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缓解“三农问题”的五项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要形成对三农问题的正确认识1、三农问题的必然趋势中央1999年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把中国定位于“最终产品制造业大国”,国外也已经普遍认为中国是21世纪最大的“世界工厂”。以中国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实际地位,我们客观上只能以劳动力价格低廉的优势保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而这种优势实际上产生于农村高达三个亿以上的过剩劳动力,使我们可以在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长期维持劳动力的最低价格。如果实事求是地从国家的立场出发看问题,这个“优势”是其他照搬西方民主制度的发展中国家所没有的。因此,假如政府真要彻底打破城乡格局,使得流…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业和农村发展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济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讲,意味着资源在全球的重新配置,但在这一进程中,中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主要资源(劳动力、土地和资本)的利用都受到制约,尚不能实现优化配置,从而直接阻碍农业和农村进一步的发展。如把资源利用的制约因素分析清楚,也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途径。农村劳动力的结构性失业问题中国最大的优势是丰富廉价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但在总体上劳动力的供给大于对劳动力的需求的即定条件下,劳动力资源的利用也受到制约。1.中国的最大优势——近乎无限供给的、价格极低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中国现有耕地19.5亿亩,全国2亿…  相似文献   

3.
对当前“民工荒”现象产生原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年一度的民工潮给人留下了难忘的记忆。一向被认为廉价劳动力接近于“无限供给”的中国,从2004年春天起,却令人意外地在一些地区发生大范围“民工荒”,仿佛一夜之间农民工成为劳动力市场上的“紧俏商品”。广州、深圳、东莞等地急缺200万人,招收大量的生产工人成为珠江三角洲一些企业的头等大事。据福建省企业调查队一项调查显示,2004年春节前后晋江市工业企业开工率只有80%—85%,其中陶瓷业的开工率不足50%,这背后,工人短  相似文献   

4.
我国劳动力市场发育“滞后”,已经成为建立健全全国统一市场体系的“瓶颈”。本文就如何培育我国劳动力市场,建构劳动力“大市场”作一些初略探索。 劳动力市场机制发育的模式选择问题,笔者主张以“大市场”作为其目标模式。理由在于,从我国基础条件和环境角度看,一方面,我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主要靠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另一方面,我国已经历了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人们对市场取向  相似文献   

5.
中国劳动力市场结构:从"刚性"走向"渗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斌 《求实》2004,(1):24-26
结构功能主义的分析框架对劳动力市场结构有较强的解析力 ,中国的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已经从“刚性块状”二元分割式结构过渡到“渗透性”二元分割结构。但是社会转型过程中 ,教育、收入、声望和权力等“自致因素”有“先赋”化倾向 ,同时传统的身份“刚性”作用继续存在 ,中国社会结构总体上仍然是二元分割状况 ,不过 ,中国劳动力市场结构已经从“刚性二元分割”过渡到了“渗透性二元分割”。  相似文献   

6.
吕福明在7月31日的《新华每日电讯》上撰文介绍:日前,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坊说,当前,我国劳动力转移已出现重大拐点。拐点之一,就是从二元经济结构转向一元经济结构,其中最核心的问题是无限供给的劳动力开始枯竭,变成劳动力市场比较均衡的配置。在这个转折点之前,一分钱工资不涨,也能源源不断供给劳动力。但是到这一点以后,如果不加强、不提高激励手段,不提高工资、提高福利,不改善工作条件,不减少死亡和伤害,  相似文献   

7.
一、贵州劳动力的供需状况从供给来看。1.城镇劳动力的供给。可分为两部分:一是劳动力的自然供给,它包括未能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和大中专学校毕业生,每年约为10万人左右,自然供给呈上升趋势。二是派生供给,指一部分失业人员或已经就业的劳动力由于体制改革或经济结构调整等发展性原因转为需要新的就业岗位的供给。主要由尚未有工作岗位的失业人员和下岗职工组成。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年龄结构,将使贵州城镇劳动力供给保持一个较长时期的增长。预计“十五”期间城镇劳动力的供给为155万人。2.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供给(相对城镇来说,属隐性供给)…  相似文献   

8.
桂华 《理论与当代》2008,(11):35-39
经济学家在分析劳动力市场上两性的差异时,会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入手。一般认为,劳动力市场供给方面,两性收入差异主要是生产率差异引起的。影响生产率高低的相关因素有个人受教育程度、对工作的偏好、工作经历等等。需求方面,两性收入的差异主要是因为市场上存在性别歧视行为。本文将对现有的研究劳动力市场上性别歧视的经济理论进行梳理,并介绍各国在消除劳动力市场上性别收入差异的政策,旨在对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健康发辰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眭帆 《唯实》1997,(12)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国民经济市场化进程.继续发展各类市场,着重发展资本、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市场.”劳动力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必须加快发展劳动力市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劳动力市场机制虽然已经初步建立,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渐趋合理.但是,劳动力市场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我们应当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发展劳动力市场.  相似文献   

