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杨福礼 《发展论坛》2002,(11):55-56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政府对贫因人口按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实行差额救助的一种新型社会救济制度。低保制度的建立,解除了城市人民群众的后顾之忧,促进了社会稳定,确保了我国社会良性运行和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一、我国城市低保工作的历程我国的城市低保工作,1993年始于上海。1997年9月2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在全国建立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全国范围内的城市低保工作启动。1999年,国务院出台了《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条例》,从制度上夯实了城市低保工作的基础。2000年,国务院将最低生活保障…  相似文献   

2.
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7年中国社会救助制度建设的取得新进展,特别是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全面展开,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稳步发展,但物价上涨对低保制度构成严重挑战。  相似文献   

3.
大武口区民政局紧紧围绕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着力保障和改善困难群众生活,切实做到"民困我解、民需我帮、民求我应"。目前,各项社会救助制度纳入的救助对象总数超过5.5万人次,包括1.2万人的城乡低保对象,6000人次灾民的自然灾害救助等。2012年在自治区率先实行城乡低保一体化,提高最低生活  相似文献   

4.
信息频道     
省民政厅:青海省进一步规范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管理工作 近日,青海省民政厅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管理工作的意见》,针对近年来城乡低保工作运行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进一步完善低保对象认定制度、改进低保对象申请受理和评定、加强低保对象动态管理和分类施保工作三个方面就进一步做好城乡低保规范化管理提出了具体意见。目前,我省已从审请低保的资格条件、申请审批、收入核定、分类施保、动态管理、退出机制等各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基本做到了制度完善、规定明确、有章可依、便于操作。  相似文献   

5.
《理论与当代》2008,(4):59-61
“低保”是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简称,在2007年全国“两会”上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之一。早在1993年,党和政府就开始了城市“低保”制度的试点工作.到1999年覆盖了全国城镇。2007年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建立农村“低保”制度。8月13日,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对落实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出了明确要求。截至5月底,全国超:过4100万人享有“低保”,切实保障了城乡贫困居民的基本生活。  相似文献   

6.
我国现行低保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保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社会救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从建立之初到现在,各个地区基本上都建立了有自己特色的低保制度.目前我国的低保制度还存在着准入制度过于死板、对低保户要求过于苛刻等方面的问题.必须在最低生活保障的制度层面和实施规范层面进一步完善我国低保制度.  相似文献   

7.
民生新政     
《黑龙江省最低生活保障审核确认办法》1月1日起施行为切实保障好城乡低保对象基本生活,进一步提高社会救助政策的公平性和可及性,自2022年1月1日起《黑龙江省最低生活保障审核确认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开始施行,进一步完善了低保对象认定条件、标准、程序,扩大了最低生活保障政策覆盖范围。  相似文献   

8.
低保制度是一项怎样的制度? 中国的低保制度,基本上与国际通行的社会救助制度别无二致。在拙作《中国城市贫困与反贫困报告》中,对社会救助及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作了如下的界定:“在当今世界上,绝大多数市场经济国家都实行以保障全体公民基本生存权利为目标的社会救助制度。  相似文献   

9.
刘彩兰  程杰 《先锋队》2012,(25):16-17
城乡低保即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指政府对家庭年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城乡居民实行救助的制度。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地方却让低保变了味,成为基层政府解决疑难问题的"万金油"和换取人情的"联络员"。在审计中,我们发现,低保被"灵活运用"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被用于处理信访问题。一些上访老户的问题久拖不决,当地政府就许诺给当事人办低保,以换  相似文献   

10.
《当代党员》2007,(7):35-35
近年来,重庆市积极探索建立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同时,加大了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力度。在20个区县(自治县)开展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吸纳参保人员45万人。2006年已有10个区县建立了农村低保制度,2007年在全市全面建立农村低保制度。建立了农村特困户最低救助制度。  相似文献   

11.
李晔 《实践》2008,(6):36-37
一近年来,我区民政部门本着"维护民利、解决民生、落实民权"的社会救助工作理念,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认真履行职责,基本形成了以城乡低保、五保供养、灾害救助、医疗救助为基础,以临时救助为补充,与廉租住房、教育、司法等专项救助制度衔接配套,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保障了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在调节社会利益、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做到了  相似文献   

12.
低保是保障城乡贫困人口的最后一道防线,政府是城乡低保工作的主体。从现行城乡低保制度面临的问题看,强化政府的职能和作用,必须从转变政府理念、加强法制建设、强化资金保障、鼓励社会参与、加强监督管理五个方面入手,完善城乡低保制度。  相似文献   

13.
《福建党史月刊》2009,(10):64-64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简称农村低保,是指政府对家庭年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贫困人口进行差额补助或实行全额救助,以满足其最低生活需求的新型社会救助制度。  相似文献   

14.
11从4100万人享有"低保"谈起——如何看待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问题"低保"是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简称,在2007年全国"两会"上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之一。早在1993年,党和政府就开始了城市"低保"制度的试点工作,到  相似文献   

15.
我国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探索始于1995年。但是,农村低保在保障人数、保障水平、保障资金的筹集、保障管理及保障的认识上都远远落后于城市低保。目前,中国农村全面建立"低保"制度的条件已成熟。本文对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的必要性、基本原则及完善对策等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存在着对审查低保者资格条件的程序规定不严格、低保管理体制设置不科学、未规定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的来源和合理分配等立法缺陷,造成低保制度的实行难以达到预期目的。因此,国家应制定《公民基本生活保障法》,使我国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同时,应建立政府主导型的最低生活保障模式和社会互助体制。  相似文献   

17.
《当代贵州》2008,(3):40-41
“低保”是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简称。自1993年起,党和政府就开始了城市“低保”制度的试点工作,到1999年覆盖了全国城镇。2007年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建立农村“低保”制度。  相似文献   

18.
吉林省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存在着保障标准相对偏低、机构人员经费不足、救助范围有限、地方匹配救助资金不足等问题。进一步加强吉林省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可采取的措施主要有: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制度框架;发展非政府援助机构,多渠道筹集经费扶助低保人员;尽快落实低保的配套救助措施;健全低保工作机制,加强低保的管理力度;将社会救助与促进就业相结合;加强低保工作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9.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法律赋予每一个公民在不能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时,由国家和社会按照法定的标准向其提供满足最低生活需要的物质援助的社会保障制度。邯矿集团经过几年的反复实践和反复完善,逐步形成了自己一套的低保工作的科学化  相似文献   

20.
建立农村"低保"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既是实现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也是政府对国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强化政府在建立农村"低保"制度中的责任;要依法规范农村低保工作,科学确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对象和标准,进一步完善农村"低保"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