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结构日益分化,群体的利益更加多样化了。在迅猛发展的社会环境下,民众对自身利益和权利的维护更加关注。而民众的利益有否得到很好的表达与维护,是一个现代国家政府所致力追求的目标。应该说,当前对于民众那些合理的利益诉求,政府与社会都予以了高度的关注。然而,现阶段,我们的民意表达机制仍然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所以,开拓、畅通多元的民意表达方式和表达渠道,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本刊围绕这一问题,刊发部分年青学者的研究笔谈,以期与广大读者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2.
形成多元化的利益表达机制和诉求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结构日益分化,群体的利益更加多样化了。在迅猛发展的社会环境下,民众对自身利益和权利的维护更加关注。而民众的利益有否得到很好的表达与维护,是一个现代国家政府所致力追求的目标。应该说,当前对于民众那些合理的利益诉求,政府与社会都予以了高度的关注。然而,现阶段,我们的民意表达机制仍然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所以,开拓、畅通多元的民意表达方式和表达渠道,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本刊围绕这一问题,刊发部分年青学者的研究笔谈,以期与广大读者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3.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结构日益分化,群体的利益更加多样化了。在迅猛发展的社会环境下,民众对自身利益和权利的维护更加关注。而民众的利益有否得到很好的表达与维护,是一个现代国家政府所致力追求的目标。应该说,当前对于民众那些合理的利益诉求,政府与社会都予以了高度的关注。然而,现阶段,我们的民意表达机制仍然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所以,开拓、畅通多元的民意表达方式和表达渠道,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本刊围绕这一问题,刊发部分年青学者的研究笔谈,以期与广大读者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4.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结构日益分化,群体的利益更加多样化了。在迅猛发展的社会环境下,民众对自身利益和权利的维护更加关注。而民众的利益有否得到很好的表达与维护,是一个现代国家政府所致力追求的目标。应该说,当前对于民众那些合理的利益诉求,政府与社会都予以了高度的关注。然而,现阶段,我们的民意表达机制仍然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所以,开拓、畅通多元的民意表达方式和表达渠道,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本刊围绕这一问题,刊发部分年青学者的研究笔谈,以期与广大读者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5.
完善民意表达渠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结构日益分化,群体的利益更加多样化了。在迅猛发展的社会环境下,民众对自身利益和权利的维护更加关注。而民众的利益有否得到很好的表达与维护,是一个现代国家政府所致力追求的目标。应该说,当前对于民众那些合理的利益诉求,政府与社会都予以了高度的关注。然而,现阶段,我们的民意表达机制仍然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所以,开拓、畅通多元的民意表达方式和表达渠道,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本刊围绕这一问题,刊发部分年青学者的研究笔谈,以期与广大读者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6.
一、主流态势1.民众社会参与意识明显增强,维权能力明显提高,民意表达更加理性。经济社会的发展促使我国民众社会参与的自觉性、自主性与积极性显著提高,对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各种问题更加关注,对于社会公平正义的追求与探索日益迫  相似文献   

7.
“官二代”标签化现象的缘起及其回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于新兴媒体的推动,“官二代”以网络热词的形式将干部子女代际继承现象贴上群体负性标签,反映公众对官本位思想与阶层利益固化、制度缺陷与民意表达割裂、干部公权私用及庸政劣行等问题的社会情绪.作为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最忠实代表者的中国共产党及人民政府应当高度关注网络舆情背后的社会图景,从规范干部选任机制、健全社会疏导机制、完善思想教育机制等方面予以积极的回应,以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疏导民众不良情绪、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体现快速反应、规范治理的施政理念,彰显人民政府的公共性价值.  相似文献   

8.
公共政策过程其实质就是以公共利益的维护为核心的民意输入与输出的过程,而公共政策体现民意和维护公共利益的程度取决于民意表达的参与度、深度和广度,这就需要从民意表达的动力机制上探寻。本文从民意表达的观念内化、利益追求和制度建设三个方面来剖析民意表达的动力,分析每个动力与民意表达的生成、发生形式和效果的关系,以期为民意表达的健康有序有力发展探索一条道路。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到了更加突出的地位。人民群众是社会的主体,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他们的思想意愿、价值观念、行为取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没有民众个体的和谐,就不会有全社会的和谐;没有民众的支持和参与,构建和谐社会也无从谈起。因此,准确把握民情民意,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人民政协是党委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与纽带,在反映民意、服务和谐社会方面能够发挥很大的作用。增强民意意识:政协服务和谐社会的出发点民意的顺畅表达,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前提。没有民意的顺畅表达,就不可能有和谐的  相似文献   

10.
《公安研究》2011,(6):93-93
崔建周在《理论探索》2011年第1期撰文认为,充分的民意表达是执政党顺应民意、民主执政的需要,也是现代政治文明的基本标识,但我国的民意表达状况仍与时代要求与民众诉求不相适应,既压抑了民众的表达愿望也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