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6 毫秒
1.
坚守则刚     
古代有一个官吏想排挤他的同僚,向老谋深算的师爷问计。师爷问:“其人最近的言行举止如何?”  相似文献   

2.
高芾 《法制博览》2011,(13):53-53
相声《连千三级》曾入选中学语文课本。张好古波人愚弄,送了一副骂魏忠贤是曹操的寿联给魏九千岁。谁知这副寿联挂了一天,魏忠贤没来得及看,文武百官看见了不敢说。到后来崇祯扳倒了‘魏忠贤,张好古反而因为送过这副寿联,连升三级。所以说艺术高于生活。现实中哪有这么好彩?八月初j是湖广总督张之洞的55岁寿辰,正好碰上总督大人一手创办的两湖书院落成,喜上加喜,总督衙门热闹非凡。贺礼寿文多如牛毛,张香帅(张号“香涛”,人称“香帅”,  相似文献   

3.
自从陈道明主演的电视连续剧《绍兴师爷》在全国播出之后,在一般观众的心目中,绍兴师爷都是那种头戴黑色瓜皮小帽,鼻架一副老花眼镜,蓄山羊胡,踱四方步,手持折扇,摇头晃脑的刀笔吏。曾有人将绍兴的“绍”字概括成:“搞来搞去,终是小人;一张苦嘴,一把笔刀。”还有人将“绍兴”两个繁体字联在一些,  相似文献   

4.
李珏 《法制博览》2010,(9):80-80
今年第4期策划专栏的《揭开“绍兴师爷”的神秘面纱》一文,似乎把绍兴师爷说得好得不得了,但实际上,历史上的绍兴师爷败类也不少,而不可能是尽是好人。  相似文献   

5.
梁景丽 《工会博览》2014,(15):49-49
我的父亲年轻时是村里有名的美男子,就像《蝴蝶杯》戏文里唱的“好一位英俊的青春少年”。他心灵手巧,小小年纪就在大队里开拖拉机,挣得工分比大人都多。  相似文献   

6.
2006年8月6日上午,在邯郸市鸡泽县双塔镇的一村民家里,一名中年妇女以惊愕的眼神看着一年轻男子,颤巍巍地问:“你叫啥?”男子操浓重的四川口音哽咽着答:“陈海。”妇女的眼角顿时流淌出眼泪:“你父亲叫啥?”青年吐出三个字:“陈惊涛。”妇女畦的一声哭出来:“孩子,妈妈对不住你!”青年也嚎啕大哭:“妈妈,我不怪你,都找你20年了,我太想您了!”两人跪地抱头痛哭……在场的民警和群众也都感动地流下了眼泪。  相似文献   

7.
美式幽默     
妙品 《法制博览》2009,(12):33-33
飞往赌城拉斯维加斯的班机即将抵达目的地了,广播中传来机长的声音:“拉斯维加斯快到了,请大家系好安全带。”接着他又不失时机地补充一句:“也请系好您的钱包。”令人忍俊不禁。一位警官从前是商人,有人问他做生意和当警察有何不同。他回答说:“最大的区别是:做生意,顾客总是对的;当警察,顾客总是错的。”  相似文献   

8.
战国时期,孟尝君田文代表齐国出使楚国,楚王送他一张象牙雕刻的床,派登徒护送到齐国去。登徒不想执行这任务,于是对田文的随从公孙戌说:“象牙床价值24万两黄金,万一有些损环,我就是卖掉老婆孩子也赔不起。如果你能设法使我不必千这差事,我愿把祖传的宝剑送给你。”公孙戌回去对田文说:“现在很多小国要聘你当他们的宰相,为的是你能体恤贫穷、存亡继绝。大家钦佩的是你的仁义清廉。但如果第一次到楚国就接受这么贵重的礼物,将来到别的国家去,教别的国家送你什么才好?”田文猛然醒悟;“你说得对。”他决定婉言  相似文献   

9.
夏红 《工会博览》2004,(6):72-73
电话是华市长打来的,带着醉意的声音里充斥着贪婪、炫耀、戏弄。“小白呀,该喝你的喜酒啦!”白冬雪诧异地问:“华市长您这是哪里话?我能有什么喜事?”“呵,你还想瞒着我!私下里跟王行长搞交易,你行啊!”“市长您千万别误会,我正要向  相似文献   

10.
王学胜 《法制博览》2009,(20):39-39
一个小女孩曾经问过爷爷:“您有花皮球吗?”爷爷说:“没有。”不料孩子并不满足,而是一口气把这个问题问了四遍。爷爷挺纳闷儿,于是在连续回答了四次后爷爷反问了一句:“你为什么老是问这个?”孩子说:“我喜欢听您说,没有。因为在您说‘没有’的时候,胡子一翘一翘地特别好看。”  相似文献   

