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重庆市江津区仁沱场位于僰溪河畔,是一个古老的码头场镇。在场镇上口的田坝子居民组,一片老房子中藏匿着一处特殊的建筑,这里曾是民主革命时期江津惟一的苏维埃政权所在地。1930年7月,经地下党中央行委和四川省行委批准,决定在江津、合川两县发动士兵起义和农民暴动。当时江津县城国民党驻军24军第1师秘密建有地下党组织,团营也建立了地下党支部,副师长兼旅长张清平是地下党员。当时我党有一个构想:江  相似文献   

2.
他是一个党外人士,却在白色恐怖中千方百计地支持和掩护中共地下党的活动,因此被人们称为"党外布尔什维克"。他就是江津笋溪中学校长苏灿瑶。在他的协助下,当时綦江和江津两县共产党组织领导机关"中共(江)津綦(江)边区特别支部"在笋溪中学秘密成立。从此,这里的革命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党  相似文献   

3.
黄超 《前线》2011,(6):18-19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抗战胜利,中共北平地下党组织领导民众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北平沦陷之前,地下党组织领导学生开展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七七事变后,北平成为抗日的前线。地下党组织不但指导民众抗战,还组织了秘密交通联络站,  相似文献   

4.
正问:您是何时入党的?答:重庆的地下党组织,过去有,后来破坏了。党组织的恢复与重建,漆鲁鱼(重庆江津人,漆南薰烈士的侄子。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整理者注)功不可没。这个人原来在中央苏区,曾担任中央苏区工农民主政府卫生部保健局局长、江西省军区卫生部长。红军长征时,中央安排他留在苏区。一次战斗中,他被国民党军队俘虏。审问时,他蒙骗敌人,说自己只是一个大  相似文献   

5.
我的母亲在重庆解放前的几年(1942~1949)里,受到中共地下党的重视和信任,在那恶劣的白色恐怖环境中,为建立地下党的秘密联络站、掩护中共地下党员免遭反动政府逮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同志们亲切地叫她“涂伯娘”、“大婆婆”。  相似文献   

6.
1938年8月,陈独秀由重庆迁到江津,这里是他生命旅程的最后驿站。他在江津的四年,虽然年老多病,生活贫困,但却静下心来阅读和写作,除完成了文字学方面的著作外,还吟哦书写了20多首诗和对联。这些诗作和对联,既是他斐然才情的自然流露,更是他傲然不屈的人格魅力的真实体现。  相似文献   

7.
我的外公唐庶成和聂荣臻元帅的母亲唐雨衫是胞兄妹。所以聂荣臻元帅是我的表叔。聂帅的女儿聂力将军就是我的表姐。表叔是1919年离开家乡江津投入到革命斗争中的。此后。他只在1956年因军工企事业建设回了一趟江津.住在江津地委招待所。1986年以前,家乡的亲人及领导与聂帅的联系都是书信。其实,当时我们都有许多和他见面的机会,我的母亲1958年至1965年8年间都住在北京.但是他们都没有见面。  相似文献   

8.
1932年夏,由于叛徒出卖,中共梁山中心县委惨遭破坏,梁山县(今重庆市梁平县)地下党活动基本中断,直至1938年2月,中共四川省工委指示恢复设立中共梁山县特别支部委员会(简称“梁山特支”),才逐渐恢复并发展起来。在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梁山人民开展了如火如荼的抗日救亡运动。  相似文献   

9.
如此“地下党”王翔老百姓形象地把那些面对歹徒见义不为,在不正之风面前明哲保身,在危险时刻“默默无闻”的共产党员称之为“地下党”。如今,是共产党的天下,我们的有些共产党员在需要站出来的时候却成了“地下党”,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极大的悲哀和绝妙的讽刺。无疑,...  相似文献   

10.
1945年12月,北平电信局有了解放战争时期的第一个中共地下支部,支部由北平地下党学委安排打入电信局的3人组成,受学委领导。到1948年春,地下党学委、工委在电信局发展到4个支部、26名党员(不包括调出的5名)。从1946年到1948年春,电信局地下...  相似文献   

