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邱炜煌 《理论导报》2013,(12):44-44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进工作作风,就要净化政治生态,营造廉洁从政的良好环境。”针对当下的政治生态,应根治以下十种“常见病”。一是“不跑不送,原地不动”的潜规则。“不跑不送,原地不动;只跑不送,暂缓使用;又跑又送,提拔重用”,已成为一些地方干部升迁的潜规则。在这种潜规则支配下,卖官者权力寻租,甚至明码标价;买官者投其所好,钱贿、色贿、雅贿无奇不有。  相似文献   

2.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中,再次强调,要营造良好的从政环境,就是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必须治理以下八种不良现象。"不跑不送,原地不动"的潜规则。干部群众普遍认为买官卖官是最大的腐败,"不跑不送,原地不动;只跑不送,暂缓使用;又跑又送,提拔重用",已成为一些地方干部升迁的潜规则。"拼搏不如拼爹"的特权现象。"我爸是李  相似文献   

3.
宋正 《正气》1998,(11)
五花八门的“官场”腐败一是权钱交易,买官卖官。一些地方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五千元挂个号,一万元报个到,三万元给顶帽。”“一万两万记本上,三万四万提会上,五万六万搁位上。”“不跑不送降级使用,光跑不送原地不动,又跑又送提拔重用。”这些说法虽有偏颇,但...  相似文献   

4.
<正>李云忠的贪腐有些特点:因为收钱"不倦",他慢慢变成了买官者的"牵线木偶";同时,他的胃口越来越大,连90万元这样不算小的数目,都被他斥为"打发叫花子"。买官卖官是公认的败坏党风和社会风气的恶劣现象,腐败之尤。近年来落马的"老虎""苍蝇",或多或少都有买官卖官之类的问题。买官卖官的交易很隐蔽,以卖官巨  相似文献   

5.
花钱向县委书记“买官”,曾是湖南省株洲县官场的一条“潜规则”。原县委书记龙国华在即将调离之际,突击提拔调整100多名干部,因此被当地群众称为“卖官”书记。  相似文献   

6.
做个老实人     
<正>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把"吃亏"同"老实人"联系在一起。譬如,在选人用人上就流传着这样的民谚:"不跑不送,原地不动;只跑不送,平级调动;又跑又送,提拔重用。"从表  相似文献   

7.
做官与学习     
时下,许多有心人都在津津乐道地谈论跑官、做官和升官之道。有道是“不跑不送,原地不动;只跑不送,平级调动;又跑又送,提拔重用”。似乎要做官就只有这一条“华山险道”,其他的一切都是白搭。我算不上一个什么官,小科长一个。在广大公务员队伍中,与普通干部没什么两样。但是,在有的老百姓看来,这也属仕途了。于是,聚会之时,朋友们总爱问:混得怎样,该看到希望了吧?其关心爱护之情,着实可叹。  相似文献   

8.
买官卖官这一封建社会官场上的丑恶现象,在今天一些地方又有所抬头,在有些部门和单位买官卖官甚至发展到了猖獗程度。近几年全国发生的买官卖官案件可谓多矣,细致分析一下其产生的原因,对于反腐倡廉、搞好党风建设是大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9.
“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最遭人痛恨。在各级领导班子换届的节骨眼儿上,更是如此。人们痛恨用“乌纱”换银子的卖官者,而对拿银子换“官帽”的买官者,痛恨之外还加不屑。在一般人眼中,买官是可恨的:因为这意味着劣马淘汰良马,庸人挤掉能人;买官也是可耻的:因为这意味着自己没有  相似文献   

10.
《党课》2010,(23):75-76
近年来,贪官一心想升迁却上当受骗的事屡见报端,令人深思。在当下一些地方,买官卖官很有市场。贪官们上当受骗,不过是因为其官迷心窍,利令智昏,习惯性地又跑又送,却不小心跑错了地方,送错了主人。本文将为您盘点十大受骗贪宫,回顾一下这些贪宫无耻而愚蠢的嘴脸。  相似文献   

