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和谐社会的发展观,指出构建和谐社会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第一要务;党的十七大提出关注民生的话题,它不仅是中国政治的风向标,也是众望所归的民心体现。和谐社会的建设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民主执政的重要目标,也是当前全国人民力争实现并必须为之付出努力的历史任务。民生问题的解决程度决定了社会文明的程度和国家的发展水平,解决好民生问题不仅是政府的中心任务,也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和谐社会的建立和关注民生问题是统一的,建立科学的、符合社会道德要求的民生观念是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民生问题事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是政府的根本职责。要通过优先发展教育,积极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公共文化,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民生的有效改善,构建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3.
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继续成为今年“两会”的热点。因为,民生问题是目前比较突出的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内容。民生问题,是指关系老百姓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包括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交通、食品安全、教育收费、环境污染等等。解决这些问题,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意。  相似文献   

4.
民生问题事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党和政府必须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不但要把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作为重要的执政理念一以贯之,而且还要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与民生事业建设的积极性,努力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祥和局面。  相似文献   

5.
社会建设,民生为重。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强调,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党中央对民生问题的高度关注,无疑是这次党的十七大的一大亮点。关注民  相似文献   

6.
民生问题一直是影响中国社会和历史发展的重大问题,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党的历代领导人都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虽然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阶段所处的历史地位、面临的任务不同,但改善民生始终是贯穿其中不变的灵魂和主线。本文通过回顾中国共产党对民生问题的探索与创新,考察和梳理了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关于民生的理论与实践,对于我们更好地坚持以人为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民生问题一直是影响中国社会和历史发展的重大问题,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党的历代领导人都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虽然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阶段所处的历史地位、面临的任务不同,但改善民生始终是贯穿其中不变的灵魂和主线。本文通过回顾中国共产党对民生问题的探索与创新,考察和梳理了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关于民生的理论与实践,对于我们更好地坚持以人为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公安工作与人民群众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公安机关的重大责任和最大政治。公安机关如何找准结合点、切入点、着力点,真正把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作为公安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笔者认为:要深刻认识理解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性、紧迫性,进一步增强解决民生问题的责任感、紧迫感;要立足公安工作实际,充分发挥"维稳、打击、防范、管理、服务"的职能作用;要切实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全面提升解决民生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七大将民生问题单列成章,表明解决好民生问题将始终是政府的核心任务,而改善民生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永恒主题。改善和保障民生,就成为化解诸种社会矛盾、问题,避免冲突与对抗的核心,成为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0.
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要求。民生问题,更成为科学发展观的着力点和衡量社会和谐的重要指标。十七大报告突出强调推进以改善民生为核心的社会建设为今后工作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七个方面取得显著进步。民生建设"七有"目标的提出是基于民生建设与人的生命历程关系规律的科学认识和深刻把握,也与我国传统"大同"社会理想一脉相承,并借鉴了发达国家社会政策建设的经验启示。以生命历程理论观照新中国社会政策发展演变的历程,分析现阶段我国社会政策建设取得的成效与面临的挑战,立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目标推进社会政策创新发展,显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进入新时期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的社会建设思想不断发展和成熟,确立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思想内容。我们党提出的社会建设思想涉及促进就业、调整收入分配、健全社会保障、发展社会事业和加强社会管理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问题,其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党的社会建设思想给我们的启示是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前提、改善民生为重点、公平正义为原则、制度机制为保障,全方位、多层次地进行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3.
民生论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我国民生状况也有很大改善,但由于种种原因,民生问题日趋严峻,已成为我国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民生理论,形成了以共同富裕、社会和谐、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并以此指导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实践活动,重点是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4.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治国理政的全局和战略角度出发,从追求民生福祉与发展质量的层面考虑,不断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展现了大历史大世界的时空格局,也展现了“五位一体”的治理格局,还展现了视野开阔的理论格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内涵丰富,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治理和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要求“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是党建设和谐社会理念在生态与经济发展方面的升华。从十二大报告中提出的“两个文明”,到十六大的“三个文明”和十七大的“四个文明”,这是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又一次突破和发展。深刻认识从“两个文明”到“四个文明”历史跨越的必然性,对于深入理解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按照“四位一体”的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追寻和挖掘马克思文化民生思想的内在逻辑,可以发现:人的需要是马克思文化民生思想的逻辑起点,而实践的观点则是其逻辑支点,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是马克思文化民生思想的最终归宿。其内在逻辑对于当下的文化建设与民生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在文化建设与民生改革发展中,要以敏锐捕捉和合理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为前提;以尊重人民的实践产物、保障人民的文化权利为重点,以确保人民持续性文化受益,促进其走向自由、全面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不仅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而且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的奠基者。面对"文革"后中国民生普遍贫困的落后局面,邓小平紧紧围绕为什么要改善民生、如何改善民生以及改善民生的目标是什么等基本问题,把改善民生与社会主义本质、改革开放和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密切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民生思想体系,指导着中国人民不仅彻底摆脱了贫困而且实现了总体小康。在邓小平诞辰110周年之际,学习研究邓小平的民生观,对于我们当前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增进人民福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构建国防文化建设长效机制,是国防文化建设适应时代求的新课题。应充分认识新时期构建国防文化建设长效机制的战略意义;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十八大精神,在改革创新中构建国防文化可持续发展的体制;落实并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坚持走依法建设国防文化的路子;加强国防文化专门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它们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坚持不懈地在“融入”上下功夫,拓展国防文化的建设平台和生长空间;大力建设学习型社会,营造人人学习国防文化的社会氛围;建立健全党政军群各司其职的制度,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局面。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新"两个凡是",充分体现了党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及党的群众路线,表明了党的执政理念的人民性的与时俱进。深入贯彻落实新"两个凡是",深刻领会党的执政理念的人民性,对于当前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以及早日实现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重视信息化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这是中国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这就要求我们在新时期新阶段,认真总结十六大以来“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成功经验,同时认真解决一些存在的问题,更加重视信息化,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加快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