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2013年两岸汉字"进"2008年,台湾开始了年度汉字的评选活动,其中也包括了两岸年度汉字的评选。2013年12月,由台湾《旺报》,福建《海西晨报》、新浪网共同主办的"2013年海峡两岸年度汉字评选"活动,经过两岸574万人次票选,最后由台湾海基会董事长林中森推荐的"进"字雀屏中选,成为2013年两岸代表汉字。  相似文献   

2.
正201日8在两台岸北年揭度晓汉,字"于望1"2从月4140个入围字中脱颖而出,以51万票当选2018两岸年度汉字,勾画出两岸同胞对2018年两岸关系的起伏发展的印象,道出两岸同胞共同的期待。入围今年评选的汉字还有,人、融、变、合、化、克、破、聚、青等40个汉字。2018海峡两岸汉字节暨两岸年度汉字评选活动,以"汉字文化搭桥,书写两岸民意"为主题,由全国台联、国  相似文献   

3.
简讯     
正"进"字当选2013两岸年度汉字2013年12月19日,2013两岸年度汉字评选在台北揭晓,"进"字当选年度汉字。2013年的"进"传达正能量,表明民众希望两岸关系继续向前迈进。两岸年度汉字评选活动自2008年起已连续举办5届,分别选出年度汉字"震"、"生"、"涨"、"微"、"平",归纳当年世态。  相似文献   

4.
《台声》2017,(2)
<正>1月11日上午,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举行了2017年首次例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会由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主持。2016年两岸各领域交流情况发布会一开始,马晓光首先向各位媒体朋友致以诚挚的新年问候,并总结了2016年两岸各领域交流情况。他谈道,不久前两岸媒体评选出的年度汉字——"变"字,概括了2016年两岸关系的变化情况;而台湾媒体评选出的台湾地区年度汉字——"苦"字,  相似文献   

5.
丁宇 《两岸关系》2012,(7):61-62
经过两岸民众的投票,在2011年12月揭晓的“海峡两岸年度汉字”的评选中,“微”字以40.74万票获选2011年度汉字。两岸民众在2011年通过评选认可‘微”时代的来临。“微电影”诞生时间虽短,却借助微博和日渐普及的智能手机终端,发展迅猛。  相似文献   

6.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年度汉字。与官方或半官方性质的年度汉字票选不同,网友们推选出的年度汉字则辛辣得多,反映了2012年中国的诸多社会现象。如果要用一个汉字来说明2012年的中国,你会选择什么字?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副会长张铭清选择了"开",理由是,无论是中共十八大的隆重召开,还是马英九连任,都代表着两岸和平发展新局面将被  相似文献   

7.
正经过1206万名两岸网友的投票,由两岸媒体共同主办的2019海峡两岸年度汉字评选揭晓,"困"字以103万最高票当选。主办方对此的解读为:"困"字反映岛内困局,"困"字警告"台独"死局,"困"字孕育通达变局。2019年12月25日的国台办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朱凤莲回应记者询问时指出:今年以来两岸关系日趋复杂严峻,民进党当局为了一党一己之私,推进形形色色的"台独"活动,变本加厉地阻挠两岸人员往来和各领域交流,不断升高两岸敌意,制造两  相似文献   

8.
《台声》2017,(1)
<正>两岸官方联系沟通机制停摆两岸民间交流依旧如火如荼刚刚过去的2016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国际形势波诡云谲,同样,台海局势也遇到诸多挑战。前不久,由两岸网友选出的"变"字当选为海峡两岸年度汉字,这也昭示着过去的一年,对于两岸来说可谓是一个"转折之年"。去年5月,台湾当局经历第3次政党轮替,以"台独"为党纲的民进党再次成为"执政党",民进党主席蔡英文成为台当局新任领导人。然而,上台后的民进党当局拒不承认"九二共识"这一维护台海和平稳定的政治基础,始终采取回避、  相似文献   

9.
《小康》2016,(2)
正年度汉字评选从来不是一个简单的"文字游戏"。事实上,读懂年度汉字,往往就意味着读懂了过去一年公众关注的焦点事件。如今在中国以外的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年度汉字的评选对过去一年的高度概括已经受到肯定,而新一轮汉字听写节目兴盛的背后其实也引发了人们对汉字文化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钟联合  陈继芳 《台声》2010,(11):58-63
<正>历时一个月的首届"两岸汉字艺术节"在大陆举办的系列活动,于10月15日在北京落下帷幕。这次活动通过5场风格迥异的主题展览——"追忆·汉字:典藏文明之光"、"雅尚·汉字:翰墨千秋书法"、"意韵·汉字:汉字艺术印象"、"乐活·汉字:汉字创意生活"、"感知·汉字:发现之美",以及众多的系列推广活动——"领秀·汉字:汉字的创意服装秀"、"开卷·汉字:高校汉字艺术讲座"、"问道·汉字:两岸书法艺术论坛"等,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向社会公众展示了汉字的魅力,既呈现了汉字文化历史的厚重感,也呈现了汉字多姿多彩的当代时尚元素,  相似文献   

