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位80岁的老人和他受过高等教育的儿子坐在沙发上聊天.突然窗台上飞来一只乌鸦.老人问道:"那是什么?"儿子回答说:"那是一只乌鸦." 几分钟过后,老人又一次问道:"那是什么?" 儿子不耐烦地说:"爸爸,我刚刚告诉你了,那是一只乌鸦."  相似文献   

2.
在南行奔驰的列车上,对面坐着一位老者,他取物品时不 小心,把一只新鞋掉在窗外,周围的旅客为他惋惜。不料,那位 老者立即把第二只新鞋也从窗口扔了出去。在众人吃惊的目 光中,老人解释道:"这一只鞋无论多么昂贵,对我来说也没有 用了,扔下去,谁若捡到一双,说不定凑巧能穿呢?"  相似文献   

3.
正我已连任两届东至县人大代表,多年的履职经历,使我深知人大代表是一种责任,更肩负着人民群众的嘱托与厚望,8年风雨一路走来,我积极为身边的百姓谋幸福做贡献。走在熟悉的田野上,看着雪白的棉花,金黄的瓜蒌,心里说不出的满足。看到村里60岁高龄的杨自发老人正在为自己的晚稻灌溉,便主动帮着老人整理起沟渠,抓起一把稻穗发现很瘪,再三叮嘱老人家要多浇水。田间地头看收成,走村串户听民声,作为村民"当家人"的我,心中把百姓  相似文献   

4.
眼看着迈过冬月就是腊月了,可儿子仍然是一件毛衣套一件夹克,不沦我在后面怎样唠叨,儿子都充耳不闻,仍然过着自己单薄的日子.那天,我抓住儿子,不穿上棉袄便不让他去上学.儿子却将手往我掌心一塞,问:"妈,我手冷吗?"我一握,还真不冷.趁我不注意,儿子背上书包,蹿出了门,我不禁无奈,他难道真当自己是个活火炉? 那天,儿子真的感冒了,一天打好几个喷嚏.在我的强硬要求下,他终于不情不愿地穿上了棉袄,且说:"我这是孝顺您,其实我一点儿也不冷."说完,又打了一个喷嚏,气得我直翻白眼.  相似文献   

5.
熟人     
我是在11路公交车上遇到菲利的,他是我的老同学,大学四年,我们是公认的铁哥们,连衣服都互相换着穿,所以,我们极其夸张地来了一次拥抱。煞是令旁人羡慕。彼此问候,才知道我们都在墨西哥,他结了婚,我也有了家。所以,我竭尽全力地寻找关于工作、家人、小孩的话题,可惜,当初经常秉烛夜谈的我们似乎少了许多默契,只那么三言两语便结束了。  相似文献   

6.
微专栏     
《法律与生活》2013,(16):38-38
《新闻晨报》(媒体)青岛有一位老大爷中暑晕倒在人行道上,3名路过的女子伸出援手,把老人扶起来,拍掉他身上的尘土,还给他打起遮阳伞,为他按摩解暑。她们在老人身边守护了1小时,待其家人赶到后才默默离去。目前,老人已无大碍。网友"马思千里路"回应:天下多爱心,出门增平安。大家伸援手,世上少磨难。正气常传递,邪气如鼠窜。人人帮人人,家家尽开颜。  相似文献   

7.
"因工作关系,我成为《检察风云》的忠实读者;又因‘鉴赏家’栏目,使我对收藏颇感兴趣。"当收到《检察风云》鉴赏家的知心读者来电,得知他因本栏目而开始关注收藏,故此特别为大家送上这位读者身边的收藏故事与大家分享。去年春上,我在一经营老红木家具店见到这四只瓷盘,我为瓷盘上的文字深深吸引,尤其是其中一只盘子上书写的"梁山铜"的"梁"字与我姓氏相同,更觉有缘。听店主说,他昨日在一老人家里收老红木家  相似文献   

