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17、18世纪中国帆船的海外贸易活动中,荷兰东印度公司的首府巴达维亚曾一度是中帆船前往东南亚各地进行贸易活动的主要港口之一。直到19世纪20年代以后,随着英国海峡殖民地的建立及新加坡港的崛起,巴达维亚作为中国帆船在东南亚贸易的首要港口地位遂为新加坡所取代。尽管如此,由于荷届东印度幅员广阔,人口众多启然资源尤其是矿产及热带经济作物的资源相当丰富,因而自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与荷属东印度的贸易往来仍然有所发展。下面就近代以来中国与荷届东印度双方贸易进展的状况,贸易平衡以及贸易结构,逐一加以叙述和分析。一、近…  相似文献   

2.
由于以漳州月港为起点,马尼拉为中点,阿卡普尔科为终点的中国——菲律宾——墨西哥的大帆船贸易航路的开辟,福建在中国与拉丁美洲经济文化交流中发挥了桥梁作用。首先,大量的中国丝绸和瓷器通过福建输入拉美,不仅丰富了当地人民的生活,而且促进了拉美经济的发展;同时,拉丁美洲的白银也大量流入中国,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其次,天主教传教士沿着大帆船贸易航路来到福建,扩大了双方的宗教文化交流。第三,福建移民移居拉丁美洲,将中国文化传入拉丁美洲。  相似文献   

3.
19世纪前期,中国与西方国家的贸易正面临着重大的转折时期。18世纪中西贸易的基本结构,是西方国家以其殖民地产品,主要为白银、棉花、胡椒等交换中国的茶、丝、瓷器等。当这种贸易结构能保持平衡时,西人仍能获得巨额利润,传统的贸易方式仍可维持。由于白银短缺和中国政府厉行鸦片查禁,传统的中西贸易结构难以维维.西人随即诉诸武力,导致鸦片战争的爆发。鸦片战争使以英人为首的西方国家以武力重组中西贸易结构,迫使中国接受鸦片。从此以后,西方对华扩张已从商务渗透转为军事入侵和政治控制。本文探讨以白银交换茶叶的中西传统贸易…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产业内贸易指数、产业结合度指数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与东盟贸易结构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贸易结合度越高的产业,说明该国(地区)在该产业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那么产业间贸易越明显;产业内贸易明显的产业,其对应的产业比较优势差距较小。中国与东盟产业贸易既存在互补关系,又存在竞争关系。中国在与东盟的全面经济合作以及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过程中需要制定相应政策,充分利用历史机遇,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5.
中国与印尼贸易现状及其比较优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国与印尼贸易的现状对外贸易在中国、印尼的国民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印尼的经济增长主要是由出口、投资和个人消费推动的 ,其中出口起着重要推动作用。印尼以及中国的出口依存度见表1 -1。表1 -1印尼、中国的出口依存度中国与印尼的双边贸易有着悠久的历史 ,中国是与印尼双边贸易发展最快、贸易额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伙伴。2000年 ,印尼是中国的第14大贸易伙伴 ,2001年是中国的第17大贸易伙伴。印尼是中国在东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国 ,而1999年 ,中国是印尼的第5大贸易伙伴 ,2000年 ,是印尼的第4大贸易伙伴。近年来中国与印尼…  相似文献   

6.
中国与智利经济贸易关系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与智利经济贸易关系的发展贺双荣一、历史及现状新中国成立后的最初20年里,中国与智利没有建立外交关系。但两国的民间政治、文化交往和经贸往来已经开始,其间的经贸关系以民间贸易为主,且多为间接贸易,贸易额很小。1965年中国在智利设立商务代表处后,中智...  相似文献   

7.
2010年中国与东盟的贸易摆脱了金融危机的困扰,再次回到高增长的轨道,增速居于中国各大贸易伙伴前列且年内较为平稳;中方从东盟的进口额与速度均高过对东盟的出口额与增速,逆差扩大;除中菲贸易外,中国与其他东盟国家的贸易额都达到历史最高值。双方贸易的增长面宽、增长点多,体现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良好开局。数据检验分析显示,中国、美国、日本、韩国与东盟的贸易具有协整关系,相互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亦惠及亚太区域贸易。结合定性分析与数学模型,预测2011年的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将保持较高的增长势头。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著名的陶瓷古国,早在八、九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中国的先民就已经懂得制造陶器。陶器是人类文明科技史的一般过程,而在制陶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烧制出瓷器,这个伟大的飞跃则是中华民族完成的。这项杰出的科技创造,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并传播到周边的东南亚地区,对该地区的社会生活产生重大的影响。一、中国外贸瓷器的发展中国陶瓷的输出,历史甚为悠久。早在汉朝,就被零星携往邻近的东南亚地区。唐朝时期,瓷窑有了大幅度的增长,陶瓷制作处于一个大发展的时期。瓷器从唐朝的中晚期开始列入大宗的外销货物中。唐朝的…  相似文献   

9.
刘伟才 《西亚非洲》2012,(3):108-115
赞比亚城市的街头贸易活动活跃,这种街头贸易具有鲜明的非洲特点。赞比亚街头贸易活动的存在和发展有特定的历史、经济、社会和自然性根源,是黑人生产生活水平低下的一种反映和客观必然。赞比亚的街头贸易活动还与政治相联系,从中也可以看出当前中国对非洲的种种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与东盟国家经贸合作取得丰硕成果,广西与越南进出口贸易在中国与东盟国家贸易往来格局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文运用贸易引力模型方法对广西与越南进出口贸易状况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影响因素,抓住问题关键,提出对策建议。中国与东盟国家经贸合作取得丰硕成果,广西与越南进出口贸易在中国与东盟国家贸易往来格局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文运用贸易引力模型方法对广西与越南进出口贸易状况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影响因素,抓住问题关键,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与越南互为邻国,交通便利,两国在水果贸易中既有竞争性又有互补性。本文在运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的基础上,使用2007—2016年中国和越南的水果贸易数据,对两国水果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进行分析,结论表明:在贸易竞争性方面,中国与越南水果的比较优势较明显,双方有贸易合作的潜力;在贸易互补性方面,中国出口和越南进口的贸易互补性较突出,中国进口和越南出口的贸易互补性在部分水果种类上有所减弱,但是总的来说,中国与越南的水果贸易互补性还是比较明显的。  相似文献   

