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55年9月10日,中美大使级会谈达成两国平民回国协议,这是中美大使级会谈中达成的唯一协议。由于两国大使就这个问题进行谈判和达成协议,1955年下半年至1965年底从美国返回中国的科学家有130多人,其中有钱学森等著名科学家。在1955年8月1日以后的4个多月时间里,有16名美侨离开中国回国,中国释放了26名在中国服刑的美国人。日内瓦会议上的接触1954年4—7月,中美苏英法五国及有关国家  相似文献   

2.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崭新的姿态参加了日内瓦会议,这是新中国第一次参加国际会议。正是由于这次会议,中美两国才打破了5年互不往来的僵局,开启了中美接触的新模式——大使级会谈。这种会谈前后进行了15年之久,唯一形成文字协议的,是一项关于两国平民回国问题的声明。该声明使得一大批长期滞留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得以归国。而在这批留学生群体中,尤以刘永铭的归国经历曲折复杂。  相似文献   

3.
1955年8月1日,中国驻波兰大使王炳南和美国驻捷克斯洛伐克大使约翰逊在瑞士的日内瓦举行了第一次大使级会谈。1958年,中美大使级会谈从日内瓦移至波兰的华沙举行,从此被称为“华沙会谈”。1967年6月,举行了第133次华沙中美大使级会谈后,中国驻波兰大使王国权回国参加“文化大革命”,华沙会谈即不能在原级别上进行。但是不  相似文献   

4.
正1955年至1970年间,中美两国举行了136次大使级会谈,使尚未建交的两国有了接触和对话的渠道,在一定程度上缓和甚至化解了双方的对抗情绪。在15年的会谈中,两国大使通过多次交锋、博弈,对中美关系和两国外交政策的变化产生了一定影响,为打开中美两国大门、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湘潮》2016,(9)
正中美华沙会谈,是世界近代史上罕见的马拉松式两国大使级外交会谈。第135次会谈,是中美两国打破僵局的一次会谈。为促成135次会谈的举行,中美两国特别是两国外交人员之间发生了一些趣味盎然的故事。老将出马,雷阳出任驻波兰大使馆临时代办1967年6月,举行了第133次华沙中美大使级会谈后,中国驻波兰大使王国权回国参加"文化大革命",华沙会谈即不能在原级别上进行。但是  相似文献   

6.
1954年11月,中国政府对13名美国军事间谍作出宣判,这既是主权范围内的司法活动,又是针对美台共同防御谈判的外交攻势。此事引起美国军政界的强烈反应,中美关系一度出现严重危机。随后中美两国的外交活动化解了危机,同时还将两国间的领事级会谈升格为大使级会谈。中方一张一弛的外交努力,不仅使得中国部分留美学生顺利回国,同时还为新中国外交地位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1955年8月1日下午,举世瞩目的中美大使级会谈第一次会议在日内瓦景色秀丽的莱蒙湖畔国联大厦一个小会议厅(原系国联理事会主席的办公室)举行。3年后,会谈地点转移到波兰首都华沙的梅希里维茨宫。  相似文献   

8.
(九)热线联络——基辛格正式建议:两国互设联络处;周恩来坦然相告:我们早就设想过周恩来早就说过,中美两国都是大国,不能不有接触,要接触就要有一定的渠道.中美两国从1955年开始的大使级会谈,先是在日内瓦,后来改在华沙,一谈就是15年,直到1970年,谈了136次,没有什么大的进展.1969年后,双方都感到通过华沙举行大使级会谈的方式进行接触已远远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从1970年下半年开始,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双方通过巴基斯坦等多条渠道相互传递信息,进行间接联系.在巴基斯坦总统叶海亚·汗的精心周密的安排下,终于导致基辛格的这次来华.  相似文献   

9.
中美两国在经历了长时期的敌对以后,从1969年到1979年逐步接近,由对抗走向缓和,最终实现了历史性的转折——中美建交。中美两国的政治家为打开中美关系的大门作出了杰出的历史贡献。邓小平继毛泽东、周恩来之后,在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中,为推动1979年1月中美建交起了重要的作用。一、从世界全局着眼从70年代初期开始的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势头在进入1974年之后就明显地减慢了,中美之间的关系一度出现了停滞与曲折的复杂局面。中国国内政局也出现动荡,一段时间内中国领导人当务之急是解决国内问题。此外,中国对美国的不满,由于美…  相似文献   

10.
应国家主席胡锦涛邀请,美国总统布什19日晚乘专机抵达北京,开始对中国进行访问。这是布什在第二届总统任期内首次访华,也是中美元首今年的第5次握手。20日上午,胡锦涛主席在人民大会堂与布什总统举行了会谈,就中美关系和重大国际及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达成了广泛而重要的共识。两国元首一致同意,增进了解,扩大共识,加深互信,全面推进21世纪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随后,两人共同会见中外媒体的记者,就双边关系等问题阐述看法。会谈中,胡锦涛积极评价近年来中美关系取得的进展,并就进一步发展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提出五点建议:第一,保持两国高…  相似文献   

