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任弼时的一生,经历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全过程.他在参与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准确地、出色地把握住革命要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革命的领导党要坚持实事求是原则,革命的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革命胜利的关键是争取中间势力等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在党的建设、军事工作、经济工作、农民工作、统战工作、青年团工作等方面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的思想是丰富而有创见的.他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姚远 《党史纵览》2007,(3):20-22
在炮火连天的战争年代,诞生了许多荡气回肠、意义深远的革命歌曲.这些歌曲以其内容直白、旋律动听、朗朗上口等特点广为传唱,历久不衰,并成为永恒的经典之作.它们不仅打动感染了许许多多的中国人民,而且还赢得了不少外国人的喜爱.见证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国际著名记者、波兰人爱泼斯坦就是其中之一,他早在中国革命的战火纷飞时,就与大家耳熟能详的《义勇军进行曲》和《黄河大合唱》等歌曲结缘了.  相似文献   

3.
瞿秋白同志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1935年6月英勇地牺牲在敌人的屠刀下,他的无产阶级英雄气概,“乃是永远值得我们纪念的。”①瞿秋白博学多才、广有建树,既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宣传家,又是中国无产阶级文学事业的奠基者。他在参与领导中国革命的斗争中,对中国革命的许多问题提出过自己的重要见解。本文仅就他在大革命时期对中国农民问题的认识作些阐述。  相似文献   

4.
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而农民的根本问题是土地问题。农民与土地问题,是关系到革命成败的关键问题。大革命时期,李大钊先岳发表了《土地与农民》、《鲁豫陕等省的红枪会》等文章,对农民与土地问题提出了许多卓越见解。这些见解,代表着当时中国共产党内关于这一问题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学说被介绍到中国,由来已久,早在19世纪70年代,中国人与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学说就有了零星的接触.1902年,马克思作为"日耳曼人、社会主义之泰斗"也被介绍到中国.但是,只是到了俄国十月革命之后,社会主义才作为一种科学在中国传播开来,并促使中国革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对十月革命前、后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传播的情况加以比较,有助于我们认识十月革命对中国革命的影响.一、传播的内容、深度不同.十月革命前,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只是做为欧洲社会主义学说的一个派别被宣传和介绍的.在这些介绍中,许多认识是模糊、错误的,有的甚至采取了一种敌视和批判的态度.如中国第一本提到马克思和恩格斯《大同学》,向中国人民着力推荐的就不是马克思主义,而是宗教蒙昧主义.  相似文献   

6.
一列宁的《国家与革命》一书,写于一九一七年八至九月间。二十世纪初,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把无产阶级革命问题提上了实践日程,因而国家与革命的关系问题就具有了首要的意义。在这个根本问题上,第二国际修正主义者一向持着机会主义的见解。他们公开反对无产阶级专政,鼓吹露骨的机会主义,宣传阶级合作思想。列宁说,这些人“在实质上跟小资产阶级民主派没有多大  相似文献   

7.
朱毛红军未上井冈山之前,陈正人等人就在这里开展革命活动,为根据地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陈正人参与领导建立遂川县工农兵政府,领导遂川分田运动,组织开办党团训练班,等等这些都是井冈山土地革命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井冈山根据地的土地革命运动提供了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朱毛红军未上井冈山之前,陈正人等人就在这里开展革命活动,为根据地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陈正人参与领导建立遂川县工农兵政府,领导遂川分田运动,组织开办党团训练班,等等这些都是井冈山土地革命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井冈山根据地的土地革命运动提供了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1927—1930年这段期间,就中国共产党继续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内外不同的阶级和派别提出了诸多疑问。这些疑问和挑战围绕革命“是否继续可能,如何继续可能”这一主题,涉及到革命性质、革命客体、革命中心问题、革命依托、革命领导核心等方面,形成了一个问题域。一定程度上说,回答和解决这些疑问和挑战就是中国革命道路理论形成期的历史境遏。  相似文献   

10.
上海社科院周抗日前就毛泽东研究发表见解。他说,不了解毛泽东就不可能了解当代中国。然而要真正了解毛泽东,那就要研究他的建国思想及其在实践中的演变,还须探讨建国前后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整个思想体系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周抗认为,研究毛泽东和当代中国,实际是对中国人民数十年来在毛泽东的思想指导下走中国式的社会主义道路,做出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总结。  相似文献   

11.
国民党左派代表人物邓演达在中国革命处逆境中奋进的关头深入了解农村情况,了解农民疾苦和要求,从中国革命战略高度认识农民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解决农民问题的主张,这些关于解决农民问题的主要思想对中国革命和建设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一战前后,毛泽东对国际重要问题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分析毛泽东这方面的看法和见解,对了解投身中国革命后,毛泽东的国际政治观和世界观的转变有重要的历史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史上,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革命征程中,涌现出许许多多可歌可泣、感人至深的革命家庭。这些家庭为了彻底推翻长期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为了建立一个繁荣富强的新中国,不惧危险、义无反顾,在关键时刻不惜贡献出自己的青春和生命。就毛泽东家族而言,在残酷的革命战争年代,也有六位亲人,为了实现崇高的革命目标先后光荣牺牲了。  相似文献   

14.
日出东方     
《党的建设》2001,(7):18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它像光芒四射的灯塔,指明了中国革命的斗争道路.中国革命要取得胜利,首先需要有一个工人阶级的革命政党.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为之一新.  相似文献   

15.
汪金友 《实践》2004,(10):46-47
一位老红军说:“中国革命的胜利,得益于四个法宝,即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没有这‘四种精神‘,就没有坚定的信念,没有一往无前,没有艰苦奋斗,没有‘两个务必‘.过去的战斗,需要这些精神;现在的建设,仍然需要这些精神.“……  相似文献   

16.
在1956-1966年间,毛泽东在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提出了一系列具有独创性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新见解.这些新见解包括:提出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任务;创立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学说;提出了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理论;努力开辟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道路等,这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的新贡献.  相似文献   

17.
打开中国地图,人们可以看到以人名命名的县,其中有14个就是为了纪念和缅怀在中国革命斗争中英勇献身的革命英烈;或在烈士故乡,或在烈士生前战斗过的地方,或在烈士牺牲地.这些英名以其特殊的方式在中国革命史册上、行政区划史册上放射着应有的光辉,教育、引导着后人.  相似文献   

18.
搞"特区"试验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要探索方法.在土地革命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的根据地,作为革命时期的"特区",探索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新道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经济特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为现代化建设和祖国和平统一做了成功探索.这些探索的理论和实践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19.
周恩来对党的组织建设的理论贡献□王晓东周恩来不仅是举世公认的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实践家,也是当代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在半个多世纪的峥嵘岁月里,他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做出了巨大的理论贡献。他有关党的组织建设的卓越见解,就是这些伟大贡献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井冈山时期我党培育革命自觉性的方法及其当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井冈山时期的革命实践是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逻辑起点和实践起点.培育革命自觉性的方法及其当代价值是研究井冈山革命的一个新视角.井冈山革命培育自觉性的方法包括根本性方法、保障性方法、全员性方法、宗旨教育法、约束性方法和具体操作方法.这些方法对于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培育和谐自觉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