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如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 ,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1 999年初 ,德州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设城郊型农业的战略构想 ,这是该市争取在下个世纪初赶上全省中等发达水平的重大举措。经过调查 ,我们认为城郊型农业是现代农业的基本形式之一 ,确立并实施城郊型农业的发展战略 ,符合发展市场农业的要求和德州市的实际 ,代表着农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是十分必要又切实可行的。一、城郊型农业的基本内涵所谓城郊型农业 ,从传统意义上讲 ,就是指城市郊区以满足城市居民对鲜活农副产品需求为目的的生产供应…  相似文献   

2.
正务川自治县强力实施"100万个羊单位"草地生态畜牧业,有力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致富目标实现。务川自治县强力实施"100万个羊单位"草地生态畜牧业,有力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致富目标实现。全县用6年时间培养了山羊防疫、养殖技术人员600余人,发展养殖户6000余户,种草户5000余户,建立15个300只规模的乡级二级扩繁场,2013年底存栏山羊达到32万只。同时,还规划了占地21.66万亩、投资20亿元的羊产业扶贫实验园区,引进企业6家,建  相似文献   

3.
我们三元朱村是国家命名的“中国特色农业经济村”。2003年以来,我们把发展全村经济的目标放在了创蔬菜品牌上,建起了高标准的蔬菜基地,无公害蔬菜越种越好,还越洋销到了国外,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2003年全村有机质无土栽培蔬菜面积发展到800亩,实现经济总收入306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000元。  相似文献   

4.
胡彪 《当代贵州》2023,(3):72-73
<正>紫云自治县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养产业,引进优强工业企业,全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工业化建设,实现了产业增效、农民增收。近年来,紫云自治县立足自身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一批特色种养产业,引进一批优强工业企业,不断推动农业产业规模化生产经营,全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工业化建设,实现了产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后劲。  相似文献   

5.
大关县天农蔬菜产销协会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建设肉禽蔬菜基地的目标,走出了一条“协会+公司+基地+农户”的路子,让农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2007年,全县蔬菜产量6.02万吨,产值5600万元,全县农民人均增收22元。全县主要实施冬季农业开发的5个乡镇共19个村160余个村民小组,1.8万农户7.4万人,人均增收70元以上。  相似文献   

6.
武文诣 《共产党人》2010,(17):47-48
面对农村新形势、新情况、新要求,如何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加快农业经营方式转变,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是一项重大课题。2009年以来,中宁县对农村土地流转,转变农业经营方式进行了探索和创新,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广州农艺食品发展有限公司建设供港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助推了现代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成效明显。  相似文献   

7.
西青区辛口镇是个农业大镇。镇内五水环抱,林木覆盖率高达24%。这里,水清、岸绿、空气清新,俨然—个天然大氧吧。依托良好的生态优势,辛口镇或为我市老牌“菜篮子”基地。近年来,镇党委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以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为着力点,加速提升传统产业,带动蔬菜产业全面升级,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产业模式,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长丰县坚持“优农富 民”发展思路,围绕农业增效、农 民增收这一目标,坚持以工业的理 念,大力推进城郊型农业发展。 规划先行,向区域化方向发展。 2003年,长丰县按照“一乡一品,一 村一业”的思路,以草莓、蔬菜、养 殖业、林果业等为主要内容,编制 了《长丰县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发 展总体规划》,重点规划建设金三角 无公害设施农业示范园、无公害反  相似文献   

9.
怀化是个农业大市,但农业大而不强。要实现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必须围绕农民增收抓好结构调整,在“创特色、上规模、树品牌”上不断探索新思路,取得新突破。一、立足资源优势,突出创特色。一是要从加强种苗工程建设入手,发展特色产品,挖掘农民增收的潜力。通过多年来的种苗工程建设,怀化农业基本上形成了具有山区特色的品种资源库,水果业的脐橙、冰糖橙、辰州香柚、金秋梨、靖州杨梅,畜牧业的雪峰乌骨鸡、武雪山羊、通道黄牛、辰州麻鸭、溆浦鹅,中药材业的茯苓、天麻、紫珠、黄姜等,都是具有怀化山区特色的品种,要集…  相似文献   

10.
据新华社北京9月12日电继去年我国农民人均收入实现恢复性增长后,今年上半年农民人均收入又增长5.9%,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7个百分点。此间有关人士指出,农民收入增幅下滑势头得以遏制、收入水平有所提高,是多年来采取提高农民收入、保护农民利益的各项政策措施的结果。近几年来,在国家政策引导下,各地农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成为农民增收最大的“亮点”。增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长久之计,也促进了农民增收。与此同时,一批有利于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相继施行,如天保…  相似文献   

