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淮》2010,(3)
<正>在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中,安庆市各社区党组织通过为"空巢老人"配备电子呼叫器,构建"空巢老人"救助服务体系,为"空巢老人"提供及时、全面的救助服务,在社区党组织、党员干部与"空巢老人"之间架起了"爱心桥梁"。这一举措被社区居民形象地称为"爱心一键通"。认真调查摸底,搭建爱心平台。  相似文献   

2.
<正>1996年8月,在北京的一处住所内,几个人正与一位老人交谈,一句"台儿庄就是你的娘家",怦然打开了这位老人闭锁的心窗,两行清泪泉涌而出。那么,这位老人是谁,她与台儿庄又有怎样的情结?要了解这位老人,先了解一下与这位老人的一生有密切关系的两个人。一位是她的丈夫李宗仁,中国国民党"桂系"首领,曾任"中华民国"首任"副总统"、"代总统"。抗日战争爆发,李宗仁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取得台儿庄大捷,这是对日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首次于正面  相似文献   

3.
<正>26年来,她一个人用柔弱的身躯,精心护理34位不同民族的老人,先后为17位老人送终,她是老人们的亲"闺女"。"中华孝亲敬老之星"、"全国孝亲敬老之星"、"兵团劳动模范"等荣誉诠释了这位敬老院唯一的一名少数民族护理员工作的内容全部。1963年10月,冶芝梅出生在军户农场五连一个普通的职工家庭,1979年9月高中毕业后在连队承包土地,还在连队担任团支部书记,由于  相似文献   

4.
<正>炊烟袅袅升起,初春的暖阳又一次将光芒洒满大地。在新宾满族自治县旺清门镇旺鲜村的村路上,一位鬓发微霜、朴素端庄的中年妇女穿着厚重的衣服时快时慢地走着,不时抬头观望村民家的烟囱。当看到哪位"空巢老人"家的烟囱没冒烟,就会赶紧到老人家里看看,生怕老人出了什么事。这个不论寒暑,数十年如一日悉心照料全村"空巢老人"的人就是旺鲜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安香淑。"老人们没事儿,我就安心!"旺鲜村共有485户,1400多人,多数是朝鲜族,大  相似文献   

5.
<正>前不久,居住在乐山市市中区核西南物理研究院单位宿舍楼的"空巢"老人陆勤被野狗咬伤,未得到有效医治。市中区公安分局肖坝派出所的党员民警在走访时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将老人送到社区医院注射了狂犬疫苗,并联合社区医院为老人开展后续上门医疗服务,还为老人添置了过冬物资。"多亏了他们的帮扶和照看",得到医治的陆勤对党员义工们的帮助格外感激。  相似文献   

6.
<正>北京有一个叫岳海清的出租车司机,自2009年至今,连续8年免费接送一位身患癌症的老人到医院就诊。不仅不收车费,而且还像儿女一样悉心照料老人的生活,每天都给老人打一个问候电话。原本失去信心的老人,重新鼓起了生活的勇气。为此,岳海清被评为"群众心目中的好党员"和"首都精神文明建设者"。  相似文献   

7.
陈宁 《前线》2022,(1):55-57
<正>妫川大地,百里山水宛若画卷。斑驳的阳光下,延庆区康庄镇火烧营村宁静祥和,村民富兴老人幸福满满地从村里与荷府民宿合作的"老年餐桌"中走了出来。在富兴老人眼里,白墙灰瓦的荷府民宿与村居融为一体,分外和谐。眼前的美景与曾经的萧索,仿佛勾勒出富兴老人前后两种生活的不同模样。"每天,在这都能吃上丰富可口的午餐,饭后还有草莓、樱桃。在过去,我想都不敢想。"  相似文献   

8.
<正>在十师屯南矿区,有这样一对夫妻,赡养着3位年近70岁的老人,养育着妹妹寄养在家里的孩子,哺育着自己的一双儿女,再加上定期汇钱赡养在四川的奶奶,9人组成了四世同堂的的大家庭。"罗天福两口子对老人挺好的,老人们也都挺好,也没有见过他们一家人生过气,老人一有病着急得啊,赶快给老人看病,都心疼的要命。"邻居大妈陈玥兰说。这位大妈口中的罗天福,就是这个大家庭的男主人,在十师新疆屯南  相似文献   

9.
<正>小时候生活中越边境上,在听一些古稀老人讲故事时,我经常听到"小朝"、"大朝"的称谓。后来长大了,才明白老人们说的其实是"小朝廷"和"大朝廷"。前者指越南的首都,后者指中国的首都。对这样的历史,中国人似乎能坦  相似文献   

10.
潘金洪 《唯实》2015,(1):67-68
江苏失能老人存在着总量大,比例高,照护需要前瞻性;患病多,病情重,照护需要持续性;床位缺,护理少,照护需要专业性;开支大,费用高,照护需要统筹性等的现实问题。因此,解决江苏失能老人问题,需要做好规划布局,建设现代照护服务体系;需要开设养老照护专区,实现医养深度融合;需要加快人才培养,提升养老机构照护能力;需要推行护理保险,解决失能老人照护资金。一、应对江苏失能老人照护问题"难度大"  相似文献   

