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水旱灾害频繁的国家。降水资源总量约6亿吨,平均年径流总量为27115亿立方米,扣除重复计算量,我国的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8124立方米。按水资源总量考虑,我国居世界第六位。但我国人口众多,人均水资源不到世界人均水资源的1/4,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在世界各国排名中仅列第121位,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  相似文献   

2.
我国被列为世界最贫水国家联合国粮农组织最近提醒国际公众:到2000年,全球各大洲人均占有水资源最低的是亚洲,只有3300立方米。全球有27个国家将遭受缺水之苦。过分利用地下水问题最严重的国家是: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墨西哥、近东及北非诸国、泰国、美...  相似文献   

3.
陈飞 《求是》2012,(15):34-35
三峡工程是治理和开发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它的成功建设,实现了中华民族治水的百年梦想,铸就了水电建设的历史丰碑。目前,三峡工程已全面转入运行阶段,经济社会效益凸现,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水电事业的科学发展。一、水电开发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随着经济社会加速发展,我国面临着水资源、能源、粮食、环境等诸多挑战。科学开发和合理利用水资源,对于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意义重大。首先,大力发展水电,有利于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我国水资源总量2.8万亿立方米,位居世界第6位,人均占有量2100立方米,仅为世界的1/4。特别是,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导致供  相似文献   

4.
崔树瑞 《共产党人》2005,(14):29-29,36
地球上总的水量约为14亿亿立方米,其中只有2.5%的淡水。我国每年平均水资源总量28100亿立方米,人均资源量排在世界第88位。根据有关资料,银川市水资源人均拥有量仅250立方米,占全国人均资源拥有量的九分之一,是严重缺水的地区之一。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加快,水资源紧缺将会越来越突出。城市污水是一个稳定可靠的、可再生利用的资源,是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工农业的发展和人口的日益增长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水的需求量较过去有了惊人的增长。中国是世界人口大国,但人均淡水资源却是贫国,水资源可利用量以及人均和亩均的水资源量极为有限。目前水资源短缺问题已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因此,积极开展城市再生水(即中水)回用,合理利用自然水资源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党课》2014,(22):48-48
在2014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年会上,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区域规划处副处长周毅仁指出,当前我国区域差距问题非常突出,特别是地区间的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人均拥有财富的水平等重要指标的差距并投有明显缩小,有些方面还在扩大。周毅仁认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面临新的形势和挑战。为此,他建议对我国区域板块进行重新划分。  相似文献   

7.
水资源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不可缺少而又无法替代的物质资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我省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省份,全省自产水资源总量约294.9亿立方米,耕地亩均378立方米,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人均水资源1150立方米,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1/2,是世界人均水平的1/8。干旱少雨、水资源严重短缺,是造成我省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生态环境脆弱的重  相似文献   

8.
《先锋队》1997,(5)
山西人民的生命工程——万家寨引黄工程万家寨引黄工程是从根本上解决山西水资源紧缺,促进山西工农业生产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维系国家能源重化工基地发展的生命工程。山西之长在于煤山西之短在于水山西省是全国乃至全世界水资源奇缺地区之一,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4...  相似文献   

9.
《北京支部生活》2009,(1):21-21
中国的改革开放到了世纪之交,在发展的道路上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一、贫富差距悬殊。城乡实际收入相差五六倍,地区差距过大,等等。二、资源问题突出。按人均计算,中国可耕地面积、水资源分别等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0%、25%;我国的资源不仅紧缺,而且利用率也低,万元GDP的耗水量、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个地区都有很大的发展,但由于发展起点和条件的差异,地区之间的差距明显扩大了。这个问题已引起社会各方的关注,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解决地区发展差距,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今后改革和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 一、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亮起了红灯 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下以几个方面。 1.东中西部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1992年东部GNP平均增长达到18.37%,中、西部分别只有11.58%和9.23%。从人均GNP看,1992年东部人均GNP为1389.9元,而中西部只提高到796元和692元。珠海市人均GNP为28400元,而贵州省晴隆县只有331元,二者差距达到86倍。1981—1992年,中部同东部的相对差距由31.2%扩大到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资源、环境现状令人堪忧,已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并努力寻求并建立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最佳关系。为此,本文拟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几点认识。一、我国资源与环境现状我国的资源总量,在世界上名列前列,然而由于有着庞大的13亿人口,人均拥有资源量却远远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其中,不可更新和再生矿产资源人均排名世界第80位,各类可更新资源人均排名世界120位。这样看来,我们只是“资源小国”。从宝贵的耕地资源看,我国人口占世界22%,而耕地仅占世界7%。淡水资源,我国人…  相似文献   

