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把“坚持理论创新”作为党的宝贵历史经验加以凝练和明确,强调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这一重要概括本身就是在坚持理论创新。回顾百年征程,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运用“阶级意识·科学·意识形态”三者统一的思想理论建设方法论,建构并深化了“坚持人民至上,反映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两个结合’中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让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的意识形态逻辑,出色地完成了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引领事业发展、创造伟大成就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证明: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是深刻改变中国历史发展进程并引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真经"。中国共产党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百年历史经验主要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基本前提;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勇于推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并指导解决实践问题,是现实基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赢得最广大人民的衷心拥护和支持,是根本动力;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根本保障;坚定共产主义理想,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及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解放,是终极目标。新时代,必须建设坚强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确立强大的中央权威,为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提供坚实的政治保障。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8,(12)
意识形态是"思想的上层建筑",是"潜在的国家机器",实现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就是要实现"理论掌握群众"。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之下,要获得意识形态的知识创新,就是要将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与新时代中国建设和发展的蓝图相结合,创造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新内容。党的十九大召开以后,党的意识形态知识创新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和目标,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和方法论,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本体,使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断焕发理性的魅力和实践的活力。  相似文献   

4.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简称"8.19重要讲话")是进一步做好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纲领性文献。一、充分认识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在"8.19重要讲话"中鲜明指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这是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长期发展的历史经验得出的重要结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以后,不断发展创新自身的执政理念,先后提出了以"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为核心的一系列执政理念,并以理念创新推动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是党执政理念的新发展,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基本原则,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不断完善党内巡视制度,惩治腐败、严肃党纪,把党的领导干部执政行为始终规制在法律和道德的轨道内,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在当代中国,不断健全发展党内巡视制度对于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6.
《理论视野》2021,258(8)
纵观百年政治纪律建设发展历程,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即党的创建和"与生俱来"的政治纪律,革命时期政治纪律概念提出与应用拓展,全面执政后政治纪律的延续与改革发展,新时代政治纪律的强化与创新发展。在不同历史阶段,党的建设的形势任务不同,政治纪律建设的问题意识有所差异;但百年政治纪律建设始终围绕着一条主线展开,即立足于党的政治纲领、政治路线、政治领导,围绕党的团结统一和中央权威来加强政治纪律建设,以坚定政治信仰、强化政治领导、保持党在政治上的先进性与领导力、保证全党团结一致履行使命和责任。新时代加强党的政治纪律建设,必须树立正确的政治纪律观,避免政治纪律"宽松软"现象,把党内法规制度作为加强政治纪律建设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20,(12)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妇女工作主题经历了从"妇女解放""男女平等"到"全面发展"这一具体化演变,这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贵在落实,崇尚实干"的执政理念高度吻合。新中国成立之后到改革开放之前",妇女运动与妇女解放"仍然是党的妇女工作主题;改革开放初,强调妇女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而对妇女自身的发展较为忽视,1995年北京世妇会的召开",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确立,标志主题的第一次变化;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促进妇女全面发展"主题讲话标志着主题的第二次变化。  相似文献   

8.
新时代党的意识形态建设处于"实然"与"应然"的紧张状态之中。从应然目标来看,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党的意识形态,其内容体系应具解释力、表达方式应具亲和力、传播主体应具示范性、运行机制应彰显现代性,如此,必将对坚持"两个巩固"、确保党长期执政、实现民族复兴、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等发挥重要作用。就实然现状而言,新时代党的意识形态建设成就显著,但在意识形态建设的相关主体、方式方法、内容创新、宣传载体、评估标准等方面仍有亟待破解的难题。为此,应强化主体塑造,提升党的意识形态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完善话语表达和运行机制,提高党的意识形态的统摄力和吸引力;推进理论创新,增强党的意识形态的供给力和解释力;加快载体建设,扩大党的意识形态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探索评估体系,增强党的意识形态的说服力和引领力。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是党对"五组问题"的理论创新与实践的历史,这"五组问题"即"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五组问题对应的理论成果分别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理论主题的提升,是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0.
唯物史观是共产党人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确立正确党史观就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认识和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从而得出正确的观点。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总结历史经验,在百年奋斗进程中形成了三个历史决议,一以贯之地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与方法:用具体历史的、客观全面的、联系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党的历史,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正确对待党在前进道路上的曲折;加强思想引导和理论辨析,澄清对党史中一些重大历史问题的模糊认识和片面理解;守正创新、正本清源、固本培元,系统总结党的历史经验。三个历史决议确立并不断丰富和发展了正确党史观。  相似文献   

