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妇运》2009,(1):47-47
连云港市妇联组织“连云港市‘巾帼红丝带面对面健康教育’专场辅导”,来自全市各社区、各街道的巾帼红丝带宣传员,以及市内各大娱乐场所的女性从业人员等近200人参加了活动。活动中,市妇联四措并举切实增强教育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是组织开展“艾滋病知识知多少”问卷调查;二是组织开展防艾“四个一”宣传教育;三是邀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进行预防艾滋病知识专题辅导;四是由市妇联领导亲自组织实施对基层巾帼红丝带宣传员的教育培训。  相似文献   

2.
《时事资料手册》2004,(1):71-76
从1981年美国诊断出全球首例艾滋病起,短短20多年,全球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已达6000多万人,其中2000多万人的生命被夺走中国内地1985年发现第一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到目前,估计艾滋病病毒感染总数累计为100万人,并且艾滋病病例报告数呈明显上升趋势。我们该如何面对这一“世纪瘟疫”?2003年12月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胸佩象征着关爱艾滋病患者的红丝带来到北京地坛医院,与3名因输血感染的患者一一握手,这感人的一幕体现了中国政府防治艾滋病的决心和信心。“相互关爱,共享生命”,这正是2003年艾滋病日的主题。为此我们编辑了一组专题资料,帮助读者了解我国艾滋病的流行形势以及有关防治艾滋病的知识。  相似文献   

3.
在农工党浙江省委会,有一支“巾帼红丝带志愿者宣传队”,这支队伍集中了浙江省医卫、教育、文艺、科技等界别的16位女性代表人士,她们都是妇委会委员。多年来,她们始终关注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这个需要关心和帮助的群体。一系列提案早在1999年,妇委会的委员就注意到被称为“世纪瘟疫”的艾滋病近年来在浙江的流行速度很快,认识到了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于是,妇委会组织委员与省疾控中心、省防艾协会等相关部门联合开展专题调研。经过反复协商讨论后,在第八届浙江省政协会议上递交了一份呼吁尽快颁布地方性法规以加强预防和控制艾滋病工…  相似文献   

4.
各地妇联     
《中国妇运》2010,(10):48-48
浙江省东海县双店镇“巾帼致富工程”惠及400农家妇女。双店镇实施“巾帼致富工程”,依托镇劳动技能培训中心、农家书屋、成人教育、远程教育等培训阵地,组织农村妇女学习科技文化知识、参加农业科技培训,使全镇大部分农村妇女掌握了1至2门实用技术。农村信用社也积极为妇女致富创业开醉“绿色通道”,  相似文献   

5.
基层部队经常性思想工作千头万绪,操作难度大,实效性难以保证。抓好经常性思想工作,落实基本制度是保证,具体做到“四落实”。 一是落实骨干培训制度。团级单位可把指导员活动日和思想骨干培训列入年度政治工作计划。每年对指导员进行一次旨在提高做经常性思想工作能力的培训,并依托指导员之家搞好经常性培训。由连队推选思想骨干,成立思想骨干队伍,并根据工作实际,每半年安排一次思想骨干集中培训。由机关业务部门制定培训方案,选调经验丰富的指导员授课。采取集中听课、经验交流、专题讨论等多种方法.切实提高思想骨干开展工作的能力,使之成为连队干部的得力助手,能做思想工作的行家里手。  相似文献   

6.
事件     
3000官员党校接受防艾培训。“虽然我们未能直接影响政府决策,但针对官员群体的艾滋病知识培训让一些官员的防艾理念发生了变化。”五年前,中央党校教授靳薇以“防艾政策培训研讨”的形式,开始对在中央党校学习的省部级官员讲授防治艾滋病知识的培训课程。在她和同事的推动下,从去年9月到今年10月下旬,中央党校的艾滋病防治培训课向全国推展,目前共有22所省市级党校开设艾滋防治培训班,约3000多名市、县级官员在各级党校接受了防治艾滋病知识、政策、策略等方面的培训。中央党校副校长李君如表示,党校开展防治艾滋病培训课程,“目的在于让各…  相似文献   

7.
所谓知识女性,就是具有较高文化水平,以创造、传播和应用科学文化知识为专门职业的女性脑力劳动者。知识女性是妇女这支伟大的人力资源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巾帼建功”活动是由全国妇联联合中央12个单位于1992年春天发起,目的在于引导城镇妇女立足本职,积极进取,提高素质,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贡献力量。10年过去了,如何适应形势进一步创新,是“巾帼建功”活动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认为,知识女性作为在社会结构中占有一半比重的妇女中的精英,毫无疑问应成为新一轮“巾帼建功”活动的“主角”,为这一活…  相似文献   

8.
卢前扬 《中国妇运》2008,(5):F0003-F0003
河南省各级妇联为构建和谐社会与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把大力宣传普及防治艾滋病知识、实施对艾滋病患者和感染者的关怀救助作为工作的一个重点,将国务院《艾滋病防治条例》和国家“四免一关怀”等政策深入人心。2007年,河南省妇联荣获全国妇联系统妇女艾滋病防治工作先进集体。  相似文献   

9.
教育培训     
《中国妇运》2007,(6):42-43
以两班两校为载体,山西介休创新妇女教育培训工作新机制;国际农业技术专家走进济南市“巾帼新农民大课堂”;通辽市妇联“巾帼科技服务队”深入基层开展培训活动  相似文献   