8.
补丁不只属于老百姓张涌报载,不久前因公出访以色列乘飞机罹难的沈阳市市长武迪生,一生艰苦朴素。他作为一市之长,住的是旧平房,衬衫、袜子破了,补了再穿。在一次会议的休息期间,一位熟人和他开玩笑说:“市长怎么也穿打补丁的袜子?”武迪生平静地回答:“如果补丁...  相似文献   

9.
艾米和她的父亲、母亲明天就要离开白宫了.母亲走进艾米的房间帮她清理物品,艾米正坐在地毯上把玩一只金手镯,眼前还摆着一尊耶稣头像. "妈妈,"艾米看着母亲,"我要把它们带走." "艾米,这办不到.因为这些东西不是送给你的……"母亲罗莎琳话音未落,艾米抢着嚷道:"谁说不是给我的?这只手镯上面刻着我的名字,在意大利时,佩尔蒂尼先生说这是他专门请人为我做的.你看,它很小,只有我能用.  相似文献   

10.
迟到的幸福     
我是一名普通的人民调解员,2012年5月调解的一起纠纷,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5月1日上午,一名60多岁的老汉,脸上带着血迹,跌跌撞撞地找到我,一进门就哽咽着说:"您帮俺处理处理吧,俺住的房屋快塌了,一翻建就打架,再不翻建,俺就没处住了。"说着说着号啕大哭起来。我赶忙把他搀扶起来,待情绪慢慢平静下来,老人开始诉说他十多年的遭遇。喜从天降难欢乐,纠纷骤起拳相向  相似文献   

11.
用蛋管住鸡     
黄鹤 《政府法制》2013,(23):47-47
春天,考恩从市场上买来几只小鸡,养在了自家院里.他希望小鸡快点长大,能早日下蛋. 一天考恩下班回来,看到有人在院门口挂了个牌子,上面写着:"请管好你的鸡,别让它们再窜到我家院子撒野."他警觉地去找鸡,发现一只都没少,便没当回事.那之后,考恩常听到邻居理查德在大声抱怨,一会儿说鸡踩了花草,一会儿说他家院子里有鸡粪……考恩想:不就是几只调皮的鸡,值得这般小题大做嘛! 事态的发展超出了考恩预料,有一天,考恩清点鸡时突然发现少了一只,于是慌张地跑到理查德家,发现那只鸡果然被他关在笼子里,上面还挂了个牌子:再不管好鸡,我就宰了它.考恩抱起鸡,找理查德理论:"我家鸡只是偶尔溜到你家,至于你如此报复吗?"理查德气不打一处来:"它们敢再来破坏,我就下手!"两个人吵了半天才罢休.  相似文献   

12.
在电视节目“中华一绝”中,曾经介绍过一只神奇的杯子:杯中有一个老人,老人的胸前有一个痣一般的小洞,杯子的底部也有一个小洞。平时它与普通的杯子没有什么两样,但当杯子中的水超过老人胸前的小洞时,杯子底部的小洞便开始漏水,直到杯中的水全部漏完为止。据说这只杯子是专门在酒宴上用的,为的是不让那些贪杯的人斟酒过多,否则便会一滴也喝不到,故而又将这只杯子称为“贪心杯”。记得我曾以“贪心杯”为例,写过一篇文章,想通过它来说明一个道理:为人不可太贪,因为太贪的结果必然是一无所得,甚至还要付出更多的代价,真所谓是“得不偿失”。然…  相似文献   

13.
害怕送礼     
晓敏 《公民与法治》2013,(13):48-48
王青刚分到乡里当干事员的时候,某天回老家探亲,看到堂屋门口拴着两只大红公鸡。他那七十来岁的老母亲指着这两只公鸡对王青说:这是前院你三叔送来的,让你掂回城里吃呢!我不要,他非留,推搡了半天,也没能让他掂走。你三叔送来两只鸡,是有事求你呀,他是残疾人,应该能吃上低保的,可是村委会主任把低保指标都给了他本门人了,真正的残疾人没有份儿。他听说你来乡里工作了,应该能和村主任说上话,看能不能活动活动,帮他说句话……  相似文献   

