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超重的爱     
肖复兴 《廉政瞭望》2010,(10):47-47
那天到机场送人,飞往法兰克福、伦敦、罗马和巴黎的航班,密集得像雨点似的挤在一起。大概正赶上暑假结束,大学开学在即,到处可以看到推着装有大行李箱推车的学生们,送行的父母特别多。  相似文献   

2.
宁波是我国近代史上经济、文化较为发达的地区之一。一百多年来,宁波人民和全国人民一样为反对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反动统治进行了不屈不挠、义无反顾的英勇奋斗。正因为如此,当五四运动浪潮波及宁波后,宁波人民再也无法平静。国家危亡、民族耻辱驱动着宁波人民的爱国之心,从学生到店员,从工人到各界群众,犹如甬江怒潮,奔腾向前,表现出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今天,纪念五四运动80周年,缅怀宁波先辈在五四运动中的丰功伟绩,继承他们的爱国主义传统,对于我们精神文明的建设是十分重要的。宁波学生首先响应五四运动当巴黎和会上中国…  相似文献   

3.
高峰 《广东党史》2009,(5):44-47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的大门被敲开了,杂七杂八的外侨社团很快就涌入了这个号称“东方小巴黎”的城市,从流亡贵族和政客,到中下层难民,从身家清白的学者商人,到卑鄙下流的社会渣滓,各色人物纷至沓来。  相似文献   

4.
余满晖 《世纪桥》2012,(21):36+50-36,50
在“巴黎手稿”中,马克思从抽象的人的本质出发阐发他的生态批判因而其思想带有浓郁的人道主义色彩;而到了1845年以后,他开始完全从物质实践出发来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批判性反思并最终走向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为此,当下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绝不能照搬“巴黎手稿”中马克思的生态批判意识,而只能以他1845年以后的生态批判思想为指南。  相似文献   

5.
近日得知一个新名词——“巴黎综合症”,这个词由日本人发明。据说日本人心目中的巴黎乃世界花都,繁华锦绣、浪漫温馨、贵族气质、绅士风度,不一而足。然而,当他们踏足巴黎之后,惊觉此地环境脏乱、服务糟糕,于是一下从幻梦中惊醒,甚至产生了心理问题,不得不就医。据统计,探访巴黎的日本游客,每年约有12人罹患此症,日本的心理学者将其称为“巴黎综合症”。说说巴黎的坏话出国前,我曾多次在报纸上读过这样的文章:讲述外国的游客如何文明、爱护文物、遵守规则。于是,初到巴黎时,我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注意言行举止,别给中国人丢脸。巴黎确实美丽,…  相似文献   

6.
欧盟要将退休年龄推至70岁 6月16日,法国劳工部宣布,将把法国退休年龄从目前的60岁提高到62岁。消息传出当天,劳工团体和反对党就在巴黎、马赛等城市发动了数万人的罢工示威。根据该计划,法国将从2011年7月起,将法定退休年龄以每年4个月的速度逐步提高,直至2018年把法定退休年龄提高到62岁。  相似文献   

7.
在高更夫人看来,高更和自己分居后越混越背,真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堂堂巴黎证券公司CEO跑到荒凉的布列塔尼,从巴拿马运河的工地流浪到阿尔小城,最后到南太平洋小岛当了野蛮人,一如他后来找的情人们,一茬不如一茬,从巴黎裸体模特到爪哇国的混血妓女到大溪地的土著丫头……  相似文献   

8.
刚到巴黎那年,我住在十三区,房子周围有大大小小几个超市。  相似文献   

9.
一五四运动是一场爱国运动,又是一场文化运动。爱国运动以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的“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学生运动为标志,中经几个高潮(包括6月5日上海的三罢———罢工、罢市、罢课),到6月28日的《巴黎和约》拒签,是可以告一阶段的。(当然,此后还...  相似文献   

10.
何塞 《党课》2006,(11):48-49
去过巴黎的人,无不为巴黎灿烂的文化和浪漫的风情所陶醉。而这一切,都与一条河密不可分——塞纳河。人们说,塞纳河是巴黎的母亲河,没有她,就没有了巴黎的历史、文化、浪漫和潇洒……  相似文献   

