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作为两个重要的地区大国,德国与俄罗斯的关系对彼此和欧洲都有着重要影响。在双边关系中,能源因素因其对国民经济生产的决定性意义长期发挥着“稳定器”的作用。2018年9月,由德俄牵头,法国、奥地利与荷兰合资建造的“北溪-2”天然气管道项目正式动工铺设。该项目将使输往欧洲的俄罗斯天然气绕开乌克兰,经过波罗的海海底直接连通德俄两国,德国由此成为俄罗斯天然气最重要的转运国。此举虽然在双边层面上保证了德俄的能源经济安全,但在多边层面却招致欧盟、美国等多方反对。因担心会进一步加深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欧盟委员会及中东欧国家欲诉诸法律对该项目施以约束;美国在制裁项目企业的同时转而向波兰、乌克兰等国出口液化天然气,在利用政治机遇抢占欧洲市场的同时试图制衡俄罗斯的影响力。在多方力量博弈中,德国需要在平衡俄美欧关系中付出更多努力。  相似文献   

2.
全球能源体系变革及地缘政治危机对地区性天然气市场及权力结构的演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天然气商品与地缘政治双重属性的俄欧能源关系分析框架,将"页岩气革命"和"乌克兰危机"作为市场层面和地缘政治层面的影响变量纳入对欧洲天然气市场与权力结构演变的动态分析。就市场层面而言,以页岩气为代表的非常规天然气的发展正在影响欧洲天然气供给格局的演变,而"乌克兰危机"后欧盟降低对俄能源依赖的政治意愿成为促使欧洲天然气需求格局转变的强烈动机。就地缘政治层面而言,"页岩气革命"和"乌克兰危机"对俄罗斯在欧洲天然气市场上的传统能源权力产生了冲击效应,进而使俄欧能源博弈能力出现此消彼长的态势。由此,欧洲传统市场结构下生产国、消费国与过境国之间的三元博弈被转变成新市场结构下传统区内生产国、潜在区外生产国、消费国与过境国之间的多元博弈。"页岩气革命"和"乌克兰危机"双重冲击下的俄罗斯能源战略重心东移将对中国能源安全及未来亚洲能源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3.
4月3日俄罗斯财政部长库德林在举行的俄经济特区发展会议上表示,从今年到2009年,财政部门将拨款788亿卢布(1美元约合28卢布)用于首批经济特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加快经济特区的发展进程。俄罗斯国防部首次发表国防白皮书。4日俄罗斯天然气出口公司代表比留林在莫斯科举行的“俄罗斯与世界能源市场”圆桌会议上称,俄罗斯和中国计划在今年年底前签署有关俄对华出口天然气的政府间协议。6日俄罗斯国家杜马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科萨切夫主持召开该委员会扩大会议,专门就中俄关系问题进行座谈。10日俄罗斯公布了一份被怀疑可能扩散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相似文献   

4.
回看俄罗斯军队越过俄乌边境,有人提出这样的疑问——俄罗斯攻打的是乌克兰吗?在俄罗斯于2月24日出兵乌克兰以后,无疑,2月26日、27日成了形势转换关键的时刻。2月27日,俄罗斯战略威慑核力量转入特殊战备状态。而西方开始增强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其中,属于北约阵营的法国宣布向乌克兰提供3亿欧元(约合21亿元人民币)援助款。  相似文献   

5.
笑饮 《新民周刊》2022,(21):64-65
据《参考消息》6月3日报道——法新社6月2日盘点了俄乌开战百日时间表。报道称,2月24日凌晨,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特别军事行动”,从而引发欧洲数十年来最严重的冲突。在俄罗斯扩大其对乌克兰东部的控制之际,我们回顾一下过去100天的战斗,这场战斗已经导致数万平民丧生,一座座城市化为瓦砾。  相似文献   

6.
7月1日俄副总理伊戈尔-谢钦(Igor Sechin)表示俄罗斯和土耳其将在南溪(South Stream)天然气管道项目问题上开展合作。俄罗斯与白俄罗斯签订牛奶、肉类供应协定。2日俄总理新闻秘书德米特里·佩什科夫(Dmitri Peskov)称俄希望加入WTO,但俄与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签订的海关同盟是俄的优先方向。  相似文献   

