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指出,意识形态是一切以唯心史观为基础、以整体利益掩盖特殊利益的"虚假意识",同时也指出,意识形态是建构社会基本结构的"观念上层建筑",是观念性的社会存在。明确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批判向度和建构向度,可以避免对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片面理解、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对于我们当前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2.
阳海音 《理论探讨》2007,23(1):53-56
哈贝马斯和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分歧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对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关系问题的不同认识。哈贝马斯认为,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中,科学技术就是一种意识形态,马克思则认为,科学技术和意识形态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第二,意识形态批判向度的分歧。哈贝马斯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核心是对科学技术的批判,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核心是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三,意识形态批判理论哲学基础的不同。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哲学基础是历史唯物主义,哈贝马斯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哲学基础是交往行为理论。第四,意识形态批判理论性质的不同。哈贝马斯的意识形态批判理论是一种单纯的理论批判,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理论将理论批判与实践批判相结合。  相似文献   

3.
基于所处时代哲学任务的需求,马克思恩格斯在阐述其理论时强调经济基础的作用,而鲜有对文化领域的观照。而马克思逝世后,科技理性所带来的巨大影响、国际工人运动的走向、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社会结构的发展以及现代性危机的涌现,似乎与马克思理论的阐述都有所不同。如此种种,引发了西方学者对于马克思文化观、社会发展理论的误读,以及对现代性问题实质的误判,出现了经济决定论、唯物史观过时论等论调。其中,丹尼尔·贝尔则是这种思潮的代表,他以“意识形态终结论”“资本主义文化矛盾”“后工业社会”等大观念为基础,构建了西方社会发展的理论体系,却无不映现其曲解、否定马克思主义,宣扬历史唯心主义观念论的错误。从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文化观和现代性问题三个层面对贝尔的误读进行梳理和回应,可澄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生命力和解释力。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早期宗教批判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理论,对于理解唯物史观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宗教批判贯穿了马克思早期哲学的发展及其转向,在《德法年鉴》时期实现了重大转向,马克思在批判以鲍威尔等青年黑格尔派宗教批判思想后,将宗教问题的根源指向市民社会。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深入分析私有财产与异化劳动的基础上,逐渐将宗教、法律、道德等意识形态指向了物质生产,最终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将宗教问题归纳于经济基础决定的上层建筑的范畴中。简言之,马克思宗教批判伴随着唯物史观形成的过程,重新考察马克思宗教批判思想,能够深刻把握马克思哲学转向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动机。  相似文献   

5.
回到马克思与发展马克思《光明日报》2006年4月25日刊登邵汉明、吴海霞的文章认为,回到马克思与发展马克思,是消除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的理解,廓清对一些重大问题的需要,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不动摇的需要,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转化的必然要求。文章在论及回到马克思与发展马克思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不动摇的需要时说,一方面,随着我国加入WTO,经济全球化愈来愈直接参与我们日常生活世界的构成,带来了意识形态渗透与反渗透之间斗争的加剧,西方社会所鼓吹的意识形态终结论、意识形态多元论、意识形态全球化…  相似文献   

6.
郭财新 《学理论》2011,(28):50-52
马克思主义引领着我国社会思潮的发展,完整、全面地理解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对于我国市民社会研究与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面对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研究中存在的争议,就需要在研究中在更深的层次上不断回到起点,重温经典,对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作更基础的研究。《德意志意识形态》作为马克思第一次系统阐释市民社会理论著作,同时在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发展过程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对著作中市民社会概念作进一步的梳理,能够清楚地展现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概念的逻辑演进历程,廓清马克思市民社会概念的理论内涵,同时界定市民社会概念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创立过程中的特殊地位。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对现实的关注是其伦理思想的逻辑起点。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之前,马克思已经开始质疑黑格尔的理性原则,从而对解决理论与现实间的矛盾进行初步思考,认为要对市民社会进行改造,必须争取全人类的解放,哲学应该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之后,马克思从物质实践出发得出结论:无产阶级是人类解放的真正实现者,实现共产主义社会最终的目的是实现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意识形态问题最早由马克思和恩格斯进行认真研究并作了集中论述。马克思主义认为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代表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观念和价值体系。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虽然其中有一定的继承关系,但从根本上讲是对立的。意识形态理论的出现是从属于阶级斗争的。在社会发展的现阶段,意识形态没有终结,也不可能被取消。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7,(11)
"分工"是马克思构建唯物史观的重要概念之一,它连接和支撑着社会发展基本矛盾运动,成为一切社会矛盾产生的源泉。通过对分工内涵的界定、分工与生产力及所有制关系探索、分工的发展阶段的梳理、分工引起的各种社会矛盾的剖析等论述,系统、全面地总结了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分工理论。  相似文献   