10.
高耀洁的行动感动了世人,她获得了一个又一个享誉世界的荣誉。“这是一位步履蹒跚的老人,她以渊博的知识、理性的思考驱散人们的偏见和恐惧,她以母亲的慈爱、无私的热情温暖着弱者的无助冰冷。她尽自己最大的力量推动着人类防治艾滋病这项繁重的工程,她把生命中所有的能量化为一缕缕阳光,希望能照进艾滋病患者的心田。”———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的十大年度人物”颁奖词“知识是艾滋病的最佳疫苗。在中国河南,就有一位倾尽心血义务宣传预防艾滋病知识的人,她的故事跌宕起伏,她的精神让人钦佩不已……”———霍尔克里(第55届联大主席)“感…  相似文献   

11.
为做好代表工作,三都水族自治县交梨乡搭建“四个平台”,促进人大代表履职,使人大代表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首先搭建培训平台。重点对代表进行基本业务知识和相关法律知识进行培训;其次,搭建知情平台。探索建立了“重要情况向代表通报”、“人大代表公示”等制度,进一步拓宽代表知情知政渠道,  相似文献   

12.
《江西政报》2013,(4):45-53
赣府厅字[2013]9号2013年1月17日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江西省遏制与预防艾滋病行动计划(2013-2015年)》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此件主动公开)江西省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13—2015年)为贯彻落实《艾滋病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457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48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二五"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办发[2012]4号)和《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赣府发  相似文献   

13.
《创造》2008,(12):28-29
11月30日,中国红十字会、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红新月会在国家体育馆“鸟巢”举办“同一个梦想一没有歧视的世界”纪念12·1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活动。鸟巢上挂起巨型红丝带。  相似文献   

14.
《中国妇运》2003,(3):30-32
八大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为妇女参与经济建设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广大妇女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趋显著。本期刊登的“亿万巾帼齐踊跃”,重点展示在农村,广大妇女在“双学双比”活动的引导和带动下,在参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现代化建设中所焕发的热情、积极性和做出的突出成绩;在城镇,各级妇联广泛开展的“巾帼建功”和“巾帼创新业”活动,进一步推动广大城镇妇女岗位建功、岗位成才,以及在下岗女工再就业工作等方面取得的可喜成绩和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5.
信息互联网     
《中国妇运》2003,(7):32-35
抗击“非典” ●巾帼志愿者同心抗“非典”,服务送真情。北京、河北、山西、吉林、广东等地妇联,组织退休医务工作者组成巾帼志愿者宣传队在城乡妇女中宣传科学预防、科学救治的常识知识。通过办防“非典”宣传板报、开通咨询热线、印发相关宣传资料等方式加强宣传防治“非典”的政策,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知识,为前来咨询的群众解疑答惑。为了使广大医务工作者安心工作,北京、河北、内蒙古、广东等地的巾帼志愿者纷纷与辖区内战斗在“非典”一线的医务人员家庭包户、结对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的一些艺术家用红丝带悼念死于艾滋病的同伴,支持者将飘扬的红丝带剪成段,用别针将折叠的红丝带别在胸前。此后,红丝带便成为呼吁社会关注艾滋病的防治,理解、关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国际性标志。长期以来,在中国普通百姓的眼中,艾滋病都是个陌生的字眼,似乎离我们很遥远。但是,近期,在对我国的艾滋病调查资料数据显示,令国人瞪大了眼睛:中国的艾滋病流行呈快速上升趋势。中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约84万人,加上已感染死亡的24万人,已有近100万人。中国的艾滋病感染人数居亚洲第2位,在全球居第14位。中国已成为世界艾滋病增…  相似文献   

17.
为深入贯彻落实《预防犯罪工作条例》和空军《排查消除案件隐患工作规定》,我们针对基层政治干部队伍法规不熟、工作不活、实践经验少、解决问题能力弱的实际,采取理论辅导、法规学习、实例解析、示范观摩等形式,广泛开展“四个一”(警示性法制教育成功一课、解决棘手问题成功一法、转化个别人成功一例、培训思想骨干成功一招)培训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基层政治干部预测预防事故案件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曾经有农民戏称,“农民培训是政府花钱了事,农民出人‘陪训’”。培训为何变成“陪训”?究其原因,农民培训工作中存在4个主要问题:培训方式呈现“零散型、突击性、短暂式”,甚至出现“走过场”现象;培训内容与农民的需求联系不紧密,培训效果不明显;一“培”了之,没有配套的服务,知识不能转化成致富能力;农民没有学习习惯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19.
科技致富     
《中国妇运》2008,(5):48-48
湖南省花垣县农村妇女技能培训效果显著。近年来,湖南省花垣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妇女技能培训,将农村妇女培训纳入农村党员远程教育体系,建立农村妇女学校19个,举办各类城乡妇女技能培训班25期,培训妇女58500人次。县妇联积极协同县农业局、科技局组织妇女参加“阳光工程”、“巾帼科技致富工程”,共培训农村妇女6000余人,  相似文献   

20.
“学公共卫生、教公共卫生、管理公共卫生、参与公共卫生,”69岁的戴志澄 与公共卫生结下不解之缘。从中国发现第一例艾滋病患者几个月后的1986年,戴 志澄调入卫生部任防疫司(后改为疾病控制司)司长开始,他经历和见证了中国 近20年防治艾滋的历程。戴志澄现在的身份是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会长、卫 生部艾滋病专家委员会主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