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造成人员重大伤亡、财产巨大损失,灾难震惊国人、震惊世界。中华民族在集体记忆这一灾难的同时,更应当集体记忆战胜这一灾难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2.
两棵树     
如果不是导游的提醒,你根本不会发现这两棵树与旁边的树有什么不同之处,然而,当你知道了它们曾经经受的灾难,你就会对这两棵树肃然起敬,你会感叹于它们的智慧、果敢和坚韧。  相似文献   

3.
凄风苦雨,“格桑花”啊,尽管这还不是你绽放的季节,但你却柔美坚强地提前来到。你脚步匆匆,满脸憔悴,美丽的格萨尔故乡的人民正在承受着一场灾难。  相似文献   

4.
选择做看客,是否就是选择容忍,这注定不是一个可以用道德简单考量的命题,即便站在道德高地俯瞰,人们心中也明白,灾难真正轮到自己时,内心的那份脆弱和颤栗。  相似文献   

5.
5月12日下午2点28分,四川汶川大地震,突如其来的巨大灾难使人民生命财产受到重大损失。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成都市统一战线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迅速行动起来,全力投入到抗震救灾中。  相似文献   

6.
来红州 《中国减灾》2005,(10):35-37
这不是一场普通的灾难。在这场灾难中不仅有许多值得美国总结的经验教训,也有诸多经验教训值得全世界包括我国在抵御自然灾害时吸取。因为我国也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度。  相似文献   

7.
苑迪 《中国减灾》2010,(3):F0002-F0002
当地时间1月12日下午,海地发生7.3级强烈地震。地震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人民伤亡惨重,死亡人数直线上升,灾民亟待救助。国际社会在第一时间伸出援手,包括联合国在内的国际组织和许多国家迅速行动起来,  相似文献   

8.
“现代日本不是一个时常遭遇灾难与紧急状态的国家,而是一个由灾难与紧急状态催生的国家。”新加坡大学教授、历史学家格里高利·K·葛兰西在《日本:地震之国》的导言中这样说。  相似文献   

9.
人生就是日子的一种叠加,一些日子记录着我们的幸福和快乐,而另一些日子深埋着给我们生命以重创的灾难,灾难在我们的生命中有时就像隐藏很深的阴谋之手,它们在我们毫无心理防备的状态中就颠覆了我们的幸福。1998年10月18日,星期天,哈尔滨。道里公安分局巡警刘志刚携妻带子到母亲那里去吃饭,这是他们一家人从父亲过世的巨大悲痛中刚刚整理好身体和情绪,聚在一起吃的第一顿团圆饭。日历是红色的,正午的暖阳也挂着喜兴的光彩,刘志刚想都没想过这是他们家最后一顿团圆饭。下午4点多钟,出生仅4个月的儿子围了,一家三口告别…  相似文献   

10.
近来,关于灾后重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区恢复能力这一概念上,以及这一理念在集体创伤恢复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对"米奇"飓风后住房重建的两个民族志个案的研究,可以重新思考社区重建和社区恢复方面的理论。具体来说,不管在灾难之前、灾难之中还是灾难之后,社区都不是静止不变的,它的边界也并不固定;相反,社区的形态取决于灾难之前和灾难之后社区、政府机构和援助组织之间的关系。社区恢复能力的界定和减灾计划的确立,必须考虑到社区不断变化、且被各种关系左右的特性,这样才能消除造成灾难的长期原因和减少灾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前一阵子国内各种灾难不断,沉■车、爆炸起火,有分析家指出,所有灾难都是人祸。分析家甚至认为,人祸不除,灾难未已。这个看法无疑是正确的。但是人祸怎么除,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些主管领导的官僚主义作风是可以首先想到的原因。所谓“人祸”,其实大都可谓“官祸”。为官一任的人,如果敷衍塞责,造福谈不上,造祸一方几乎是可以肯定的。每次灾难的背后,都可以找到尸位素餐的领导,这早已不是什么秘密了。但是,官僚主义并不是唯一的原因。我不以为所有的灾难都是因为当事人及其上级的冷漠和消极,情况可能正有适相其反者。其中,狂热地、积极地追求经济利益是人祸连连的重要  相似文献   

