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正置身现代文明中的人们,时常在不经意间淡忘古老的文化。"非遗"名录里的那些传说、歌舞、曲艺、皮影、剪纸、绘画、民俗节庆等,无不蕴藏着珍贵的"文化基因",它们唤起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记忆。遗憾的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今天,已经有数不清的辉煌的文化遗产被岁月的风沙所掩埋,消失的文化与文明不能再生,我们只能面对着远古遗址黯然神伤。让祖先们留下的文化遗产得以保护和传承,让后人能够领略古人的智慧,汲取艺术的养分,是我们每个人应负的责任。  相似文献   

2.
《中国律师》2004,(4):77-77
中国社会正在法制化,中国的律师们正在成为最有力量的群体之一。作为法制社会的重要基石,中国律师们应当更多地关心自己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遗产保护。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有悠久的历史,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我们的文化遗产正在迅速丢失,如果任其发展,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无文化遗产可言,我们将只能生活在没有文化传统的苍白和冷漠的环境中。在华东政法学院在京校友会和美国驻华使馆文化处的支持下,北京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发起面向律师的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培训计划。该计划由何戌中先生主持,他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特聘的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和美国考古…  相似文献   

3.
当课题组联系到芮沐先生的家人以后,得知芮沐先生已届百岁高龄,听力较差,无法进行直接的语言交流,在无限遗憾之际,我们最终还是决定去探访一下芮沐先生.一方面,芮沐先生作为我国现在资历最老的法学家,如果在我们的访谈录中缺失,那将是一大不完整;另一方面,2008年7月是芮沐先生的百岁寿辰,这世上有多少人能不庸碌一生而又可经历一个世纪的沧桑呢,我们想为芮先生的百岁华诞献礼.  相似文献   

4.
面对着祖先开创的如此精彩、精美、精妙的文化遗产,我们的心情如何? 惊讶、幸福、骄傲--但是你有没有一点遗憾? 有的人略知一二,有的人知之甚少,更多的人根本就不知道上海历史文化的多彩、悠久和醇厚.  相似文献   

5.
《法治与社会》2002,(5):6-9
曾经水草肥美的草原正经历着沙尘暴的肆意劫掠,曾经葳蕤蓁蓁的原生林不知何时已在发达地区荡然无存,仅剩的星星点点分布在穷乡僻壤的深山老林里,而那里的木头财政或石头经济正在毁掉它!黄山顶上的塑料假松更让人惊不能言,黄山美好的形象会不会像黄鹤一去?还有青海湖、三江源、龙池、失守的古浪、脆弱的青藏高原,它们已再经不起折腾了,如果它们的生态环境问题还不能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那么,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子孙只有在教科书里追忆这些大自然的神奇杰作了……知否,最后一滴水是泪,那是大自然无声的控诉!  相似文献   

6.
玩过电脑的人都应该知道电脑病毒、木马、恶意代码这些名词,对付它们的有效武器就是防火墙--在电脑未感染这些病毒的时候,将之拒之门外。否则,等感染之后再亡羊补牢,已经悔之晚矣。同样的道理,我觉得人民的生命和财产也需要一道有效的防火墙,可以在天灾人祸到来的时候,形成一道良好的屏障,至少应该可以减少损失。遗憾的是,我们目前的防火墙并不有效。这是人民政府的失职,责任在政府,不在人民。从历次洪涝、地震、火灾、非典、禽流感、毒奶粉这些天灾人祸来看,政府好像喜欢轰轰烈烈的救灾,  相似文献   

7.
知识产权应成为后期气候谈判的正式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哥本哈根举办的联合国气候大会虽然没有达成最终的实质性协议,但却使我们更进一步认识到了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必须依赖先进适用的环保技术,并研发更新现有的环保技术并加以有效利用。发达国家对气候的变化有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它们不仅应给予发展中国家资金支持,  相似文献   

