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价值理念。坚持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价值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初心使命的集中体现,是对我们党百年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人民至上的基本内涵包括人民地位至上、人民权力至上、人民利益至上、人民标准至上等。贯彻践行人民至上,必须坚守人民立场、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发展人民民主、更好地保障人民当家作主,聚焦人民向往、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奋斗,坚持人民标准、努力交出人民满意的答卷。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关于“人民至上”的重要论述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的出发点与落脚点,突出了人民是历史的主体与创造者,体现了党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原则立场。“人民至上”重要论述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从觉醒向度来看,中国人民历史主体意识的格式塔转化激发了爱国人士对国家现状的自主思考,在思考实践中实现了人民主体性的自主觉醒;从迸发向度来看,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以及在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党与人民的鱼水深情为“人民至上”重要论述提供了现实前提;从升华向度来看,中国共产党从国情、党情出发,着眼人民所想、人民所盼、人民所求,构筑起具有中国特色、民族特性、人类特质的“人民至上”道路。  相似文献   

3.
人民主体地位观,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石,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核心理念.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人民主体地位观的运用与发展,集中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中,且是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使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有了新内涵、新意蕴和新要求:一是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全面彰显人民主体力量;二是解决人民利益需求,高度重视人民主体利益的实现;三是顺应人民意志愿望,充分体现和实现人民主体价值;四是发扬光大党开展集中教育活动的优良传统,不断增强贯彻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地位观的实践自觉.  相似文献   

4.
制度是政党执政与国家治理的重要依据。一个国家和社会选择具有何种价值属性的制度,标识了这个国家本身的阶级属性与国家性质。党的百年征程中,始终坚持人民生命至上、地位至上、权力至上、利益至上、标准至上。人民至上作为一个内涵丰富且具有统筹性质的价值范畴,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百年探索之中,熔铸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百年实践过程,是党的百年奋斗得出的重要历史经验。基于坚持人民至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视角探析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是把握中国共产党何以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何以具有强大执政底气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世纪桥》2021,(10)
党的领导与人民至上具有统一性,坚持党的领导与坚持人民至上遵循统一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坚持人民至上是由中国共产党的立场、性质、宗旨决定的,党的百年奋斗史表明,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价值理念,而坚持党的领导是维护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选择。面对新时代的新挑战和新要求,坚持党的领导需发挥好党的优势,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坚持人民至上需要发挥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力,积极践行群众路线,依靠群众同时与群众共享改革成果。  相似文献   

6.
“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初心和使命,是其始终坚持的核心价值理念。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的百年历史,始终坚持人民地位至上,人民力量至上,人民利益至上。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和归宿。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存在的全部理由;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是新时期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客观要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8.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和人民至上的重要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从价值学角度看,人民至上思想包含着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理想、价值立场、价值宗旨和价值方针等丰富内容,其思想理论内涵是:始终坚定人民至上的价值理想,矢志不渝信仰人民的力量;毫不动摇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敬畏人民赋予的领导权力;忠实履行人民至上的价值宗旨,永远做忠诚的人民服务员;切实贯彻人民至上的价值方针,塑造忠诚奋斗奉献的品格作风等。深入领会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的价值领导力,对于开拓和深化以人民为中心基本方略的思想内涵和新时代的领导力研究,对于广大党员干部学习新思想,增强领导本领,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人民主体的价值观,即以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为最高的价值主体和评价主体,以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和实践为最高价值标准和评价标准的观念体系。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战争年代通过阐明“党的宗旨”把为人民服务确立为自己全部价值观的核心和灵魂。邓小平在社会主义新时期提出和贯彻的理论路线与方针大计,则是对这一价值观的重新恢复、深化和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邓小平对人民主体价值观的恢复和发展,首先是立足于现实,结合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方向道路的选择做出的,因此具有鲜明的历史感、时代感和大局意识。“文…  相似文献   

