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7 毫秒
1.
环球     
人物:1月28日,在海地首都太子港,一名中国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队员悼念在海地地震中遇难的联合国工作人员。  相似文献   

2.
闫伟 《工会博览》2010,(4):11-11
1月28日.在海地首都太子港,一名中国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队员悼念在海地地震中遇难的联合国工作人员。  相似文献   

3.
王娜 《当代世界》2010,(8):54-55
2010年是中国警察参加联合国民事维和行动10周年。然而不幸的是,1月13日,在海地发生的里氏7.3级强烈地震中,正在海地执行维和任务的朱晓平等8位中国维和警察殉职。在8位英烈极尽哀荣的悼念活动中,中国维和警察群体引起了亿万国人和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4.
透视联合国维和行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来,有关拉丁美洲海地的联合国维和行动的消息频频见诸于媒体,引起世界的瞩目,联合国维和行动本身亦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5.
北京时闻2010年1月13日5时53分.南美洲岛国海地发生7.3级地震。地震发生时,中国驻海地维和女警汪雪艳正在街上执勤.霎时间,到处传来房屋的倒塌声和凄惨。的呼救声。汪雪艳冒着随时可能被废墟吞没的危险,徒手挖掘瓦砾,硬是从废墟中救出5名幸存者,受到了联合国官员的高度称赞。  相似文献   

6.
赵华 《工会博览》2010,(4):11-12
中国赴海地医疗队中的许多人曾去过震后的汶川,对于海地人民的疾苦,他们感同身受。对他们而言,在海地的每一天,都会像在汶川一样,雷厉风行,争分夺秒  相似文献   

7.
中国赴海地医疗队中的许多人曾去过震后的汶川,对于海地人民的疾苦,他们感同身受。对他们而言,在海地的每一天,都会像在汶川一样,雷厉风行,争分夺秒当地时间1月25日14时35分,搭载着中国医疗防疫救护队的东航MU299次包机在海地首都太子港着陆。从那一刻起,对于40名医疗  相似文献   

8.
郑辉 《工会博览》2004,(20):79-79
●16日,联合国发言人埃克哈德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日前发表的伊拉克战争为“非法”的谈话并不让人感到突然,因为他一直认为美英发动伊拉克  相似文献   

9.
在联合国野生动物基金会终身摄影师侯一民笔下,大熊猫并不悠闲、温顺……  相似文献   

10.
联合国驻巴格达办事处一声爆炸,震惊世界,国际社会同声谴责。美国在伊拉克驻军有近15万人,却把爆炸的责任推得干干净净,反而指责联合国有疏于保安的责任。说来也并不奇怪。西方媒体评论说,布什政府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在什么问题上承担过什么责任?  相似文献   

11.
新型国际关系是中国在新形势下提出的处理国际关系尤其是大国关系的新理念、新思路和新方法,也是中国对改革和完善现有国际秩序的重要理论贡献。建构新型国际关系是国际社会的共同任务,联合国也应该在其中发挥积极作用。一方面,《联合国宪章》精神与新型国际关系理念相契合;另一方面,广泛代表性与动员能力以及完备的合作机构和机制,也使联合国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中具有天然的优势。现实的条件和资源使联合国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中能够扮演参与者、引领者、共识凝聚者与监督者的角色。因此,中国与联合国应该通过重塑联合国权威、保持联合国的协调中心地位、稳步推进联合国改革、提升联合国的全球治理能力等途径来推动联合国参与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基于此,中国的联合国外交也应该有所作为,在尊重联合国地位的基础上,利用联合国的优势和平台,与联合国合作共建新型国际关系。这将是未来中国联合国外交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谁的海地?     
<正>有过汶川震后救援直观体验的中国人,会对海地震后盗贼四起的无政府状态感到吃惊。有人在惊讶于海地与同处一岛的邻国多米尼加没有建交的同时,质疑中国为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中国对全球治理和国际机制建设的参与日益加深,联合国研究在中国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定位"联合国研究"?中国的联合国研究现状如何,有哪些特点和进展?在研究方法与观点上有哪些分野?中国的联合国研究前景如何?为此,本刊特约记者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研究生孟文婷专访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李东燕研究员,她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全球治理、联合国研究,代表作有《联合国的安全观与非传统安全》《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建和的前景与路径分析》《全球安全治理与中国的选择》等。  相似文献   

