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作为一句至理名言如今却被两款打车软件打破了。“想免费打车吗?-5上用嘀嘀打车吧!”这并不是一句广告噱头,是一个事实,一个天上掉馅饼的事实。那么,是不是免费就一定全是好处呢?姑且不谈“免费”仅仅是软件公司吸引关注度、增加客源的暂时性手段,单单打车软件本身近期就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争议。’我们也不妨来聊聊这个关乎大家出行的话题。  相似文献   

2.
从强制缔约看“打车软件”的法律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新技术的规制不能脱离法治轨道。"打车软件"的规制实践无法回应公众质疑的现实暴露出缺乏私法理论支撑之单纯行政强制管制的不足。"打车软件"加价功能违背了出租车承运服务强制缔约之价格强制义务,而弱势群体对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熟悉使其丧失了平等缔约机会,违背了强制缔约实现契约实质正义的制度初衷。占用公共资源之新技术的推行应使全体公众受益,更不应成为违反既有制度的手段。面对挑战,对"打车软件"因噎废食地绝对禁止或毫不干涉地放任均不足取。应取消"打车软件"的加价功能,以规制司机的任意加价行为,发挥价格在合理配置公共资源中的作用;同时将"打车软件"与声讯电召平台对接,提供多元供车途径以保障弱势群体的平等缔约机会,进而真正实现契约实质正义。  相似文献   

3.
近期,关于滴滴等网约车的新闻甚嚣尘上,却没有人想一个核心的问题:打车的行为属于什么样的合同行为?滴滴等网约车的本质是什么呢? 我出门招呼空车的形式和用打车软件呼车有什么区别?我看见空车第一个跑过去是不是就不能优先于那些用打车软件的人?  相似文献   

4.
吴斌 《法庭内外》2014,(7):36-37
正近来"嘀嘀打车"和"快的打车"两大打车应用软件运营商大打"补贴战",2014年1月初"快的打车"依托阿里巴巴宣布投入1亿元补贴,随后"嘀嘀打车"依托腾讯宣布对乘客和司机加大补贴投入,随后"快的打车"宣布再投入5亿元补贴,2月17日两款打车软件的运营商再次加大补贴力度。随着两款打车软件对司机和乘客的补贴大战不断升级,司机和乘客不亦乐乎地抢拿实惠,而网上一则"打车不花钱反赚10元"的赚钱攻略也迅速走红。那么,通过打车软件补贴赚钱的攻略是  相似文献   

5.
胡友章  苏波 《检察风云》2001,(10):48-49
巧妙周旋智勇的姐计擒恶魔 2000年11月21日,烟台市个体女司机王小文(化名)早早就开着夏利出租车上了街。8点多钟,行至牟平区东关小学附近时,一名约有一米八高,身强力壮的小伙子招手打车。王小文停下车,先问了一句:“上哪?”“上王家窑去。”王小文示意上车,男子打开前门坐到副驾驶座位。车  相似文献   

6.
正事件回放随着科技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手机等电子科技的普及,传统的生活模式正迅速地被新兴的创新模式所改变甚至取代。如手机炒股、手机支付还有近来热火朝天的打车软件等,无不改变了老百姓一些传统的生活和消费方式,正所谓科技改变生活。"人人快递"是四川省一家公司搭建的一个电子  相似文献   

7.
辛颖 《法人》2014,(8):36-37
正打车软件只是解决城市居民生活需要的一种方式,真正地解决问题还有待各方的合作和努力。毋庸置疑的是,市场会提供最好的选择,政府的规制要适当而切中要害在经历了疯狂的"烧钱"大战之后,7月17日,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发布的《关于促进手机软件召车等出租汽车电召服务有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这一纸中央级别的文件,终于为打车软件的合法地位正名,同时对地方提出了统一监管的指导性意见。2013年起,伴随着移动终端功能的日益强大,手机打车软件也进入了急速  相似文献   

8.
时下,嘀嘀打车和快的打车等各种“打车软件”在各大城市悄然流行,它们以其快捷、准确、经济的特点颇受人们欢迎。而背靠腾讯、阿里巴巴两大巨头所出现的打车现金补贴方式,给司机和乘客带来一定程度的方便和实惠的同时,也给政府监管部门带来新的挑战,并有可能引发相应的法律风险。  相似文献   

9.
"红灯停绿灯行,黄灯闪烁需慢行",这是我们在幼儿园时就会的一句顺口溜。可黄灯"需慢行"三个字的暧昧,到底该怎么理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黄灯表示警示,而"警示"又代表什么?在现实生活中,司机们深有体会:有时候一两秒钟的瞬间,连他们自己都分不清闯的是红灯还是黄灯,然后就被监控设备拍下了违章记录。  相似文献   

