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声新媒体     
《台声》2016,(16)
正福州成台湾青年创业就业热土大陆广阔的市场和源源不断的机会,近年来推动台湾青年"登陆"创业就业"蔚然成风"。而福州地处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沿,是台湾同胞的重要祖籍地,更是成为台湾青年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沿,是台湾同胞的重要祖籍地,更是成为台湾青年"登陆"创业就业的热土。V微博摘登1福州作为东南沿海经济强市,创业与就业机遇多,与台湾"五缘"优势深厚,成为台湾青年来大陆创业  相似文献   

2.
《台声》2020,(2)
正"我们热忱欢迎台湾青年来祖国大陆追梦、筑梦、圆梦。"习近平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重要讲话引发两岸热议,也让越来越多的台湾青年热血沸腾,跃跃欲试。深化两岸交流融合发展,青年人是当之无愧的主力军和生力军。以"31条措施""26条措施"为代表的惠台措施和实施办法相继出台,受到了台湾各界特别是台湾青年们的热烈欢迎,它更好地助力台湾青年共享大陆发展机遇,更好地融人大陆,筑梦大陆。在民族复兴进程中,两岸青年同胞的发展天地更加广阔,内生动力更加充沛。  相似文献   

3.
《台声》2017,(23)
<正>11月25日,"融合梦想共赢未来——第三届两岸青年和平发展论坛暨‘两岸青年创新大联盟’"2017年会在深圳举行。本届论坛由中华中山文化交流协会、广东孙中山研究会,以及台湾中华中兴菁英发展协会、台湾青年联合会等两岸共15家协会组织共同主办,两岸近200名嘉宾参加了论  相似文献   

4.
《台声》2015,(12)
<正>5月28日,以"台商投资与两岸经济融合发展"为主题的首届台商发展论坛在福建漳州角美镇开幕。本次论坛由全国台联、漳州市人民政府、闽南师范大学联合主办。论坛以"台商投资与两岸经济融合发展"为主题,吸引来自中国社科院、福建社科院、台湾经济研究院、台湾综合研究院、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暨南大学、北京联合大学、闽南师范大学等两岸研究院(所)、高校的60多位知名专家学者及大陆台商代表等,  相似文献   

5.
《台声》2018,(21)
正10月29日,由全国台联、台湾两岸圆桌论坛协会共同主办的第一届两岸民间圆桌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台湾工商、文化、青年等社团负责人、各界民间代表人士和大陆有关机构团体的负责人、相关专家学者等150余人,围绕"融合发展,互利共赢"的主题,聚焦落实"31条措施",就加强两岸产业、经贸、文化、青年合作等议题,  相似文献   

6.
刘凌斌 《青年探索》2016,(1):97-102
两岸关系步入和平发展新时期以来,台湾青年的政治认同虽然存在一些有利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积极因素,但总体上仍然呈现出不少令人忧虑的现状,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进程与两岸和平统一的前景将产生深远影响。因此,未来两岸双方应通过全面深化两岸交流合作,不断巩固与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逐步破解两岸政治难题,以化解台湾青年的"中国认同"危机,重塑台湾青年以"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为指向的政治认同。现阶段两岸双方应把交流的重点放在深化两岸青年交流交往,鼓励台湾青年来大陆学习、生活、就业与创业上,为他们参与两岸交流合作与大陆发展创造条件,从而逐步影响与引导台湾青年政治认同朝有利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7.
<正>8月9日至13日,第五届海峡青年节系列活动在福州举行。本次活动由全国青联、福建省青联、福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共有16家两岸合作单位参与。继续以"中国梦·中华情"为主旋律,以创新、融合、共享为主题,体现青年创新精神,通过展现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让台湾青年共享大陆发展机遇和发展成果,在参与两  相似文献   

8.
正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台联副会长郑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认真落实习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时,应结合去年国台办发布的"31条措施",让更多的台湾青年享受大陆同等待遇和发展机遇。建议举办台湾青年就业创业博览会,吸引台湾青年到祖国大陆创业就业,推动两岸融合发展,共享祖国大陆发展机遇,共圆中国梦。  相似文献   

9.
这是台湾金融研训院副院长陈泰隆先生给漳州市政协海峡文史馆的一封回信,而类似的往来信函还有许多。漳州作为台胞的晕要祖籍地,每三个台湾民众之中,就有一人的祖籍在漳州,台湾主要的一百多个姓氏,基本都能在漳州找到根源。  相似文献   

10.
正暑期历来是两岸青年交流的热季,今年热度更高。台湾青年参与两岸交流的热情空前高涨,特别是"首来族"显著增多。全国台联2018年台胞青年夏令营吸引了约1000名台湾青年,参加"两岸青年交流合作北京峰会"的两岸青年超过1600人,越来越多的台湾青年投身两  相似文献   

