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元寿,数十年如一日战斗在我军后勤战线上,曾被陈毅誉为“我军优秀的后勤专家。”  相似文献   

2.
在华东军区、第三野战军英勇献身的烈士里,张元寿是高级指挥员之一。他是资深的后勤战线的战斗员和指挥员。陈毅同志称他是“我军优秀的后勤专家”。 明星撞击,张元寿遇见邓子恢 1913年4月,张元寿出生在福建省永定县坎市镇田地岭背村一个贫苦农民的家里。十一岁初小毕业后,张元寿便辍学在家。为生活所迫,1927年的春天,他跟同乡人一道去厦门谋生,但无处投奔。冬天,经亲戚介绍,他到龙岩县白土镇的一家杂货店帮工,过上了雇工生活。  相似文献   

3.
提起郭天民,那可是解放军战史上响当当的人物: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六期,参加过广州起义、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和长征,曾任中央军委一局(作战)局长、晋察冀军区副参谋长、晋冀鲁豫野战军副参谋长,与王树声和陈赓两位大将做过搭档,一度是中央军委训练总监部副部长。谈到郭天民,朱德有言:“有功不居功的战将。”  相似文献   

4.
刘晓农 《湘潮》2005,(3):24-28
1988年8月,中央军委公布了我军33位军事家名单,曾任八路军副参谋长的左权名列其中。周恩来曾这样盛赞左权:“一个有理论修养,同时有实践经验的军事家。”在左权诞生100周年的时候,我们介绍他指挥的4次战斗,向读者展示他不同凡响的军事才能。  相似文献   

5.
《党课》2011,(7):36-37
“愿拼热血卫吾华”的左权 “名将以身殉国家,愿拼热血卫吾华。太行浩气传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这是朱德总司令为悼念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壮烈殉国而写的一首诗。  相似文献   

6.
贾军喜  杨飞 《世纪桥》2012,(14):53-58
左权是中国工农红军和八路军的高级将领,他1905年出生于湖南醴陵,1942年5月在侵华日军发动的“五~大扫荡”中阵亡,时任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是八路军在抗日战场上牺牲的最高指挥员,长征时期毛泽东就曾称赞其为“神枪手”,周恩来称他“足以为党之模范”,朱德赞誉其为“模范军人”、“中国军事界不可多得的人才”,是“钢铁般坚强、狮虎般勇猛”的优秀将领。一直以来,  相似文献   

7.
十字岭记忆     
1942年5月25日,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在山西左权县(原辽县)麻田附近的十字岭壮烈殉国,时年37岁.朱德痛悼感人诗篇:“名将以身殉国家,愿拼热血卫吾华,太行浩气传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 我国新闻史上最悲壮一页 就在这次反“扫荡”中,38岁的中共中央北方局机关报《新华日报·华北版》社长兼总编辑何云等46位同志壮烈牺牲,这是我国新闻史上最为悲壮的一页.  相似文献   

8.
《新湘评论》2005,(8):16-16
“名将以身殉国家,愿拼热血卫吾华。太行浩气传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这是朱德总司念为悼念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壮烈殉国面写的一首诗。  相似文献   

9.
信息短波     
3月8日,平和县举行纪念“平和暴动”70周年大会。参加纪念大会的有原省政协主席伍洪祥、原福州军区副参谋长熊兆仁、原省军区副司令李德安等革命前辈,漳州市领导和有关部门领导以及曾经在平和战斗和工作过的老同志、专家学者、平和县干部职  相似文献   

10.
1953年,根据中央军委命令,张廷发所在的十一军军部调归空军,组建空军第五军军部。张廷发担任空军副参谋长,尔后出任空军参谋长、空军副司令员等要职。 “文革”爆发不久,张廷发被打倒。林彪“九一三”自爆后,在周恩来的关怀下,张廷发被列入第一批接回北京的老干部名单,并于1973年5月任空军第一副司令员、空军党委第三书记。  相似文献   

