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人民政协在中国政治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政治协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民主形式之一。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与西方的协商民主理论既有契合性,又存在根本的不同,合理借鉴西方协商民主理论,不断发展和完善以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制度为主要形式的中国的协商民主,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现实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2.
人民政协在中国政治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政治协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重要民主形式之一。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与西方的协商民主理论既有契合性,又存在本质不同。不断发展和完善以人民政协政治协商制度为主要形式的中国协商民主,是发展我国协商民主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协商民主理论是西方政治思想家提出的一种民主范式。在价值追求方面,其理论主张不但与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政治发展方向是相通的,而且与我国的人民政协制度有很强的契合性。人民政协制度作为我国协商民主的重要制度形式,多年的发展具备了独特的优势,也存在一定问题,要进一步发展与完善,由政治协商走向协商民主,可以从西方协商民主理论中获得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4.
民主理论及其演变与当代中国协商政治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十世纪西方民主理论演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规范的民主理论向经验的民主理论的转换,由关注实质民主向关注程序民主转换,人们放弃了理想主义式的民主价值探讨,而追求对民主的实证分析。当代西方学者对程序民主的探讨,不仅对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而且对理解和认识我国的人民政协理论和实践提供了更加广泛意义上的理论背景。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和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性问题取得一致意见,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实现了实质民主和程序民主的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政协这种民主形式,既反映了当代世界民主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大趋势,又符合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中华民族兼容并蓄的优秀文化传统,是中国特色的协商政治。运用好人民政协这一协商政治组织形式和民主形式,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5.
国外学者从反思选举民主以改进决策、政治参与、治理形式等视角理解协商民主的内涵,习惯于向发展中国家推销其民主理论,并没有肯定中国民主政治对世界政治文明的贡献;国内研究从探讨协商民主之于中国民主政治的"意义"、"价值"转向论证协商民主的"真实存在",并建构本土化的协商民主概念,同时,关注人民政协实践问题,总结经验规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研究注入了新内涵。后续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研究的深层次拓展应着重思考人民政协的治理特性。  相似文献   

6.
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语境下人民政协的理论与实践。人民政协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探索民主政治道路的成功表达,人民政协制度的本质属性是全过程人民民主。人民政协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具有的独特优势,即人民政协与全过程人民民主通过共同的价值支点呈现出理论基础的互嵌性,人民政协的独特属性贯通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体系各渠道,人民政协的制度程序搭建了贯穿人民民主全过程的广阔平台,人民政协的基层实践彰显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显著优势。新时代,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人民政协应有新担当新作为,包括加强全过程人民民主理论研究,构建民主政治中国话语体系;加强政协委员履职能力培养,提升人民政协协商效能;创新政协协商工作方式,实现人民内部各方面广泛协商;完善政协协商制度流程,推动不同协商渠道之间对接协同。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这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对我国协商民主政治实践的理论升华和伟大创造,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对于推动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必将做出有益贡献。鉴于此,对已有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可以看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是协商民主在中国的独特实践,虽然借鉴了西方协商民主的一些研究成果,但主体内容是自己的经验,与西方协商民主有着本质的区别,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而人民政协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中发挥着重大而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制度化是加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的重点方向。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制度设计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政党理论和民主政治理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制度设计必须立足于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现实逻辑、在人民民主理论的框架内来建构其基本原则。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制度设计的价值诉求是巩固统一战线,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相似文献   

9.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符合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要求和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方向。本研究对我国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内涵、基本特征及其在社会主义政治框架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了全面梳理、分析,并对进一步践行好人民政协协商制度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协商民主是20世纪后期在西方兴起的一种民主理论,其核心概念是公共协商,强调对话、讨论、辩论、审议与共识。近年来已经超越了纯理论的探讨,进入政治实验阶段。在中国的政治实践中,最能够与协商民主联系在一起的就是政治协商制度。二者虽有一定的区别,但是基本精神和理念基本上是一致的。面对着转型社会带来的挑战,借鉴西方协商民主理论,寻求适合中国国情特色路径的协商民主,已成为发展和完善我国民主建设的重大议题。  相似文献   

11.
自20世纪80年代协商民主理论作为代议制的修复在西方兴起以来,国内学界从不同的角度对协商民主进行了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内涵界定、特征、价值意义、中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的比较以及协商民主的践行困境等方面。通过对协商民主理论的介绍与探讨,加强了学界对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建设的思考,有助于推动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12.
协商民主兴起于西方,是西方民主思想发展的新成果。在我国,则早就存在着体现协商民主特征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践。本文从协商民主的视阈论述了人民政协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协商民主的重要形式,并分析阐述了进一步完善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3.
协商民主是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具有重要的政治价值和时代意义。人民政协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在发展协商民主中具有独特优势,它应当也必然成为发展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需要进一步加强人民政协建设,不断增强人民政协的生机活力,使之在推进协商民主发展中充分发挥渠道作用。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西方协商民主理论与实践为中国实现人民当家做主提供了借鉴途径。实现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健全人民政协的参政议政、利益表达功能,加强基层协商民主治理,重视制度、文化等协商民主要素建设。  相似文献   

15.
我国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制度与西方20世纪后期兴起的协商民主.在某些理念上具有相当程度的契合,在发展的道路上两者可以相互学习。借鉴西方协商民主直接参与、自由平等、理性妥协等基本理念,针对人民政协政治协商中的某些制度性缺陷,本文就完善人民政协政治协商制度提出了政治协商法制化、协商参与面拓展化、协商主体平等化、协商过程程序化、协商保障信息化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根植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实践发展的人民政协,是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最高形式,具有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组织平台优势和制度载体优势。人民政协协商民主根植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战线理论、政党理论和民主政治理论为依据。坚持和发展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实践与理论优势,将对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发展起着引领作用,有助于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理论自觉和实践自信。  相似文献   

17.
协商民主理论是对于选举民主、代议民主缺陷的一种反思。文章在分析西方协商民主理论与我国人民政协的协商民主理论异同的基础上,着重剖析协商民主理论对我国古代传统文化“和合”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指出我国政协界别设置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利用协商民主理论来完善人民政协的界别设置,从而更好的分配和协调社会利益的矛盾和分歧,维护社会的安定和团结。  相似文献   

18.
协商民主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以来,协商民主在西方异军突起,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近年来,随着协商民主理论文献资料的大量翻译和出版,在我国学术界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充分汲取西方协商民主理论与实践中体现出来的基本精神,对于进一步促进我国政党制度和人民政协的完善和发展,不断提高政治协商水平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本文就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的协商民主政治功能提出了五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实现形式的伟大创造。人民政协的性质和主题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理念。人民政协履行自身职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人民政协的协商民主是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框架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于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制度与西方20世纪后期兴起的协商民主在某些理念上具有相当程度的契合,在发展的道路上两者可以相互学习。借鉴西方协商民主直接参与、自由平等、理性妥协等基本理念,针对人民政协政治协商中的一些制度性缺位,本文就完善人民政协政治协商制度提出了政治协商法制化、协商参与面拓展化、协商主体平等化、协商过程程序化、协商保障信息化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