11.
《台声》2016,(23)
正第十三届湖北·武汉台湾周于11月14日至18日在湖北武汉、宜昌、黄冈、仙桃、神农架等地举行。本届台湾周以"共创、共赢、共享"为主题,通过举办青年交流、经贸文化交流、基层交流等系列活动,全面推进鄂台各领域交流与合作,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湖北支点建设注入了新动力。本届台湾周的最大特点是突出了两岸青年交流,以"2016首届两岸青年东湖论坛"为主体,举办系列青年交流活动,增进两岸青年彼此了解互  相似文献   

12.
正1月31日,由民革中央台湾问题研究中心和中华青年发展联合会共同主办的"第二十三次两岸青年观点论坛"在北京举办。此论坛是专门为两岸青年发表观点、探讨时政、交流思想、研究两岸关系所搭建的学术对话与交流平台。来自海峡两岸研究机构的青年学者、"台湾青年国情考察团",在北大、清华等著名高校就读的台湾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以及在京创业、  相似文献   

13.
《台声》2017,(1)
<正>第三届中评智库青年论坛在北京台湾会馆举行,来自两岸及香港10位青年才俊,共谋"两岸一家亲"的青年作为——2016年12月13日上午,由全国台联与中评智库基金会联合主办的第三届中评智库青年论坛在北京台湾会馆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台联会长汪毅夫出席论坛并发表两岸交流新观点,全国台联副会长杨毅周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讲话。来自中评智库、北京大学、台湾中华青年发展联  相似文献   

14.
姚春玲 《政协天地》2008,(12):43-43
海峡两岸首次以地缘关系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闽台地缘关系研讨会11月3日在福州举行,两岸专家学者100多人围绕"台闽地缘关系对两岸发展的促进作用"、"台湾政要祖籍地和宗族渊源关系"、"两岸姓氏宗亲血缘地缘关系"、"闽南族群迁台历史"等闽台地缘关系方面问题深入研讨,并展望两岸如何在全球金  相似文献   

15.
《台声》2016,(1)
正大陆方面历来高度重视两岸青年交流,为推动和扩大两岸青年交流与合作积极创造条件、搭建平台,为广大台湾青年到大陆就学、就业、创业、发展提供空间,为他们参与大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潮中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和创造良好条件。2015年,大陆又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和鼓励台湾青年来大陆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搭建了一批有特色、条件相对成熟的两岸青年创业就业平台。举行两岸青年创业活动2015年以来,两岸围绕两岸青年  相似文献   

16.
<正>2019年来,慈溪市通过三套机制,突出青年交流,完善平台网络,深化交流交往,促进经贸合作,推动慈台两地融合发展。突出两岸青年交流邀请台湾学生来慈开展"台湾同学进我家"活动,增进台湾学生对大陆的认识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举办二代、三代籍贯为慈溪的台胞"走进家乡行"返乡探亲活动,树立家乡观念,强化亲情意识。  相似文献   

17.
<正>8月22日,由中国华艺广播公司和中国互联网协会海峡两岸互联网交流委员会主办的"第七届中华文化发展论坛"在北京举办。本次论坛以"网络文化与媒体传播"为主题,通过两岸资深媒体人互动、网民学者交流,探寻两岸网络文化的发展创新,探讨两岸青年在互联网时代的机遇,探索增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的道路。国台办副主任龙明彪,中华文化发展台湾促进会秘书长沈永峰,台湾海基会前专职顾问、台湾中华民族发展基金会秘书长朱瓯,台湾中华文化复兴在理党主席兰梁筱娟等嘉宾,以及来自海峡两岸的专家学者、媒体人和青年代表18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相似文献   

18.
<正>"花开并蒂,桥连两岸"。2019两岸青年电竞大赛于7月24日晚在江苏昆山开幕。以电竞文化为纽带,两岸"青春产业"快速发展,电竞成为两岸青年交流新"语言"。本次赛事由两岸企业家峰会主办,江苏省台办和昆山市人民政府承办。旨在为两岸青年群体打造高规格、高水准的电子竞技赛事,让更多台湾青年了解大陆创业就业机遇,促进两岸青年交流  相似文献   

19.
<正>简介李东宪,1986年生于台湾台南,是台湾台南竹头崎玉山村抗日领头人之一李清吉之玄孙。现就读台湾首府大学教育研究所硕士班,世界跆拳道国际五段,国际三级考官,国际三级师范。在大学期间,李东宪就积极要求进步,在台湾和同仁志士一起主动接触进步书籍。他现任中华跆拳道运动竞技协会两岸交流委员会副主委,台湾中华青年发展联合会体育委员会主委既台南办事处主任等。他不遗余力地在台湾"三中一青"群体中开展两岸融合发展,高  相似文献   

20.
<正>7月25日上午,由两岸企业家峰会主办的2019两岸青年实习就业创业研讨会在昆山开幕。两岸企业家峰会大陆方面理事长郭金龙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近年来,大陆持续为台湾青年来大陆追梦,为两岸青年携手筑梦、圆梦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大陆正努力构筑支持台湾青年来大陆求学深造、创业发展的平台体系。今后,大陆还会继续充实完善"政策包",为台湾同胞特别是青年在大陆发展创造更加便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