11.
解放战争时期.福州联合小组,是由原来中共闽浙赣(区)党委城工部所属的叶绍芬、陈曜民、王实三个分部组成的福州地下党组织。1948年4月城工部事件后,他们抵制省委(3.28)指令,在寻找上级组织时,自发成立联络小组。后来王实通过闽中地下党老党员蔡光周.实事求是向闽中莆田地下党林汝南疏通关系,反映情况;  相似文献   

12.
中央组织部于1984年9月12日至21日在昆明召开了处理地下党历史遗留问题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十六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组织部和处理地下党遗留问题领导小组的负责同志。各地汇报了情况,交流了经验;讨论了今后的任务和进一步处理好地下党历史遗留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林可 《红岩春秋》2009,(3):89-90
重庆地下党斗争史是我党历史长河中一朵晶莹的浪花。在建国六十周年即将来临之际,重庆市传奇作家况浩文先生继《一双绣花鞋》后,以年近八旬的高龄,又创作出一部真实再现重庆地下党斗争的长篇小说——《风荷》。  相似文献   

14.
在重庆江津区,有一对在这里生活工作了几十年的浙江籍老夫妻。老先生魏澹,曾任原江津先锋区副区长(主持工作),1991年从江津林业局调研员岗位离休,今年已79岁;老太太袁静,也已77岁高龄。他们从同窗变成私奔的小情侣,又一起投身革命,共同走过数十年的风风雨雨,经历了无数次政治风波,其坎坷曲折却幸福美满的质朴爱情,令人动容。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美术电影是从东影开始的。东影前身是“满映”(满洲映画株式会社)。1945年日本投降之后,东北地下党接收了“满映”。1946年东北解放,“满映”随东北地下党撤退到兴山(今黑龙江省鹤岗市),组建了东北电影制片厂。当时做美术片没有什么人,只有一个日籍技术人员方明(持永只仁)。  相似文献   

16.
“江津有人造飞机!而且已经飞起来了!”近目,在江津的大街小巷,人们传递着这一消息。  相似文献   

17.
由于川东武装斗争失败,地下党党员李泽海被叛徒出卖遭逮捕。后关在了有着人间‘活棺材’之称的国民党重庆渣滓洞监狱。1949年“11·27”大屠杀中,他身中两枪后死里逃生……苦命的孩子17岁加入地下党,19岁不幸被捕1929年6月15日,李泽海出生在四川省遂宁横山镇一个小商贩家庭。李泽海的父亲李春和在家里排行老三,是当地有名的卖油匠。  相似文献   

18.
刘晓是一位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忠诚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外交活动家。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曾长期领导上海地下党工作,先后担任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共江苏省委书记、解放战争时期的中共中央上海局书记。在长达十二年的地下工作中,他根据上海实际情况,灵活地创造性地贯彻了中央指示。在敌人的心脏里,在极其险恶复杂的环境中,和敌人周旋,不仅重建了上海地下党,而且在尖锐复杂的斗争中,使上海地下党不断发展壮大,始终屹立在中国的第一大城市,给敌人以沉重的打击,对中国人民革命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他是党的白区工作的一位杰出…  相似文献   

19.
1949在中南海     
1949年4月15日,我们西南地下党的同志来到北平,在前门车站,由中央城工部副部长高文华来接钱瑛大姐和地下党同志。我们川东地下党有四位同志,即姜伯言、刘慎修、赵隆侃和我。中南海是中央机关所在地,中央组织部、办公厅、城工部驻在这里。当晚,办了几桌酒席来欢迎钱瑛和地下党的同志,一再表示:“来自蒋管区的同志,辛苦了。”为了照顾我们,规定我们吃了三天大米饭,然后吃小米,一  相似文献   

20.
曾德新  周智林 《湘潮》2012,(7):56-56
1937年8月,陈独秀从国民党南京监狱中释放出来。次年,因日本占领了上海、南京等地,他与夫人潘兰珍避难来到重庆近郊江津县。在江津县内几经辗转,于1939年5月27日,迂居该县麻柳乡大户杨家石墙院,房主杨鲁丞祖上系清末拔贡。陈独秀迁居该处的原因据说是受杨氏遗族之请,帮助杨氏整理遗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