10.
张燚 《探索》2022,(1):40-50
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成功经验,源于党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对人民历史观、人民国家观和人民政党观的认知和实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与中国共产党实践逻辑的辩证统一。中国共产党对人民至上的坚持,贯穿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等四个时期,体现在党的指导思想、国家制度体系和党的中心工作等三个方面。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的历史经验,主要包括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坚持群众路线、坚持正风反腐、持续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其启示主要有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完善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推动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首次提出,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重申,并在党的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提升为大会主题的伟大建党精神,是对中国共产党本质属性的揭示,是中国共产党过去、现在和将来成功的精神密码。伟大建党精神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实践价值和时代价值,是我们党取得辉煌成就的动力之源。我们党要继续把伟大建党精神转化为现实的力量,推动党的各项事业的发展,推进“四个伟大”的实现与发展,并为建设强大的国家、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人民的幸福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2.
严昌 《湘潮》2021,(3):22-23
仔细思考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发展历史和对党员的准则要求,我们会发现共产党人既紧张严肃,又活泼可亲;既“最不讲”个人感情,又最讲感情。中国共产党人“最不讲”个人感情中国共产党在章程里就明确党没有自己的利益,人民的利益就是党的利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正是抱着这一远大而崇高的目标,中国共产党人深明大义,不徇私情,为了党和国家的利益,个人利益可以放弃,仪私情可以牺牲。  相似文献   

13.
高翔 《党建》2021,(7):109-112
人民至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新时代历史方位,对中国共产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初心使命所作的深刻阐述,成为理解中国共产党根本宗旨的核心理念. 纵观百年党史,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共产党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真正做到坚持人民立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人民至上,虚心向人民学习,倾听人民呼声,汲取人民智慧,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赢得人民巨大信任、坚决拥护和广泛支持,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  相似文献   

14.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这充分反映了党中央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价值定位,坚定了人民至上的原则立场,展现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基本遵循,彰显了共产党人的责任担当,体现了对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不渝坚守。一、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这是对党的宗旨矢志不渝的坚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的利益观是以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核心的观念体系,是纯粹的人民利益观。我们党的利益、阶级利益与人民利益高度统一,党的人民利益观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切实贯彻到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中,并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和丰富发展。我们党致力于建立、巩固和扩大最广大人民根本一致的利益基础,通过调整社会利益关系不断完善人民利益的实现、发展和维护机制,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制定和执行政策,始终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相似文献   

16.
<正>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主体力量。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源泉,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重要经验之一。党的二十大报告在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时,明确将“坚持人民至上”置于首位。探究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的理论逻辑与历史演进,对理解、传承和弘扬这一宝贵经验和重要方法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决议》明确把“坚持人民至上”作为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的十条历史经验之一。《决议》指出: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毋庸置疑,党的根基、党的血脉和党的力量均来自人民、植根人民,人民立场就是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如一、不折不扣坚持的根本政治立场。人民至上价值理念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必须坚持的核心价值理念,这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国防外交的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18.
全面从严治党是一场伟大的自我革命,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干部队伍是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主体力量。推进干部队伍勇于自我革命是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和自我提高的内生动力,也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从方向原则维度看,解决大党独有难题、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使命任务,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是重大原则,健全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是有力保障。从价值取向维度看,干部队伍要具有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的方向性、具有发扬勇于自我革命优良传统的传承性,以及具有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净化干部队伍群体的基础性。从方式路径维度看,广大干部队伍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着力贯彻政治“三力”,以坚持民主集中制为着力点,以坚持法治思维、运用法治方式为根本保障,以落实管党治党责任为重要标尺。从情感基础维度看,干部队伍要坚定人民至上、胸怀“两个大局”,拥有深厚的人民情怀,强烈的国家、民族情怀,胸怀天下的世界情怀。  相似文献   

19.
代表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共产党 80余年的奋斗历程 ,就是探索和实践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的过程。党在此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主要有 :坚持为民谋利的价值取向 ;发挥群众的主体创造性 ;坚持时代发展主题 ,处理协调各种利益关系 ;教育党员实践“三个代表”要求等。总结这些经验 ,对于党更好地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纲领、目标任务和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显著标志。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全党同志必须做到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是立党的根基,也是一个不断实践不断发展的新课题。一、满足和维护最大多数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