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孟飞龙  沈鸽  王修磊 《学理论》2015,(8):198-199
在高职院校实施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案中,班级建设在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教学和日常管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以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2013级酒店管理专业为例,以构建优秀班级为主题,剖析高职院校班级建设的现状及影响班级建设的因素,提出提高班级建设的有效途径如下: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强化公平公正理念;注重班级学生的个体心理发展。  相似文献   

2.
李依群  邵杰 《学理论》2014,(3):258-259
学习型组织理论是当今最前沿的管理理论之一,20世纪90年代一出现,便引起了西方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随后,学习型组织理论引入我国,并在短时期内迅速广泛地传播开,并辐射到整个社会,很多单位等都开始学习并广泛应用,其优势也日益显现。在我国,班级作为培养学生的最基本单位,其管理成效既影响着每个学生的成长,同时也影响着学校的整体发展。因此,运用学习型组织理论来管理班级,在当下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3.
陈慧英 《学理论》2013,(23):336-337
班级目标管理是学校目标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建立优良学风班级和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强班级目标管理,是贯彻落实目标教育的必然要求。学校目前班级目标管理存在不足,应从班级目标设置、班级目标实施和班级目标评估三个阶段加强管理,从而提高目标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龚孝敏  东海 《各界》2007,(6):42
从表面上看,班级管理中的一切活动似乎都在校内进行,但实际上它深深地受着社会环境的影响,特别是经济文化水平都比较落后的农村,一些传统的不良行为习惯无一不侵蚀着孩子天真幼小的心灵,给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留下了或多或少的隐患,给班级管理带来了一定社会弊端。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5,(24)
高职院校辅导员在做好学生思想引领的同时,还承担着班级的管理工作,是学校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既要遵照学校的规章制度开展班级日常事务的管理,又要为学生解疑答惑,做学生的"知心人"。深入了解高职院校辅导员与学生关系的现状,认真研究影响辅导员与学生关系的制度因素,积极探索高职院校构建辅导员和学生和谐关系的新型管理制度与理念,是高职院校学生工作所面临的一个现实而紧迫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游金钰 《学理论》2013,(20):347-348
班级作为学校教学的基本单位,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教师进行班级管理时都采用学校或班级制定的严格规范来约束学生行为,管理本来只是作为教育得以顺利进行的手段,并不是教育的目的或者结果。然而,在实际的班级管理中,教师往往采用粗暴、简单的方式来处理教学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他们倾向于把班级所发生的所有问题都归结为管理不到位而产生的问题,殊不知管得过多不仅不能有效地解决班级中出现的问题,反而使班级中的问题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7.
田晓刚 《学理论》2014,(8):260-261
高校班级干部是班级中比较活跃的群体,这个群体不仅是辅导员开展学生工作,处理学生日常事务的得力助手,而且是学校、教师与学生沟通的重要桥梁。高校班级干部队伍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学校、教师对班级的管理质量以及班级自身的管理质量,最终使不同班级形成风格迥异的班容班貌。高校应加强班级干部队伍建设,选拔培养使用好班级干部,以此促进班级凝聚力的增强和良好的学习风气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高校班级管理模式创新的思考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班级管理工作的分析,始终坚持思考和探索班级管理工作的创新思路,不断深化班级管理体制改革,一年多的时间里,组织班级学生干部制定并实施<班级管理条例>;对班委体制实行"大部制"改革;引入"项目管理"的思想,实行"矩阵式"班级管理的实践和探索;编制学生干部<职位说明书>,绘制班级组织模型图;设立"班级学生干部人才储备库"等.以实现班级持续、健康、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9.
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新课程标准,实际上也就是推进有时代特色的素质教育。在班级管理中,惟有"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管理方式才是最有效的方法,而"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正是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本文作者从自身的教育教学经验谈了班级管理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0.
刘甜甜 《学理论》2014,(11):239-240
班级是大学生在高校最基本的单位,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成长成才的重要场所。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教学模式和管理对象发生了重大变革,班级管理也变得更加复杂。高校应通过加强制度建设、辅导员和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创造性地开展班级活动、利用网络资源引导学生等多种方式加强当前高校班级建设。  相似文献   

11.
佟瑛 《学理论》2009,(21):205-207
新时期教育推崇“以人为本”的理念,在现代班级管理中,人的因素越来越重要,并且要求充分地重视人、尊重人、发展人,班级的发展重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因此,这就决定了以人为本思想成为班级管理理念的必要性和必然性。文章对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的含义及意义作了理论的探讨,并且就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的实践途径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2.
高校辅导员工作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生活秩序具有重要的作用。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专业教育及班级日常管理的骨干力量,是学校委派到学生班级对学生进行日常教育和管理,指导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专职人员。通过以班级建设工作、强化宿舍管理、提高专业技能等方法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高校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策略进行了分析,以利于指导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3.
谭丰云 《学理论》2012,(20):221-222
大学新生班级的管理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成长、班级的发展和学校的整体发展。抓好班干部和学生党员这两支优秀队伍,从班级小群体、性别差异、地域差异等微观视角出发,能有效处理好班级的细节问题。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4,(27)
学生班级管理属于高校教学管理中的基层单位,也是民办高校顺利有效开展各项教学工作的基础和保证。困难生作为学生班级中特殊的群体,如何做好班级困难生的日常辅导工作,是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班级管理工作的关键。从做好困难生日常辅导工作的意义入手,以民办高校辅导员的立场,论述了困难生的日常辅导工作的原则、管理的重要内容,为更好思考如何做好民办高校学生班级管理工作提供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今天的儿童是21世纪国家的栋梁,担负着振兴中华这个艰巨的任务,他们好比幼苗,必须培养得宜,才能滋润成长使他们成为祖国新一代.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让自己在班级管理上(特别是一年级)积累了点滴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以往研究相对忽略了学校中班级之间存在的各种差异。本文采用分层线性模型对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数据进行分析,重点探讨我国初中学校中班级环境对学生教育期望的影响以及影响班级环境的因素。研究发现,班级环境对学生教育期望影响显著;学校资源、班级学生来源,特别是班主任的性别、学历以及教龄是影响班级环境的重要因素。为进一步解决教育不平等问题,我国教育政策改革应重视班级环境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影响班级环境的各种因素。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发展,人们交流的方式越来越网络化,这种现代化的交流方式特别是在年青人包括大学生中成了一种交往的常态。班级管理者在班级建设中应充分、正确地利用好现代网络化交往方式,以有效促进班级管理和学生发展。  相似文献   

18.
艾阳明 《学理论》2009,(7):170-171
构建和谐美好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辅导员在和谐校园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辅导员在学生德育教育、班级管理、系统指导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作用,应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从而保证和谐校园建设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程金华 《各界》2008,17(10)
校风校纪管理是学校工作的一个基本单位,也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组织.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教育者,是学生德、智、体、美诸多方面发展的指导者.校风校纪管理就是千方百计地调动班主任和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生活和班务管理的主人.良好的校风校纪管理能加速学生的全面发展,并有效地展现学生各方面的潜质和才能,为学生发展提供一个广阔的空间.总之,良好的校风校纪管理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保证,也是学校教学等各项任务完成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赵坤 《学理论》2010,(13):228-229
班级管理工作是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一个重点。民办高校学生的特点给学生班级管理工作带来了困难。分析了民办高校学生的特征,探索了流动班委与常任班委相结合的班级管理新模式,分析了建立流动班委后的新变化并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