12.
中国人民和印度尼西亚人民有着传统友好的历史关系.西汉武帝时,我国航海家开辟了从广东到印度的航道,在马六甲海峡和印尼商人进行贸易以来,经过唐宋元时期,中国与印尼的贸易关系已日益频繁.到了明代,由于中国与印尼社会经济的发展的需要,两国之间使节的往来,贸易的活跃,物质文化的交流都进入了新的阶段.本文通过明代中印(尼)贸易的论述以及它对印尼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论证明代中国与印尼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为了了解中暹贸易的规模,我们必须考虑到,除了暹罗和中国之间直接的双边贸易之外,自那莱王朝至十八世纪的头十年里,还进行暹罗、中国和日本的三方贸易。不仅配备了中国人的暹罗船只对日本进行贸易(与中国贸易的船只的情形也是如此),以及在往返日本的途中停靠于中国港口,而且中国船只也经常到暹罗购买货物,以进行其对长崎的贸易。这种三角贸易对于中暹贸易尚处于初始阶段时(在清代)扩大暹罗的对外贸易和中国  相似文献   

14.
古代琉球(今日本冲绳)是位于中国东南太平洋上的一个岛国,自明初与中国建立了关系后,贸易乃是两国之间交往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中琉两国的特殊关系,由于明清两朝对琉贸易的发展,对福建港口的兴盛、福建商品市场的繁荣和琉球社会的进步都起到不可忽视的历史作用。本文拟对此做一粗略的考察。一、中琉贸易的形式与性质明太祖建立明朝之后,即遣使外夷,诏谕四海,“使者所至,蛮夷酋长称臣人贡”[1]。在对待海外贸易的问题上,明太祖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一)、民间海上的私人贸易一律禁止,他认为:尽力求利,商贾之所为,开边启衅,…  相似文献   

15.
2005年以来,中国成为菲律宾的第三大贸易伙伴,菲中贸易对两国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主要分析菲律宾与中国之间的进出口商品结构、机械及运输设备和农产品贸易数据,评估菲中贸易对菲律宾经济、就业和民生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6.
老挝与中国山水相连,是中国与东盟联系的重要桥梁,在中国与东盟的交往和合作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近年来,老挝与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建立了更为紧密的贸易关系,本文对老挝的贸易、外商直接投资现状以及老挝的贸易与投资风险等三个方面做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7.
云南与东盟国家贸易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佐  马腾飞 《东南亚》2002,(4):56-62
2002年11月4日,中国政府总理朱镕基和东盟10国领导人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到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这标志着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关系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云南有毗邻东盟的独特区位优势,将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有必要对云南与东盟贸易的现状、问题与对策进行研究,以便为云南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选取2003~2009年间中国与东盟各国贸易和直接投资面板数据,用实证方法研究中国和东盟各国间的贸易与对外直接投资(FDI)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国对缅甸、印度尼西亚、老挝、新加坡、越南的FDI及新加坡对中国的FDI促进进口贸易、出口贸易、进出口总贸易;中国对文莱、柬埔寨、菲律宾的FDI及文莱对中国的FDI促进出口贸易;中国对柬埔寨的直接投资促进进出口总贸易;泰国对中国的FDI与进口贸易、出口贸易、进出口总贸易间存在替代效应。此外,对外直接投资和贸易具有极强的双向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9.
对外直接投资和贸易是拉动一国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21世纪以来,中国和拉美地区的经济往来显著加强,主要体现在投资和贸易两个方面。中国对拉美地区直接投资的特点体现为增速快、存量小、覆盖面在提高、内部方差在增加以及实业投资相对不足;中国与拉美地区双边贸易的特点体现为发展速度较快、贸易伙伴集中以及商品种类明确。本文分析了中拉之间投资与贸易的现状,提出中国对拉美的直接投资是否促进了双边贸易的问题。通过对现有文献研究进行详细梳理,并结合2003—2014年中国与拉美8国的双边贸易和直接投资数据,采用面板模型对中拉在直接投资和贸易方面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论表明,中国对拉美的直接投资短期内对中拉贸易量没有显著影响,但从长期来看,直接投资会促进中国从拉美的进口,但会抑制中国对拉美的出口。结合上述研究结论与现阶段发展形势,本文从实体产业和虚拟服务业、微观监管和宏观法律制定等角度提出旨在促进中拉之间投资和贸易良性互动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对于知识产权保护,中国政府已经做出了很大努力,并且还在继续努力。中国人向来是不缺乏勤劳和智慧的,从“四大发明”到瓷器、丝绸,中国人民一直用自己的发明创造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着贡献。而今天,中国却因为知识产权问题屡屡遭到其他国家的质疑甚至诉讼,影响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声誉和贸易的发展。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呢?3月初,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派出由总顾问吉姆·门登霍尔领衔的贸易代表团访华。门登霍尔表示,此行的目的是敦促中国政府在知识产权保护上有进一步的行动,并期望在美国对华汽车零部件出口的关税问题上取得突破,在中国和中国各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