11.
<正>印江县"福寿文化"经过逐步演绎发展,在民间广为传播。老人寿辰,被看成是一家人一年当中最隆重的日子,每逢老人做寿,全家子孙无论离家多远,都会不远万里回家为其拜寿,人们以传统祝寿礼品寿桃、寿烛、长寿面、寿幛等向老人表达长命百岁的良好祝愿。不管酒席多少,寿烛都是必不可少的用品;主人也必向前往  相似文献   

12.
<正>走进孤寡老人蒲秀琴的家,顿时被一股暖流包围,炉火透过炉盘缝隙冒着红红的光,一边是干净整洁的床铺,老人安详地坐在另一边的沙发上。看见有人来,老人忍不住说:"现在社会好,我碰上好人了,我侄儿好啊,要不,我早都死好几回了。"老人声音洪亮,精神饱满,如果不是脸上的老龄斑,很难看出老人已90岁了。家住农一师五团二连的蒲秀琴,膝下无儿无女。1995年,老伴晒红枣从房顶摔下来后,瘫痪在床,瘦小的蒲秀琴  相似文献   

13.
<正>最近,天全县始阳镇新村四组组长刘中云正在活动室整理重建户档案资料,一名老人前来咨询低保和高龄老人津贴的政策。按照分工,这本是村主任的工作,刘中云没有像往常一样让老人去找村主任,而是打开《民情工作手册》,详细地将问题记录下来,并帮助办理了相关手续,老人满意地离开了。灾后恢复重建以来,天全县在农村基层干部队伍中推行"一网格一手册一办法"工作模式,不断提高村(社区)干部服务群  相似文献   

14.
农村"空巢家庭"老人面临的困境及其改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空巢家庭"老人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低于农村人口平均水平,日常生活照料缺位现象日益增多,普遍缺乏精神慰藉,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成为当代农村亟待解决的重大社会问题.改善农村"空巢家庭"老人的生活状况,应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将部分困难"空巢家庭"老人纳入农村"低保"范围.要大力弘扬"孝道"美德,强化儿女在农村老人赡养中的作用,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积极发展农村社区养老事业,为农村"空巢家庭"老人提供多样化服务.  相似文献   

15.
<正>"蓝丝带"寓意感恩、鼓励、关怀和爱,为把这份关怀送到百姓身边,为把爱升华成无处不在的亲情,辽阳市白塔区卫国路街道党工委对辖区内的122名空巢老人、71名失独家庭成员,开展了关爱"空巢老人、失独家庭"的"蓝丝带"行动,采取"一对一"或"多对一"的服务模式,为空巢老人和失独家庭成员提供包户、定期、接力式亲情服务。服务体系上展示着"周到的想法"。街道党工委制定了《关爱"空巢老人、失独家庭"的"蓝丝  相似文献   

16.
"结伴养老"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充分依靠老人的力量将自助、他助、互助结合起来的新的养老模式,是当今我国最经济的养老模式。但是,其在实际运行中也面临种种困难,为了提高其可操作性和推广价值,应按照设立民间组织的管理办法办理相应手续;倡导中低龄老人为高龄老人提供服务;加强管理,扩大结伴养老的服务范围,提升结伴养老的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7.
罗道全 《求实》2012,(Z1):215-217
在当今社会,我们常常能看到感恩意识淡漠与缺失的现象,即使是在"天之骄子"身上,这一现象也让人忧心忡忡。六旬老人张明星用自己的微薄收入资助了几十个贫困学生,但这些学生大学毕业后却没人回来看望过老人,甚至没人以任何方式对老人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歌手丛飞用义演所得的300多万元资助了178名贫困学生,自己却因胃癌欠下巨  相似文献   

18.
<正>《北京青年报》4月12日刊登乔杉的文章说,如今"啃老"被网友细分出了一种类别——"陪伴式啃老",指子女表面上看是在老人身边生活,似乎能更多地照顾老人,实际上自己的吃穿住行全都依靠老人。很多问题一旦标签化,也就可能走向简单粗暴,而走进丰富的现实,可能会有不一样的认识。这里不妨讲件事。有一位算是成功人士的朋友,父母住在老家的城市,而自己在另外一座城  相似文献   

19.
《江淮》2009,(1)
合肥市公交车司机李俊在工作岗位上突发脑出血,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用尽全身所有力气保全了乘客的安全:淮北市石台镇白顶山村王夫勤等24名老人积极参与社会治安防范,把"留守村"变成了"平安村";淮北市公安局援川警队在松潘县灾区开展援助工作的3个多月时间中,克服各种困难出色地完成了任务;马鞍山市退休老人李广英利用空余时间坚持为孤寡老人缝制棉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演绎了别样的"夕阳"生活;安庆市消防支队南庄岭中队副班长朱彬用自己的身体为坠楼老人当"救生垫",老人安然无恙自己却身受重伤……安徽因他们而感动!感动产生力量,感动产生精神,感动产生魅力。他们给无助者以信心,给失望者以希望,给孤独者以温暖,给弱势者以力量,给人们生命以不可或缺的春天,给社会生活以最美的风景……  相似文献   

20.
<正>"同学们,我国有哪四个发明?"讲台上的老人问。"有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台下学生们齐声答。老人赞扬:"同学们答得正确,答得很好。"讲台上的老人是农四师原师长、老军垦谢睦森。他退休17年来,冒着冰雪严寒、烈日酷暑到师二中和团场的10多所中学、师党校和边防部队、公安处为五六千青少年义务讲授"屯垦戍边铸丰碑"爱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