11.
吴亚明 《台声》2014,(1):54-55
2013两岸年度汉字评选于12月18日在台北揭晓,“进”字当选年度汉字。得票位列2至10名的汉字分别为“梦”、“福”、“信”、“爱”、“躁”、“控”、“开”、“革”、“忧”。  相似文献   

12.
《小康》2013,(1):2
<正>行胜于言,与其在年终岁末的时候用一个字来总结收成,不如在新年钟声敲响的时候,开启下一年行动的计划,崭新的世界会在行动中逐渐成型。在年底的时候,有很多人试图用一个字来总结2012年。马来西亚选择的年度汉字是"改",日本选择的年度汉字是"金",新加坡选择的年度汉字是"色",中国选择的年度汉字是"梦"。简单的表述后面蕴藏的可能是复杂的心态,如果让人们用一个汉字来开启新年,他们又会做何选择?  相似文献   

13.
《台声》2016,(4)
正1月8日,两岸合编中华语文工具书发布会暨2015两岸大学生汉字文化创意大会作品展在南京艺术学院举行。至此,自2010年开始合作编纂中华语文工具书以来,两岸专家学者们秉持"积极推动、先易后难、循序渐进、求同存异"的方针,同心协力、全力全策、贡献智慧,使这一工作得以顺利进行。迄今5年来,已先后完成出版了《两岸常用词典》《两岸差异词词典》  相似文献   

14.
《台声》2016,(20)
正9月26日,以"文脉诗心"为主题的第七届两岸汉字艺术节在山环水绕的贵阳孔学堂开幕。开幕式由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党委书记、理事会理事长徐圻主持,贵州省人民政府副省长何力、大陆艺术家代表李新风、台湾艺术家代表陈坤一、台湾中华文化总会秘书长杨渡,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物质遗产保护中心主任连辑等两岸文艺界代表在开幕式上做了精彩发言。据主办方介绍,两岸汉字艺术节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华文化总会联合主办,自2010年至今共举办了6届,大陆  相似文献   

15.
《台声》2015,(22)
<正>10月30日,2015海峡两岸汉字节在厦门海沧开幕。中国国民党主席朱立伦为本届汉字节题词:"弘扬文化,促进交流。"汉字节以"两岸一家亲,共建新家园"为主题,由"展、研、评"三大板块活动组成,是2015海峡两岸(厦门)乐活节的重要配套活动。汉字节系列活动将从10月30日起至12月31日在厦门海沧台商投资区、台湾台北市等两岸城区同步举行。  相似文献   

16.
《台声》2015,(22)
<正>10月31日,2015两岸青少年"汉字溯源漯河行"在河南省漯河市开幕。此次活动选在"字圣"许慎之乡漯河市,旨在通过举办两岸青少年汉字文化交流,促进两岸青少年相互了解,增强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活动由国台办信息中心和漯河市台办联合主办,漯河市台办和许慎文化园管理处具体承办。国台办信息中心主任仇开明,漯河市委常委、统战部长蒋志安出席开幕式并讲话。开幕式后,两岸青年学生还一起参观了台资企业旺旺集团漯河  相似文献   

17.
正和着新春的脚步,2021年度"同奔跑·庆新春——两岸共跑212"在2月12日(大年初一)准时开跑!近20万名跑友在两岸多个城市同步开跑,用奔跑的姿势开启新征程,传递健康生活理念。"两年不见了,很想大家。"在台北,陈大黑穿上运动服,完成跑9.9公里的挑战,"虽然没有和大陆朋友在一处奔跑,但我们用同样的姿势开启了新春第一天。"  相似文献   

18.
《台声》2016,(2)
正摘编自1月7日《人民日报》岁末年初,年度汉字评选蔚然成风。对于刚刚过去的2015年,台湾选出"换",两岸选出"和"。"换"与"和"?两字背后折射的变与不变,耐人寻味。以"换"描绘2015年的台湾,每个人的理解应该不尽相同。举例说,一位国民党支持者从"换"联想到的或许是持续半年的"换柱"纷扰;一位民进党支持者眼中"换"代表的可能是2016年换人做做看;还有人大概只是一腔  相似文献   

19.
<正>2013年11月1日,由澳门语言学会主办的两岸汉字使用情况学术研讨会在澳门理工学院礼堂揭幕。100余名来自两岸和香港、澳门的专家学者出席会议。与会者进入会场,感觉耳目一新,会标采用汉字繁简两体,发到与会者手上的论文集尊重作者来稿,繁体繁编,简体简印,呈现出"繁简两体相映成辉"的意韵。聆听专家讲演,会让你认知到汉字由繁化简是的客观历史过程。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原中国社会  相似文献   

20.
一年一度的东台基层社区交流活动已连续举办六届,台湾多家村里与东营市相关社区建立了深厚友谊并结为友好社区。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阻隔了两岸民间面对面交流,但"两岸一家亲"的情怀没有被阻断。云端相会叙友情"东营的朋友们,你们最近好吗?"2020年11月20日,一个熟悉的声音、令人思念的话语从台北市习习传到东营市文汇街道中山社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