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从艺50多年来,我在《海鹰》《红色娘子军》《野火春风斗古城》《侦察兵》《南海长城》等30多部优秀影片中塑造了一个个军人形象。观众给了我极大鼓励,形容我是"银幕第一军人"。其实我认为,每每投入创作,都要扎扎实实地深入生活,这是演员最起码的基本功。  相似文献   

2.
严正 《学习导报》2010,(19):40-40
《新湘评论》是一本有思想、有品位,值得信赖的好书。我喜欢看"湘江杂评"栏目里的文章,看后让人有大快之感。特别是《肢体导演张艺谋》一文。张艺谋曾以导演《秋菊打官司》、《红高粱》等电影走红。  相似文献   

3.
马涛 《党史纵横》2011,(12):4-8
针对"文化大革命"造成的"百花齐放都没有了"的情况,毛泽东在1975年7月提出要调整文艺政策。在这之前,毛泽东已经指示重新印行古典小说,提倡读《红楼梦》、《水浒》。在这样的背景下,毛泽东于1975年8月就《水浒》这部小说发表评论。对此,北京大学古典文学教员芦荻进行了整理,8月14日,经毛泽东本人审定,即成为关于评论《水...  相似文献   

4.
教材的力量     
梁衡 《学习导报》2011,(1):22-23
人民教育出版社建社60周年了,约我以课文作者的身份谈点感想。我首先想到的是教材的力量。中小学教育就是要教学生怎么做人,而教材就是改变人生的杠杆,是奠定他一生事业的基础。记得我小学6年级时,姐姐已上高中,我偷看她的语文书,里面有李白的《静夜思》、白居易的《卖炭翁》,抒情、叙事都很迷人,特别是苏东坡的《赤壁赋》,读到里面的句子"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相似文献   

5.
开心一刻     
《廉政瞭望》2013,(3):78-78
年度报告"你的年度报告我看了。""怎么样?""和《红楼梦》有一拼!""我的文笔有那么好?""不,满纸荒唐言。"评价法官:"知道市民对你的评价吗?"贪官:"知道。有一年春节,为了表明我清廉为政的决心,请人写了‘来客欢迎’,‘送礼不要’的对联贴在门口。  相似文献   

6.
刘姝 《学习月刊》2013,(24):23-25
《礼记》是先秦儒家研究礼乐制度的专门性著作,其中《乐记》一文虽不是出于一时、一人之手,但应当是"形成于孔子与其及门弟子及再传弟子之间"的一篇文章,"其内核高度集中地体现了先秦儒家关于‘乐’的思想","集先秦儒家乐教之大成"。[1]包括《乐本篇》、  相似文献   

7.
何炳文 《世纪桥》2012,(1):10+16-10,16
《廉政准则》作为重要的基础性党内法规,既是新形势下管党治党的强大武器,也是党员领导干部个人拒腐防变的"防火墙"和安身立命的根本。本文以中共郴州市委党校为例,探索贯彻落实《廉政准则》的"四到位四增强"举措。  相似文献   

8.
《党建》2011,(2):64-64
本期竞赛推出《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专栏。竞赛设纪念奖、组织奖。邮寄地址:中宣部《党建》杂志社董福雨、姬长根同志收,邮编100806;请在信封上标明"竞赛(第五期)"字样,信内写明姓名、邮寄地址、邮编及电话。复印无效。  相似文献   

9.
人需要锻炼     
牛顿在《原理》一书里说:"大自然不做徒劳无功的事。不必要的,就是徒劳无功的。"哲学家从这条原理引导出他们的哲学。我不懂哲学,只用来帮我自问自答,探索一些家常的道理。  相似文献   

10.
皖南事变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反共顽固派继山西"十二月事变"之后发动的又一次反共高潮,其基本史实在史学界早有公论。可是,近期关于皖南事变的某些历史事实却有相反的说法,比如"小朝"整理的曾任项英秘书、已故扬帆同志的口述,以《项英秘书扬帆谈皖南事变》为题,在《炎黄春秋》2013年第2期发表。  相似文献   

11.
崔亚东 《当代贵州》2011,(22):19-19
我是1972年"七一"入党的,"七一"是党的生日,也是我个人终身难忘的日子。今天,在这里重读《宣言》、重温红色经典,对我个人来说具有更加特殊的意义。下面,我谈三点体会。  相似文献   

12.
人需要锻炼     
杨绛 《学习导报》2011,(2):45-45
牛顿在《原理》一书里说:"大自然不做徒劳无功的事。不必要的,就是徒劳无功的。"哲学家从这条原理引导出他们的哲学。我不懂哲学,只用来帮我自问自答,探索一些家常的道理。  相似文献   

13.
郑莉 《学习月刊》2010,(12):110-110
《中国共产党章程》中明确规定了党员有"切实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勇于揭露和纠正工作中的缺点、错误的义务。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也强调了自身"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抵御各种政治灰尘和腐朽思想侵蚀、  相似文献   

14.
刘西平 《奋斗》2006,(11):64-64
近读《古文观止》,宋朝苏轼的五篇论文《刑赏忠厚之至论》、《范增论》、《留侯论》、《贾谊论》、《晁错论》如一串璀璨的明珠,又使我觉得眼前一亮。尤其是《贾谊论》等论文中关于人才必须善用其才的论述,使人感慨良多。  相似文献   

15.
祝灵君 《党建》2013,(6):47-47
通读《党建》杂志第五期,一条鲜明的主线"为民、务实、清廉"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人民观:一个民族的品质——从〈尚书〉到党的十八大》在一部厚重的历史中,阐释了"为民、务实、清廉"的人民观。  相似文献   

16.
姚迎春  翟艳芳 《学习月刊》2009,(18):101-10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由过去分开讲授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合并而成,但是,新的《基础课》绝不是过去两门课程的"机械相加"和"简单拼凑"。要真正体现课程改革的本义,需将过去分开讲授的两门课“有机结合”,使思想道德修养部分与法律基础部分"浑然一体"。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感觉到法律基础部分业已成为《基础课》教学中相对薄弱的环节,影响了《基础课》教学的整体效果。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学术界对《实践论》、《矛盾论》的研究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转换着研究视角。本文从"两论"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两论"与中国传统哲学的关系、"两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两论"文本研究和"两论"的局限性研究等五个方面梳理近十年来学界研究的情况。  相似文献   

18.
胡晓明 《唯实》2013,(5):77-80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榭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是广为传诵的唐朝诗人刘禹锡的《金陵五题》之一——《乌衣巷》。眼尖的朋友可能会立刻指出诗中的字写错了:"王榭"应该是"王谢"。其实,把"王谢"当"王榭"早在宋代就出现了。在一个叫刘斧的宋人笔记《青琐高议》(别集)中,  相似文献   

19.
郭奇志 《湘潮》2013,(10):34-35
罗亦农,1902年5月18日出生于湘潭县易俗河雷公塘(今青狮村黎家组)一个殷实的人家,在湘潭度过了青少年时期,留下一些动人的故事。 撰联劝父 罗亦农7岁时,跟着哥哥念私塾。他记性很好。不到一年就读完《三字经》《增广贤文》《幼学》。两年读完《四书集注》《文心雕龙》《喻世明言》《醒世恒言》《警世通言》等书。他很赞赏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主张。  相似文献   

20.
《古文观止》选编了《战国策》中的"颜斶说齐王"篇,讲的是颜斶与齐宣王叫板的故事,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深思和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