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苏小丹 《世纪桥》2023,(2):24-26
红色文化资源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优质素材,是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的重要资源。通过梳理佛山红色文化资源,阐述佛山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的重要价值,结合高校思政课建设实际,探索佛山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实现路径,让红色文化活起来,让思政课程鲜活起来。  相似文献   

2.
刘丽君 《世纪桥》2013,(15):68-70
酒文化旅游是近些年来在全球新兴起的一种旅游方式,由于其内涵丰富,游客的参与性较高,已经越来越受到游客们的青睐。本文通过全面分析酒文化旅游资源,提出了我国酒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及建议,以期把酒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好,利用好,使我国的酒文化旅游持续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3.
游晓蕾  周宏 《世纪桥》2023,(7):80-82
红色资源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质资源,其中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对红色资源进行挖掘可以推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促进大学生的认知优化,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针对红色资源在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可以从推动红色资源的内容挖掘和形式创新,加强红色基地优化建设,提高校园红色文化建设能力等方面着手,增强红色资源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以来,研究挖掘平南红色文化迎来重要的历史机遇,也取得了积极的成果。深化平南红色文化研究,需要把握好大兴革命历史与平南红色文化的关系,平南红色文化与北京红色文化的关系,以及平南与平西、平北、冀东的关系。进一步提升平南红色文化影响力,则需要夯实研究基础,不断拓展和挖掘平南红色文化内涵;丰富载体形式,做好红色文化研究成果的转化利用;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构建区区合作、市区联动、京津冀协同机制。  相似文献   

5.
罗进 《世纪桥》2013,(9):29-30
红色文化资源传递的是一种精神、一种追求、一种崇拜和一种信仰,其精髓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奉献精神。作为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我们不仅应该理解“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弘扬“红色文化资源”精神,更应该发掘“红色文化资源”价值,并将其运用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  相似文献   

6.
赵尔康 《世纪桥》2023,(9):80-82
红色文化承载着党的光辉历史,是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吉林省拥有宝贵而又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对于高校来说,这些资源与思想政治教育在思想导向、内容实质上有着高度的契合。因此,基于目前地方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吉林省为例,对如何将地方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进行有效探究,让专业技能提升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实现知行合一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时代背景下对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政军 《世纪桥》2013,(11):91-92
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巩固和扩大红色文化旅游阵地,对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寻回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以激励我们在新的时代开拓创新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同时,避免对红色旅游资源和红色旅游生态盲目性、掠夺式的开发,走出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误区。对于传承红色文化、保护红色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红色文化资源是指革命斗争遗留下来的文物、文献、遗址、纪念馆等,是我们党的历史和革命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文化资源的利用可以促进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开展。基于此,从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的现实基础和教育价值入手,分析当前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教学过程存在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宣传形式单一,学生了解不深入;实践教学形式零散,教学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并寻找问题存在的原因,探究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9.
陕西红色文化资源的德育功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陕西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共产党在陕西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过程中形成的,有其深刻的内涵,是进行德育教育的优质资源。研究陕西红色文化资源的德育功能,探求陕西红色文化资源德育功能的实现路径,对于加强青少年的道德教育以及促进陕西社会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风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石家庄市是新中国的摇篮,红色文化资源得天独厚.但与同为具有丰富红色文化资源的省市相比,我们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培育出几个主题形象突出、综合服务配套的红色文化品牌是当务之急.实现红色文化遗产的数字化整合;从体验角度开发红色旅游资源;用艺术传承红色文化;实现红色文化与生态旅游的互动是打造红色文化品牌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闽北老区政和县有着无比光荣的革命斗争史,拥有深厚的红色文化资源,在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上有着巨大的潜在优势.同时也存在红色文化深挖不够、红色宣传力度不大等难题。在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背景下,我们要善于发挥资源优势,从基地建设、品牌建设等方面,深入开发利用红色文化资潺,彰显政和苏区风采,助推政和县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世纪桥》2017,(10)
在当今时代,中国的发展必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与生态的全面发展,尤其是文化的发展。文化的发展要把红色文化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科学地把握红色文化资源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涵,充分理清红色文化资源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辩证关系;因时而异,因地制宜,根据各地不同情况,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去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立健全红色文化资源管理机制,融入到大中小学教育的全过程,加强大中小学教育中的学习考评力度,真正将弘扬红色文化和传统文化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3.
正茅台在不断创造中国白酒历史辉煌的同时,也构筑起了异彩纷呈的国酒文化。国酒文化包含了历史文化、红色文化、质量文化、健康文化、诚信文化、融合文化、营销文化、生态文化、创新文化、责任文化等丰富内涵,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具体传承,也是一代代国酒人创造性的物质实践、精神实践相互发酵、升华积淀的结果,具有独特性、先进性、唯一性和民族性。历史文化彰显品牌价值。茅台酒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起于秦汉、熟于唐宋、精于明清、尊于当代。2000多年前,  相似文献   

14.
隋丽丽 《奋斗》2023,(1):48-49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必须“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红色法治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是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黑龙江省拥有独特厚重的红色法治文化资源,深入挖掘、传承与弘扬红色法治文化对法治黑龙江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正红色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德育功能和教育价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需要与红色文化资源的结合,从而进一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本文从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内涵入手,分析价值意义和动力源泉,提出红色文化资源自觉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强调发掘红色文化素材,拓宽课堂深度和广度,凸显新媒体作用,用红色文化符号打造品牌经典。一、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  相似文献   

16.
彭光华 《党建》2009,(8):35-35
赣州是苏区时期中国革命的大本营,红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作为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应该充分发挥其独特而又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优势,奋力推进红色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17.
发展红色文化: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三生 《求实》2012,(3):90-92
红色文化在其内涵构成、生成过程、创造主体等方面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着内在联系。在正确处理红色文化属性中的意识形态属性与商品属性、红色文化发展中政府主导与公众参与、红色文化创新中实质内容与表现形式等关系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积极发展红色文化,通过实现红色文化生活化、促进红色文化信息化、提升红色文化影响力,有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18.
红色资源蕴涵着厚重的思想文化内涵与深刻的宣传教育价值,是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优质资源。加强红色资源科学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对于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全民觉悟、推动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红色文化作为中国共产党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独特的文化资源,包含着多种先进性因素,大别山红色文化作为中国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地域鲜明的区域形态,发挥着难以替代的作用。本文通过研究红色文化,把红色文化与党员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以内容丰富的红色文化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资源,统筹利用红色文化所反映的革命事实,蕴含的奋斗精神,实现历史与现实的有效融合与充分对接,提高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万生更 《党史文苑》2012,(10):56-58
陕西红色文化的历史见证价值使其成为陕西重要的文化品牌,西北根据地的红色文化资源及西北根据地的革命精神、陕南苏区的红色文化资源及陕南苏区精神、党中央在陕北时期的红色文化资源及延安精神构成了陕西红色文化的三大品牌,陕西红色文化品牌具有强大的品牌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