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新时期我国文化发展的重大历史任务。完成这一历史任务,就要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在全社会树立文化主体意识: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充分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也是一个文化自觉的过程。从文化自觉的角度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文化融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文化整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途径,文化提升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当前,需要以文化自觉为基础,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性;以文化自觉为途径,增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民族性;以文化自觉为方法,提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性。  相似文献   

3.
强卫 《党建》2011,(11):39-40
青海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特色文化产业尚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把文化产业打造成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不断增强青海文化软实力还面临诸多困难。因此,推动青海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关键是要全面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切实遵循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始终坚持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特别是要进一步树立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推进文化自强,实现青海特色文化和文化产业的跨越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30年以来,余姚人民传承和弘扬姚江文化优秀人文精神,切实加强文化建设,提升了区域发展的软实力,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进一步弘扬姚江文化“主体自觉”的自强精神,激发解放思想的自觉性;弘扬姚江文化“因时致治”的革新精神,增强改革开放的坚定性;弘扬姚江文化“经世致用”的求实精神,树立科学发展的认同性;弘扬姚江文化“天下一家”的和谐精神,提高促进社会和谐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5.
《理论与当代》2012,(2):54-54
李君如在12月5日的《学习时报》上撰文指出: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建设文化强国决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对内搞文化统制,对外搞文化强势。在一个多元的社会和世界里推动文化建设,必须尊重“多元”的特点和现实,把功夫下在文化认同上。这就是,在国内文化建设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并在这样的自觉认同上增强民族凝聚力;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增强各国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并在这样的认同基础上增强我国文化的吸引力、感染力和传播能力。  相似文献   

6.
一个社会的和谐,在本质上体现为一种和谐的文化精神。没有和谐的文化,就没有和谐社会的根基,没有和谐社会的发展方向。和谐文化有利于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增强全社会的凝聚力和创造力;有利于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有利于形成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构建和谐文化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树立多元文化和谐发展的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要坚持文化创新,建设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和谐文化。  相似文献   

7.
李君如 《当代贵州》2011,(30):28-29
怎样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中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呢?就是要在增强文化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感染力、传播能力等方面开拓创新,推进文化的繁荣发展。首先,要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凝聚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第一位的任务,努力在全社会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基本的道德规...  相似文献   

8.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定伴随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掀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必须坚持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这是其魂灵和动力。因此,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相似文献   

9.
邴正 《新长征》2012,(1):4-6
省委几届十二次全会通过的《中共古林省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礼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强调.要着力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和先决条件,决定一个民旅、一个政党的前途命运;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对此.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紧密结合吉林实际,全面抓好贯彻落实,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创吉林文化改革发展新局面。  相似文献   

10.
《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一份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宣言。它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体现在对自己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充分认识;体现在对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的正确认识,对世界各种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等正确认识;体现在对当今形势的正确把握;体现在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鲜明地提出“文化创新”的论断,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了“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思想内涵。这一论断把文化创新放在突出位置,纳入党的创新战略体系和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与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实践创新等并重,从而把党的前途命运与文化创新联系起来,充分反映了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文化自觉,标志着党的文化使命感、责任感的进一步增强和执政理念的更加成熟,表明党对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境界,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最新…  相似文献   

12.
蒋朝莉  李凌 《探索》2013,(1):18-20,31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文化自觉是基础,文化自信是保证,文化自强是途径.提高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过程.只有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更加自觉地参与到文化建设中来,才能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3.
张波 《当代贵州》2011,(30):33-33
一个地区的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自觉的程度;一个地区的发展信心,很大程度上建立在文化自信的基础上。是否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不仅关系到文化自身的繁荣兴盛,而且决定着一个区域发展的前途命运。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这对推动全党全社会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更好地深化认识、传承弘扬中华文明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郭如才 《党的文献》2012,(4):103-109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一一系列有关文化建设的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在新的形势下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思路。在这个新思路中,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主线;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是重要着眼点;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是基本内容;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不断提高党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是关键。在此基础上,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系统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成为我们推进文化建设的重要纲领。  相似文献   

16.
臧世凯 《党建》2011,(9):14-15
“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着眼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以更大力度推进文化改革发展。”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时提出的这一明确要求,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指明了前进方向,成为新形势下文化建设与时俱进的行动指南。安徽全省上下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进一步把贯彻讲话精神作为推动文化强省建设的重大机遇和强大动力,努力开创全省文化改革发展新局面。  相似文献   

17.
文化软实力已成为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之一。近些年来,国内学界对文化软实力的含义、资源、组成、作用等进行了探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在国内文化软实力基础理论研究方面进展缓慢,在一些基本问题上仍然存在着重大分歧,可行性操作的应用研究成果较少。需要进一步加强文化软实力的研究,以增强话语自觉和话语自信、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  相似文献   

18.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因,也是政党的精神旗帜。历史和现实清晰表明,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上的觉醒;一个政党的力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的自觉。可以说,是否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不仅关系到文化自身的振兴和繁荣,而且决定着一个民族、一个政党的前途命运。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勾画了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酊蓝图,将指引国人增强文化自觉、重树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  相似文献   

19.
李群 《求是》2011,(18)
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着眼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以更大力度推进文化改革发展。这是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向全党提出的新要求。站在文化建设新的起点上,我们必须顺应文化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提高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以世界眼光谋划未来,以本土优势彰显特色,加快建设文化青岛。  相似文献   

20.
中国城市发展,已进入了文化软实力竞争的时代。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成都应通过建设“世界田园城市”,培养城市精神;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强化市民凝聚力;展现成都文化生活魅力,提升城市对外的吸引力;打造文化精品,提升城市文化影响力;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升城市文化生产力;提高文化传播力,增强城市文化辐射力和影响力等措施凝聚人心,增强对外的吸引力,打造城市品牌,进一步提升成都的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