14.
据报载:东北一位老人不慎掉入冰缝之中,被一只狼狗救起.不料,狼狗却不容随后赶来救人的一群人靠近老人,随遭杀身之祸.情急之中,这群救人的人并不能够容忍一只狼狗在这里狺狺狂吠,便一拥而上,将那只"忠诚"的狼狗杖以棍棒,打死了……  相似文献   

15.
有来头的狗     
我有一位朋友,以贩狗为业.我叫他帮我找一条好狗.他问我:"你要狗干什么?吃狗肉,还是看家?"我说:"看家."  相似文献   

16.
(本故事纯属虚构)1.自从画蛇添足的故事传开后,那位为蛇添足的人也出了名,并被人们称呼为“添足者”。可他并没有因自己的弄巧成拙感到羞愧,而是从这件事中发现了自己的特长和优势,他想:我之所以“添足”是因为我有超出常人的能力和反应,为何不在此方面下些工夫,干出些常人不能及的事情,让他们瞧瞧?决心一下,说干就干,添足者便勤学苦练起来。2.时光飞逝,一转眼已进入21世纪。添足者经过闭门苦练,现在自以为已达到诗书画印俱佳的境界,于是便想闯出一番天地来。经过考虑,添足者在街上开了一家“帮你办”的公司,宗旨是:有求必应,一切困难帮客户…  相似文献   

17.
《法庭内外》2011,(9):57-57
我父母就生了我这一个女儿,我结婚后,因与丈夫感情不好,他提出了离婚要求。然而,那时我父亲刚确诊肠癌晚期,为了不让老人临终再多一份牵挂,我求他再忍耐一时,等送走老人再说。半个月前,父亲走了,办完丧事的第二天,他就来催问什么时候去办离婚手续。我也同意离婚,我知道,我继承得来的财产,他也有权要求分割,便不想让他占这个便宜,准备放弃继承,请问法律允许吗?  相似文献   

18.
苦难人生     
正那天早上,刚起床就接到同学、乡镇派出所长杰的电话。他问:"你还记得忍吗,以前班里的那个小个子。"我在脑中不停地搜索,终于模糊地忆起他的大致模样。我问:"有什么事吗?"杰说:"他太可怜了,个子小,人又老实,35岁才买个蛮子做老婆,可前几天他8岁的女儿又被本村一男孩强奸了。目前案子已送到你们检察院,星期一我让他去找你,你看着有啥能帮的。"星期一刚上班,忍带着他的小女儿来  相似文献   

19.
我面前坐着一位老人,身材瘦小却声音洪亮,且记忆清晰,表述严密,不像是一名只读到初中一年级的64岁老农.他叫王干东,就住在我老家屋后不远,但我几乎不记得有这么一个人,而这次回到乡下老家,乡亲们却到处在谈到他,因为他和一帮同样普通的老人做成了一件几乎不可能的大事:把被乡政府掌控多年的湖港发包费争取到了群众手中.2010年春节前一天,全乡人民(包括我这样在外工作的人)每人都领到了240元的分红.  相似文献   

20.
汉高祖刘邦推翻秦王朝,打败项羽 统一了全国以后,便开始追求起玩乐来 了。他在京城附近圈了一大片山川土地, 称之曰"上林",专供他打猎取乐之用。 相国萧何比较能体察下情,便上书 高祖说:"长安附近可耕田地很少,而'上 林'内空地很多,恳请陛下把这些空地赐 给无地的百姓耕种。" 萧何的建议惹恼了汉高祖,刘邦说: "你明知'上林'是我打猎之地,为何要我 让给百姓耕种?我看你是收了人家的钱 财,才说这番话的。"他下令将萧何抓起 来,交廷尉治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