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5 毫秒
1.
周春青 《人民公安》2011,(17):22-24
她穿上警服,很威风;她不穿警服的时候,是一个很爱扮靓的女孩;她一年抓获了几十名犯罪嫌疑人,她就是智勇而正义的神探张佩卿。  相似文献   

2.
往事     
每一个警察都会有一段精彩的故事,而每一身警服的后面或多或少也会有几许留恋几多感慨……   1978年我上了公安学校。那时学员鲜有穿警服的机会,但有一次,大概也是国庆节参加公园值勤,公校临时发了我们每名学员一身新警服。我清楚地记得警服是上白下蓝,白帽子,完事后我才弄明白,这身服装就是海军战士穿的,惟一区别是海军战士的帽徽上是红五角星,而警帽上的警徽是国徽。故事出在了值勤完了以后,我们学员穿警服直接回家休息了。等到返校那天,我穿上警服骑着自行车往学校去,在半路一个十字路口,我看见一名女中学生骑一辆自行…  相似文献   

3.
职业制式服装的出现,是世界近代警察行政制度诞生的一个重要标志。警察服装制式的不断发展改进,也体现了警察的职业特点与职业需要。 警察组织机构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警务人员是国家公职人员,着警服有其特别的意义。首先,着警服即意味着代表国家履行法律赋予的警察行政职责;其次,警服是法律尊严与警察执法权威的象征;再次,警服是警务人员进行警务工作的明显标志,便于社会与公民的识别及监督。所以,各国在警服的设计、制作与穿着方面都有严格规定,要求做到庄重、威严、醒目、整洁,贴近公众,方便勤务。 本文简略论述一下…  相似文献   

4.
《上海支部生活》2012,(8):43-43
在人来人往的徐家汇地铁站,记者一眼就认出了徐晶琼。身着警服的她,大方漂亮之中透露出一股干练,和她身旁的搜爆警犬一样格外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5.
黄味梅     
黄味梅刘丽黄味梅是位缅甸籍妇女,黝黑结实,中等个头,长着一双灵活的大眼睛。初次见到她,是今年2月,在她巴中籍的“丈夫”——花比乡一农民家中。去时,她正挑了满满一担水从山下回来,满脸的汗。也许因为我们同去的都穿着警服的缘故,她显得有些局促不安,一个人远...  相似文献   

6.
警服的给予     
警服的给予谢沁立我喜欢穿警服。穿上警服就好像换了一个人,不自觉地就挺直腰身,昂首挺胸。走则气宇轩昂,坐则端端正正。和同事外出,只要穿着警服,便不再女孩子样地挽着手臂,不再举着一支雪糕边走边吃,不再嘻嘻哈哈笑个不停;路口处,绿灯一闪,赶紧下车等候,绝对...  相似文献   

7.
穿警服的偶像周景整整二十年没有见叶了。叶是我中学时的女同学,她功课很好,貌也极是出众,按照那时我的审美眼光,天下最好的姑娘怕是当叶莫属了。叶就坐在我的前桌,每天当她在我的面前落座时,我心里便油然生出一种灿烂落日于眼前的感觉。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使她由...  相似文献   

8.
警服漫话     
警服漫话警服是各国警方人员的公用制服。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警服均为黑、蓝色调。国际刑警组织规定,以藏蓝、深黑为世界警服标准色。警徽是警服上的标志。多数国家以盾牌为基本形状,并饰有国徽图案。根据惯例,加入国际刑警组织的国家都遵循这一规定设计其警察徽...  相似文献   

9.
《上海机关动态》2010,(9):26-27
穿着一身利落的警服,耿小凤英挺地站在“七彩之心”里,远处走来一个路人,她反复看了耿小凤几眼,欲言又止。耿小凤主动迎了上去:“您好,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吗?”原来对方想咨询去世博园最近的地铁线路。几乎不需要思考,耿小凤详细地将路线娓娓道来,目送着问询者满意地离开……  相似文献   

10.
感动     
一名略显柔弱的女警和一个男人结婚了。   虽然她是警校毕业,擒拿格斗都学过,而且成绩还不错,但毕业以后她一直没在严格意义上的一线干过——在公安系统这个危险的行业中,女同志大部分都做内勤,她也不例外,所以学过的那些东西到后来也就荒疏了。虽然她穿上警服也是英姿飒爽,但她性格中还是柔弱的一面多一点。所以无论是她的同事还是她的丈夫,都把她当成一个小姑娘,很少有人把她当成一个严格意义上的警察看待。大家对她都是呵护有加。   丈夫家兄弟 4个,丈夫最小。丈夫上面的 3个哥哥生了 3个女儿,丈夫的父母把抱孙子的希望都…  相似文献   

11.
弯弯的柳叶眉,白皙的鹅蛋脸,笔挺的警服套在她那1.7米的苗条身姿上,举手投足之间,都显露出一位女警官特有的风韵和迷人的风采。她,就是重庆市公安局某行动总队女子分队队长付敏。与她谈话,听她用一口轻柔、悦耳的重庆话娓娓道来,就像邻家小妹那么亲切、温柔。可她嘴里轻描淡写地说出的故事,却使笔者听得惊心动魄,热血沸腾。 扮“情人”,生擒大毒枭 那是一个漆黑之夜,寒风夹着冷雨,刮得山城一片奇冷。晚上8时许,付敏正在队里值班,一个急促的电话,把她招到了市公安局指挥中心。这里正在召开一个特大缉毒案的任务布置会。会…  相似文献   

