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种畸形的经济关系。消失了40多年的民间高利贷“死灰复燃”。曾被喻为“阎王债”、“驴打滚”的民间高利贷,能否躲过中国社会看不见、摸不着的巨大经济磁场而茁壮成长呢? 现今的“黄世仁”和“杨白劳”关系到底怎样?“杨白劳”是否“喝卤水”?“喜儿”是否“抵债入黄家”?请看——  相似文献   

2.
今年2月28日,具有权威性的科学刊物——英国《自然》杂志正式公布,英国爱丁堡的罗斯林研究所“克隆”出了一只小绵羊,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克隆”成功哺乳动物。一时间,“克隆”成为世界各国电视、电台和报刊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不过,在新闻媒介的“密集轰炸”后,大多数人还是弄不明白;“克隆”到底是什么意思?  相似文献   

3.
“证据导图”是准备、应对庭审的工具我曾问过不少检察官或辩护人,会不会在开庭的时候准备“证据导图”。绝大多数的回答都是“不会”。其中,很多人还会反问我:“开庭时,根据书面的《庭审预案》不就可以了吗,还画图做什么,岂不是重复劳动?”甚至还有人会反劝我说:“你是不是在用一张简单的图代替经典的《庭审预案》?这可不行,庭审准备不能偷懒。”  相似文献   

4.
(一) 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写了一对亲兄弟。他们的关系被描写成吃人者与被吃者的关系——“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时隔七年多,鲁迅在《弟兄》中又写了一对亲兄弟,一反吃人与被吃的关系,“他们两个人就象一个人”似地融洽,真所谓“弟兄怡怡”了。这样的家庭还有什么弊害可言呢?似乎是找到了挽救这种家族制度的灵丹妙药。但鲁迅在小说中设计了一个“假想敌”——猩红热。从而使这个“鹡鸽在原”的家庭失去了平衡感。鲁迅再一次告诉我们,中国“圣人之徒”倡导的家族制度,已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地进  相似文献   

5.
新三言二拍     
警察,你怎么有我的照片?一名在逃已两年的犯罪嫌疑人,在看到网上通缉令中自己的照片时,竟惊异地发问:“警官,你怎么有我的照片呢?”结果当然是自投罗网了。据《南京晨报》报道,南京铁路公安处特警支队的民警们2005年11月8日傍晚在南京火车站出口处进行查堵工作时,发现小伙子赵某经过出站口时脸色微变,显得莫名紧张。警方要求赵某接受检查,但他只说自己是安徽人,却不出示身份证。一位警官立即进行网络动态查询,发现赵某与一名公安部网上逃犯的情况极为相似。警官不露声色地把网上照片放大后,指着问赵某:“你看看这是不是你?”赵某诧异地回答  相似文献   

6.
《不宜用“劳改释放犯”的称谓》(见《法学杂志》今年第二期)一文中,说“罪犯经过强制性的劳动改造,释放后(剥夺政治权利的除外)就是公民,已不是犯人”。在此,作者将犯人列为公民之外。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什么是犯人?犯人就是触犯了刑律,由人民法院依法判处刑罚的人。什么是公民?公民就是具有一个国家的国籍。依据宪法规定,享  相似文献   

7.
贪官落马后,大多有一个“保留节目”,那就是他的忏悔。一、本质论实实在在地讲,我不是一个把钱看得很重的人。如果我想捞钱,弄的钱就不止是这些,而且我是个生活很简单的人,也没有像有些人那样花天酒地,买房子、养小蜜,从这方面讲,我觉得我做人的本质不坏。   ——辽宁省铁岭市财政局原副局长景治忠如果我贪得无厌,近五年内至少有百万元的“收入”。——江苏省南京三乐电气总公司原总经理朱永飞二、无知论我为什么会沦落到如此地步?想来想去,我一步步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是从分不清违纪与严重违法犯罪开始的。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民政…  相似文献   