11.
陈志云 《法制博览》2009,(10):28-29
一个老和尚伸出自己的食指,问小和尚:“这是什么?”小和尚回答说:“这是一。”老和尚又问:“再想想,这是什么?”小和尚想了想,回答说:“这是手指。”老和尚接着问:“你再想想,这是什么?”小和尚想了想,回答说:“这是食指。”老和尚继续问:“你继续想想,这到底是什么?”小和尚冥思苦想,翻来覆去地说:“一、手指、食指。”  相似文献   

12.
王伟 《法制博览》2009,(21):56-57
曾国藩论涵养论能力论韬略论成就,都可说得上是人中之杰。但这位人中之杰的“最高学历”仅是在道光十八年殿试中入围三甲最末,成了“同进士”。虽然他人可以说“英雄不问出处”,但“英雄”本人可不是这样想的,这个相当于“进士”的“学历”,可是一件让这位大人一辈子都不爽的事。  相似文献   

13.
雪珥 《法制博览》2010,(15):62-63
1894年9月8日,正当中日两国在朝鲜惨烈激战时,一颗“炸弹”却在紫禁城里引起轩然大波:江南道监察御史张仲忻弹劾正当前敌的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罪名是骇人听闻的腐败、通敌。  相似文献   

14.
王卓 《工会博览》2013,(32):23-24
相声表演艺术家师胜杰在一段相声中说过这样的话:“小时候,我想成为一名画家;但是长大之后,我却成为了一名环卫工人,我认为画家和环卫工人都是描绘美好事物的,他们是一样的。”  相似文献   

15.
阿勇 《工会博览》2013,(29):44-45
真的是从听大人们讲故事开始喜欢文学的。小时候住在一个不算杂的大院里.夏晚,家家出来纳凉,孩子们有的疯跑,有的坐下来听故事;神啊鬼啊、反特的,全神贯注。我喜欢听一些古代带有“文学味道”的故事:比如解缙对对子——面对千棵竹,家藏万卷书。当讲到他用打油诗嘲笑乡绅们“春雨贵如油,下得满地流,摔倒解学士,乐坏一群牛”时,我也大笑起来。那时不懂什么美学,  相似文献   

16.
李敖 《法制博览》2008,(24):25-25
小孩子看电视,他对形形色色的剧中人弄不太清,因此他采用一种简单的标准——“是好人,还是坏人?”大人只要说“是好人”、“是坏人”。小孩就心满意足了。大人也觉得省事。  相似文献   

17.
优伶旧事     
侍读学士纪晓岚有次大概喝了二两酒,看到乾隆一次又一次下江南烧钱“画圈”,就壮着胆子想做“忠臣”:“江南财力竭矣,上当思所以救济之。”领导要到祖国大好河山去,你都饶舌?乾隆就大怒:“朕当汝以文学尚优,故使领四库书馆,实不过以倡优蓄之。汝何敢妄谈国事?”老纪吓得脑门都冒细细汗了,张口结舌,一句话也说不上来。  相似文献   

18.
北宋时,一代大儒程颐与有“布衣宰相”之称的范尧夫素有交往。 有一天,程颐闲来无事,来到范府小坐,那时范尧夫刚刚卸任宰相之位。说起当年当宰相的事时,范尧夫的神情似乎甚是怀念,程颐则不以为然,知识分子爱较真的脾气又犯了,责怪他说:“您任宰相时,有许多地方做得不好,难道您现在不觉得惭愧吗?”  相似文献   

19.
孙玉祥 《法制博览》2009,(20):61-61
董桥在《您牙上有一粒韭菜》一文中说道,有一个叫胡笳的年轻人写文章评论《知识分子》一书,开头就道:“对付领导,我们有很多办法,譬如,当领导在批评你的时候,你适时向他指出:您的牙上有一粒韭菜。这样就会使领导很不好意思,批评的话也就说不出口了。  相似文献   

20.
苦舌艳遇     
“嘟嘟!”几声电话铃响,我连忙抓起话筒。话筒里传来一个年轻女人软绵绵的声音:“您是住在头条7号的张先生吗?…‘是啊!”只听那女人扑哧一笑:“可您近期又没住在那儿,对吧?”“对对!大冬天的平房太冷,我懒得生火,在丈母娘家睡沙发呢!”那女人“哼”了一声:“那你在书柜上瞎写了一张什么字条?你可够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