很大关系。因此,应加强执法监督,使法律、法规得以切实的贯彻实施。  相似文献   

13.
贯彻党的十四大精神,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客观上要求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求实创新:求经济发展之“实”,创改革开放之“新”。开拓创新,增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服务经济建设的力度。随着经济机制的转换,我们的思维方式、工作内容和方法也要相应地进行调整和改进。首先,要转变思想政治工作“自成体系”、“自我中心”的旧观念,树立思想政治工作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的新观念;要转变单纯依靠政工部门做思想政治工作的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产生了与社会经济生活相适应的经济伦理道德,经济伦理价值观与过去相比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正确认识和树立经济伦理的价值观,对构建社会主义经济伦理规范,繁荣经济生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稳定社会秩序具有重要意义。价...  相似文献   

15.
一、产权主体多元化与发展混合经济的必然性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单一产权主体的财产组织形式愈来愈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推进国有企业产权主体多元化的改革进程,已成为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要求。正如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的,要“培育和发展多元化投资主体,推动政企分开和企业转换经营机制”;中共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所指出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尤其是优势企业,宜于实行股份制的,要通过规范上市、中外合资和企业互相参股等形式,改为股份制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对竞争性领…  相似文献   

16.
新当选的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经叔平日前在上海考察非公有制经济时,号召非公有制企业再也不能满足于小打小闹的局面,而要努力开发产品,开发市场,提高产品质量和企业的科技含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住脚,把自己的企业做好做大。这是这位全国工商联主席再次为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发出的呼唤。非公经济生存环境正在发生根本性改观中共十五大明确提出了“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从而在理论和政策上突破了姓公姓私的问题,并使非公有制在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由“补充”上升到“重要组成部分”。在不久前结束的新一届全国人大和政协会议上,来自非公有制  相似文献   

17.
《理论视野》2006,(4):F0003-F0003
《文汇报》2006年5月12日发表复旦大学教授余源培的文章说,我国的改革发展到今天,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需要坚持市场经济的改革取向,不能动摇;完善,需要更好地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为此,党中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使指导思想实现了新的升华。现在又提出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一定能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础建设。西方市场经济的核心观念是“经济人”,认为人都是追求个人利益的自私人。但是,斯密在《国富论》提出这一假设时,又在《道德情操论》中认为:“自爱、自律、劳动习惯、诚实、公平、正义感、勇气、谦逊、公共精神以及公共道德规范等,所有这些都是人们在前往市场之前必须拥有的。”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没有办法从根本上解决“经济人”与“道德人”的结合。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当努力解决好这个难题。1986年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布坎南就提出,中国的市场经济改革要警惕“未启蒙的利己主义”。  相似文献   

18.
五、激动人心的年代:从传统的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物质生产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形式中并借助这种社会形式而进行的.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以科学技术为第一生产力,必然要求改变原有的经济体制,从而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广阔的社会空间.邓小平深深地理解这一点,并明确指出:"要发展生产力,靠过去的经济体制不能解决问题"[1].为此,必须进行制度创新,即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如果说以科学技术为第一生产力是从生产力的内部构成上指明了当代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那么,建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则是从生产力的外部形式上指明了当代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正如邓小平所说:"搞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进行一系列的体制改革,这个路子是对的"[2],"只有这条路才是通往富裕和繁荣之路"[3].  相似文献   

19.
解放思想是解放生产力的前提,转变观念是深化改革的关键。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解放人的思想的工作。但解放人需先解放自己,只有解放思想政治工作者自己的思想,转换脑筋,才能振奋精神,有所作为。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过程中,我们企业有些政工干部情绪比较消沉,怕字当头,不思进取,存有怨气。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些同志思想不够解放,还没有完全摆脱许多旧观念的束缚。因此,我们政工干部要下功夫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武装自己,抓好自身的思想解放。一、要彻底从“政治是统帅”的观念中解放出来,牢固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全党的工作重心早已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企业经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实现‘九五’和2010年的奋斗目际,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向集约型转变,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两个转变”是事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性转变,涉及到方方面面。第一个转变,经济体制的转变,本身就包含着作为其组成部分的劳动体制的转变。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体制转化,就是企业劳动关系改变。《劳动法》的核心是调整劳动关系。《劳动法》明确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的建立、解除原则、形式和规范,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调整企业与劳动关系的法律依据,即劳动关系的建立和维护由原来的行政隶属关系转变为劳动合同关系。为了实现《两个转变》,贯彻《劳动法》,就要将劳动用工制度从计划经济体制下固定用工制度转向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劳动合同制。这种劳动合同制,不只是将以前的固定工职工改为合同制,对临时工只要继续与用人单位有劳动关系的,双方也必须签订劳动合同,待遇与别人相同。全员劳动合同制使劳动者得到平等待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