8.
书记"上课"     
卓荣 《政府法制》2006,(4):42-43
甲:最近我们上了一堂非常受教育的课。乙:什么课呀?甲:我们公司的书记到基层给党员讲《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乙:讲得怎么样?甲:那是深入浅出,现身说法,话虽不多,哲理深刻。讲了一半,群众恨不得把书记抬起来——乙:表示拥护!甲:扔出屋去!乙:嚯!干吗生那么大气?甲:别看生气,可受教育了。乙:他是怎么讲的?甲:我们书记说起话来(以下双引号里的做模仿状)“:同——志——们——!我想讲一讲《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乙:好,现在我们正在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甲“:《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嘛!就是保证党内……党的若…  相似文献   

9.
坦率地说,自从那本名叫《水煮三国》的书畅销后,当我在机场、学校、公司、公交车乃至公共厕所看到一些人煞有介事地看这本书之后,我对有关评价水浒三国红楼梦之类的图书产生了莫名的逆反——在我看来,那些看畅销书的人,多半是追求时髦而非真的在看书。 正是由于这样的缘故,当我的朋友李勇先生于6月的某日突然送过来一本名为《闲谈水浒》的书时,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别扭。李勇先生告诉我,那是他用平生最认真的态度写出来的文字,希望我能“雅正”。“干吗凑这个热闹啊,《水煮三国》还不够吗?”我嘴里客气地应承着,心里却直恨。  相似文献   

10.
在南方工作两个月后,最近刚回到北京,便接到贾兰坡院士的女儿贾玉庄来信,随信寄来1996年11月22日《成都商报》第3版上一篇报道,肩题“南京一报纸怀疑小说《欲望的旗帜》别有用心”,标题“道德败坏的主人公竟是‘贾兰坡’”………一看标题,连我这见过太多的怪事,因而对任何事几乎都从不感惊奇的人也吃了一惊。在中国,凡知道“从猿到人”的人,或者说凡有一点文化的人恐怕没有不  相似文献   

11.
娘娘巷     
上期的故事不知道您看了之后觉得怎么样?您喜欢吗?快快告诉我。 这期再奉献两则小故事:娘娘巷里出了个年轻的女镇长,谁知道一当官后竟是 “铁石心肠”,连亲爹都不理了——忙什么哪?县长一个电话,忙得书记乱转。又是汇报工作,又是探望病人,本想积极表现, 结果被当傻瓜——什么心态?  相似文献   

12.
提起江苏省仪征市后山区陈集镇司法所的“姚司法”,在陈集,那可真是家喻户晓,妇幼皆知。“姚司法”叫姚裕金,他1976年4月退伍后就干上了农村调解工作,一干就是30年。这30年的艰辛,非常人所能背负。有人问起老姚半辈子干了什么?老姚自豪地说:“我这30年只用心谱写了两个字——和谐。”  相似文献   

13.
2004年2月6日清晨6点30分,著名的网络论坛——天涯社区登出了一篇名为《远君子近小人》的帖子,帖子的作者自称“赔我钱”。君不见,本周掀起滔天巨浪的都是些什么股,是那些曾经暴跌的、被股评家评级为垃圾的股票。可恰恰是它们让人有一种神仙的感觉。本人在1月4日以7.48元买入“桂林旅游”,之后在2月3日被我以8.93元卖出,我每天都按涨停板挂卖单,可随后的两天又是两个涨停板,让我后悔不已。抓住了不敢拿住,原因就是我脑子中的“近君子”思想作怪。再看看绩优股本周连小浪花都没有掀起。为什么?只能用“远君子近小人”来解释。“君子”虽不害…  相似文献   