11.
徐积强 《党课》2006,(4):38-39
提起买官卖官,人们无不痛恨至极。但是,尽管人人都在斥责买官卖官现象,强调干部作风要正派,强调凭实绩用干部,强调德才兼备,但在个别地区和单位,买官卖官现象却屡禁不止,且大有蔓延之势。这是个大问题,也是党风廉政建设中存在的一个突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工人日报》今年2月18日刊登的一篇署名文章说,中组部近日通报了4起领导干部受贿“卖官”案,给全党敲警钟,要求严厉惩治用人腐败。这篇文章的主题是,惩治“卖官”莫放“买官’人。大意是:看一看4起“卖官”案中,涉嫌行贿者达168人,足见“买官”者众,“乌纱市场”有需求;“买官  相似文献   

13.
《支部生活》2006,(2):27-27
湖南省委副书记戚和平最近在湖南省深入学习贯彻《干部任用条例》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要重点加强对“一把手”用人情况的监督;对用人上不正之风严重、干部群众反映强烈,以及查处违反组织人事纪律行为不力的地方和部门,首先要追究“一把手”的责任。戚和平指出,当前湖南省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有:违反《干部任用条例》的事件和“带病提拔”的问题时有发生;乱设职位安排干部,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拉票贿选”、“跑风漏气”等现象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14.
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严格遵守干部选拔任用的规定和程序,不断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要切实防止和纠正考察失真、‘带病提拔’和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等问题”。这一重要论述,对于防范和治理选人用人不  相似文献   

15.
王春 《廉政瞭望》2010,(13):19-20
“买官卖官是危害最大、影响最坏的腐败现象,被人称为‘腐败之母’。它直接动摇和削弱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能力。”中南大学廉政与法治研究中心李满春教授说,“虽然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党组织不断加大对用人上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的整治力度,但买官卖官现象仍禁而不止,查而不绝,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16.
亢哲楠 《廉政瞭望》2007,(10):20-21
"买官卖官"曾是中国封建社会人治的一大顽症,几乎各朝各代都曾有过。改革开放20多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买官卖官"现象在一些地方死灰复燃,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其方式五花八门,其程度令人触目惊心。  相似文献   

17.
信息网站     
著名党建专家李永忠日前指出,要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加大治理用人上的腐败,从源头上遏制马德式买官卖官腐败案件发生。他分析说,在利益驱动下,一些领导干部想把权力变现,于是买官卖官有了市场。黑龙江省绥化市原市委书记马德过年、生病,跑官要官的给他送钱送物,已成为大家心照不宣的“潜规则”。为有效治理干部选拔任用中的腐败,中央纪委提出在党委常委会上,就“三重一大”(即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使用)问题采用票决制。这在党委“议行合一”权力架构尚未科学分解前,采用分解党委事权的举措,能起到积极的…  相似文献   

18.
近来,跑官买官的丑事屡被揭露,人们都有些见怪不怪了。但是,当我读到某媒体报道的安徽省一个贫困县两任县委书记公然买官卖官的新闻时,我似乎感到自己不能再不“杞人忧天”了。  相似文献   

19.
《先锋队》2012,(30):56
画外音:近年来,虽然从中央到地方都在不断加大对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的整治力度,但买官卖官现象仍然禁而不止、查而不绝。在一些买官者看来",官帽"只不过是用金钱换来的"商品",当他们用金钱敲开了官场的大门,如愿以偿戴上"官帽"后,便会以商人的眼光来看待、用做生意的方式来运作手中的权力。在恶性循环中,有些人甚至将市场法则中的拍卖方式移植到了选人用人中,买官者争相抬价,卖官者则待价而沽,谁出的价钱高,就把乌纱帽批给谁。如此疯狂的买官卖官  相似文献   

20.
首先是对“一把手”权力监督制约不够。监督没有法律保障,难以真正落实到位;监督大多是单方面监督,未形成合力;监督环节上有脱节现象,未形成有效的监督循环系统。其次是干部人事制度缺乏公开、民主、竞争机制,为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提供了机会,同时又成为派生其他腐败的源头。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存在“少数人选人、在少数人中选人”的问题,人治的因素多,而公开、民主、竞争的因素少。在一些重大违纪违法案件中,涉案人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