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招商引资恐怕是每个地方政府最热衷于干的工作了,它既不用自己花钱,又能对经济起到吹糠见米的效果。许多地方甚至全民皆“招”,给每个单位、每个干部下达招商引资任务。不过,表面上看招商引资不花成本,可弄不好也要付出代价。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江南区的原副区长曾昭敏,在任职江南区科协主席期间,为江南区引进了一家企业,并且一度搞得红红火火,曾昭敏也因此当上了副区长。不料商海风云变幻,这家企业很快陷入困境。“红旗”不能倒。曾昭敏几番奔波,帮企业注入了150万元资金,他却犯下了滥用职权罪被法院判刑,江南区政府也为此损失了120万元…  相似文献   

2.
当前,招商引资如火如荼,欠发达地区招商引资是为了发展,发达地区招商引资是为了进一步发展.毋庸置疑,招商引资是一种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这在国内外均是一条成功经验.因此,许多地方都将招商引资视为促进当地经济起飞的重中之重,当做压倒一切的任务.各地为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解决经济发展中的资金瓶颈,确实绞尽了脑汁,想尽了办法.但一些地方的招商引资自觉不自觉地走入了误区,不但造成了损失,而且错过了商机.  相似文献   

3.
李宝昌 《实践》2009,(2):37-38
招商引资是这些年来响遍全国的最为时尚的口号之一.招商引资作为发展地方经济的一项战略性措施,在引进资金、引进项目、引进技术、引进人才.促进地方经济繁荣发展上的确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如果仔细观察招商引资这一活动的过程,不难发现一些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和地方党政官员直接参与招商引资经济活动有关,从中我们可发现党政官员直接参与招商引资的两大弊端: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来,招商引资成了不少地方和部门单位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毋庸置疑,招商引资工作做好了,能极大地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但也要看到,有一些地方在招商引资中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腐败行为,必须引起高度警惕。  相似文献   

5.
招商引资是一种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为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解决经济发展中的资金瓶颈,一些地方确实绞尽了脑汁,想尽了办法,但却自觉不自觉地走入了招商引资指标化、数量化、低税化、政府化的"四化"误区,不但造成了损失,而且错过了商机.  相似文献   

6.
规范政府招商引资执法行为有利于实现招商引资根本目标,有利于提高招商引资水平,有利于预防腐败。目前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执法活动中还存在着法律意识淡薄、执法行为不规范、监督机制实效不高等情况。对此,地方政府应当通过增强执法人员的法律意识、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行政权力、强化监督机制等途径,来实现对政府招商引资执法行为的规范。  相似文献   

7.
金海燕 《江淮》2012,(7):51
"外地客商来长治投资,由于当地人文环境、政策环境、法律环境等因素造成亏损,一律由当地政府包赔。"这是某地针对招商引资出台的七大"规定"之一。这一招商"新规"经媒体报道后,引起广泛争议。一个地方要发展经济,自然要招商引资,很多地方的领导就把招商引资作为自己的第一要务,以改善投资环境的名目,出台各种优惠"政策",引起优惠政策不断攀升。有的地方出台的"政策"放弃了环境保护,引进企业可以先上车后买票;有的地方出台的政策超越了法律  相似文献   

8.
6月8日,审计署发布的今年第2号"审计结果公告"显示,在2011年1月至2012年3月审计调查的54个县区中,有53个在招商引资中违规。5月底,在参加山东卫视《天籁之声杭州赛区海选时,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开发区招商局派往杭州的工作人员赵书峰"火"了——他在参加该选秀节目时,数次提及自己的家乡和"招商引资"。赵书峰"秀"招商的背后,折射出的是县域版图中官员的招商生态。很多地方政府把招商引资作为官员的政绩考核指标,对官员硬性分配招商任务。在山西省长治市,每个县一年的招商项目不得少于15个,县委书记、县长  相似文献   

9.
据报道,华东地区某县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给县直机关每个部门和机关干部都下达了一定数量的招商引资指标,完不成者要扣年终奖。于是,不论是政府工作部门的干部,还是党委部门的干部,为了能够完成招商引资指标,把正常工作丢在一边,将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外出招商引资上。不少平时从没有接触过经济工作的干部也纷纷外出招商引资,结果差旅费花了好几万元,资金却一分钱也没引来。据了解,这种下指标招商引资的做法在一些欠发达地区并不是个别现象。除了经济考核外,不少地区还把招商引资的成绩与部门领导及个人的升迁等结合起来。由此,招商引资成了部…  相似文献   

