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主、客观违法论是基于对法规范性质的不同理解而产生的相异违法观,客观违法论将评价规范与决定规范进行有机的分离,从而有别于对违法与责任进行一体化理解的主观违法论.我国的犯罪构成实质上为刑事违法的构成,即采用主观违法论.由于将无刑事责任能力的人所实施的危害行为排除在犯罪研究之外,因而我国的犯罪构成理论在一系列问题的解说上存在着诸多弊端.  相似文献   

2.
公司清算制度的比较研究与制度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如果把中国与美国的公司清算制度加以比较 ,两者最大的差异在于 :美国的公司清算制度有完善的保障公司债权人利益的规定 ,而我国却没有。我国公司清算制度存在着清算主体的确定、清算执行、违法清算行为的责任规范等方面的问题。因此 ,在公司清算制度的设计中应引入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和债权侵权行为理论 ,并强化清算责任  相似文献   

3.
崔冬 《行政论坛》2011,18(1):64-68
行政违法与犯罪分属不同的法律部门,其法律后果分别是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二者属于社会危害程度不同的违法行为。行政违法与犯罪的衔接在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如以罚代刑现象严重,多次行政违法与犯罪的衔接缺乏理论依据,行政违法案件移送司法机关缺少相应的程序规定等。针对上述问题,应当从行政违法案件移送司法机关、行政处罚与刑法的折抵、多次行政违法向犯罪转化、增加刑法罪名等方面完善现有法律规定。  相似文献   

4.
行政违法现象在我国大量存在 ,程序违法、越权行政、滥用自由裁量权、行政不作为是其几种主要表现。造成行政违法的原因既有法规本身的因素 ,也有执法人员动机、素质的原因。减少违法行政行为 ,必须从加强立法、制度建设和宣传教育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5.
《公务员法》“违法命令不执行”条款规定的“违法命令”应该既包括违法的具体行政命令,也包括违法的抽象行政命令。但是该条款表述中存在的语义模糊,有可能导致执行中的混乱,可借鉴有关国家的规定予以改进;而且“抽象违法命令的不执行”在运行中可能会存在着潜在的困境,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尝试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6.
婚姻与违法、犯罪,喜事与悲剧,何以这样不幸而又苛刻地连在一起,难道这两者之间也存在着某种內在联系?本文依据浙江省的调查材料和有关省市的资料,对此与其它婚姻离轨现象,以及如何防范从婚姻到违法、犯罪之质变,作点探讨。从婚姻问題到违法、犯罪之质变在一定条件下,好事也可能引出坏的结果。婚姻问題同样被制约于这种辯证法。由于主客观多方面的原因,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当前婚姻案件此例上升和违法、犯罪行为的增多。  相似文献   

7.
正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在国家治理中,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依托,相互促进、缺一不可,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使国家治理避免单一化的弊端,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在当  相似文献   

8.
行政垄断是我国垄断现象的主要表现形式,它的存在和蔓延,是阻碍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行政垄断本质上是一种兼具经济违法与行政违法双重违法属性的竞合违法行为,是一种由行政主体实施的集体违法行为。法律是治理行政垄断的最重要的手段。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城市房地产开发过程中,由于土地资源的稀缺性日益显见,非法批地、买卖土地和违法开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土地等违法用地行为在全国都程度不同地存在,严重扰乱了我国城市房地产市场的正常秩序,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矛盾和法律纷争。为此,必须通过严格依法行政,追究渎职者的法律责任,加大对违法用地行为的打击力度以及提高消费者的维权意识等手段,遏制城市房地产开发违法用地活动的蔓延。  相似文献   

10.
《行政论坛》2019,(4):55-62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新时代的信访形势总体向好,但违法信访形势仍较为严峻,突出表现在少数信访人心态失衡,越级上访、集体闹访、谋利上访等行为时有发生,违法信访亟待实现有效治理。基于管理学、心理学、法学等多学科视角,剖析违法信访行为存在仇官、从众、逐利等三种典型不良社会心态。在阐释违法信访行为成因及其危害的基础上,探索了情、理、法的融合治理之策,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构建心理疏导、多元化解、依法处置等三大治理机制,以期消解上访者负面心理情绪,引导上访者理性表达诉求,助推干群依法信访与治访。  相似文献   