14.
劳教这项法律制度是中国所独有的一部《劳动教养试行办法》试行了将近20年什么样的人应该通过什么程序送劳教,什么条件下应该解教?劳教为什么被称为“二劳改”?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宿迁市作风大会播出暗访视频,一名机关工作人员在上班时间上网玩游戏时,被暗访人员拍了个正着,该工作人员恼羞成怒,厉声质问暗访人员:“你叫什么名字?怎么进来的?”(4月24日《扬子晚报》)“你叫什么名字?怎么进来的?”这一吼,吼出了权力的戾气。无论来的人是不是暗访人员,出于对人的尊重,也不该如此嚣张跋扈。而官员如此话语,必然会成为2011年又一流行的官场语录,成为公众调侃的笑料。而当事人也很可能会被要求自省或反思,这些,又何必呢?为何不能好好地跟暗访人员谈谈呢?或许这正是权力的本色——霸气与嚣张并存。  相似文献   

16.
拜读潘昌凡、陈洪玉所写的《“请献十金”的“金”如何解释》(刊《南京师院学报》1982年第二期,下简称《解释》)一文后,觉得对“金”字的释义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解释》认为“请献十金”的“金”是“古代计算铜质货币的单位”,先秦时代是“二十两为一金”,汉以后是“一斤为一金”。这个结论有两点需要研究:一是“金”后的中心词是什么?换句话说是什么铜质货币;二是“一金”究竟是“二十两”还是“十六两”?要弄清这个问题,还得先从课文入手。  相似文献   

17.
“侔”式推论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墨经》中讲到一种推论形式,叫做“侔”。近年出版的几本逻辑史著作对此均有所论及,但大都“语焉不详”,一般认为“侔”就是普通逻辑中的“附性法”,或相当于“附性法”。“侔”式推论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推理?它和附性法直接推理是否一同事?其逻辑性质如何?结构上有什么特点?客观依据又是什么?可靠性怎样?《墨经》对“侔”的研究达到了  相似文献   

18.
《法学》1983,(7)
一、封建法典中,什么叫“谋反”、“谋判?”两者有什么共同点? 二、什么叫“直诉”、“越诉”?明代法律对“越诉”有何规定? 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法律制度有哪些重要特点? 四、唐代法律制度有哪几种主要法律形式?试述其基本内容和相互关系。五、唐律在维护封建特权和阶级压迫制度方面有何规定,试详细论述之。六、清末《大清新刑律》对《大清律》的体例、刑名方面作了哪些修改,原因是什么,影响如何?  相似文献   

19.
合同相对性虽仍是我国债法和合同的基本原则,但《民法典》立法和司法实践对于合同第三人的利益问题已经明确予以承认。本文研究的主要理论问题是:(1)《民法典》第149条及第150条规定中,受到第三人欺诈或者胁迫的合同当事人一方对第三人的请求权基础是什么?是侵权请求权还是独立的请求权基础?本文认为是独立请求权基础。(2)《民法典》第522条规定中,利益第三人获得利益的法律途径和基础是什么?是否存在赠与规则适用的余地?本文认为,如果是赠与的话,可以适用关于赠与的规则——任意撤销权。(3)《民法典》第524条规定中的“合法利益第三人”代为履行后的法律地位是什么?从债法体系上看,“合法利益第三人”代为履行后的可能的法律地位有三种,但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合同编通则部分的解释》(征求意见稿)来看,采取“当然取得”的模式,排除了不当得利的存在。从司法的视角看,是有进步意义的。(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合同编通则部分的解释》(征求意见稿)第39条中将债务人列为第三人,那么,他是具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还是没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诉讼法学界对此有很多观点,本...  相似文献   

20.
漫画与幽默     
《法制与经济》2003,(10):61-62
有一个人到市场上去买鱼,他随手从鱼摊上拿起一条鱼在鼻子上嗅了嗅。卖鱼的人怕他闻出自己的鱼不新鲜,就生气地说:“先生,你不买鱼没关系,你闻什么?”他回答说:“我没闻,我是同鱼谈谈话。”“你同鱼谈些什么呢?”“我问鱼,海里最近有什么新闻没有。”“鱼怎么回答你呢?”“鱼回答我说,它不知道海里的新闻,因为它出海时间很久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