8.
中国法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一个文化的检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历史常常因为一些巨大的事变而断裂、中止或者转向,但是这些恐怕都还是表面现象。如果我们细心探寻,也许不难发现,在那些断裂了的历史表象之后,有一些古老的东西,它们从极其遥远的过去,从某个鲜为人知的时代,悄悄地延续至今。人们从不曾注意到它,正好表明它暗地里支配我们的顽强、有力,表明它在多大程度上成为我们心  相似文献   

9.
前育近年来,全国古建筑火灾形势严峻。湖北武当山遇真宫主殿被大火烧毁,震惊海内外;前几年临汾尧庙发生的大火再次给我们消防工作者敲响了警钟。古建筑是全人类的共同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古建筑的消防安全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0.
言论广角     
《中国司法》2013,(8):4-5
沈德咏:严把司法证明关口坚决防范冤假错案无论多么良善的制度、多么科学的观念,如果不能转化为实际行动,都只能是一纸空文、一堆空话。古今中外发生的冤假错案,无论是故意为之,还是无心之过,多与证据制度不健全或落实不到位、证据观念产生偏差、证据运用把关不严有关联。在刑事诉讼中,要注重发挥好取证、举证、质证、认证这四个司法证明环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最好的年华里,我们聚在一起;在最美的时光里,我们终要分离。一场淋淋春油过后,阳光不紧不慢地泼洒在这片土地上,驻足校园,又让我不自觉地融入毕业之际的种种……曾经,我们说好临走的时候告别都要豪爽、都要洒脱;而现在,我们将来的相聚是如此可遇而不可求!马上毕业了,看着即将分别的战友,拥抱中不知是汗水、泪水,还是雨水划过彼此的脸颊?湿润的眼眸传递的究竟是什么?是入学时怀揣的梦想?  相似文献   

12.
葛冬梅 《中国监察》2009,(18):59-59
在我国,每年用于公务接待方面的支出总额偏大,在财政支出中所占比例偏高已是不争的事实。大量的公款吃喝不仅浪费了资源,挥霍了钱财,而且还败坏了风气、滋生了腐败,为党和人民群众所深恶痛绝。如果吃喝风不加以有效遏制,吃掉的是党的优良传统,喝掉的是民心。公款吃喝已成为打造廉洁政府的一个严肃政治问题和严重经济问题,已经到了非下大力整治不可的时候。  相似文献   

13.
张鸣 《检察风云》2008,(20):31-31
日前,在中国浦东、井冈山、延安干部学院举行2008年秋季开学典礼上,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说,当干部要有敬畏之心,一要敬畏历史,使自己的工作能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二要敬畏百姓,让自己做的事情对得起养育我们的人民;三要敬畏人生,将来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感到后悔。  相似文献   

14.
沉默权与如实供述义务--是谁在使用武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 写作这篇文章缘于对电影中两副场景的对比和思考.在美国的警匪片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警察将犯罪嫌疑人抓获后所说的第一句话是:"你有权保持沉默……."而在中国的警匪片中,当警察讯问犯罪嫌疑人的时候,在审讯室的墙上往往写着八个大字:"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当我们把这样的场景放在其各自的背景里加以考察的时候,我们能够深刻地体会到它的合理性,甚至已经习以为常了,但如果我们对这两者加以比较,我们会惊奇地发现对比原来是如此的鲜明和深刻.  相似文献   

15.
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处遇制度 ,尤其是具体刑罚的裁量适用原则 ,是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制度中极为重要的内容。① 在我国无论是法律规范还是司法运作 ,对于未成年人犯罪的刑罚适用问题都有一定涉及。对此加以深入探讨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一定比较研究 ,有助于我们加深对未成年人犯罪处遇制度内容的深刻认知 ,并相应地提出完善的建议。一、依法不适用死刑的原则死刑的合理性与正当性 ,自贝卡里亚以来一直备受争议。在我国 ,1979年刑法第 14条规定 ,犯罪的时候不满 18岁的人 ,不适用死刑。但是已满 16岁不满 18岁的 ,如果所犯罪行特别严重 ,可以判…  相似文献   