11.
1919年,伟大的“五四”爱国运动在北平(北京)爆发以后,这股强大的革命风暴迅速席卷全国各地。当时,地处祖国北部边题的黑龙江省城——齐齐哈尔的青年学生纷起响应,积极投入到这场全国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之中,为古老的卜奎城书写了光辉的一页。齐齐哈尔的“五四”学生运动,是由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发起的。5月对日,在师范、法政等各校学生代表的发起下,组成了黑龙江学生联合会和“黑龙江学生团”。在成立大会上决议抗议巴黎和会(1月8日在巴黎举行)承认日本接管德国侵占中国山东各种特权的无理决定,营救北平被捕学生,抵制日…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旅欧组织的建立、称谓与作用赵云云中国共产党旅欧组织经历了由旅法共产主义小组(巴黎小组)、中共留法组、中共留德组、中共留德法组到中共旅欧支部的发展过程。它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地方组织之一,在党的历史上起过重要作用。一、旅法共产主义小组(巴黎小组)...  相似文献   

13.
访德见闻     
在欧洲访问期间,给我们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德国人的交通管理。每当在高速公路上跑了两个小时,司机就要将车驶入一个加油站,休息20分钟。我们对德国司机这种刻板的节奏很不习惯。从德国到巴黎的路上,汽车走走停停跑了几个小时,眼看离巴黎只有40多公里了,司机则提出到加油站休息,这时已经是下午两点,我们还没有吃午饭,当然都不答应。但司机依然停车休息了20分钟。后来为我们导游的王小姐说,在德国,每一辆车上都安装了专门记录司机开车的一种特制的纸盘,你的脚一踩油门,纸盘上便开始记录这辆车行驶的时间和公里数,如果你行驶了两…  相似文献   

14.
难忘巴黎地铁徐振强作为新华社记者,我在巴黎工作生活了4年有余。有人说,一个国家地铁的发达程度是一个国家经济发达程度的象征,对此,我深有感受。巴黎的地铁如同举世闻名的铁塔、凯旋门、卢浮宫和塞纳河一样,给我留下了难忘的记忆。巴黎的地铁四通八达,既方便,又...  相似文献   

15.
访欧散记     
去年九月,我随人民日报海外中心组织的赴西欧考察团,走访了心仪已久的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奥地利、梵蒂冈等八个国家,在见识外部世界、领略域外风情的同时,我也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观察和思考,深感获益匪浅。多彩的巴黎这次出访的第一站就是巴黎。在巴黎,我们走访了《世界报》报社,参观了数处文化景点,游览了市容市貌,鸟瞰了巴黎全景。给我总的印象:巴黎是个多彩的世界。巴黎是历史的长卷。早在公元10世纪的卡佩王朝就在这里建都。在近千年的历史中,有多少在欧洲、在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在这里发生着…  相似文献   

16.
《当代贵州》2011,(36):61-61
1920年11月,周恩来与197名男女青年学生乘船奔赴法国。不久后他到英国住了一个多月,而后又返回法国,在巴黎定居下来,住在拉丁区,在一个法语学校学习法文。  相似文献   

17.
《当代党员》2010,(2):48-48
走进巴黎,就如同走进了建筑的历史,文化的圣殿,艺术的宝库。 巴黎受到保护的古建筑有3115座,每一座历史建筑都为巴黎添色增辉:雨果的寝室、莫奈的睡莲池、巴尔扎克的小花园使城市宁静;  相似文献   

18.
1920年秋,陈独秀委托即将应聘去法国里昂大学任教的张申府,在留法勤工俭学的学生中建立共产党小组。同年底,张到巴黎,首先发展了刘清扬;后来,张、刘二人又发展了周恩来。赵世炎、陈公培已在国内加入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此时,也转入巴黎共产主义小组。他们通过留法勤工俭学中的"工学世界社"、"勤工俭学会"等进步团体,开展革命活动,扩大组织。1922年夏,在巴黎正式成立了包括旅法、旅德、旅比3个支部的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不久,党中央和团中央通知,将"少共"更名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总支部";同时,由已经参加了共产主义小…  相似文献   

19.
到巴黎的人都会去看卢浮宫、塞纳河、埃菲尔铁塔、凯旋门和香榭丽舍大街……然而,除此以外,我还去看了巴黎的下水道。因为法国大作家雨果说过:"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  相似文献   

20.
2006年10月底,我率学术考察团赴法国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学术交流。在离开巴黎的前一天,接待方同意我们的要求:瞻仰巴黎公社社员墙。也真凑巧,这一天是法国的万圣节(相当于我国的清明节)。清晨,天就下起了蒙蒙小雨。翻译带着我们从旅馆出发,又乘地铁又坐巴士,经过辗转询问才到了巴黎市郊的拉雪兹公墓。在这里我们步行了近20分钟才找到巴黎公社社员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