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灵 《学理论》2009,(18):243-244
审美教育不仅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手段,也是实现人类自身美化、人格塑造的重要途径,这种独特功能和作用,是其它教育所无法替代的。培养人.提高人的素质,最根本的是要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审美教育的最终意义,就在于使人的情感得到陶冶.思想得到净化,品格得到完善,从而使身心得到和谐发展,精神境界得到升华,自身得到美化,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6,(11)
审美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维度。思想政治教育以教育和引导人的方式来"美化"人的生存状态、"美化"人的思想观念、"美化"人的行为规范。高校可以通过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审美空间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使审美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审美空间通过审美体验来感知、感觉、感受所要接受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审美空间的建构路径在于:树立思想政治教育空间的审美理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空间的审美研究;培育思想政治教育空间的审美主体;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空间的审美结构。  相似文献   

3.
李经伦 《理论导刊》2003,(11):47-48
在人的整体素质培养与提高问题上,被长期冷淡了的美育在最近几年中已经引起了人们的特别关注。审美教育是审美主体在对人类创造的历史成果和属于自己的世界中进行观照,从而认知、内化类本质的活动。所以,审美教育不是一般的知识教育、技术教育,是提高人的基本素质的教育。美和审美的特点决定了审美教育在提高人的基本素质方面有特殊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审美教育是启发教育,不用强行灌输,却能自然而然地激发出做人的基本精神。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曾经涌现出了一大批具有崇高美的英雄人物,他们用自己的热血和生命,谱写了许多…  相似文献   

4.
论美育教育与和谐社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育教育是通过现实美和艺术美打动人的感情,使人在心灵深处受到感染和感化,从而使人的感性力量整体达到尽可能和谐的教育;是人类认识世界,并按照美的规律改造世界的一种手段;是健全人格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提高全民族的身心素质、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是人自身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越来越受到教育者的重视,但在实践中却因为对其理解不深和过于注重形式,导致其实际效果不佳。我们要用多种途径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情感作用;创新教育方法,挖掘人文资源;注重培养个性,提高精神境界。以此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人、发展人、提升人的目的,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唐亚 《各界》2009,18(7)
审美教育简称美育,是培养人对自然界、社会生活、文艺作品的审美观点和欣赏能力的教育,也是培养人对美的爱好和创造能力的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要素之一.所以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多年的实践也证明,审美在移风易俗,美化人的心灵,特别是在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寓善于美","寓教于乐"的教育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文化自觉的现代社会发展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自觉是人类理性在求取自身生存发展和自由过程中的最高体现,它主要涉及人的解放的目的、意义、价值等关于“人自身”的问题。在社会发展的文化过程中,具体表现为人的求真精神、求善精神和求美精神,使人牢记人永远是目的而不是手段,人的目的在于人自身,关心人、热爱人,关注全人类的发展和进步,从而使人成为一种具有崇高境界的真正全面自由发展的主体。  相似文献   

8.
美育作为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其思想与实践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但将其作为独立的学科概念提出并作为教育的独立部分付诸实践仅有200多年。而无论怎样,美育在历史和现代对于人类社会的影响都是不可或缺的。人们通过审美教育,可以了解并适应艺术生活,从而获得健康审美的情感与和谐完善的发展。不仅如此,人们通过审美教育,还能够以审美的态度应对现实生活、社会和人生的复杂、变幻甚至困苦,使得人生更为审美化、艺术化,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现代性从启蒙之后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韦伯所说的社会合理化阶段;二是现代性反思阶段。在反思现代性基础上,完善社会合理化,其性质应是理论理性、实践理性、审美理性全面发展的社会范式理性化过程,其基点应是个人的科学知识、道德实践知识、审美表现知识的有效发挥,其目的应是人的个性展现,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自然界的统一,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幸福的实现。工具理性要以价值理性为导航,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要以审美理性为目的。我们国家正处在由传统社会向工业社会迈进阶段,首先要以启蒙理性精神推动社会合理化。其次,中国的现代化面临世界全球化后工业社会的挑战,要坚持现代性第二阶段反思性社会合理化的新宗旨,才能真正建立和谐社会,使我国的现代化具有面向人类未来的超越性。  相似文献   

10.
教育的终极目标问题是整个教育体制中带根本性的重大问题。教育最本质的功能和最终目标是为人类自身的进化,为提高人的素质服务的。而教育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也应该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改善和提高人适应环境变化的生存能力。  相似文献   

