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丹风(七)     
小云起身到房里去,民声忽然向蕴冰招招手,道:“蕴冰,到这儿来坐,有话同你谈。周同志,你可知道她是方德清的二女儿?”周指导员望了蕴冰一眼,“唔……不知道。”他从袋里事出几支皱香烟,给那瘦硬汉子一支,民声一支,自己就灯火上点着了道:“查先生是在外面读书吗?外面情形怎样?”蕴冰只好在一个边旁椅上坐了。民声对于周的问话暂不作复,  相似文献   

2.
言情岁月     
第一次为爱情落泪的那一年,却没有爱上任何人。 哥推开我的门,探头进来看我无聊的样子。给你本书看吧。他说着,扔下一本书。封面上一个女孩子的剪影仰望着头上的白云的剪影。两个剪影中间,是四个呆呆的字:云在飘飘。  相似文献   

3.
激情牛玉儒     
近些天来,我们通过媒体又见识了一位优秀的人民公仆——原呼和浩特市委书记牛玉儒。牛玉儒的先进事迹很多。但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那满怀四溢的工作激情。他像一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他人,照亮一方百姓奔小康的路。牛玉儒有一句常说的话:“不要谋着做大官,要谋着做大事,要做人民拍手称快的好事实事。生命一分钟,敬业六十秒。”他在动员一位善搞城市绿化的外地干部来呼市工作时,亲自带他在市区边走边看,边讲他勾画的蓝图,动情地说:“你看,有这么多的事可做!一个人有事做多好啊,你来吧!”这是他说服别人来做事的理由,也是他自己对事业充满激…  相似文献   

4.
教师不仅教书,而且育人,教师应如慈父把全部爱心移之于学生,这种移情于学生的情形,我称之为职业情感倾向。这种移情作用在老一辈教师中已得到普遍的体现,但在一部分青年教师中却不尽其然。主要表现在: 一、高高在上,令人生畏。在他们看来,我是教师,你是学生,因而在二者的关系上应该是我教你学,我说你听,不允许学生有丝毫的异议,或者说有异议也不能当着他的面说。有时他处理错了事情,还强硬地说,先按我说  相似文献   

5.
撒旦之吻     
在他的狂乱冲动中,我节节溃退,我一败涂地,我又心甘情愿…··说实话,甚至我还真有点如饥如渴如颠如狂,恨不能撕碎了自己送出去呢!他真的成了我的老朋友了。我看到他来就觉得浑身轻软,以前那种莫名的烦恼,全被他的到来一扫而光。本来这天我讲定到妈妈家去的,但当他问我今天有没有空时,我却说没事没事。他给我送了两条烟,说这烟做得精致,特别细长,就适合像你这样又年轻又漂亮的女人抽。以后我会不断给你送来的,只要你愿意。他的目光让我好一阵心跳,仿佛被人掏去了什么秘密似的,我有点慌乱不安。但是这种不安与慌乱,只让人感…  相似文献   

6.
李庆刚 《政策》2011,(3):75-76
徐特立是杰出的无产阶级教育家,是我们党的"五老"之一,朱德赞扬他是"当今一圣人"。毛泽东说徐特立:"你对自己学而不厌,你对别人诲而不倦,这个品质使你成为中国杰出的革命教育家。"又说:"你是懂得很多而时刻以为不足,而在有些人本来只有‘半桶水’,却偏要‘淌得很’。"徐特立名不虚传,他的读书学习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相似文献   

7.
无奈的尴尬     
读罢第七期《警察天地》“民警缘何开‘摩的’”一文,感慨万千。杨增社的境遇是尴尬的:他是人民警察,却从事着第二职业——开“摩的”;杨增社可以正大光明地徒手搏击持刀歹徒,但却要偷偷摸摸地挣钱为妻治病。 在公与私面前,民警经常遭遇无奈的尴尬。 我结识一位“110”民警,他向我说了这样一件事:有一次他在处警的时候,妻子打来电话,说是被人抢了钱包,叫他赶快去。他说:“我没空,你拨打‘110’吧!”事后,妻子怨恨地说:“你帮别人就那么  相似文献   