7.
乌克兰危机是后冷战时代美欧与俄罗斯在独联体地区地缘博弈的继续,是俄罗斯与美欧在欧盟东扩问题上的矛盾的集中体现。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美国和欧盟等西方国家对俄罗斯能源部门实施了数轮制裁,制裁的力度和时间受美欧各国各自的利益和立场、企业游说、美国在乌克兰危机中的最终目标等多重因素影响。美俄两国对独联体地区的战略目标和定位,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美欧对俄的制裁较为有限。美欧对俄能源制裁有望推动中俄之间重要油气合同的签署,扩大两国的油气合作范围,促进两国的金融合作和货币国际化合作。  相似文献   

8.
<正>乌克兰危机的不断加剧不仅进一步激化了俄乌之间的既有矛盾,牵动着国际社会尤其是整个欧洲大陆的紧张神经,美欧与俄罗斯的博弈较量也从幕后走到了台前。尽管2014年10月16日至17日在意大利米兰举行的第十届亚欧首脑会议期间,欧洲大国领导人积极磋商,寻求危机解决方案,俄乌两国也就天然气供应问题达成初步协议,但在当前形势下依然很难明确判断危机发展的前景。对此,有人认为,这是欧洲大陆继冷战后出现的最严重的危机,可能导致新"冷战"的爆发;也有人断言,此次危机将使东西方世界面临新的战略定位和格局调整。就乌克兰危机本身的复杂性来看,其发  相似文献   

9.
俄罗斯拥有世界最大的天然气储量,这是普京政府新世纪能源外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欧盟作为俄罗斯天然气最大的传统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俄政策的牵制,今年初俄乌的“断气事件”令欧盟一度紧张就是典型事例。本文试从俄天然气产销战略及其产生背景,欧盟能源外交对俄的挑战,以及俄欧天然气合作前景等方面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0.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开始重构与乌克兰的关系。随着俄对外战略的调整和美国全球战略的推行,俄美很快渡过了“蜜月期”,在独联体地区展开了势力范围的争夺。由于战略地位的重要性,乌克兰不可避免地成为美俄在后苏联地区争夺的主战场。  相似文献   

11.
何维保 《美国研究》2015,(2):158-160
<正>2014年11月1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举办了"乌克兰危机与国际战略格局的走向"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国际战略学会、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国防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外交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及美国研究所等单位的专家学者与会。与会者就乌克兰危机的发展前景、美俄围绕乌克兰危机的博弈及乌克兰危机对国际战略格局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研讨。关于乌克兰危机的成因及发展走  相似文献   

12.
1月 1日由于合约到期,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决定维持对欧输出的同时中断对乌克兰天然气供应.乌克兰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Naftogaz)表示没有必要授权SGS监察其天然气测量站.乌克兰总统尤先科(Viktor Yushchenko)和总理季莫申科(Yulia Tymoshenko)发表联合声明称,2009年俄罗斯天然气"最优"价格为每千立方米201美元,并将运输费上涨至每千立方米2美元.  相似文献   

13.
<正>2013年底爆发的乌克兰危机是冷战结束以来中东欧国家面临的重大挑战。受欧盟内部分歧、与俄罗斯以及和乌克兰的经济联系的广度和深度的差异,还有对乌克兰危机性质的认识不同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中东欧国家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的立场远非一致化。第一,如何对待乌克兰危机,欧盟内部存在分歧。乌克兰危机爆发后,欧盟及其老成员国释放了混乱的信号。欧盟委员会强烈反对和批评俄罗斯干预乌克兰危机,称俄  相似文献   

14.
<正>(2009年11-12月)11月1日俄罗斯总理弗拉基米尔·普京(Vladimir Putin)警告欧盟,过境乌克兰的天然气运输可能会出现问题。2日俄罗斯总理普京表示政府已经为即将在哥本哈根召开的世界气候大会准备了一份文件,该文件将强调俄罗斯广袤的森林面积对降低大气二氧化碳量作出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5.
富景筠 《欧洲研究》2020,(2):124-143,M0005
俄欧天然气关系是跨大西洋伙伴关系中极具争议的议题。欧洲对俄天然气的商业理念之核心,是通过制度设计约束俄罗斯行为的不确定性,同时通过器物层面的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和进口多元化,降低俄罗斯中断天然气供给的潜在威胁,最终使俄罗斯成为安全可靠的天然气供给来源。在有关俄欧天然气关系的地缘政治思维上,美国已不仅仅着眼于俄天然气是否会对欧洲能源安全构成威胁,而是更多地将俄天然气视为助长其对外行为能力的重要工具加以限制。随着欧洲对俄天然气进口依赖增强与美国经济制裁力度加大,美欧俄面临经济制裁与国家治理的困境。这一困境可能导致跨大西洋伙伴关系的裂痕加深。欧盟能否通过地缘政治转向应对不断加剧的天然气地缘竞争,取决于其将经济力量变为政治意图的现实可能与效果。  相似文献   

