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娅茜 《求索》2010,(3):127-129
慈善事业被视为缩小贫富差距的“第三次分配”,作为我国社会救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慈善事业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近年来,尽管我国慈善事业随着经济社会建设的推进有所发展,但由于现行慈善法制环境的薄弱导致了我国慈善事业发展总体滞后。通过对我国现行慈善事业法制环境及其困境的分析,我们认为,加强慈善法律意识培养、理顺政府与慈善关系、建立健全慈善奖惩机制等途径,可以优化我国慈善事业法制环境,促进慈善事业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
公信力是慈善组织存在的合法性基础,是慈善事业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影响慈善捐赠和慈善形象的重要因素,关系着慈善事业的持续发展、慈善文化的弘扬和社会建设的有序推进.当前,应该加强慈善立法,建立与完善慈善组织的内部治理制度、信息公开制度、第三方评估机制和慈善监管体系,加强慈善组织的能力建设,化解我国慈善组织的公信力危机,促进我国慈善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公益捐赠是指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为发展社会公益事业或资助不特定的社会成员而无偿向公益团体或其他法定组织机构捐赠资金或实物的行为。但社会主体向临时机构所做的捐赠和社会主体向特定受益人所做的资助不属于公益捐赠。社会募捐是指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非法人组织以救助、摆脱困难为特定目的,向特定范围或全社会不特定人发起捐赠款物,用于救助特定受益人或不特定受益群体的行为。慈善事业的发展需要完善制度建设,加快慈善立法。慈善行为的法律规制是慈善立法最为核心的部分。  相似文献   

4.
陈瑜 《求索》2012,(5):223-225
近年来,香港慈善事业发展迅速,慈善组织在香港社会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香港慈善组织之所以能够在社会事务中占据重要地位,主要是依靠香港政府和各部门对慈善组织有效、透明的监督管理机制。相对而言,我国大陆的慈善事业发展相对落后,慈善组织的监督机制很不健全。本文重点剖析了香港慈善组织的监督机制,提出大陆应借鉴香港慈善组织的一些管理方法,以期加强大陆慈善组织的监督管理机制,进一步促进我国慈善组织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宁夏政报》2015,(1):11-14
<正>国发[2014]6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慈善事业蓬勃兴起,以慈善组织为代表的各类慈善力量迅速发展壮大,社会慈善意识明显增强,各类慈善活动积极踊跃,在灾害救助、贫困救济、医疗救助、教育救助、扶老助残和其他公益事业领域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我国慈善事业依然存在政策法规体系不够健全、监督管理措施不够完善、慈善活动不够规范、社会氛围不够浓厚、与社会救助工作衔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明确鼓励发展慈善事业,希望其担负起促进第三次分配,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职能,然而我国慈善事业的整体发展水平还有待提升,尤其是《慈善法》的效能并未得到有效激发。在诸多因素中,慈善行政管理机构的设置与职权划分直接影响着慈善事业的发展。通过对中央和省级层面的调研发现当前慈善行政管理分为三种模式。整体上都面临着社会组织与慈善事业发展目标冲突,专业监管与组织能力不足,碎片化管理与协调成本过高等问题。研究认为将慈善和社会组织两块业务纳入民政系统同一职能部门是当前优化慈善行政管理体制的可行方案,可以有效解决部门目标不一致、沟通成本过高和编制约束问题。长期来看,应该在理顺社会组织登记职能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统一、独立、上下对应的专门慈善行政管理机构。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政府以及慈善组织的角度出发,提出促进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建议。政府应该赋予慈善组织独立合法的地位,降低慈善组织的注册门槛,简化准入制度,并且在资金、人才、税收政策方面对慈善组织给予支持。慈善组织应树立现代慈善意识,完善内部管理,建立规范、透明的信息公开制度。  相似文献   

8.
我国慈善事业面临着转型的关口,我国公民慈善观念存在局限,宗族观念使慈善事业具有差序性,求现报观念使慈善事业具有狭隘性,施舍观使慈善事业具有不平等性,平均观使慈善事业具有强制性,无私观念使慈善事业具有难以仿效性。但我国公民传统慈善观念转型为现代慈善理念完全是可能的。我们应该以开放的心态接纳外来文明,以先进的制度诱导人们观念的转变,以现代性的观念推动制度改进。主要措施是借鉴国外现代慈善公益制度,促进民间公益慈善组织发展,普及现代慈善理念,践行传统文化中的信仰。  相似文献   

9.
李实 《理论月刊》2008,(8):126-127
慈善是中国优秀的传统美德,慈善文化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大力弘扬慈善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本质要求。慈善事业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补充,大力发展慈善事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各级政府应充分发挥对慈善事业的统筹规划、政策法规、监督管理等职能。使慈善事业在促进社会和谐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晋长华 《人民论坛》2010,(5):166-167
相对于社区社会救助与慈善服务的不断发展,中国社区社会救助与慈善的志愿服务理论研究明显落后于实践。合理界定社区社会救助与慈善服务的主要内容,研究探索社区社会救助与慈善服务实践途径和服务方式,有助于促进社区社会救助与慈善实践持续延伸和拓展。  相似文献   