12.
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水资源短缺大国也是浪费水资源大国。我国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水资源量仅是世界人均水资源量的1/4,排世界121位,是世界13个贫水国之一。我国农业用水量为3400亿立方米,利用率只有0.43,不及发达国家的一半。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仅55%,发达国家平均为75%~85%、城市供水管网漏失率一般都在15%以上,发达国家则在5%左右。土地资源及其破坏。中国总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144亿亩),占世界土地面积的7%;其中耕地9.3万平方公里(14.9亿亩),占世界耕地的7%。人均耕地1.2亩…  相似文献   

13.
水资源既是经济资源,又是战略资源。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2100立方米,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排世界平均水平的第128位,被联合国列为贫水国家之一。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由此产生的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特别是用水主体之间的用水纠纷、利益冲突以及开发利用中的移民搬迁等水资源社会矛盾日益突出。加强和创  相似文献   

14.
怎样解决中国四大水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是生命之源,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性资源,在国计民生和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水是生态系统的控制性要素,水旱灾害对生态环境产生巨大的冲击和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和客观自然条件,决定了水资源在我国可持续发展中的极端重要性。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水利事业在保障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水资源形势依然十分严峻。解决我国水资源诸多矛盾和问题,需要我们艰苦探索,作长期不懈的努力。一、我国水资源面临的四大问题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低,时空分布不均。目前我国每年人…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同志作为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始终着眼于新的历史条件,从党和国家战略全局的高度来思考和谋划军队建设问题。他在一次重要会议上郑重指出:“对于新时期的军队建设,有两个最重要的问题是我始终加以关注的:一个是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我军能不能跟上世界军事发展的趋势,打赢未来可能发生的高技术战争;一个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条件下,我军能不能保持人民军队的性质、本色和作风,始终成为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这两个最重要的问题,从实质上讲,一个是坚持建军之本的问题,一个是贯彻强军之策的问题,是当…  相似文献   

16.
我国人均能耗已经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从经济发展的规律看,这是一个具有合理性的结果,无须惊讶,更不该受到他人指责。但是,从我国未来发展的大势看,不得不考虑这种变化的可持续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谭维克 《前线》2011,(1):31-32
北京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未来发展目标,是一个新的起跑点,是顺应世界格局变化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挑战的重大举措。北京能不能建成中国特色世界城市、距离有多远、应如何努力,是所有北京人都十分关注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18.
小吉 《党建文汇》2005,(6):49-49
以色列是世界上罕见的土地贫瘠、水源奇缺的国家,年降水约200毫米,在沙漠地区更少,仅有25到50毫米。人均水资源270吨,不足世界的3%。全国90%的土地是沙漠,一半以上的地区属于典型的干旱和半干旱气候。  相似文献   

19.
陆军 《共产党人》2004,(19):35-36
水资源是与人类生存、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自然资源,水资源短缺已不仅仅是一个资源问题,已逐步成为影响西北地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关系该地区经济、社会、政治、生态环境、区域发展等多方面、多层次的复杂问题。  相似文献   

20.
《当代贵州》2011,(7):58-58
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说的是不要被眼前的景况挡住了视线。同样的道理,机关干部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判断问题,也不能被暂时的现象所迷惑。世界上的事物都是复杂的,表面上看是一回事,往深看又是一回事;看眼前是一回事,看长远又是一回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