10.
现在一些地方为了发展经济,对干部招商引资做了很多硬性规定,完不成招商引资任务将就地免职、降职使用或不得提拔等。有的地方为了鼓励村级干部带头创业,也出台类似文件规定:凡是没有致富项目的村党支部书记将被就地免职。  相似文献   

11.
郜建英 《实践》2008,(1):38-39
现阶段,为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和繁荣,招商引资不失为一种投入少、见效快的途径.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能否合理地发挥政府职能,将直接影响到政府的公信力和社会形象.  相似文献   

12.
近些年来,无论是繁华的都市,还是偏僻的乡村,招商引资可谓“风起云涌”,热浪扑面。一批批客商纷纷投资兴业,一个个工业园区如雨后春笋,如今招商引资已经成为经济生活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成为一些地方经济快速增长的“助推器”。然而,在一些地方招商引资存在着种种误区: ——招商“招伤”化。近年来,各地纷纷把招商引资作为区域经济的重要增长点来抓,一些县、乡、村不管  相似文献   

13.
招商引资是现代经济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当然也就成为各经济部门和企业家的一项重要工作。好事理应办好,但在有的地方往往好事会被办歪。在当前的招商引资工作中,有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深思:一是各自为政的地方政府不惜血本地拼投资环境的目的是什么?二是不从当地实际出发大讲跨越式发展,是不是一种“大跃进”式的思维?三是招商引资的活是不是谁都可以干?四是打着招商引资的旗号公款旅游,由谁来买单?五是国有资产流失谁来考量?其中有的问题已经引起中央的重视,有的问题正在某些地方蔓延。以下一组文章是理论界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不乏真知灼见,现予公开发表,以期引起有关领导、地方政府、企业家的警省,遵循经济规律,引导招商引资工作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4.
某地区不久前出台了一项有关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地方经济的政策规定。然而,各基层单位收到上面的通知还不到一个月时间,上级有关部门就打电话催着要求下面汇报招商引资的成果,并要将各单位和部门的招商引资情况进行公开通报。基层的同志  相似文献   

15.
在招商引资的实践中,由于一些政府兼“导演”和“演员”于一身,主体发生错位。特别是由于招商引资的目标和手段发生严重偏差,工作中落下诸多“败笔”。不少地方的招商引资工作误入歧途,不但损害了政府形象,加大了政府的信用风险,如果不尽早矫正招商引资中被一些政府扭曲的行为,我国的招商引资工作乃至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将受到严重的威胁。  相似文献   

16.
健康的招商引资能给一个地方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当地群众带来实惠,“病态”的招商引资则会拖垮一方经济、祸害一方群众,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病态”的招商引资多种多样:一是有的干部见别的地方招商引资卓有成效,便心生羡慕,急于“见贤思齐”,但这种“思齐”不是建立在对客观实际和本地状况的具体分析之上,而是脱离实际,简单类比,盲目照搬,乱铺摊子,结果形成不少毫无效益的“烂尾项目”、“半截子工程”。二是有的地方政府头脑发热,用地方文件取代国家法律法规,强令有关部门违法违规审批土地,核发营业执照。三是有的地方政府为了招…  相似文献   

17.
“长三角”地区“行政推动”招商引资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行政推动"招商引资因其短期内见效快、社会效应大,而被"长三角"地区普遍重视和实践.但其成本-效益关系很少有人关心.笔者全面分析了"行政推动"招商引资的成本-效益关系,提出通过逐步淡化政府直接介入招商引资的实践工作以及各地方政府加强对话、合作和协调的方式来解决因"行政推动"导致招商引资成本增加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招商引资政策是后发地区推行经济赶超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积极的作用。然而,以政府为主导的招商引资模式在实践中也暴露出很多的问题。传统的发展观和政绩观导致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中的大量急功近利行为。在转变政府职能的大背景下,政府应改革招商引资模式,通过提供高效的公共服务,维护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吸引投资。同时,要充分利用招商引资带来的资金、技术,构建本地区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9.
政府主导型招商引资模式的兴起、弊端及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招商引资政策是后发地区推行经济赶超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积极的作用。然而,以政府为主导的招商引资模式在实践中也暴露出很多问题。传统的发展观和政绩观导致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中大量的急功近利行为。在转变政府职能的大背景下,政府应改革招商引资模式,通过提供高效的公共服务和维护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来吸引投资,同时要充分利用招商引资带来的资金、技术来构建本地区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20.
钟志文 《世纪桥》2007,(11):76-77
近年来,不少地方政府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地区经济发展主要推动力,在有效促进区域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全面地认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与提高招商引资项目质量之间的辩证关系,采取切实措施,实现两者良性循环,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地方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