11.
党的组织体系建设不同于党的组织建设,是服务于党的组织建设的组织保障。我们党以强有力的组织体系建设打造了百年大党的伟大与辉煌,铸就了党的战斗力、生命力、组织力、号召力,取得了极其宝贵的经验。这是党长期执政的组织体系建设密码。党的组织体系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马克思主义党的组织建设理论,在新时代的理论深化和实践创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理论支撑。在庆祝建党百年及推进"十四五"规划开局的关键节点,必须在新时代新发展阶段抓好党的组织体系建设,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完善党的组织体制、加强党的纪律规矩和理论武装,把党的组织体系建设推向新阶段,确保实现党的第二个百年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21,(9)
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史就是其领导力不断增强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征程中创造了伟大的历史性选择、历史性转变、历史性变革、历史性转折和历史性成就,归根结底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拥有强大领导力,贯穿其中的一个主旋律就是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力,亟须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干部队伍为着力点、以自我革命的魄力培育与时俱进的创新力量以及弘扬好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一新概念并对其基本内涵作出初步概括,强调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强调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强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强调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强调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和保持党的纯洁性。这些理论创新拓展、深化了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导引"中国号"巨轮朝着全面小康社会的航向破浪前行。  相似文献   

14.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形势,习近平总书记审时度势,基于对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的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解、夯实党执政的思想根基的现实考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考虑,给予意识形态工作以更高层次定位:"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这一重要论断的提出,清楚地昭示意识形态工作在党的全部工作中地位的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20,(2)
主题党日活动是一种以"两学一做"作为基本内容",三会一课"制度作为基本制度,基层党支部作为基本单位的制度安排,具有接地气、有实效的特点,是党的组织生活方式的重要创新。为进一步提升主题党日活动的开展质量,本文通过对主题党日活动进行项目化团队化探索,试图建立一种以"主题发布-团队组建-确定项目-活动审核-活动执行-活动总结-反思提升"为流程的主题党日活动开展模式,为破解主题党日活动目前遇到的问题提供思路,为主题党日活动的高质量开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6.
增强党的意识形态包容性是推动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新形势下,党的意识形态包容性主要应体现为理论创新适时性、执政基础广泛性、执政理念务实性。中国梦语境下加强党的意识形态包容性建设,必须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一元化指导地位,与时俱进推动意识形态调适创新,积极回应民众对公平正义的期待,建设廉洁政治以反腐倡廉实效取信于民,理性智慧地处理国际复杂事务,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相似文献   

17.
全球化是自工业革命以来最重大的世界资源重组。为了避免错失历史机遇,我国选择了"和平崛起"的发展战略。这是在现行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下对世界历史上以武力扩张为特征的国家发展模式的创新和超越,实质是在同全球化相联系而不是相脱离的进程中,在同国际社会实现互利共赢的进程中,独立自主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就要求我党意识形态执政资源必须成为具有与时俱进品质的开放体系,在指导思想明确的前提下,切实承担起制度建设、文化建设、民意建设的重任,为综合国力竞争中国家软实力的大幅提升提供强大而持久的意识形态支撑。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21,(8)
回首百年大党铸就辉煌的风雨历程,一以贯之地强化制度建设和坚守制度自信,是引领中国发展行稳致远的永恒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和社会主义实践逻辑的有机统一,这一制度内生于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现实发展中的创造性运用,在承接历史的基础上不断积淀和探索,在改革开放中推进创新和完善,在事业布局的开拓中持续巩固和发展。进入新发展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迸发出更加强大的生机活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9.
从法规制度视角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支部建设的历程,可以发现:从纵向上来看,无论是在革命、建设还是改革的历程中,支部建设始终是中国共产党实现历史使命的基础;从横向上来看,支部建设作为组织建设的神经末梢,始终在国家与社会间发挥着桥梁作用。百年来的历史有力证明:凡是支部建设好的时期,党的事业就兴旺发达,否则就会遭遇挫折。总结好支部建设的百年经验,对于贯彻"以党的组织体系为重点"的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党内民主是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保证,是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的关键因素。党内民主的实质在于确立全体党员在党内政治生活中的主体性地位,在于党员在党内当家作主。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发展党内民主,必须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基础,以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党的委员会制度为重点,着眼于体制机制创新,努力实现党内政治生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