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对陈云的了解和接触,主要是在手工业改造和轻工业、集体工业的发展中。陈云在指导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提倡继承和发展手工业优良传统,以及巩固和发展集体工业的伟大实践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经过三年经济恢复,我们党及时提出了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简称“一化三改”),并把它作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陈云积极参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研究、制定和执行。1953年12月,经过中共中央批准,《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成立初期,手工业经历恢复发展、社会主义改造和改造后发展等阶段,既迎来了重要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一定挑战。陈云高度重视手工业发展,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的过急过快行为进行纠偏,提倡要继承和发展传统手工业的优良技艺,利用名优手工业产品出口创汇,对新中国成立初期手工业的保护和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陈云重视手工业保护和发展的理论和实践启示我们:一是对手工业的保护和发展要坚持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创新实践;二是要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前瞻性地开发利用手工业资源;三是要弘扬手工业的优良传统,大力提倡工匠精神。  相似文献   

3.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我国个体农民,特别是在土地改革中新获得土地而缺少其他生产资料的贫下中农,为了避免重新借高利贷甚至典让和出卖土地,产生两极分化,为了发展生产,兴修水利,抗御自然灾害,采用农业机械和其他新技术,确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要求。”“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一方面对农产品的需要日益增大,一方面对农业技术改造的支援日益增强,这也是促进个体农民向合作化方向发展的一个动力。”“对个体农业,我们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创造了从临时互助组到常年互助组,发展到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再发展到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过渡形式。”“这项工作中也有缺点和偏差。……在一九五五年夏季以后,农业合作化以及对手工业和个体商业的改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也过于单一,以至在长期间遗留了一些问题。”这几段话谈到了我国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必然性、必要性和可能性,谈到了我国农业合作化的发展过程、方法和步骤,也谈到了在合作化过程  相似文献   

4.
解放前,福清全县工业、手工业者共226户,私营商业1109户,从业人员1978人。1955年,县委根据《中央关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问题的决议》精神,在完成社会主义农业初级合作社过渡到高级合作社之后,就把对私人工商业、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提到了议事日程。1956年1月15日,北京市一个晚上“一步登天”实现公私合营的消息传到福清,大大促进了福清对私改造的进程。县委立即制订了“对私改造全面规划的初步意见”,并成立了领导小组,6月份开始工作,至年底  相似文献   

5.
李俊 《世纪桥》2012,(22):16-20
1953年6月,中共中央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过渡时期的理论,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即“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川为贯彻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黑龙江、松江两省展开了规模宏大而又深入持久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学习与宣传工作。这项工作是由上而下有领导、有计划、有步骤进行的。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朱德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他认为,我国手工业唯一正确的出路是走社会主义道路,改造中要遵循循序渐进、由低级到高级的原则,要尊重经济和文化发展规律。朱德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论述,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生动体现,其论述至今都对我国经济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经济体制从“计划”到“市场”经历了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如果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到党的十四大正式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这个过程有13年;如果从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三大改造完成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建立起计算...  相似文献   

8.
1952年,党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在这一总路线指引下,党领导全国人民开展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运动。首先,通过合作化的途径对农业、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全国解放后,随着土地改革的完成,我们党趁热打铁,坚持自愿互利和典型示范、国家帮助、逐步推广的办法,领导农民广泛开展互助合作运动。到1956年底,我们党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对个体手工业的改造,也采取了类似的方法。其次,通过和平赎买和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在我国,国家资本主义的初级形式是对私营工业实行加工、定货…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始转入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直到‘文化大革命’前夕的十年中,我们虽然遭到过严重的挫折,仍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与这十年正确的实践相联系,毛泽东同志对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进行过不懈地理论探索,形成了若干重要的思想观点。毛泽东同志的这些思想观点尽管带有不完善、不成熟的特点,但在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发展史上,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史上,曾发生过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对于今天,也还…  相似文献   

10.
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误区与“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大革命”的动因,是“文化大革命”历史研究的一个热点,也是一个难点。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和持续十年之久的原因,曾有过如下论断,即:在1957年至1966年期间,一是毛泽东在关于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的理论和实践上的错误发展得越来越严重;二是他的个人专断作风逐步损害党的民主集中制,个人崇拜现象逐步发展;三是党中央未能及时纠正这些错误;四是林彪、江青、康生等野心家又别有用心地利用和助长了这些错误。仅就发动“文化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在过渡时期中,我们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我们创造了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委托经销代销、公私合营、全行业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最后实现了马克思和列宁曾经设想过的对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这是对我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最好总结。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文选》中关于实现党的工作着重点转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许多论述,是新时期党的政治路线的理论基础。把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问题,早在1956年9月党的“八大”就提出了。“八大”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的国内政治和经济状况,根据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发展形势,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  相似文献   

13.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十年到十五年或者更多一些时间内,基本上完成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就是党的过渡时期的总路线。长期以来,我们党对这条总路线一直是完全肯定的。在1981年6月27日党的第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若干历史问题决议》中,还用不容置疑的语调指出:“历史证明,党提出的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完全正确的”。诚然,党的这个总路线反映了我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我们党在这条总路线的指引下,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成立后,党依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我国的具体实际,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当时,地处湘西一隅的洪江市也按照中央的部署胜利完成了改造个体商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艰巨任务。成绩是非常巨大的。但是,改造后期也出现了一些缺点和偏差。今天,实事求是地分析这些缺点和偏差发生的原因及其危害,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有一定启示意义的。  相似文献   

15.
欲速则不达——“社改”后期偏差的主观认识根源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50年代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一场伟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这一变革使我国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历史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为我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和进步奠定了最基本的前提,是我党和我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历史性胜利.但是,我们也必须承认,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后期也确实出现了一些偏差和失误,这主要表现在各项工作中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也过于简单划一,以至于在长时期内遗留了一些问题,对后来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造成了一些消极影响.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后期出现"四过"偏差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本文试图从主观认识方面作一初步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从“文化大革命”结束到党的十二大,是我们党实现拨乱反正和工作重点转移的关键时期。在这个历史时期,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民主建设问题的探索继承了马克思、列宁关于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原则,发展了我们党的实践成果,批判了党内长期存在的集权主义倾向及封建主义残余思想,针对党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方面的教训提出了一系列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的论断和主张,科学地把握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方向和现实条件的关系,为改革开放时期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提供了科学的指导理论。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次强调要加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当前,我国农村正处于急剧变革时期。如何适应这种变革,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农村全面发展,这是一个重大而迫切的问题。一、进一步加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主要表现在:从实践上看,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以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巾进而夺取全国胜刊的;社会主义革命也是先在农村掀起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进而推动城市的社会主义改造发展的;t一届三…  相似文献   

18.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与时俱进的创新理论。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就是与时俱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科学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时代共产党的重大核心课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理论升华,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它形成了当代中国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系统的科学理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科学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的创新精神。思想路线是认识路线在实际工作中的贯彻和运用。党的思想路线不仅体现如何认识世界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体现指导改造世界的问题。党的思想…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和特征的科学预测是中国共产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艰辛探索的理论基础;毛泽东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进行了初步探索与实践;邓小平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进行了重新定位与概括;江泽民关于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进行了深化与创新;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明确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的科学论断,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进行了整合与拓展。实践永无止境,人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认识也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对党的先进性、根本宗旨和历史使命的新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创新发展,是推进新时期党的各项工作的行动纲领。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始终坚持、充分体现和努力实践“三个代表”的要求。   一、把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立足点   思想政治工作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展开。集中精力抓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本质要求,是新时期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出发点。要深入经济建设主战场,找准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