11.
以审美教育促进人文资源的和谐发展,促进人文资源的开发保护,弘扬中华美学传统,将审美文化致力于当代人类所希望、所追求的生活秩序,以审美的态度对待历史人文景观,对待自然,让人类社会朝着精神和物质两方面都得到共同发展的方向前进,是当代有识之士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2.
"双化教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理性回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珍 《理论探讨》2004,(6):95-96
当今,有教育学者把人类世界分为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并突出强调了生活世界在教育中的地位.并认为思想政治工作与生活世界的紧密结合--教育生活化,生活教育化,是当代教育的一种趋势,其体现了教育应尊重人的个性,尊重人的自由选择及人的自身价值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13.
曲芳艾 《学理论》2011,(24):35-36
"中国模式"的外交战略,主要是指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坚持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相统一;本着互利共赢、"和平发展"的要求,把中国自身的发展与人类共同进步紧密联系起来,以中国自身的发展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共同发展,从而构建一个和谐世界。  相似文献   

14.
赵紫阳总理在五届四次人大会上,曾提出过审美观教育。审美观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和发展青少年感受美、鉴赏美、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具有健康、高尚的审美理想、审美情趣,进而美化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来说,不是缺乏美,而是缺少发现。”一个善于发现美的人,他才能成为美的人。据报载:上海有位女工,看到女厕所堵塞了,她就去疏通,一通,通出了三十根金条(三十两黄金),她毫不犹豫地上交给国家。许多人感受到这是一种无私的美。艺术中有大量的美,一个善于感受艺术美的人,他一定能成为一位高尚的人。因为优秀的艺术作品是真善美的统一,真是艺术  相似文献   

15.
谢灵 《学理论》2009,(24):70-71
以审美教育促进人文资源的和谐发展,促进人文资源的开发保护,弘扬中华美学传统,将审美文化致力于当代人类所希望、所追求的生活秩序,以审美的态度对待历史人文景观,对待自然,让人类社会朝着精神和物质两方面都得到共同发展的方向前进,是当代有识之士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6.
一、通过美育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马克思指出,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劳动创造了美,美以真和善为前提。美育以人类世代积累的审美经验向对象进行教育,其目的是使人们对美好事物已经产生的初步的、低级的知觉、感觉发展为艺术的、审美的形象思维,进而培养人们正确的审美观,提高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通过美感的愉悦激发人们创造美的激情,进而逐步优化育人环境,这  相似文献   

17.
张纪 《理论导刊》2001,(4):56-57
美育是以陶冶感情、培养情操为特征,以生动形象为手段,通过富有个性爱好的自由形 式,潜移默化,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形式。   美育是人类认识世界,按照美的规律改造世界、改造自身的重要手段。一方面,它和其 他教育一样,是在人类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反过来又促进和影 响人类的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另一方面,它又和其他教育不同,是特殊的美感教育。这种 不同正是美育的本质特点。   在实际生活中,德育、智育与美育三者虽各有特点,但又相互渗透。在德育中培养人的 高尚品德,实际上涉及人的…  相似文献   

18.
审美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美教育与素质教育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它的意义绝不象一些人所理解的那样———只是满足审美上一时的乐趣 ,而是关系到能否培养出一代又一代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重大课题一审美素质是一个人健全人格的重要方面。人格是就个体而言的概念 ,是指个体心理和性格特点的总和。人格的形成是通过社会化 ,将文化模式内化为心理过程和心理尺度 ,最后形成一个人固有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因此 ,健全的人格心理的塑造十分重要。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史 ,就是人类自身素质不断完善的历史。人类社会的每一个阶段对于人的素质都会形成一定特殊的“质”…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5,(12)
教育是人类发展史上必不可少的推动力。诗意的教育指的不是教育者或者教育领域局部的状态,而指的是教育的整个状态。何谓诗意?即身心自由的状态。人原本就是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与大地和谐长存。海德格尔认为,作诗是"把人带向大地,使人归属于大地,从而使人进入栖居之中。"而作诗的本质则是"使人进入栖居之中",现下教育则是要在这个意义上做到"使栖居"的诗者,从而达到教育与本然的人生境遇相融合的诗意状态。  相似文献   

20.
"无愧于人的本性"是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发展问题的重要论断。今天,世界历史、全球化时代,在人类的发展面临困境,步履艰难之时,马克思的这一论断显得更有价值和意义。这一论断的根本要义就在于指出了人类发展的实质——发展就是人类自身的自由自觉的发展,即人类自身的真正解放,人不仅是发展的手段而且还是发展的目的,是手段与目的统一。该论断的时代价值就在于揭示了现代人类发展的弊端之根本及其出路之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