11.
一、农村产业结构的现状 青白江区城厢镇于1998年4月实行乡镇合并后,行政区域由过去的纯城镇变为城乡合并工农结合的复合型乡镇.全镇所辖11个村,5个居委会,1个家委会,总人口3万余人.其中农业人口占了三分之二.耕地面积16000亩,生产水稻、小麦和油菜,及其品种单一的四季蔬菜,农产品价格低迷,农民增收渠道狭窄.城厢镇党委、政府针对本镇实际情况,围绕解决农民增收问题,镇党委、政府聘请专家、技术人员制定调整方案.  相似文献   

12.
许昌县陈曹乡位于许昌县东北部,距县城30公里,全乡辖43个行政村,6.4万口人,9.2万亩耕地,是典型的偏远农业大乡。近年来,该乡按照上级党委、政府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改善一个基础,强化四个保障”,以调整粮食品种结构为主线,以提高单产为目标,积极发展1O万亩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区。通过农业开发、品种改良、实用技术推广等措施,实现了粮食的优质、高产、高效,农民增收,为确保粮食安全作出了秋极贡献。  相似文献   

13.
促农增收根本在于消除体制性障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农民增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现象上看,农民收入减缓与资金短缺、种粮效益低、农民减负工作不到位、农技推广工作薄弱以及乡村负债较重等直接相关,但深层原因是现行管理体制不适应农业新阶段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农业发展的阶段性变化和农村经济常年“积弱”的客观反映。当前,直接影响我国农民增收的体制性障碍主要为:一是我国城乡经济发展中的二元经济结构影响农民增收。以社会化生产为主要特征的城市经济,与以小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农村经济并存的二元经济结构,很难使农业这一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得到优先增长,很难实现城乡经…  相似文献   

14.
促进农民增收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能指望一蹴而就。面对四川地势复杂多样、农业人口众多、各地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如何从宏观政策上予以引导、从面到点进一步拓展农民增收空间.实现五年“三个翻番、五个提升”的总体目标?  相似文献   

15.
<正>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沈阳市在235个行政村开展村党组织领办创办合作社试点工作,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项目,把党建优势切实转化为发展动力,推动实现集体经济和农民双增收。截至2022年年底,各试点村累计盘活3.7万亩集体土地、集中经营5.5万亩农民承包地,村集体年收益达4300余万元,村年均收益13万元,带动2.9万户农民人均增收1000余元。  相似文献   

16.
为农民增收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我们党为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农业和农村发展中仍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最突出的是农民增收困难。宜春市紧紧围绕这一突出问题,从狠抓党员队伍建设,创建“亲民、为民、富民”好班子和好干部,开展基层党组织“三级联创”活动三个方面入手,创新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为农民增收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一、以“二强”为标准,着力提高农村党员队伍整体素质,实现党员帮扶带民增收“一个党员一面旗帜”。在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期间,农村党员的旗帜作用,共产党员…  相似文献   

17.
加快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先运 《发展论坛》2001,(10):54-54,64
如何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是摆在各级领导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从各地实践看,关键是要加快龙头企业的发展,以此来推动企业和农村经济的战略性调整,促进农民增收。一、农业龙头企业在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一龙头企业是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带动力量。这是因为,它通过“合同”、“订单”等形式,可以告诉农民应该种什么,使他们比较放心地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它可以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它可以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龙头企业要保持和增强自身的竞争优势,就要不断引进新品种…  相似文献   

18.
正2019年,按照省、市推进12大特色产业,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部署,铜仁市万山区在九丰农业博览园区规划建设高端蔬菜大棚,规划3000亩核心区,带动辐射5万亩,种植瓜果类、豆类、叶菜类等100余个蔬菜品种,每年可生产优质蔬菜6.6万吨,带动周边3000余名群众增收致富,力争打造成西南片区最大的蔬菜集散中心,成为集蔬菜种植、精深加工、技术研发为一体的全国一流高端山地特  相似文献   

19.
从新世纪开始,首都现代化建设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北京郊区实现"十五"计划,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方向。岳福洪副市长在答本刊记者问时坦言:农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说到底是致富问题。从北京郊区现状看,农民增收要靠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农业大胆进行结构调整,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高效农业;另一方面是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引导更多的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北京郊区实现农业现代化,二三产业是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拉动力。 记 者: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近年来我国农民增收的速度…  相似文献   

20.
李新建 《求实》2002,(7):59-61
本文探讨了制约农民增收的诸多因素 ,提出光靠农民自身努力增收有限 ,国家帮助应成为农民增收的主导形式 ,从影响农民增收的几个主要途径入手 ,讨论了乡镇撤并、农民减负、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农业结构调整、发展乡镇工业、提高城市化率等方面促使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