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新刑法的基本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八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新刑法,明确规定了刑法的基本原则,即罪刑法定原则、主体平等原则与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罪刑法定原则体现着我国刑法既注重保护社会、打击犯罪,又注重保障人权、限制司法权、不使无罪之人受刑事追诉的双重功能。主体平等原则,即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这一规定强化了刑法的调整功能和指导作用,有利于减少或杜绝司法不平等现象。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在总则中体现为创设了一套主附结合、轻重有序、互相衔接的多刑种体系;在分则中体现为较详细地列举了各种犯罪的构成要件,对不同的犯罪规定了不同的法定刑,对同一犯罪根据社会危害性大小规定多个量刑幅度  相似文献   

2.
本文作者认为:几年来改革的实践表明,为了保护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保障改革的顺利进行,实现刑法观的转变已势在必行。实现刑法观的转变主要指以下内容:1.由产品经济刑法观向商品经济刑法观的转变。2.由执行政治职能的刑法观向执行经济职能的刑法观的转变。3.由注重层次级别的刑法观向平等、自愿、互惠的刑法观的转变。4.由“个人刑罚观”向“法人刑罚观”的转变。对于实现这一转变所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作者也作了较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黄凯 《法学》1997,(12)
论审判观念的转变●黄凯刑诉法修改、刑法修订后,人民法院应模范遵守和执行“两法”,实现以下审判观念的转变:一、由注重严厉刑罚的审判观念向注重严密、合理,罪刑相适应的审判观念转变。较长一段时间以来,由于社会治安状况不理想,我们在立法和审判中确实存在重刑化...  相似文献   

4.
刑法平等原则辨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赖早兴 《法律科学》2006,24(6):77-83
刑法已经对平等作了明确的规定,但刑法学界对于刑法平等是单纯的司法平等还是立法平等与司法平等的统一、刑法平等是纯粹打击犯罪上的平等还是打击犯罪与保护权益平等的结合、刑法平等是否仅为自然人间的平等、刑法平等要排除哪些因素的干扰、刑法平等与区别对待关系如何处理,争议颇大。对这些争议予以澄清是正确把握刑法平等原则内涵和外延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吴玉梅 《法学杂志》2006,27(3):130-133
本文分别从犯罪分类标准、规范保护目的两方面分析了中德两国在金融诈骗犯罪刑事立法上所体现出的各自特点,也揭示出了这些差异存在的原因.笔者认为,金融诈骗犯罪分类标准不同反映出对刑法保护功能的不同诉求;在金融诈骗犯罪的规范保护目的上,我国刑法以国家利益为重,德国刑法则更注重对市场主体的平等保护.  相似文献   

6.
论刑法平等原则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邦友 《现代法学》2002,24(3):104-112
平等是指人们相互间权利获得与义务履行的相同性 ,它应是一种相对平等、地位平等。刑法平等应是权利意义上的人人平等 ,它以形式平等为原则 ,反对结果平等 ,但同时也应包括实质平等的内容。就目前而言 ,可接受的实质平等只能是给弱者优待 ,而不能给强者特权。上述意义的刑法平等原则 ,应在基本原则中居于最高地位 ,应担负起罪刑法定、罪刑均衡无能为力的任务  相似文献   

7.
刑法规范协调原则是一项重要的刑法规范配置原则。它包括刑法规范平等原则与刑法规范均衡原则等两个派生原则。前者主要指实体平等与立法平等。它包括罪刑平等,但是并不限于罪刑平等,而是表现为刑事权利平等、刑事义务平等与将其包括在内的接受刑事评价特别是刑事责任平等三个方面。后者特指刑事立法均衡。它包括罪刑均衡,但是并不限于罪刑均衡,而是表现为将其包括在内的刑法规范形式均衡与刑法规范内容均衡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刑法平等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法平等原则,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是宪法平等原则在我国刑法上的反映。刑法平等原则包括立法平等和司法平等两个方面。立法平等包括三个层次,司法平等包括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市场经济对公平竞争的客观要求,意味着部分刑法观念需要更新和变革,特别是对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的平等保护。我们在制定和适用刑法时,应淡化所有制色彩,确立“私有财产与公有财产一体保护”的原则,公正地对待各种不同的经济主体,创造一个和谐的法治环境。因此,应当对《刑法》部分条款进行修正,以适应和谐社会中正义、平等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高飞 《法学》2006,(10):128-138
物权法平等保护财产权的初始含义强调的是各类主体享有的物权遭受侵害之后都应当给予平等的救济,广义的平等保护实质上是民法的平等原则。私人和国家、集体之所有权的客体范围的不同,与物权法平等保护财产权不冲突。社会主义对国家所有权实行特殊保护的宪法依据是关于计划经济体制的规范,而不是有关公有制这种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规范,因此,社会主义概念的经济内涵与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之间不存在抵牾。在《物权法(草案)》中,财产权从区别保护向平等保护转变的宪法依据是有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范。刑法与物权法一样对财产权实行平等保护,二者均不违宪。  相似文献   