11.
论慈善意识的培育与慈善事业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差序格局"的传统人际关系、慈善组织及个人的诚信的缺失、"亚文化"与"主文化"的相互抵触,以及在"藏富意识"和"仇富心理"的双重作用下缺乏"第一行动集团"的引领等因素共同抑制了公众慈善意识的培育,严重制约了慈善事业的发展。因而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我们必须营造有利的社会文化环境、强化慈善激励机制、加强慈善组织自身建设,提升慈善组织的公信力以培育和提升公众的慈善意识,从而促进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国民政》2014,(1):58-58
<正>近年来,江苏省主动适应慈善事业发展的新要求,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慈善组织发展迅速,基层慈善服务组织全面覆盖,社会捐赠和救助数额大幅攀升,慈善监管能力全面加强,初步形成具有江苏特色的慈善事业发展机制和模式。这是江苏省慈善大会传递出的信号。2013年12月26日,江苏省慈善大会在南京召开。副省长许津荣、省政府副秘书长徐国柱、省慈善总会会长俞兴德、民政  相似文献   

13.
慈善意识是现代社会人格塑造的重要元素,是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提高社会公众的慈善意识是慈善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从实践来看,我国公众慈善意识淡薄已成为制约当前慈善事业健康、持续发展的瓶颈。影响我国公众慈善意识的要素包括传统的伦理观、扭曲的财富观、公共价值认同的缺失、法规政策的不完善、慈善组织的不透明和政府角色定位不当等。亟需针对上述问题采取系统的应对策略,才能不断增强公众的慈善意识,以促进我国慈善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从慈善纠纷看我国慈善事业制度化的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慈善纠纷的不断发生,显现出我国慈善事业距离专业化、规范化、制度化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如慈善主体不明确、对善款缺乏有效的管理、过高的道德预期等。作为一项社会化的事业,现代慈善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慈善意识,同时,要求我们积极培育和发展现代慈善组织: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慈善组织内部管理以及外部监督,增强慈善组织的公信力等,在此基础上引导我国慈善事业的制度化建设,以推动平等、互助、博爱、共享的社会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宗教与慈善存在价值层面的一致性,这不仅使宗教慈善组织成为历史上慈善活动主要的担纲者之一,而且使其对于当代慈善事业的发展具有特殊意义。然而,由于宗教慈善组织身份的二重性、政府对于宗教意识形态化的管理以及公众对于宗教组织的认知偏见,宗教慈善组织在我国慈善事业恢复和发展的进程中面临诸多困境,未能发挥其应有作用。加强宗教慈善组织自身社会身份的建构,建立与政府部门的合作关系以及推进慈善活动专业化发展,则是我国宗教慈善组织走出困境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6.
《天津人大》2011,(1):32-33
河西区天塔街道慈善分会自2007年10月成立以来,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高度重视发挥慈善组织在社会救助中的作用,把慈善工作当作一项事业来抓。慈善分会以"倡导常怀慈善心,促进社会和谐文明"为宗旨,扎实有效地开展了特色突出、形式多样的慈善募捐救助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企业慈善的时代价值及其在中国的实践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慈善是企业与社会的双赢选择。企业慈善可以促进慈善事业的发展,达到整合社区资源、促进社区发展的目的,在更为广阔的社会系统中表达一种“关爱与和谐”的理想与信念。同时,企业慈善有利于提升企业自身形象,提高企业的销售业绩,增进企业内部凝聚力。当前我国企业慈善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我国企业应该大力参与慈善事业,开创和谐社会下企业与社会的双赢局面。  相似文献   

18.
我国慈善事业起步比较晚,经验尚欠缺,比起其他国家慈善事业的发展还有一定差距。从近几年来看,我国慈善捐助力度与实际需要救助不相匹配,社会和全员参与程度还不够高,  相似文献   

19.
乜琪 《学习与实践》2013,(3):101-107
慈善组织作为救助领域的重要主体,与政府救助的衔接与合作是必然趋势。发达国家已经从救助理念、救助主体、救助资源、救助机制、救助内容等各个救助环节和方面实现了慈善救助与政府救助的衔接与合作。而我国当前还存在救助主体有待整合、救助资源尚未实现互补等一系列问题,不利于慈善救助与政府救助的衔接与合作的建立。对此,本文提出了促进我国慈善救助与政府救助衔接的四条原则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政协天地》2008,(12):56-59
福建省慈善总会成立于2002年8月22日。6年多来,党和国家对慈善事业越来越重视,各级党委政府对慈善事业越来越支持,社会各界对慈善事业越来越关注,人民群众对慈善事业的参与热情越来越高。福建省慈善总会抓住这个大好时机,按照"立足民政,面向社会,以社会救助为中心"的方针,积极开展工作,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多方筹措慈善资金,大力普及慈善意识,切实提高慈善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