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文生  婷秀 《中国人大》2011,(20):35-35
今年以来,苏州市人大常委会始终把工作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推出四大举措,真诚、真情、真实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相似文献   

2.
赵畅 《今日浙江》2007,(15):62-62
今年是作风建设年."树新形象、创新业绩"、"走进矛盾化解难题"、"百名书记下乡蹲点"等活动的开展,使领导干部有更多的机会和要求走进群众,察民情、解民状、集民智,也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本来就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法宝,殊不知,问计于民不仅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体现,而且有助于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让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涌动.  相似文献   

3.
罗一民 《群众》2010,(10):12-13
胡锦涛总书记在对改革开放30年总结性重要讲话中说:"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既通过提出和贯彻正确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带领人民前进,又从人民的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获得前进动力。"这既是对我们改革开放成功经验的深刻总结,又是对我们党和政府、特别是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执政治国的根本要求。这当中深涉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权力观和执政理念,最根本的是要求我们党政领导干部时时处处牢记——"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只有从这些根本性思想观念上建立自觉意识,才能更好地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缘于此,本期《执政论坛》刊发市县几位领导同志围绕"三问"有感而发的三篇文章。  相似文献   

4.
费高云 《群众》2010,(10):16-17
<正>"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题中之义。我们仪征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始终坚持以民为本,通过问计于民,汇集民智,不断提升民主执政和科学发展水平,激发群众的创造力、凝聚力,呈现出依靠群众加快发展,为了群众科学发展的生动局面。  相似文献   

5.
正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决不允许在群众面前自以为是、盛气凌人,决不允许当官做老爷、漠视群众疾苦,更不允许欺压群众、损害和侵占群众利益。必须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多到条件艰苦、情况复杂、矛盾突出的地方解决问题,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对一切搞劳  相似文献   

6.
王军 《群众》2012,(9):54-55
“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政于民,决策请群众参与、工作请群众监督、成效请群众评议”,睢宁积极探索把党委政府工作和人民群众意愿紧密地结合起来,做到充分尊重群众、依靠群众、动员群众、服务群众,在权力规范化运行的道路上迈出了新的步伐。  相似文献   

7.
袁浩 《楚天主人》2011,(9):45-45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指出,要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项  相似文献   

8.
统一战线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一个特殊的组成部分。这种特殊性集中表现为对象的特殊性、方法的独特性、范围的广泛性等方面。目标的一致性。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就是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实现团结群众、动员群众、组织群众。胡  相似文献   

9.
《群众》2020,(10)
正老旧小区改造是涉及广大老百姓切身利益的重大民生工程,也是补齐城市建设短板、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重要内容。2020年4月7日,省长吴政隆在南京调研老旧小区改造时强调,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让群众生活更安全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充分发动人民群众广泛参与,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不断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问需于民,解决老旧小区改什么的问题推进老旧小区改造,首先要问需于民,准确把握人  相似文献   

10.
宛诗平 《群众》2011,(8):80-80
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指出,要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项权益。  相似文献   

11.
黄关春 《政策》2011,(10):36-38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要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意愿,真情关心群众疾苦,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项权益。"7月22日,省委、省政府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决定》。当前,要深入学习领会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执行省委、省政府的《决定》,把新时期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12.
今年是作风转变年。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仅是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把作风建设引向深入、落到实处的关键。本文试对如何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些探讨。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体察民情体察民情,首先要求我们的领导干部摆正与群众的位置,端正对群众的态度,真正放下架子,把自己融入人民群众之  相似文献   

13.
积极通过网络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推动科学民主决策,网民留言督办工作已成为新时期各级党委政府为民解忧办实事的一个重要渠道,成为顺应网络问政发展的新趋势、新要求,同人民群众网络联系的新纽带、新路径。  相似文献   

14.
赵金地  乔广发 《人民论坛》2012,(23):142-143
在社会转型的历史时期,信任问题、利益分配不均、干部工作形势单一落后、制度漏洞、党风廉政建设等成为党群工作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党员干部必须以全新的眼光来审视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转变工作观念,创新工作办法,真正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15.
《党建研究》2012,(6):19-20
坚持"三问"常态化倾听民意。"三问"即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省委坚持把"三问于民"作为一项常态性要求,组织动员广大党员干部沉下身子,倾听群众呼声,体验群众疾苦,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利益问题。全省有市厅级干部2416人、县  相似文献   

16.
刘婧 《政协天地》2024,(1):39-40
<正>协商于民,协商为民。2023年,漳州市政协始终践行人民政协为人民,传承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贯彻落实市委“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活动要求,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深入开展“委员下基层、请您来协商”活动,打通政协委员服务群众、助力群众诉求解决的“最后一公里”,为漳州高质量发展建言资政。活动开展以来,共收到社情民意信息456篇,召开点题协商座谈会193场次,部门负责同志、委员和群众共计3518人次参加,形成“点题协商”调研报告126份、典型案例29个。  相似文献   

17.
《政策》2003,(9):1-1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落实到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中去。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真心实意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做到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  相似文献   

18.
为切实搞好科学建家活动,唐山市妇联整合资源,从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入手,选择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载体,将群众的幸福观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相结合,把科学发展引向广大家庭,为群众造福、靠群众创建、让群众满意的同时,也推动了妇女工作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速读     
《人民公安》2009,(8):9-9
“必须把群众当主人、当亲人、当老师。坚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  相似文献   

20.
日前,笔者在报上读到一则消息:山东某市党委、政府在岁末年终之际,发文要求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和机关干部要走出办公室访贫问苦,要“每逢佳节倍思‘民’”。把群众冷暖放心上。与百姓同呼吸、共命运。此举一施行,即刻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下岗职工的热烈欢迎。 古人云:“每逢佳节倍思亲”。在我们中华民族这么一个礼仪之邦、人与人之间是十分珍重感情的。尤其是逢年过节,家人团聚欢颜的那种亲情尤为浓烈。从亲情角度而言,领导干部与家人们在一起过节无可厚非。但是,领导干部作为人民的公仆,却应该时时刻刻不离开百姓,更不能忘记了老百姓。逢年过节更要关心群众疾苦。因此,领导干部光“倍思亲”是不够的,还应该“倍思民”才是。 应当说,绝大多数干部都能心系于民,他们与人民群众同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