11.
数字时代,民法制度需要转型升级。数据权益是一种民事权益,但也具有特殊性,数据权益是一种综合性权益,应当引入权利束的理论加以分析。此外,还应当区分数据权益与数据产品。数据与有形财产不同,数据不具有排他性,应更注重利用。数字时代的合同法应注重许可协议,此外,用户协议常常与公民的切身利益相关,而且包含了很多不合理、不平等的条款,应注重对格式条款进行规范,从注重意思自治转向合同正义。数字时代人格权的客体、行使和保护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我国民法典将人格权独立成编,是数字化背景下人格权保护机制的重大完善。应积极协调财产权益与人格权益,从注重保护财产权益转向注重维护数字人格权益。数字时代的侵权法面临数据侵权、大规模微型侵权等挑战,应积极利用侵权责任法保护数据权益,从注重事后过错认定转变为注重事前风险预防,同时还要注重赔偿救济功能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12.
一、对刑法功能定位的再思考刑法功能是指我国刑法内在所应当具备的、并在适用过程中产生的对社会主义事业的积极作用。从定义可以看出,刑法功能具有三个特征:其一,刑法功能是刑法的内在蕴含;其二,刑法功能是刑法的积极作用;其三,刑法功能是在刑法适用的过程中输出的。由此可见,刑法功能的储备和输出是刑事立法与刑事司法的有机统一。刑事立法是基础,刑事司法是关键。从理论上讲,刑法应具有规范功能、政治功能、经济功能、保护功能、保障功能等多种功能。作为具有强制力保障的国家法,刑法担负着维护国家秩序的责任,其功能是否完…  相似文献   

13.
杨鸿雁 《法学杂志》2008,29(2):62-65
在新的历史阶段,和谐社会被赋予了全新的内涵,刑法是维护社会秩序与和谐的重要手段之一。传统刑法是基于对人性本质、刑罚功能和人对刑罚的心理感受的认识而产生的刑罚功能的夸大及刑法暴力性的崇尚,这种观念在现代社会仍然根深蒂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障碍。法律职业者应转变旧的刑法观念,摈弃刑法万能主义,树立刑法有限观点;反对重刑主义,主张刑法的谦抑性。  相似文献   

14.
张进 《法制与社会》2013,(13):292-293
我国《刑法》第4条明确规定了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这一原则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的具体化,也是刑事司法的基本原则。但在刑法中平等的价值基包括哪些要素,目前尚无统一的认识。笔者在拜读冯亚东老师的《理性主义与刑法模式》和《平等、自由与中西文明:兼谈自然法》这两部著作后,受到冯老师提出的"平等悖论"的启发,认为刑法中的平等价值应该包括罪刑法定主义、形式平等为原则兼顾实质平等和罪刑的符合性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新刑法调控范围之理性思考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刑法的调控范围是否合理?这个问题应引起我们足够的关注,它关系到我国刑法今后改革的方向。笔者以为,从宏观与微观两方面考察,新刑法的调控范围基本上是合理的。今后我国的刑法改革可不必过多的纠缠于犯罪化与非犯罪化,而应将重心放在刑罚改革,其中实行非刑罚化应是今后我国刑法改革的重中之重,非刑罚化是我国刑法改革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市场经济的形成与运作需要法制。在市场经济的法律调控机制中,刑法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市场经济越发达的国家,其经济刑法也越详备。这种二者相衍共生的世界性现象足以表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刑法的调控功能不可削弱,而应相应转变和加强。刑法参与对市场经济的调控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这些原则应当是由市场经济所固有的竞争性、统一性、开放性等基本特征和刑法的特定功能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7.
刑法第四条就适用刑法人人平等作了明确的规定,但关于平等在刑法中处于什么位置一直备受争议。关于平等在刑法中的地位,主要涉及三个问题,即:平等是法律原则还是法律权利;平等是否能为刑法的基本原则;刑法平等原则与罪刑法定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之间是什么关系。  相似文献   

18.
经济刑法立法是国家用以惩治和打击经济犯罪的专门手段,为了充分发挥经济刑法立法在该方面的积极作用,并防止和避免其产生消极作用,在经济刑法立法过程中,应该准确、恰当地对经济犯罪立法对象范围予以划分。 一经济刑法立法对象范围的划分原则 (一)经济刑法立法对象范围的划分应严格实行对象范围法定原则。 确定经济刑法立法对象范围的首要原则,就是实行对象范围法定原则。该原则的基本要求就是经济刑法立法把哪些行为纳入其调整范围之中;经济犯罪的数量、种类多少和范围大小只能由经济刑法立法予以规定,其他立法以及任何组织和个…  相似文献   

19.
现行刑法在平等保护非公有制经济上的立法缺陷刑法平等保护非公有制经济的具体要求有两点:一是制罪平等,即相同行为侵犯公有制经济时被规定为犯罪,侵犯非公有制经济时也应当被规定为犯罪;主体身份相同的行为应确定为相同性质的罪名。二是制刑平等,即相同类型的行为无论其侵犯的是公有制经济还是非公有制经济,都应该规定相同或者差别不大的刑罚。我国现行刑法既存在着制罪不平等的不足,也存在着制刑不平等的缺陷。(一)制罪不平等。有些犯罪只适用于以国有公司、企业的财产为对象的危害行为,而对以非公有制公司、企业的财产为对象的同样的危害行为则不予调整。如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为亲友非法牟利罪,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国有公司、企业人  相似文献   

20.
刑法分则中的具体犯罪的设置有两种可能的模式,即犯罪既遂模式和犯罪成立模式。在犯罪成立模式之下,面临着“多元”标准的难题,无从把握预备行为与实行行为的界限,且很难落实刑法总则所规定的未完成罪的从宽处罚原则。对“犯罪成立模式说”应予以否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