12.
近日,教育部重新修改了教师师德规范条例,明确规定在重大灾难发生时,教师有责任、有义务保护学生。 任何一个人,在重大灾难发生的危急关头,都可能成为不顾一切的逃离者。由此,我们应该更深一层次地想到:仅靠一般意义上的道德约束,很难对重大灾难发生一瞬间的教师产生强大约束力,所以得有写在纸上的“公约”。这种契约使教师成为责任人,而不是一般的自然人。  相似文献   

13.
温暖     
2008年5月19日下午2:38分,警报呜咽、汽笛鸣响,报刊社的全体同仁聚在编辑部大办公室,为汶川大地震的死难同胞垂首志哀。眼前闪现着一幕幕惨痛、哀伤的画面,眼泪不由自主地滑落……“5·12”地震发生之后的这一周,恰逢在山东出差。这一周应该是我生命中最沉痛、最忧伤,也最温暖、最感动的旅程,我在感受灾难的残酷、惨烈的同时,也感受着所有中国人的悲悯、善意和温暖——  相似文献   

14.
美国在灾难后开展了大量的灾后心理干预工作,具有完备的灾后心理干预方法和特殊干预模式。但是纽约州从事精神卫生的专家在“9·11”事件后对灾难心理干预作了研究,令人吃惊的是,他们的第一个结论是:都没有准备好对大规模暴力事件或者灾难事件作出精神卫生方面的应答。公共精神卫生系统,包括社区都没有做好这种准备,因为“迄今为止,灾后心理干预还不是主流”。  相似文献   

15.
一定要增强统计数字的打假力度李友鸿在统计数字上弄虚作假,这不是一件新鲜事情,50年代末的浮夸风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灾难,人们记忆犹新。可是,在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得到恢复的今天,在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当口,一些地方、一些单位、一些党员干部中,说假话、报...  相似文献   

16.
爱,能创造奇迹。辽宁省辽阳市交警支队车管科民警高志利四年如一日,侍候患脑出血瘫痪在床的妻子,教走路,教说话,终于让妻子又站了起来,说出话来。丈母娘饱含亲情地称赞姑爷:“拿一万个人换我这姑爷,我都不换。”妻子为高志利斟上一杯酒,千言万语凝练成三个字“真情啊。”妻子的灾难日,丈夫的磨难日1998年8月30日,是妻子袁秀砚的灾难日,更是丈夫高志利的磨难日。这天下午正在上班的袁秀砚忽然昏倒过去,被同事送往市急救中心,经医生诊断为小脑脑干出血。袁秀砚在医院整整昏迷了14天,医生三次下达病危通知单,并根据临…  相似文献   

17.
《小康》2008,(7):26-29
青川,这是一个与灾难一起进入我们记忆的县城。如果不是这场灾难,也许我们并不确切地知道四川省还有这样一个饱受自然灾害的贫困县。在青川的关庄片区,人们已经不是第一次面对灾后重建。在5·12大地震之前,这里遭受了8·28大洪灾的洗劫,还有年前的那一场大雪灾。如今,这里已经没有了最后生存的条件。人们必须背井离乡。但因为对故土的留恋,对未知的恐惧,又让他们无法不犹疑。  相似文献   

18.
“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在此次抗震救灾的英雄谱上,除了人民解放军一如既往、更加突出表现了人民子弟兵的本质,救灾队员、自衣天使和志愿者书写了动人诗篇之外,一大批少年英雄也崭露头角,凸显出了灿烂的光辉。这是因为,和近年来的洪灾、非典、雨雪冰冻等灾害相比,地震的灾难更加直接和大规模地降临到了青少年的头上。我们说“多难兴邦”,这决不是一句空话。  相似文献   

19.
地动屋摇的那一刻,李泽源马上意识到,地震了! 5月12日这天下午,在重庆出差的李泽源,第二次经历了这样强烈的震感,“这决不是小级别的地震。”李泽源判断。果然,从随后的媒体报道中他得知,离重庆不远的四川汶川发生了强烈地震。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物联网成为新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引起世界各国的注意,并制定相关政策,抢夺新技术的制高点。物联网的发展,对防灾减灾工作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和契机。2011年3月11日下午,日本发生了地震与海啸。面对灾难,灾害应急和搜救工作立即展开,而救灾现场和应急工作的智能化管理更显得迫切和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