11.
1954年4月,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国际会议在日内瓦举行不久前还在朝鲜战场上短兵相接仍处于敌对状态的中美两国代表同时来到日内瓦。中国政府总理兼外交部长周恩来首次以大国身份参加会议,就与以杜勒斯为代表的“十六国”,在日内瓦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激战。周恩来通过台前幕后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不但打击了美国霸权主义的嚣张气焰,也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  相似文献   

12.
中美关系正常化是20世纪国际关系最引人注目的重大事件之一。毛泽东、邓小平用如椽大笔在中美关系史上写了辉煌的一笔。两位战略家在推进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中,以广阔的视野和宏大的气魄,着眼于中美两国的根本利益,着眼于中美两国人民的友谊,制定的处理中美关系问题的原则、方针和政策,为以后中美关系的健康发展指明了正确的航向。  相似文献   

13.
历史上的1月     
《新湘评论》2006,(1):64-64
胡锦涛提出中美关系五点建议 2005年11月20目.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与到访的美国总统布什的会谈中.就进一步发展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提出五点建议:第一,保持两国高层交往的积极势头。第二.共同开创中美经贸合作的新局面。第三.加强两国在能源领域的互利合作。第四,加强两国在反恐、防扩散、防控禽流感问题上的合作。第五,扩大两国在人文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14.
王炳南是我国杰出的外交家,在周恩来的精心指导和培养下,在抗日战争时期,就表现出卓越的外交才能。新中国成立以后,他不负众望,在中美大使级会谈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外交成果,为中美两国关系的正常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今年2月21—22日,美国总统布什对我国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工作访问。江泽民主席同布什总统进行了会谈,双方就中美关系和重大的国家及地区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达成了许多重要共识,取得了多方面的积极成果。然而在随后的3月份,美国却做出了一连串严重伤害中国人民感情的举动,特别是美国防部在向国会提交的报告中竟鼓吹在台海发生战争时使用核武器。那么,如何看待当前的中美关系?风风雨雨三十年,中美关系历经反复30年前,以尼克松总统访华和上海公报的发表为标志,中美两国结束了相互隔绝和敌对,开始了交往与合作的进程。30年…  相似文献   

16.
冷战以异乎寻常的速度出人意料地终结了,它给国际政治格局带来了强烈的震撼,也对中美关系造成了重大影响。本文拟从两国关系的战略基础、两国的矛盾与合作等方面来论述冷战结束对中美关系造成的影响。 一、冷战结束使中美两国关系的原有战略基础遭到破坏,新的战略基础尚未形成 冷战时期,中美两国关系的战略基础之一是结盟反苏。苏联集团的解体使美国失去了冷战对手,使中国消除了最大和最直接的威胁,中美两国同时发现,双方不再像过去那样急切地需要对方了。主导两国关系的因素不再是第三国苏联,两国关系将呈直接的互动关系。由于两国…  相似文献   

17.
1968年1月8日中美大使级会谈第134次会议双方确定第135次会议定于当年5月29日举行。同年5月28日,中方出于越美巴黎会谈正在进行等方面的考虑,以使馆临时代办陈东的名义致函美国驻波兰大使格罗诺斯基,建议135次会期延至11月  相似文献   

18.
冷战后,世界局势发生了深刻变化。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两国从敌对,到和解又经历斗争和发展,几十年来曲曲折折,为世人注目。回顾中美建交历程,对中美两国,对世界格局关系重大。20世纪70年代中美外交关系的建立是一个纷繁复杂的历史性过程,从中我们可以得到某些启发,从而为正确把握和处理中美关系及制定和执行中国的对美战略,最大程度的维护中国国家利益提供一种视角。  相似文献   

19.
1971年的南亚危机是冷战时期一次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地区危机,此次危机不仅改变了南亚次大陆的政治格局,而且对中、美、苏等国的对外战略及大国关系调整产生了深远影响。由于种种原因,南亚问题与中美关系正常化两个看似不相关的事件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南亚问题不仅成为中美双方多次会谈的重要议题,而且中美关系的缓和也通过此次危机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20.
中美大使级会谈始于1955年8月1日,到1970年结束,15年间,谈判136次,在现代国际关系史上实属罕见.在这场不见硝烟的战争中,周恩来始终站在最前沿.1955年4月18日,具有重大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万隆会议在印尼召开.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在会议上发表了一系列有气魄,有远见,又十分诚恳的讲话,震动了整个世界.尤其是他为了改善中美关系,争取一个对我国有利的国际和平环境而发表的一个历史性声明,指出:“中国人民同美国人民是友好的.中国人民不要同美国人打仗.中国政府愿意同美国政府坐下来谈判,讨论缓和远东紧张局势的问题,特别是缓和台湾地区的紧张局势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