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千山 《廉政瞭望》2004,(4):52-53
1991年8月,100多名苏联民主人士突然冲进位于莫斯科市中心的克格勃总部大楼门前.推倒丁克格勃创始人捷尔任斯基的塑像,随后,以他名字命名的广场也随之改称“卢比扬卡广场”,当时.人们都以为克格勃从此将一蹶不振.销声匿迹。谁曾想.近年.随着有16年克格勃经历的普京当上总统,许多原克格勃人员被提拔重用.在俄政坛形成了新  相似文献   

2.
李同成 《党史纵横》2004,(11):22-23
1917年,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夺取政权后,为了稳定政局,列宁提议让捷尔任斯基建立了克格勃.克格勃在捷尔任斯基的领导下,为巩固苏维埃政权立下了汗马功劳.  相似文献   

3.
正立规矩非常重要。如果没有规矩,任意胡来,谁都要出问题。必须立规矩,必须遵守规矩。对利益的追逐,哪一支军队都有,谁都不是生活在无菌的真空中。苏军著名战将朱可夫,二战胜利后任驻德苏军总司令,把德国的油画、貂皮大衣、水晶器皿搞了好多回来。克格勃向斯大林举报朱可夫贪污。斯大林派他去外地出差,克格勃乘机到家里搜查,把财物全部拉走上报。朱可夫回来看到事已至此,给斯大林写了一封信,沉痛不已。最后署名不敢提自己苏联元帅军衔、陆军总司令的职务,只写了"布尔什维克朱可  相似文献   

4.
蓝芳 《求贤》2014,(11):46-47
上世纪90年代初,美国高通公司曾拿了一套电路板做成的无线通信设备到苏联去,后来在使用的时候被克格勃抓住,原因是设备的信号无法识别破译。这套电路板就是CDMA手机的原型。1994年,高通公司决心要将CDMA技术推向市场。但当时自身却不具备集成电路设计的能力,最终找到了飞利浦半导体一起合作开发CDMA芯片。  相似文献   

5.
朱岩 《党史纵横》2015,(2):49-53
1969年珍宝岛事件后,中苏关系彻底进入最低谷。尽管如此,但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克格勃)却一直未停止对中国的敌对性侦察活动。1974年1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轰动世界的长篇通讯,向世人揭露了克格勃一手制造的"李洪枢案",并详细报道了中国军民、公安人员破获此案、沉重打击其间谍活动的经过。这篇报道当时未予署名,据说是出自著名记者穆青的手笔。报道产生轰动效应  相似文献   

6.
《党风建设》2000,(5):18-18
多年来有些人一直在不辞辛苦地寻找希特勒遗骸的下落。最近俄罗斯情报机构公布的一些以前属绝密档案的资料表明,当年克格勃为防止希特勒的遗骸成为新纳粹分子的膜拜物而将他的骨灰撒在东德一条不知名的小河里。为俄罗斯《劳动报》撰稿的记者谢尔盖·图尔茨琴科在克格勃档案的帮助下揭开了最后一个谜:希特勒的尸骨到底葬在何处?  相似文献   

7.
关飞 《党的建设》2012,(4):59-59
勃列日涅夫在1982年去世后,曾经参与抓捕勃列日涅夫女儿、女婿等家族帮派成员的安德罗波夫接任前苏联领导人职位。他和勃列日涅夫以及后来的普京有着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曾经是前苏联克格勃的领导人。安德罗波夫基本上延续了勃列日涅夫的执政方针,只不过对外政策上谨慎得多,  相似文献   

8.
尤里·安德罗波夫(1914~1982)被认为是苏联历史上最神秘的总书记和国家元首。他在卫国战争中组织游击队打击敌寇,他指导镇压了"匈牙利反革命事件",他在令人毛骨悚然的克格勃当了15年第一把手,随后当了15个月苏共中央总书记便与世长辞。  相似文献   

9.
对于今日的俄罗斯,人们的看法各式各样。这些看法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事实,但又不甚全面。俄罗斯的真实情况到底怎么样? 政治:总统大权在握 1999年除夕,普京从叶利钦手中接过了象征国家权力的核密码箱,以及政治经济社会烂摊子。长期在克格勃工作的普京,慎于言而敏于行,连出五  相似文献   

10.
1953年3月,斯大林去世后,马林科夫、莫洛托夫和赫鲁晓夫都想上台执政。赫鲁晓夫决定动用军队的力量先搞掉克格勃头子贝利亚,此时他想到了自己早就认识的朱可夫。朱可夫与贝利亚早在斯大林主政时就产生过矛盾,当时贝利亚捏造证据,将朱可夫列入一个"军人阴谋集团",斯大林并不同意抹黑朱可夫,从而救了  相似文献   

11.
天下     
《廉政瞭望》2014,(11):20-21
<正>乌克兰"清污法"生效众高官纷辞职乌克兰"清污法"日前生效,该法禁止前亚努科维奇政府官员、曾经参与镇压民众示威的安全官员、苏联时期的克格勃官员等在现政府中任职。乌总理亚采纽克说,在"清污法"的影响下,数十名内阁高级官员纷纷递交辞呈,他的办公桌上有厚厚一叠辞  相似文献   