11.
军令部系抗战期间国民党政府新设的一个部。它成立于1938年2月,撤销于1946年6月。“八一三”事变后,国民党政府秘密组织了军事大本营作为最高统帅部,指挥全国陆海空军。蒋介石任陆海空军大元帅,程潜、白崇禧分任总副参谋长。同时将全国划  相似文献   

12.
芷江地处湖南西部边陲,是通往西南诸省的交通要道。素有“滇黔门户、全楚咽喉”之称,历来为湖南西部军事重镇。 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蒋介石令中国陆军总司搠钦负责一切受降工作。8月18日,中国陆军总司令部副参谋长冷欣先赴芷江成立“日本投降典札筹备处”。8月  相似文献   

13.
讲起卧底擒毒犯,笔者眼前这个身着警服的小个子满脸从容。他就是优秀共产党员印春荣,云南公安边防总队保山支队的副参谋长,干练、精神,目光睿智。2004年11月,被评为第15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  相似文献   

14.
陈龙,原名刘汉兴,1910年12月出生于辽宁抚顺。他早年参加东北军,“九·一八事变”后,毅然率全连士兵投奔中共党员李延禄率领的抗日救国军(后称抗日自卫军),先后任营长、团长和自卫军副参谋长。  相似文献   

15.
王政柱(1915-)湖北省麻城县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方面军第四军第十师二十八团政治处宣传员、师部书记、军部书记,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参谋,红军总司令部参谋,一局作战科副科长、科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总指挥部参谋、作战科科长,军委一局二科科长、一处处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军委一局副局长,西北野战军副参谋长,第一野战军副参谋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西北军区副参谋长,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参谋长兼西海岸指挥部参谋长,海军青岛基地副司令员、司令员,海军副参谋长,南海舰队第一副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后勤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副部长、顾问。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相似文献   

16.
原福州军区副参谋长、福建省政协副主席熊兆仁将军和夫人杜坚共同创作的《大江情》诗集,已由海风出版社出版。 原全国政协副主席杨成武上将题写书名,原福州军区副政委王直将军为诗集作序,序文中说:“诵读起来,觉得史实传真,催人奋进,声韵和谐,格调清新,威武雄壮,是一册饮马长江,春绿江南的史诗,讴歌了人民战争的光荣传统,抒发了我党我军依靠人民英勇善战的革命豪情。”  相似文献   

17.
张经武,湖南酃县人,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过西南军区副参谋长、西藏军区第一政治委员、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66年初夏,“文化大革命”的烈火熊熊燃烧起来。刚从西藏回到北京担任中央统战部副部长不到一年的张经武对当时的情况不太了解,对于中央统战部出  相似文献   

18.
叶介甫 《世纪风采》2014,(12):15-23
年轻一代,许多人能背毛泽东“前头提了张辉瓒”的诗句,却少有人知道在这场战斗中身为红军团长的李聚奎;许多人听过突破乌江、强渡大渡河的战斗故事,但也许不知道参加那些战斗的红一师的师长就是李聚奎;很少人不知道有个四野,但不一定晓得李聚奎是四野的副参谋长。李聚奎这位被中央军委誉为“功高德亦高,楷模昭后人”的开国上将,曾被称为红军、八路、解放军的开路先锋、骁勇战将和“将圣”。  相似文献   

19.
“王原则”,是群众送给我的老领导的绰号。这其中有几多赞许,更有几多钦佩。他名叫王广乾,参加工作近四十年,曾在部队任飞行大队长,军分区副参谋长,1986年转业到咸阳市建委,任纪检组长十多年,说话办事很讲原则,脾气倔强,在我们系统中是有口皆碑的。我原在综...  相似文献   

20.
张学思是人民军队的优秀将领、中国人民海军的创建者之一、爱国名将张学良之弟。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八路军冀中军区参谋处长、平西军分区副司令员、辽宁省政府主席、省军区司令员、东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新中国诞生后,先后担任大连海军学校副校长、海军司令部副参谋长、参谋长等职。1970年5月29日在林彪、“四人帮”迫害下含恨病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