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近年来关于二元社会结构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谓二元社会结构,是指在整个社会结构体系里面,明显地同时并存着较现代化的城市社会和相对非现代化的农村社会。二元社会结构是我国国情的一个基本方面,是我们目前正在加速社会转型的非常重要的背景特点,这一问题一直受到不少学者的关注,在此笔者就近年来的有关研究作以简单的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建立后,使城市和乡村在二元经济结构基础上逐步走向二元社会结构。现行户籍制度便是为维护这个二元社会结构而设立。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种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日益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羁绊。仅仅依靠现行户籍制度改革或取消现行户籍制度是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只有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逐步消除城乡差别,才能从根本上消解中国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  相似文献   

3.
曹艳 《理论导刊》2006,(7):45-47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在我国正在实行新型工业化的跨越式发展过程中提出来的,它是新的历史时期城乡平衡发展的客观选择。我国在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后,由于受资源能源紧张、环境承载力的制约,提出了新型工业化的发展道路。但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长期落后于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其的实现形成了极大的制约。我们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指明了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历史难题的正确路径。在这样的背景下,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就要导入新型工业化的理念,建立起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4.
对农村留守儿童的调查与思考——以湖南省宁远县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转移,以及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政策与制度改革相对滞后,农村"留守儿童"现象越来越普遍,并且存在一些相对较为突出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这个特殊群体的健康成长。如何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关系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论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聪莉  任保平 《理论导刊》2007,(12):110-11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不是矛盾的,而是有机协调的,城市化是新农村建设的前提、目标和基础,新农村建设是城市化的手段与途径。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实现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以城市化为手段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探索城乡互促的激励机制,加快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一元经济结构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作为统一战线的城乡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中国来讲,城乡关系的重要性在于城市和农村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存在着现代化发展模式的区别。过去我们说要缩小和消灭城乡差别,事实上却一直用城市剥夺农村的方式维持着城乡社会不平等的二元结构。改革开放以来,城乡二元结构的情况‘逐渐改变,但这种改变的方向并不是缩小和消灭城乡差别;而是寻求城市和农村共同发展的某种良性互动机制。正是这种机制,要求城市和农村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个目标下结成统一战线。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城乡在收入、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这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极不协调。城乡巨大差距是由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其中主要因素是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工业优先、城市偏向发展战略和农民分散经营。统筹城乡发展、发展农村教育、加强农业经济组织合作、加大财政支农力度、逐步建立健全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缩小城乡差距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如何在城乡二元结构的基础上,以城乡统筹为基础,实现城乡良性互动,从而打造中国现代化的基础,是当前农村政策设计的重点,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建设新农村并非忽视、否定城市化,而是为了更健康、扎实地推进城市化,使进城与回村成为农民的自主选择,形成城乡间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9.
李坚  易晓芸 《学理论》2012,(10):7-9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发展农村、振兴农业、培养农民、缩小城乡二元差距、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我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在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公正思想视野下,新农村建设的价值导向:实现自我公平、村内公平和城乡公平;新农村建设的本质要求:发展生产力、规范生产关系和缩小阶层差别;新农村建设的核心任务:培养新型农民、搭建组织载体、深化民主管理、强化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0.
进行新农村建设必须贯彻落实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构建城市和农村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平台,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及其赖以存在的政策和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1.
农村土地政策对新农村建设具有深刻而广泛的影响。新农村建设需要农村土地政策多方面的支持,然而既有的农村土地政策显然已不能完全满足这种需求,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和制约着新农村建设,所以新农村建设对农村土地政策提出了相应的变革要求。然而,这种变革是要在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正在逐渐被消除的过程中,在城镇化发展不可逆转的行进中,在区域差距发展不平衡的现实中,在农村社会逐渐溶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发展中进行,故应充分考虑它们对农村土地政策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是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的重要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保障,对于贯彻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和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导致的宏观政策的倾斜使我国的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存在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公平缺失等突出问题。必须统筹协调,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主导作用,同时要积极引导,发挥社会和市场的积极作用,推进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的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13.
新型工业化进程中推进城乡二元工业化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我国严重的“二元经济结构”和“双重演进”的制度变迁特征,形成了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工业化同时并存的城乡二元工业化格局。这种二元工业化格局的特征是:工业化空间分布的二元性、工业化实现路径的二元性、工业化资源配置手段的二元性、工业化产业层次的二元性,城乡二元工业化格局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形成了对经济发展的延迟效应。在新型工业化的实现过程中,即要实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又要推进城乡工业的协调发展,促进农村工业化的发展,加速完成经典工业化的任务。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新农村建设已经取得巨大成就,基本实现了农村宜居目标,大幅提高了农民收入,有效缩小了城乡物质生活质量差距,但由于根本性的土地制度改革、城乡二元户籍体制改革滞后,加上政府长期的城市中心论,使农民的城市化、农业的现代化转型依然困难重重,导致农村缺乏自我发展能力,农民过度流失,严重抵消了新农村建设的努力。只有尽快进行根本性的土地制度和户籍制度改革,不断增加农业投入,加快农业的现代化转型,我们才能提高农村的自主发展能力,建设既宜居又宜业的新农村,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以国家手段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国家手段保护农民的利益,是经济发达国家在社会转型期普遍采用的方法。我国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超强度二元结构的社会现实,在很大程度下是国家强力推进工业化的结果。因此,必须以国家手段推动新农村建设,建立和谐的城乡互动机制,从而实现社会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6.
《瞭望》2006,(52)
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日前表示,要想实现农业现代化、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体制机制人手改变目前的城乡二元结构十分关键。首先,农业现代化必须与工业化、城市化同步推进。统计显示,尽管我国县及县以下的人口占全国的2/3,但创造的零售总额仅相  相似文献   

17.
论西方发达国家社会建设的经验教训与重要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发达国家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社会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和途径,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这些经验教训和重要启示就是,社会政策、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社会再分配必须保证广大民众的基本生存权,精神文化必须给人以归属感,城市现代化、工业化必须改变城乡二元结构。  相似文献   

18.
黄娟  秦国伟 《学理论》2009,(28):20-21
当前我国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正在迅猛发展。加之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长期存在的影响,如何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发展成为我国发展必须面对的新课题和新挑战。本文试以科学发展观为基点和视角对我国新农村建设中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生态环境建设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统筹城乡发展是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的必然要求,更是资源型城市实现转型的战略关键点。资源型城市因建立和发展的特殊性,逐渐形成城乡分离的二元结构。面临着产业结构不合理、竞争优势下降、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等问题。以大庆市为例探讨资源型城市在城乡发展中显现出来的各种矛盾关系,提出在统筹城乡规划的基础上调整土地户籍制度、加强小城镇建设以及均衡公共服务等对策来协调城乡关系,以期为我国其他资源型城市统筹城乡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从世界范围看,现代化进程中农民的政治认同有暴力威胁型、思想教化型、经济利益型和民主权利型四种基本类型。我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程中带来了农民民主权利意识的发展,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我们只能构建农民的民主权利型政治认同。社会公正是这种政治认同的重要基础。农民相对贫困、城乡差距和民主权利虚化后的弱势在不同程度上违背了农民所要求的社会公正,因而成为新农村建设中影响农民政治认同的主要因素,这是增强农民政治认同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