11.
依照《行政复议法》的有关规定,行政复议申请权是指公民、法人或其它组织对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不服而请求审查其具体行政行为的违法、不当,纠正及排除违法、不当的具体行政行为的权利。在当今社会,基于行政权与公民权关系的“平衡论”日益受到政府与国民的重视,如何保障政府行政管理行为的有效行使,又能最大限度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无辜侵害,这不仅仅是国家立法、社会制度中要体现理性观念的问题,而且是在政府的行政实际中,如何使这表面上矛盾的两者相得益彰、步入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的问题。在行政复议上道理亦是如此,它的出…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上各种经济交往增多,经济活动日益复杂。在经济活动中,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是违法的?哪些构成犯罪?这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容易区分的,但在有些情况下,合法与违法、违法与犯罪的界限并不那么易于分清。本文通过承包方面的三个案例,分析了合法、违法与犯罪的区别,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3.
2012年5月25日,全国性的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综合试点在深圳正式启动,深圳市历史遗留违法建筑处理试点工作也同时拉开序幕。深圳建市30多年来,在土地管理方面存在许多薄弱环节,违法建筑比较严重,违建处理进展缓慢,效果极不理想。鉴于此,笔者就违法建筑的处理问题进行了全面调研,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潘云华  杨波 《理论导刊》2012,(9):103-105
"钓鱼"执法,就是行政机关在执法活动中利用诱惑性手段促使被管理主体违法并使后者因此承担法律责任的执法活动。"钓鱼"执法有合理与不合理、合法与非法之分。法律必须禁止诱生违法意向的"钓鱼"执法、公私利益掺杂的"钓鱼"执法、不计社会成本或未穷尽其他执法方式的"钓鱼"执法等,允许完全以公共利益为目的、机会提供型的"钓鱼"执法的存在,并在前提与程序等方面对之进行明确规范,使之成为要式行政行为。  相似文献   

15.
行政规范性文件与制定行政法规、规章都是行政机关的抽象行政行为,但有本质的区别.我国长期的行政实践证明制定行政规范性文件是极其必要的,法律也授予行政机关制定行政规范性文件的职权.同时法律规定行政活动必须适用行政规范性文件,这与依法行政在本质上并不矛盾,但在实践中存在因制定的行政规范性文件违法,导致依据其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现象.要保证适用行政规范性文件与依法行政的统一,就必须依法制定行政规范性文件.  相似文献   

16.
行政不作为与行政不作为违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二者不能等同。在行政管理中 ,地方保护主义、“长官意志”、行政部门职能交叉、监督不力等是产生行政不作为违法的主要原因。为此 ,应逐步规范行政立法 ,改革现行行政体制 ,完善监督机制 ,切实提高行政人员的整体素质 ,才能有效地遏制行政不作为违法。  相似文献   

17.
“紧箍咒”能否“箍紧”上市公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来,证券市场上银广厦、三九医药、亿安科技等违法违规恶性案件层出不穷,而这种种的违法违规现象又都直接或间接与上市公司相关,但现存法律法规对上市公司中存在的诸如一股独大、监事会形同虚设以及投资者利益受损等问题并没有具体的规定。2001年9月12日,中国证监会制定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准则》)正式面向社会征求意见,这一部门规章将焦点凝聚在上市公司身上,也是监管  相似文献   

18.
为了准确认定民事经济纠纷中民事违法与经济犯罪这两种普遍而又密切联系的违法性行为 ,本方拟从定性与定量的角度对经济活动中的民事违法与经济犯罪的区分与界定作一初浅探析。  相似文献   

19.
国家赔偿的归责原则是国家赔偿制度和赔偿立法应解决的首要问题,也是国家承担赔偿责任的总原则。我国借鉴世界各国的立法经验,采用违法原则为赔偿的归责原则。我国国家赔偿法的违法原则中的违法有以下三层含义:1.违法是违反法律、法规和地方性法规,而不包括规章;2.违法指的是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权违法;3.违法是一个客观标准,指职权行为在客观上违法。在实践中运用违法原则处理国家赔偿应注意两个问题:1.违法原则是确定国家赔偿的关键标准,但不是唯一标准;2.法定的免责情况,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20.
高校网络舆情与校园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虽然它们在含义、影响效果及其流传程度上存在着不一致之处,但是它们在诸多方面依然存在着相似的地方,两者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校园网络舆情与校园文化的这种辨证统一关系要求我们要对两者进行整合,使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促进,相互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