10.
布哈林作为俄共(布)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创造性地提出了"意识形态性劳动"概念,拓展了意识形态概念的思考维度,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纵观布哈林意识形态思想,马克思的精神生产劳动理论、物化理论以及列宁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是其主要理论渊源;意识形态概念与特征论、属性与存在论是其主要内容。不断进行意识形态理论创新、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断引领整合多样化社会心理是布哈林意识形态思想的重要当代启示。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7,(4)
在谈及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时候,或是说马克思对于此观点的阐述,或是说马克思恩格斯对这一观点的共同阐述意见。但是在马克思过世后,实际上恩格斯也有对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单独的发展和阐述。其中包括了其对意识形态独立性、同上层建筑的关系、在历史中的作用以及用合力论的解释方法强调了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2.
德意志意识形态辨析──浅议马克思的“虚假的意识形态”李素艳由于马克思在有关意识形态理论著述中没有关于意识形态概念的确切界定,人们对其理论、概念,如意识形态的虚假性以及意识形态理论的形成问题(一般认为是以1846年《德意志意识形态》为形成标志的)众说纷...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21,(3)
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的关系问题是20世纪的一个重要问题。"科学技术即意识形态"并非哈贝马斯首创,其主要来源于马克思、霍克海默和马尔库塞等人的科技观。哈贝马斯认为,科学技术逐渐变成了"第一位的生产力",这是社会发展的结果。不仅如此,科学技术也为统治的合法性提供了基础,成为新型的意识形态。科学技术所具有的意识形态功能具有历史性,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新时代,我国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我们通过对哈贝马斯科学技术意识形态理论的探索与反思,可以知其局限、晓其价值、扬长避短、为我所用。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6,(5)
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理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缘起的考察以及马克思对虚假意识形态批判的阐释,得出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理论伟大的理论意义与现实启示,为破解人类生存困境提出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5.
鲍德里亚在分析消费社会、提出需要体系与消费力的基础上,对马克思的需要概念提出了批判。鲍德里亚认为,马克思构建了一个基本需要的神话,马克思自然化的需要观为资本主义生产提供了人类学依据,但并未走出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但是,鲍德里亚对马克思的批判是对马克思的曲解和误读,既表明了他对马克思需要理论和社会批判理论的当代理论回应,又表明了其与马克思的根本分歧。马克思理解的需要是现实的需要,不仅批判并超越了作为古典经济学基础的意识形态人本学,也为当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了现实的需要基础。  相似文献   

16.
于萍 《理论视野》2017,(11):25-28
鲍德里亚在分析消费社会、提出需要体系与消费力的基础上,对马克思的需要概念提出了批判。鲍德里亚认为,马克思构建了一个基本需要的神话,马克思自然化的需要观为资本主义生产提供了人类学依据,但并未走出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但是,鲍德里亚对马克思的批判是对马克思的曲解和误读,既表明了他对马克思需要理论和社会批判理论的当代理论回应,又表明了其与马克思的根本分歧。马克思理解的需要是现实的需要,不仅批判并超越了作为古典经济学基础的意识形态人本学,也为当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了现实的需要基础。  相似文献   

17.
在西方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发生了转型,科学技术成为了意识形态。科技意识形态与政治意识形态在理性基础、特点、运行机制、功能等方面不同。科技意识形态的产生对传统历史唯物主义意识形态理论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要求历史唯物主义做出回应。面对冲击和挑战,必须实现对马克思文本从知识论向生存论的重新解读。  相似文献   

18.
孙夕淼 《学理论》2013,(20):3-4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是人类社会发展所必要的理论基础,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发展的关键因素。马克思社会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和历史因素,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进程中,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起到了极大的作用。更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对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以及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对我国社会发展、建设的影响,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和对我国现实情况的分析来揭示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它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和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人们对"意识形态"这一概念非常熟悉,且经常给某些理论冠以意识形态的称谓,尤其是与人们社会生活忠患相关的道德理论,往往被定义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但人们对熟悉的东西不一定确切的了解,对某些思想观念或理论如何成为意识形态的过程更是较少探讨.采用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以中国古代思想家董仲舒的理论体系为例,阐述中国古代道德规范"三纲"如何成为意识形态的问题.从而揭示出意识形态的虚妄性.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的精神实质是要在批判中建构一套能够充分表达社会进步趋势以及人的平等、和谐、自由、全面发展的共同价值理念。批判与构建的对立统一构成了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的内在机制和理论特色。持守和弘扬这一批判精神,必须在理论上全面论证共同价值理念的本质特色与合法性根据,在实践上探索其形成的主要途径与具体建构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