10.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改革开放新时期,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市场体系得到培育与发展。劳动力市场也从无到有,进入良性发展阶段,但仍显滞后,不仅制约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也使劳动力供给由旧的...  相似文献   

11.
前线文库     
《前线》1996,(3)
前线文库不要过早放弃劳动密集型产业经济学家樊纲最近撰文指出,我们在世界上真正处于优势的,不是先进技术和自然资源,而是大量的、长期内可能无限供给的廉价劳动力。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经济要想持续增长,主要是依靠“劳动密集型”经济,依靠“劳动成本低”这...  相似文献   

12.
我国80年代曾经对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是否是商品问题进行过讨论,那次讨论对于正确地认识这一问题起了开拓性作用,但是不能不承认这一问题至今仍然是一“悬案”。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已经确立,各地劳动力市场已在开始建立,这就为从理论上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现实的要求,同时也提供了较为充分的条件。应该是鼓起勇气如实承认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仍然是商品的时候了。一、承认劳动力是商品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3.
经济全球化下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全球化特别是中国加入WTO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将发生历史性的转变。一是中国经济发展框架从二元经济向三元经济的转变。三元经济发展模型和框架的构建,包括劳动力的流动机制、资本的流动机制、市场的实现机制和制度基础四个方面。二是中国经济发展战略从“全面追赶”战略向“优势兴国”战略转变。三是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从需求拉动和供给推动经济发展来看,必须转向整合两个市场(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和两个资源(国内资源和国际资源)。  相似文献   

14.
无论是劳动力市场中供需平衡理论还是流动与竞争理论等都不能很好地解释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诸如“官二代”、“富二代”、“拼爹”等现象,需要借助新的视角——社会资本理论。社会资本作为就业结果的影响因素已经引起广泛关注。尽管国内外学者对于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存在“强关系”和“弱关系”的争议,但至少都认为社会关系网络对大学生就业质量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这就给我们两点启示:一是政府要尽快建立竞争充分、制度规范的劳动力市场,将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的作用限制在合理范围内。二是在我国劳动力市场未充分完善之前,大学生除了学好专业知识、取得各种证书、加强身体锻炼之外,还应该积累社会资本,增加自己的就业筹码。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劳动力需求结构的改变,劳动力市场将进一步完善,就业和再就业将成为一个常态.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袁志刚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虽然我国劳动力需求上升的速度不及供给上升的速度,但是供给压力正在逐步放缓.  相似文献   

16.
《求贤》2012,(12):46-47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前行、中闺劳动力綦本工资年增长率的逐年递增,依靠低价格劳动力实现经济高速增长的方式已经成为过去时。中国企业正在从“成本逐利”向“人才逐利”的方式转变,人才资源口益成为氽业在竞争中的核心资本。以GE为代表的跨国公司和具有先天优势的圈有食业以及体制灵活的民营经济正在中国市场上演一场“人才争夺战”。  相似文献   

17.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是不是商品?在中央文件中出现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劳动力市场”的提法以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是不是商品,就成为一个难以回避的问题。有的同志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仅产品是商品,各种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也应该是商品。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主要通过市场机制配置资源。如果劳动力不是商品,市场机制就不能对劳动力的配置发挥应有的作用,就意味着劳动、就业、分配领域不存在商品经济关系,这显然与市场经济的性  相似文献   

18.
“十五“期间山东就业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创造财富,财富需要劳动,劳动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无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省是一个人口大省,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将持续存在,劳动就业问题将长期困扰我省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别是在“十五”期间及今后的经济轨转时期,把握劳动就业的现状及未来,对于全省经济发展与社会的稳定是十分必要的。一、“十五”期间我省劳动就业形势分析(一)劳动力供给分析受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全省未来劳动力自然增长压力十分沉重,劳动力的自然供给和发展型的派生供给压力巨大。1.从劳动力资源看,根据1990年山东省第…  相似文献   

19.
徐汇娟 《理论导报》2010,(12):29-30
我国经济的变革引发了劳动力供求结构的巨大变动,但是由于劳动者自身素质、国家的教育体系及劳动力市场等方面原因,导致劳动力供给结构的调整不能及时迅速地适应劳动力供求结构的变动,因而形成了严重的结构性失业。本文从产业结构劳动力供给结构角度,分析中国结构性失业问题的产生原因,并以此为基础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20.
可以肯定的是,未来社会对劳动力市场的政策诉求中,要求"公乎"和要求"保护"将成为最明显的呼声。如何协调城乡劳动力对就业岗位的竞争,避免城乡两大劳动者利益集团之间的翻益矛盾激化,将成为对我国正在发育的劳动力市场扣正在不断规范的就业政策的严峻考验。从时间上说,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已经没有了后推的历史余地。不做好这件事,中国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改革就发有希望,工业化、现代化就没有希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