14.
国内外学者对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研究,与中国军事外交的拓展、中国对维和事务的参与度密切相关。20世纪80—90年代,中国对维和的态度发生转变,从不参与到有限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这一时期学界着重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21世纪以来,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形式逐渐多样,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动机与原因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和分析的重点;最近几年,中国成为支持联合国维和的中坚力量,学者们开始讨论维和的中国方案,建立"中国维和学"的呼声愈发高涨,这也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的研究热点。总体来讲,中外学者对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研究偏重政策性,而维和实践层面问题也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为此,需要中外学者采用过程追踪和访谈等方法,与中国从事联合国维和行动人员开展广泛交流。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联合国在1945年的成立,模拟联合国(Model United Nations,MUN)于20世纪50年代兴起并风靡于欧美国家的大学校园。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模拟联合国引入中国。在这十余年里,中国模拟联合国活动的发展经历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过程。特别是近两三年,模拟联合国活动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高校和高中范围内蓬勃开展。  相似文献   

16.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国际社会的法治化程度大为提高,联合国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道义与合法性代表,联合国能够很好地平衡大国和小国利益,充分利用其网络制度优势,在冲突地区和发展等领域有效地推进国际法治建设。联合国在国际法治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离不开众多会员国的支持,尤其是大国的鼎力相助。随着中国全面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以及中国国力的逐渐提升和观念改变,在联合国的框架下,中国对国际法治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如联合国宪章的制定、维护和响应联合国国际法治建设,以及创造性地发展联合国宪章的价值理念如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国两制"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当前,逆全球化现象频发和民粹主义泛起,国际社会不确定性增加,更需要在联合国框架内强化国际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17.
联合国像个“火柴盒”1971年 10月 2 5日 ,联合国第 2 6届大会以压倒性多数通过了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 2 3国提出的要求恢复我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并立即把蒋介石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的提案。中国的联合国合法席位终于在 2 2年后被恢复了。联合国秘书长吴丹先生从 10月 2 6日起接连 3次致电姬鹏飞代部长 ,要求中国迅速派出代表团参加会议。联合国安理会主席的轮流是按成员国国家名称英文的第一个字母为准的。中国简称为“C”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称是“P”字开头 (People) ,如果中国简称用“P” ,…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新闻上海合作组织加强与联合国及区域组织合作新华网联合国7月26日消息:第六届联合国与区域组织和政府间组织高级别会议26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落下帷幕,代表上海合作组织出席这次会议的中国代表表示,该组织将进一步加强同联合国及其他区域组织的合作。本次为期两天会议的主题是“联合国——区域组织加强世界安全伙伴关系”。来自23个区域组织和政府间组织的代表讨论了应对国际恐怖主义、全球威胁以及加强联合国与区域组织合作等问题。上海合作组织现任主席代表——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李辉代表上海合作组织出席了会议。他在发言中阐述了上海合作组织对有关问题的立场和主张,并强调,上海合作组织将进一步加强同联合国及其他区域组织的合作。会议最后通过的主席结论和联合声明决定,加强联合国与区域组织在促进不同文明对话、加强联合国维和能力、保护冲突中平民和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等领域的合作,并决定将高级别会议由两年一次改为一年一次。联合国与区域组织和政府间组织高级别会议始于1994年。这次是上海合作组织继2003年后第二次参加该会议。  相似文献   

19.
联合国并不完美,但它珍贵,在9·11事件后的危险世界里,我们必须学会如何更好地利用它,而不是抛弃它。  相似文献   

20.
一、联合国和东亚世界 笔者首先整理出东亚在联合国的发展动向。 在联合国,随着国际环境的变动,东亚的发展已被确认经历了四个发展时期。 第1期 1945—1956年 随着联合国的建立,安理会面临着如何发挥其正常机能这一考验。在当时,中国作为常任理事国虽然和美国等自由主义各国步调一致,但是,它是雅尔塔体制在亚洲确立的产物。在当时,整个安理会都深刻体会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