16.
2014年初乌克兰危机爆发后,俄罗斯与美欧关系降到冷战结束后的最低点。但是,具有战略忍耐力的俄罗斯调整对外政策,先是在叙利亚战场打开局面,接着在2019年与美欧的关系也出现缓和。俄美领导人举行会晤,两国外长互访,两国开始就是否延长《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进行谈判。同时,俄美在军备竞赛、地区冲突、人文限制等领域的争斗依旧激烈。随着2020年美国总统大选临近,"通俄门"阴影是否可能再度影响俄美关系,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俄与欧盟关系相对来说比较稳定,双方都有改善关系、加强合作的愿望。乌克兰问题是影响俄欧关系的重要因素之一,2019年乌克兰总统选举后乌俄关系出现某些松动与对话端倪,这将使俄欧关系在2020年继续朝着缓和与合作的方向发展。美国对俄政策调整对俄中关系也许会产生某种影响,但是对整个俄中关系不会发生大的作用。俄乌关系打破僵局、俄欧加强合作则符合中国的立场和利益,中国乐观其成。  相似文献   

17.
独联体各国并未朝着六个月以前所设想的松散联盟的方向发展,相反,他们之间的对立不断加深,亲俄和反俄两大集团正在形成。那些因主张民主、反对极权而上台的部分俄罗斯首脑态度也日趋强硬,俄罗斯总统叶利钦的一位国家顾问声称“保卫居住在俄罗斯联邦境外的俄罗斯人的法律及其它权利事关重大,否则将严重损害俄罗斯总统的威信。”乌克兰、摩尔多瓦、阿塞拜疆以及波罗的海三国的政治首脑担心一个过去的帝国会卷土重来,因此这些国家形成了一个潜在的反俄联盟,乌克兰是其中最有实力和最坚决的一员。乌克兰的总统顾问说出了其它几国的共同忧虑:“俄罗斯梦想成为旧俄帝国的继承人,目前的经济危机促使当  相似文献   

18.
独联体内"四国统一经济空间"相关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9月19日,独联体中经济规模最大的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和白俄罗斯正式签署了建立"四国统一经济空间"的协议,这无疑为独联体经济一体化进程掀开了新的篇章.长期以来一直游离于独联体核心圈之外的乌克兰加入其中是"四国统一经济空间"最显著的特点.在可预见的未来,"四国统一经济空间"可为独联体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提供成功的机遇,但实现过程并非坦途.为了使"四国统一经济空间"顺利向前发展,就目前而言,四国应在入世问题上协调政策,统一立场;俄罗斯应尽快使所有以俄为中心的三个集团(俄白联盟国家、欧亚经济共同体和四国统一经济空间)的一体化方案协调一致并千方百计地加强在成员国,特别是在乌克兰的经济存在.  相似文献   

19.
棋入何局?     
<正>美国人是不可信的,这一点,在美国总统拜登当地时间2月20日出现在乌克兰首都基辅街头即可看出。此前,美方口口声声对外表示,拜登将出访波兰,但不会在俄乌冲突一周年期间出访乌克兰。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作了长篇大论以后,宣布进行“特别军事行动”,俄军越过边界,迅速攻入乌克兰首都基辅郊区。当时,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称,正在为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安排位于波兰的乌流亡政府所在地。  相似文献   

20.
俄乌冲突的爆发,对长期处于和平主义思潮影响下的日本社会造成较大冲击。日本政府不仅谴责了俄罗斯的军事行动,还与欧美等国联合援助乌克兰,并阶段性地强化了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日本的外交举措在双边层面上直接导致日俄关系显著恶化,促使日乌关系迅速提升,亦进一步强化了日美同盟关系;在多边层面上则推进了日本与G7国家的协作,加强了日本与北约的联系,也导致日本加大了推进印太战略的力度。与此同时俄乌冲突加速了日本安全战略的转型,推进了日本走向“正常化国家”的步伐。日本政府破例首次向处于战争状态下的乌克兰提供了防弹衣、头盔等非杀伤性军事装备,首相岸田文雄也破例成为日本战后历史上首次访问战争地区的最高首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