8.
小纽学车     
小纽和男友一起去学车,男友学得比她快多了。小纽很要强,一心想着要超过男友。可是她心越急,脚下却越是不听话,怎么办,眼看着男友越开越好,小纽却连倒车都还没学会。这个时候,同学的一个大姐给小纽开导了一下。小纽一听,学车技术迅速提高。大姐说,学车的时候,师傅喜欢说的话是某某人接受能力强,学得快。但是有些人看起来蛮聪明的,但是却学得很慢,尤其是女孩子。所以,女孩子要笨鸟先飞。首先,应该克服心理障碍,对自己有信心。既不要害怕开车,又不能过于  相似文献   

9.
中午买了个冰冻鸡兴冲冲赶回家,想让妻子高兴一下。却见她还躺在被窝里,问她是否“欠安”,她冷冷地说病了,头又理到被窝里。无奈,只能自己下厨掌勺。杰作一小时后出来了,揭开锅盖,儿子却摇着鼻子嚷道:“怎么这只鸡支哄哄的。”他边说边到妻床边告状。妻子来到热气腾腾的锅前,朝里一脉,惊呼:“你怎么连肚子也不破洗一下就下锅了?”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忘了破胜开肚清洗五脏六腑就整个儿下了锅。我摇头只叹太糊涂,儿子又问我你还忘了什么,我想想没什么,他提醒我:“今天是妈妈的生日。”我一下便了,今天是妻子40周岁生日,怎么…  相似文献   

10.
心灵的关怀     
元耳 《就业与保障》2007,(11):23-23
朋友办有一家小型公司,生意倒也红火。可在一个月前碰到他时,朋友却是一脸的愁云。朋友说:"公司的订单太多了,这件事让我晚上睡不好觉。"我感到很是奇怪,按理说订单多是一件好事,别的企业还愁接不到订单呢。可朋友却叹着气说:"虽然订单太多但公司却因生产量有限接不了,不接订单又会影响公司以后与对方的业务。""那你就让职工加班啊,这样对企业  相似文献   

11.
盛大林 《前进》2002,(4):48-48
夏门远华特大走私一案被判处死刑的贪官中,原福建省公安厅副厅长兼福州市公安局局长庄如顺算不上“显赫”,但他在案中所起的作用却很特殊(向赖昌星通风报信,促使赖昌星逃脱了公安部门的追捕),其堕落的过程也很有“特色”。庄如顺说。“那种赤裸裸的权钱交易我经得住,但‘润物细无声’我过不了。”他补充说.“赖昌星给人家送钱物不是很勉强。不是说你不收硬要送给你。赖昌星是这么一个脾气,他认为水到渠成,他比别的行贿者高一筹可能就在这里。”  相似文献   

12.
马修回到美国,带着周总理关 心的一些问题,不但用计套开了尼 克松秘密的话匣子,惊喜地获得了 他要打中国牌的绝密大情报,马修 通过地下秘密通道迅速送到了周恩 来手里,他还见缝插针地给尼克松 出点子,使尼克松聘他为中国问题 的唯一顾问。 马修上班的第一件事是去见尼克松。 “唔,香港怎么样?”尼克松嗓门很高,“跟我说说香港的情形。听说你拉来了一位香港当事人,是谁呀?”  相似文献   

13.
正案例背景老齐因视网膜脱落而导致视力二级残疾后,对生活丧失了信心。整天抱着一台收音机谁也不理。残联举办的各种培训班一期又一期过去了,他却不愿参加,更别说找工作和创业了。可要说最苦的人却应该是他年近80的老母亲,眼瞅着儿子一天天消沉下去,心似油煎却又不敢深说。服务过程我最先想到的就是现身说理:你看我,一个拄双拐的重度肢残人,不照样出来工作了吗,天天也很乐观啊!可他有他的道理:老说自己半路残疾,转不过弯儿来。此路不通只能再想别的辙。见他爱听广播,我就决定从广播入手,先让他接受  相似文献   