10.
江鹏程 《法庭内外》2014,(11):48-49
正有一句电视广告词总会在午夜时候响起:"有了它你就拥有了一部永远不会丢失的手机,错过它将是您最大的遗憾。"错过后遗憾不遗憾还真不好说,但智能手机的防盗功能逐渐在商业社会中成为手机的一大卖点却是不争的事实。的确,在信息为王的商业社会,一部包含着商业秘密的手机其价值远远超过了手机自身的价格。所以,防盗、刷机这种"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博弈也成了手机性能是否足够强大的一大看点。而今天的这则案例要从一部手机谈起。  相似文献   

11.
正打车软件到底该何去何从?笔者认为既不能像支持方所言对其不管不问任其畸形发展,更不能按反方要求取缔类似软件。我们应该抓重点看主流,既要分析出一个初衷很好的软件为何在国内不像国外那样皆大欢喜的原因,也要针对打车软件自身可能存在的不足,进行一系列整改优化,使其真正服务于社会。软件的发明是顺应社会需求,在出租车资源紧张的今天促进公共资源更加便捷、高效的利用。打车软件以广泛使用的手机为载体并省略服务台的中转环节,使  相似文献   

12.
文学翻译的目的何在?仅为了向读者介绍作品的故事情节,还是通过阅读这些作品,让读者了解名著中所包含的深刻思想内涵以及原文作者的本意?大凡严肃的译者都以后一种目的为追求.尤金·奈达提出"翻译,即译意",这句名言明确了翻译的使命所在.因为原文作者的本意是译作的根本.离开了这一根本,译者的创作就表现出一种随意性,就会造成原作意义的流失.  相似文献   

13.
正前段时间,"滴滴打车"软件着实风光了一把,在出租车司机拉客的积极性大增的同时,还大把地给司机和乘客送钱。软件方的慷慨解囊,拓宽了人们的视野,原来打车可以如此便捷、省钱。在很短时间内,一窝蜂地拥现了大量的打车软件,打造了一个又一个电子租车平台。有人更把眼光盯上了高端客户,号称能用奔驰、宝马等豪车为客户服务。参与运营的人员兴奋地说,一辆奔驰、宝马级别的车参与到平台的服务后,会有近万元的月收入。  相似文献   

14.
尹卫国 《检察风云》2013,(11):34-35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5月1日上午,济南市民李晶在山东曲阜三孔景区门口背诵完30句论语后,成为第一个获得景区免费通行证的游客。当日共有347人因背诵论语合格,喜获免费游玩世界文化遗产、国家5A级景区孔庙、孔府、孔林。(见5月2日《中国青年报》)"背《论语》免费游三孔",是曲阜新近推出的旨在弘扬国学的文化旅游  相似文献   

15.
大案速览     
《法人》2014,(6):9-10
正"嘀嘀打车"被诉商标侵权日前,杭州一家企业以"嘀嘀打车"商标构成侵权行为为由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赔偿8000万元,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已正式受理此案。原告诉称,自己于两年前注册了"嘀嘀"以及"DIdi"的商标,被归类于第9类商标(计算机程序、可下载软件等类型),并于2012年5月21日成功注册该商标。而"嘀嘀打车"产品的开发公司——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提出注册申请则是半  相似文献   

16.
正最近打车软件的盛行,虽然貌似既给乘客提供了便利,也为出租车司机带来了更多的赚头,但从目前看,打车软件仍存在着各式各样的弊端,其并没有解决当前城市里打车难的根本问题,笔者认为应尽快取缔打车软件。  相似文献   

17.
<正>"客户至上"不是一句空话,安防企业客服中心应当用实际行动落实。如何落实呢?本文提出了建议。"客户至上"、"客户的利益高于一切",是很多企业对客服中心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陈景辉 《法学》2018,(1):3-18
"是否存在习惯法"是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它包括两个子问题:第一,是否存在"习惯法"这种独特的法律类型?第二,习惯是否在说明法律的性质时是不可或缺的概念要素?对于前一个问题,由于无论以何种方式进入法律领域的习惯,要么是制定法的内容、要么是判例法的内容、要么根本就不是法律,所以并不存在习惯法这种独特的法律类型。对于后一个问题而言,习惯与法律性质的理论连接,依赖于"化约论"这种研究方法的运用;然而,化约论只是主张要说明法律的性质必然诉诸某种社会事实,但并没有必然指向习惯这种社会事实,所以这种类型的习惯法观念也难以成立。  相似文献   

19.
吴斌 《法庭内外》2014,(8):22-23
正2013年,上海、东莞等城市开始流行一种新型的快递模式,下载一款手机APP,通过认证后,就可以成为一名"自由快递员"。如果快件起始点和自己当天行程吻合,就可以通过软件抢单,抢单成功后,顺路带快件到目的地,会得到10元到30元不等的报酬。这样,人人都是快递员,顺路回家还可以赚到一定的报酬,何乐而不为呢?这款软件就是四川某科技公司开发的"人  相似文献   

20.
吕斌 《法人》2009,(12):12-19
购买一个网卡和一款破解密码的软件,就可以搜索方圆几百米内的无线路由器信号,从而实现免费上网——这种好事不是不可能,而且已经悄然兴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