12.
1932年,党中央决定在红军中建立直接隶属于国家政治保卫局,专门从事防奸保卫工作的各级机构——保卫局及其特派员队伍。红军中神秘的绿领章部队由此发轫。红军中各军团保卫局成立之初,尚属秘密组织,对外并不公开,工作人员也很少,由负责人亲自选定。直到1933年,它才正式开始办公。由于缺乏经验和受教条主义影响,红军各军团保卫局组织形式上基本照搬了苏联克格勃的那一套。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早期活动家俞秀松烈士的牺牲时间,在一些党史著述和工具书中都记载为1938年。1991年10月29日,苏联驻沪领事馆致信俞秀松烈士的夫人安志洁老人,对她多次要求查询俞秀松情况的信函给予答复。信中答复说,俞秀松是1939年2月21日牺牲的。信中说:“哈萨克加盟”共和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克格勃)通知我国外交部,俞秀松(其他名字,WANG SHOUCHENG,WARIMANANOY RUBEN ARSENTYEVITCH,YU RENG,  相似文献   

14.
在国际经济的大潮中,经济间谍扮演着引人注目的角色。今天的经济间谍与昨天的“克格勃”截然不同。他们大都是以科学家、公司副总裁、商业专家、营业主任、公关经理的身份通过讲学、洽谈、参观、联谊等以及新闻媒界,获取他人的科研成果、工艺流程、科学配方、专利技术以及国家规划、企业决策。正是他们的情报使所属国快速富强,给企业带来意外的效益,使危  相似文献   

15.
天下     
《廉政瞭望》2014,(21):18-19
“清污法”生效众高官纷辞职 乌克兰“清污法”日前生效,该法禁止前亚努科维奇政府官员、曾经参与镇压民众示威的安全官员、苏联时期的克格勃官员等在现政府中任职。乌总理亚采纽克说,在“清污法”的影响下,数十名内阁高级官员纷纷递交辞呈,他的办公桌上有厚厚一叠辞职信。乌克兰总检察长亚列马说,他手下的88名高级官员在“清污法”实施后也将辞职。  相似文献   

16.
今年6月,四名俄罗斯外交官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遭绑架并被杀害。这一事件激起了俄罗斯人的强烈愤慨,普京总统随即命令特工部门采取一切必要的手段,搜寻并消灭凶手。7月,俄罗斯国家杜马和联邦委员会先后通过了反恐法修正案,同意总统动用特工人员和特种部队到境外实施反恐行动。这意味着俄罗斯继美国、以色列之后,走上了一条不惜用任何手段保护海外公民的道路,特工人员重新获得了苏联时期的境外追杀权力,并再次展现了当年克格勃和俄罗斯国家安全部全球大追杀的雄风。  相似文献   

17.
《党课》2012,(2):20-25
这个世界上并不缺乏对国家领导人歌功颂德的赞歌,然而像这样把国家领导人当做男人榜样的情歌几乎是独此一首;这个世界上也从不缺乏对国家领导人的偶像崇拜,但是像普京这样有才华、有经历、有地位、有肌肉,集种种男人魅力于一身的偶像政治人物,实在并不多见。政坛上叱咤风云,生活中温情脉脉,曾经是神秘低调的克格勃,现如今是风头正劲的领导人,这就是当今世界政坛的全民偶像——普京。  相似文献   

18.
<正>无论是引起社会舆论关注的明星涉毒案件,还是小到路边猜瓜子诈骗的治安警情,连日来因被"朝阳群众"举报而被警方打击惩治的案件已不胜枚举,甚至有网友戏称"北京朝阳群众"成为继中情局、克格勃等世界王牌情报组织之后的又一"王牌"。近日,记者走访了朝阳区一个样板社区,为读者还原这个可爱又神秘的"情报组织"。一张由"朝阳群众"组成的"地网"早在2011年,根据北京警方的统一部署,朝阳警方就在各个  相似文献   

19.
在莫斯科河边有一座平常的楼房,这是一幢在苏联时期的“高干楼”。在楼房的外墙上嵌有许多名人的头像和名字,标明他们在这里居住过。在三十年代斯大林的“大清洗”运动中,克格勃将住在这里百分之九十的高级干部抓走、杀害,就连许多高级干部的家属也被杀害。现在人们把这座“高干楼”叫做“黑暗公寓”。这座楼成为斯大林发动“大清洗”运动的标志。导火线:基洛夫被暗杀当年斯大林发动的“大清洗”运动,其导火线就是基洛夫被暗杀——基洛夫当时担任联共(布)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列宁格勒州党委书记,在党内享有很高的威信。发生在1934年…  相似文献   

20.
逛书店,觅得翻译小说一本,书名《鸽子行动》。作者是欧文·华莱士,美国人,著名通俗小说作家。华莱士倾获国内读者青睐,于我也不陌生,遂买下,利用几个晚上的闲暇时间读毕。边读边发现错别字,对编校质量实在不敢恭维。不过,撇开这一点不谈,就书的主题、情节、写作手法而言,皆有可取之处,促使我作了一番思索。 该书描写老年学家麦克唐纳教授经过几十年的潜心研究,终于在高加索的一间实验室里发明了C-98配方。注射C-98后,人的正常寿命可提高到一百五十岁。克格勃千方百计企图把配方弄到手,以使俄国的领袖、科学家、将军、艺术家等精英人物活得长而又长,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