16.
关于法治,流传着这样一段“故事”:“曾经有一个经典的案件摆在公众面前,人们没有珍惜,等到失去的时候才后悔莫及。人类法制史上最不幸的事莫过于此。如果上天再给一个机会的话,我们一定会紧紧抓住那个案例,从中找到通往法治的钥匙……”上面的内容当然只是笔者的“恶搞”,而“恶搞”的灵感则直接来自于前不久沸沸扬扬的“许霆案”。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很大程度上以知识分子为代表的社会精英,成了中国道德的指针。遗憾的是,很多时候,知识和道德是不必然成正比的,我们只能用法律来守护道德的底线。被潘多拉魔盒改变人生2006年11月7日,星期二,正是立冬时节,天气有点干冷。下午两点,北京市崇文外大街新世界大厦的金山城酒家内,一桌客人边吃边聊,就在觥筹交错之间,警察破门而入,带走了其中的一位,他就是刘国锋,也就是我眼前案卷中的犯罪嫌疑人。  相似文献   

18.
宋瑞芳 《法制与社会》2010,(32):260-261
不可分之债是指以不可分给付为标的的复数当事人的债。对于"不可分之债",许多学者都有用"熟悉的陌生人"来形容,说它是陌生人,是因为在我们所学的教材中根本没有关于"不可分之债"的概念,在理论上我们都见不到其踪影,在实践中我们更能可想而知了。说对它熟悉,是因为在一些比较法的教材中,我们可以看到可分之债、不可分之债以及连带之债的分类。但是我国的民法并没有关于"不可分之债"的规定,在1986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也仅仅是在第86条和第87条分别规定了按份之债和连带之债。但是在梁慧星教授起草的《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中,在第22章"债的种类"中又分别规定了按份之债、不可分之债和连带之债,可见,不可分之债在我国是有存在的必要性的,那么到底什么是不可分之债;它与连带之债等是什么关系;在我国将来的民法典中应不应该规定不可分之债等,如果规定又应该怎样协调与我国已经有所规定的债的种类的关系,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正> 经济合同一旦依法订立,就设定是必须要履行的。因此,如果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中所订立的条款,即被视为违约,并要对此所造成的损失承担相应的责任。鉴于此,当事人之间就会对一些不履地合同的除外情况加以讨论,并对由于这些情况而造成的责任作些限制性规定,这样的条款被称作不可抗力条款。这些条款在各国法律中都有规定并加以分类。但由于各国在政治、经济制度上的差异以及立法的历史条件和经济背景的差异,对不可抗力条款的规定和司法实践也就存在区别。尤其是在由于政府行为所引起的商业风险中,这种差异更  相似文献   

20.
“非典”专利大战,引发社会各界对生物技术知识产权保护的极度关注。而“非典”专利的源头,是科学家对该传染性疾病的认知了解。据有关媒体报道,我国是“非典”发病人数最多的国家,因此给科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非典”病例。但由于我国科研体制的原因,数家科研机构各自为战,治疗“非典”的临床医院忙于救治“非典”病人,无暇顾及科研,使我们与快速获得科学前沿研究成果的机会失之交臂。“非典”专利涉及国家安全和国计民生。面对几千人患“非典”,面对一些地区的人民生活和生产受到“非典”影响,我们需要反思人类的行为和社会预警机制。“非典”考验了我们的社会公共管理和应急能力,也让人们对知识产权与国计民生的关系增加了一些新认识。“非典”专利体现的是未来商业利益的争夺,以至于我们一些科学家出于公共利益的考虑,拒绝申请专利。但是,我们迫不得已地说“但是”,“非典”病原体的一些基础专利一旦被发达国家控制,将来某一天如果疫情再次爆发,他们的商人会携带有效治疗的药物,以高出常规几倍甚至几十倍的价格,让我们的老百姓承受是治病还是破产的选择痛苦。这不是危言耸听。尽管“非典”大敌当前,应当及时治病救人,但长远的国家利益和安全不能不考虑。商业竞争从来都不是温良恭俭让。可怕的“非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