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阮直 《学习月刊》2010,(19):1-1
中国GDP在今年的第二季度达到1.33万亿美元.超过日本的1.28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确实值得我们高兴。经济总量的银牌总比铜牌好,虽然还不能拿金牌。日本媒体也认为,“日本向中国让出了它坚守40多年的世界经济第二的位置。”英国《金融时报》称这是一场“亚洲大超越”,美国《华尔街日报》评论说“这是全球经济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2.
杨立群 《学习导报》2010,(18):30-30
据日本内阁府8月16日公布的数据,日本第二季度的GDP为1.288万亿美元,而中国此前公布的二季度GDP为1.336万亿美元。外媒由此纷纷报道,预计中国2010年度全年的GDP将很有可能超越日本,从而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进入新世纪以来,在GDP排名上,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  相似文献   

3.
杨立群 《新湘评论》2010,(18):30-30
据日本内阁府8月16日公布的数据,日本第二季度的GDP为1.288万亿美元,而中国此前公布的二季度GDP为1.336万亿美元。外媒由此纷纷报道,预计中国2010年度全年的GDP将很有可能超越日本,从而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进入新世纪以来,在GDP排名上,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  相似文献   

4.
中国GDP在今年的第二季度达到1.33万亿美元,超过日本的1.28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确实值得我们高兴。经济总量的银牌总比铜牌好,虽然还不能拿金牌。日本媒体也认为,"日本向  相似文献   

5.
<正>据日本8月16日公布的数据,中国二季度经济总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本今年二季度GDP总值为1.288万亿美元,而中国二季度GDP为1.339万亿美元。日本经济总量已落后于中国。而鉴于日本的季度GDP增长率仅为  相似文献   

6.
根据以卢比购买力计算得出的GDP,2011年印度可能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 印度现在是排在美国、中国和日本之后的第四大经济体。2010年的数据显示,日本经济总量为4.31万亿美元,印度紧随其后,为4.06万亿美元。但是经过3月份的海啸、地震之后,人们普遍预计日本的经济总量将萎缩,  相似文献   

7.
中国21世纪前10年迅速崛起,尤其是2008-200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使中国的相对经济实力迅速提高,比危机前预计的提前10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时,有可能比危机前预计的,提前18年在2020年赶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相似文献   

8.
《求是》2011,(14)
今日中国有一系列续写中国奇迹的机遇和有利因素:一是中国已经积蓄了续写中国奇迹的能量。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第二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贸易国,国家财政收入突破8万亿元大关。积累起来的这一巨大能量的释放  相似文献   

9.
百家言     
《求是》2015,(9)
<正>布成良: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开放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今天中国经济的繁荣局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总量不断迈上新台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由弱变强,成功实现由低收入经济体向中等收入经济体的历史性跨越。1 978年我国经济总量仅位居世界第十位,2008年超过德国,居世界第三位,201 0年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二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的份额  相似文献   

10.
日本内阁府2月发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日本名义GDP为54742亿美元,比中国少4044亿美元,排名全球第三。去年8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二季度统计数字显示,中国经济总量当时就以13390亿美元超过了日本的12880亿美元。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认为.这组数据意味着中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中国来讲,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  相似文献   

11.
正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落后农业国,到改革开放逐步成为世界工厂,再到迈向高质量的发展,见证了中国走过的不平凡的发展之路。1978年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保持年均9%以上高速增长,部分年份增速达两位数,创造了人类历史上人口大国经济长期高速增长的奇迹。中国的经济总量2010年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第一大经济体美国的差距日益缩小。  相似文献   

12.
战后以来,日本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现在其国民生产总值已超过2万亿美元,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强国。1970年,日本的外汇储备仅43.66亿美元,1978年增加到300亿美元,1987年则达到817亿美元,跃居资本主义世界第一位。由此可见,日本市场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扩大对日出口,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中日两国自1972年邦交正常化以来,相互间贸易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近几年来,双方贸易不平衡,特别是中国巨大的贸易逆差,已成为双方发展贸易的障碍。  相似文献   

13.
GDP总量排名只具符号意义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0年的经济数据表明,中国去年的GDP总量以国际汇率计算,为5.75万亿美元,非常接近于具有指标意义的6万亿美元大关,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国际舆论界认为,今后,中国的追赶目标将是雄居世界头号经济大国之位长达116年之久的美国。不过,在主要国家之间的经济竞争越来越集中到对国际经济秩序主导权以及重要产业控制力争夺的今天,简单的GDP总量排名至多具有符号意义。况且  相似文献   

14.
环球扫描     
《党课》2011,(10):14-19
美报告称印度发展将超中国 美国最新的一份报告预测,印度将在2050年超过中国和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事实上,早在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时,印度媒体就开始预测何时可以赶超中国。不过,尽管印度拥有人口红利和高储蓄率的优势,但其长期难以解决的通胀问题也对印度经济构成严重威胁。中国专家认为,由于目前印度GDP基数仍远远落后于中国,要想成为第一大国,印度必须保持数十年的经济增速快于中国。  相似文献   

15.
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58790亿美元,首超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一位次变更,不仅引起中日两国民众和社会的普遍关注,而且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美国《华尔街日报》称这次超越为"历史性的变更"。一些西方媒体使用"里程碑"这样的词汇  相似文献   

16.
<正>2019年新春伊始,国家统计局晒出了上一年经济成绩单:我国全年GDP同比增长6.6%,位列世界前五大经济体增速之首;经济总量突破90万亿元大关,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近30%,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之源。这一系列亮丽的数据令全世界瞩目,集中彰显了中国在世界经济版图中的突出地位。  相似文献   

17.
2010年8月,日本宣布中国GDP已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外各大报刊都头版头条予以报道。美国《纽约时报》更是把它看作"里程碑式的超越",认为"这证明世界其他国家必须重新评估这个新的经济超级大国。"然而,与国外媒体的高调评价相比,中国国内普通民众的评价不仅要低调得多,甚至还出现诸多逆反心理,网络和坊间不乏"国富民穷"、"国库是满了,  相似文献   

18.
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的分析文章指出,随着全球经济衰退的影响,日本驾驭经济的艰难以及中国的崛起,日本可能得提前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拱手让给中国。许多经济学家估计,日本可能在明年失去全  相似文献   

19.
世界银行国际比较项目2014年4月29日发布其六年一度的调查报告,结果显示,以购买力平价(PPP)计算,中国在2011年的GDP已达到近13.5万亿美元,与美国经济规模的差距已不到15%。对照世行2005年的报告数据,当时中国经济规模仅为美国的43%,短短六年之内,中美经济规模差距缩小的速度令人吃惊。更具轰动效应的是,如果以世行数据和中美近三年的经济增长水平为依据,不难得出“中国经济年内将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商贸     
《党课》2013,(6):18-19
中国超过美国成为2012年世界最大贸易国 根据美国贸易部和中国海关总署的消息,2012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贸易国。为了对比,彭博社分析人士利用了两国进出口总额:美国去年进出口贸易额为3.82万亿美元,中幽为3.87万亿美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