14.
李峰 《两岸关系》2005,(10):23-26
提起李敖,可以说,在海峡两岸他都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他是著名的作家,写了100多本书,被禁的书却达到了96本之多;他是历史学家,却又经常在电视屏幕上引经据典地骂人,他还进入了台湾的政坛,却经常忙着吵架和打官司。喜欢他的人说他才华横溢,有实力有个性;不喜欢他的人说他恃才傲物,爱闹事爱找茬。不过谁都不得不承认,李敖这辈子活得精彩,今天趁他在北京期间,我们终于有机会和他面对面进行了交流。  相似文献   

15.
警惕浮夸风     
目前,一些地方浮夸风又沉渣泛起且愈演愈烈,数字越报越大。谈到经济发展速度,你说有好快就有好快;说到产值指标,你说有好多就有好多;你要求什么时间农民人平纯收入过千元,他绝对不晚一年才达到。某乡镇上半年产值不足5000万元,但为了迎合“上面”精神,一夜  相似文献   

16.
?妨碍晋升的前车之鉴?成功升迁的人际障碍?面对升职的经验策略职场成功,是每个人的渴望。但有些人就是没办法成功,她们往往才华横溢、学历很高、经历完整,却因为某些个性特质,被卡在迈向成功的关口,没办法更上一层楼。妨碍晋升的前车之鉴当你在一个职场工作久了,看着同一批的同事中一个个升迁了,而你却原地踏步。是什么妨碍了你的晋升,以下几个个案,你不妨对照一下,也许可以作为前车之鉴。story-1:锋芒毕露,叱咤风云太张扬。林琴是一位难得的才貌双全的女孩子,属于气质独特的那种,在众多的职员中十分惹眼。她不仅业务精通,又善于写作,除了本…  相似文献   

17.
那一刻,惊魂     
《台声》2015,(12)
<正>不知道为什么,我们又住进饭店,是度假?青少年时代,有几回的夏天,爸爸带我们全家去旅行。但这回没见到爸爸。进入饭店后,哥哥的房间附设客厅,他总是骄子,妈妈给他最好的享受,却对着我说:"你弟弟怎么睡?没床单、没被子。"该让贤、该牺牲的总是我,我实在气不过,赌气:"把我的床给他嘛!"  相似文献   

18.
十几年前,他还是城郊一个只有高中学历的年轻农民,但他爱看书,不喜言语,给人的印象总是有点木讷和忧郁。他又喜欢种花养草,这在当时的农村可不是什么好优点,周围人便有心无心地嘲笑他,说你的命苦畦,没生在好地方好人家。他却充耳不闻,该怎样还是怎样。一天,他走进当时刚刚由县改市的市区里,胡乱游转,发现在市政府的一侧,有一块长满杂草的荒地。他站在那里看了半天,不由地说:“多可惜,这要是整成花园,该多好!”不想他的话音刚落,  相似文献   

19.
究竟是为了什么 班上有个轻度自闭症孩子叫龙龙.他有个很奇怪的习惯,每次在学校见到老师时,他都会很有礼貌的问好,但只要你应答,他马上就会说出一番让人又惊又怒的话语.比如他每次遇上我时,都会主动向我问好,只要我一回复,他马上就会带着调侃的语气,坏笑着对我说,“孙老师是大坏蛋,你快滚吧!”之类的言语.碰到这种情况,一般我都会赶紧离开,只要他跟前没人了,他也就无“话”可说了.  相似文献   

20.
小品迷付帅     
如果你有机会到北京市保安服务总公司顺义分公司来,提到“付帅”的名字,保安员们都会说“认识!就是演小品的保安员,他真是搞笑高手。”2002年3月,付帅在顺美服装厂保安班当队员。一天,《情有千千结》电视剧摄制组到客户单位进行外景拍摄,他的两个队友发现著名演员李幼斌也在里面,两人想和明星合影,却又不敢说,便撺掇付帅去问问。当付帅纯正的东北话一出口,李幼斌便愉快地答应了,并问他“你是东北的吧!”一聊才知道,两人都是长春人,地道的老乡。合完影后,李幼斌拍拍他的肩膀说:“咱们东北人在表演上很有天份,悟性高,我看你很聪明,挺适合表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