12.
另一种辉煌     
另一种辉煌忻文柯,杨烨花圈,灵枢,哀乐。人们含泪默默向死者──一个12岁的女孩告别。人丛中,竟有一大半是着警服的公安干警,这些素以刚强者著称的铮铮汉子,此时也将柔情局现。女孩双目紧闭。她不会想到会有那么多警察叔叔来为她送行,而她微微上翅的嘴角又似说明...  相似文献   

13.
如果说 19岁还是一个过于稚嫩的年龄,那么在这个年龄里穿上的警服就似乎显得有些沉重了。但是在我 19岁这年夏天,当我拿着实习介绍信走进公安局大门时,心情如第一次穿上警服时一样新奇而激动,丝毫没有感觉到肩上沉甸甸的分量。   接待我的是一位胖胖的女所长,她仔细看完我的介绍信,抬起头冲我笑了:“欢迎啊,年轻的大学生,来我们这里体验一下真正的警察生活吧 !”一边说着一边伸出手来和我握了握,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位平易近人的所长,我的实习生活也就此拉开了帷幕。   当天晚上我就有了一项工作——做笔录。在我还没来得及…  相似文献   

14.
警察是个令热血青年向往、追求的职业,但是,穿上警服后光凭当初的一腔热血是远远不够的。从一个破案子抓毒贩保治安的英勇民警到一个走进社区,为千家万户提供服务的社区民警,张静步步成熟起来。社区居民说:“她细心耐心又贴心。”在景新社区,社区警务室是一间15平方米的房子,窗明几净。张静身着警服的照片在墙上冲着我们笑。墙上挂着社区民警张静的联系办法、工作职责、办事程序等,另半边用玻璃窗隔开的是外来人口管理室和便民室。只是,缺了个张静。治保主任徐主任最津津乐道的,是张静独特的工作方法。“张静工作法”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5.
走好,我的刑警哥儿们周力军1小时候,对警察叔叔的全部概念,就是把捡来的,或者是从父母衣袋里偷来的一两枚硬币交出去的时候,看到的那张笑脸,和听到的一声夸赞。长大了知道了警察也是有分工的。他们中间有穿警服的,也有不穿警服的。那些不怎么穿警服的,大多是刑警...  相似文献   

16.
初穿警服     
初穿警服邵秉威孩提时便梦想着当一名警察,长大后,真的穿上了警服,圆了童年的梦.十几年过去了,渐渐地觉着进入了老警察的行列,在同形形色色的罪犯打交道中,饱尝了警察这一行当的酸甜苦辣,而最难忘的是我初穿警服时办过的一个小案子。那是刚被分配到派出所工作的第...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全国国家安全干警将陆续身着新警装,以崭新的风貌执行公务,成为新世纪国家安全机关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警服是警察身份和执法的重要标志,体现着一个国家人民警察的精神风貌。伴随着共和国诞生以来的风雨历程,人民警察的警服也在不断变化。从建国初期的五0式警服,到五五式、五九式、六五式、七一式,再到八三式、八九式。新中国人民警察制服经历了7次大的变革:警服颜色黄、日、蓝、绿五彩变幻,警用标饰胸章、臂章、领章、领花、警衔不断完善。每次变革都伴随着人民警察队伍前进的步伐,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共和…  相似文献   

18.
生死情愫     
相信每一名警察都在心底保留着一份专属于警服的记忆。   我和丈夫抱着崭新的九九式警服回家时,不约而同地想到,把橄榄色的警服洗干净收藏好。在做这一切时,我问他,在穿过的警服里你最喜欢哪个颜色。他说,橄榄绿。我说,我也是。 1977年年底,我们两个人一起由北京市公安学校毕业,分配到同一个公安分局。当穿上藏蓝色的七二式警服后,我们开始了恋爱,五年后结婚。算起来,我们一道经历了警服的四次变迁。在建国后 50年的中国公安史中,橄榄色比米黄、草绿、藏青、藏蓝色警服追随警察的时间都要长,它和新中国警察荣辱与共了 16载…  相似文献   

19.
从今年的国庆节开始,中国警察统一换装。“九九式”新警服,的确使警察显得英俊威武,也为城市增添了一道很“酷”的风景。 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警察经历了 8次换装,警服的演变伴随着共和国的风雨历程。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看到,“九九式”警服反映了党和政府以法治国的方针和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 尽管如此,我们还应该看到,中国还属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并不富裕,教育、环保、社会福利等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许多方面都需要钱。在这种情况下,国家拿出钱来为警察换装,用心之良苦,的确应该使每一个警察备感珍惜。新警服的风采里,…  相似文献   

20.
警服与责任     
幼年时对警服的印象主要是来自电影、电视剧等文艺作品中,记得穿警服的人机智勇敢,使坏人闻风丧胆,表现出的种种英雄气概,令人向往。   但直到 1989年秋,我考入公安大学,才和警服结缘。入学报到第二天,领到了一身八三式警服和一副鲜红的领章。当晚,我坐在床上认真地往新警服上缝领章,没想到才缝几针,针却刺到手指上,我赶紧放下针,懊恼地吮着冒血的手指,正巧被一位来看望新生的上一届同学见到,他笑着抢过警服和针钱,帮我缝了起来。看着他一针一线熟练地缝着,心中一股暖流往上涌,刚领到警服就得到呵护,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