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医疗费审定在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的作用在我市的民事审判中,损害赔偿案件要求进行医疗费审定呈上升趋势.从我院法医室三年来进行人身损害、医疗费赔偿审查的案件来看,1995年33例,1996年64例,1997年为96例,共193件,经回执调查结果,原被告均服从鉴定者145例.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不断上升,在人民法院受理的民事案件中列前几位。由于《民法通则》对人身损害赔偿的规定比较原则和抽象,在司法实践中,审判人员普遍认为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时证据审查核实起来比较棘手。笔者认为,应加强法医学鉴定在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的运用,以便在审判工作中积极正确  相似文献   

3.
法医学鉴定在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的作用王渝军,王时华在民事审判中,人身损害赔偿案件呈上升趋势。据统计1989年我市法院人身损害赔偿案件收案仅2624件,1992年达到了3355件,每年以平均8.6%的幅度增长。同时,人身损害赔偿案件在整个民事案件中...  相似文献   

4.
张桂华 《证据科学》2003,10(4):234-238
目的探讨医源性不合理医疗费产生原因、表现形式,以及法医学鉴定与赔偿的可行性.方法随机抽取人身损害赔偿案件480例(自1996到2002年,每年8 0件,不包括1999年),对其医疗费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并作统计分析.结果存在医源性不合理性医疗费的案件数逐年上升,有关费用数额也逐年增加.结论开展对医源性不合理医疗费的审查和鉴定,并追究侵权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论医源性不合理医疗费鉴定与赔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医源性不合理医疗费产生原因、表现形式 ,以及法医学鉴定与赔偿的可行性。方法随机抽取人身损害赔偿案件 480例 (自 1996到 2 0 0 2年 ,每年 80件 ,不包括 1999年 ) ,对其医疗费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 ,并作统计分析。结果存在医源性不合理性医疗费的案件数逐年上升 ,有关费用数额也逐年增加。结论开展对医源性不合理医疗费的审查和鉴定 ,并追究侵权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人身损害案件中的医疗费审查是人民法院审理此类案件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法医学鉴定中一项常见的内容。目前对此尚缺乏相应的规定,鉴定人员在鉴定中也时有过于随意之嫌,审判人员又比较倾向于倚重鉴定结论,存在以鉴定代审判的情况。有必要从程序和实体环节对这一问题加强认识,提高鉴定能力和鉴定水平。可以按照初步审查、调查核实、把握诊治时限、限药限额、比对适用和就近治疗的原则,严格掌握鉴定方法,提高鉴定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相似文献   

7.
2001年度,琼中法院共受理民商事案件230件(扣除支付令),结案221件,其中调解结案104件,法定不能调解39件,调解率57.14%。在2001年度调解结案的104件案件中,婚姻案件58件,占调解结案的55.77%;债务案件33件,占调解结案的31.73%;合同案件4件,占调解结案的3.85%;损害赔偿I件,占调解结案的0.9%;其他类型的4件,占调解结案的3.85%。在2001年度调解结案的104件案件中,即时结清的14件,占13.46%,分期结清的84件,占80.77%,强制执行的6件,占5.77%。  相似文献   

8.
作为诉讼证据的原始医疗费收据不宜退还给当事人编辑同志:在审判实践中,我们发现这样一个问题:人身损害赔偿案件的受害人在得到侵害人的赔偿金后,又请求法院将其提交的原始医疗费收据退回,到有关部门另行核销。遇到这种情况,有些承办人只将当事人医疗费收据的复印件...  相似文献   

9.
《特区法坛》2002,(71):51-52
定安县法院经济庭努力探索、大胆尝试,充分发挥法院调解在审判工作中的独特优势,在办案中注重调解,协调疏导,通过调解方式积极处理各类经济纠纷案件,收到良好的效果。我院经济庭1997年收案53案,结案51宗,其中调解结案19宗,调解率达37.3%:1998年收案72宗,结案71宗,其中调解结案34宗,调解率达47.9%;2000年收案40宗,结案40宗,其中调解结案18宗,调解率45%,2001年收案54件,结案52件,其中,调解结案25件,调解率48.1%。  相似文献   

10.
侵犯他人身体造成伤害的,赔偿医疗费合情合理, 更属合法。但在审判实践中,侵害方对受害者的医疗费赔偿要求提出异议却不在少数;为了审判需要,法官常委托法医对争议之医疗费进行审查,然而目前对医疗费审查尚缺乏规范化标准。本文通过分析伤害案件中医疗费争议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医疗费审查应遵循的一般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