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土地制度的创新和改革是农村综合改革的"牛鼻子"。"三权分置"是党的"三农"理论政策和制度设计的又一次重大创新,对稳定农民家庭土地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完善土地要素功能、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应当通过完善农地产权法律法规政策体系及配套制度和措施,通过立法赋予农民充分的土地财产权益,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政策执行力,推进农地"三权分置",为补齐农业现代化短板奠定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2.
论农业现代化与我国农业体制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现代化是农业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的过程 ,它不仅仅是一个现代生产要素引入和技术进步的过程 ,同时还是一个要素优化配置和体制创新的过程。它不仅包括生产技术 (生产条件、生产手段 )的现代化 ,而且包括作为资源配置基础的农地制度、农业经营管理体制、农产品流通体制、农业科技体制、投入体制以及政府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制等一系列体制、制度的现代化。一、农业现代化对农业体制创新的内在要求1 .对农地经营体制创新的要求 :要变革建立在封建土地所有制基础上的“地主所有、农民租佃”的土地经营形式 ,建立起在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  相似文献   

3.
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土地市场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改革当前集体土地使用制度的基础上,构建农村土地市场,把集体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农地承包经营权和国有土地使用权都纳入到土地市场当中,是适应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的必然选择.构建城乡统一土地市场要"改革一项制度,建设和完善四个市场",即:改革造成城乡分割的制度性障碍,建设和完善土地征用市场、集体土地使用权出让市场、城乡统一居住用地市场和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  相似文献   

4.
农村集体土地流转是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一个创新,是提高土地绩效和农民土地收益的必由之路.但在农地流转实践中农民土地权益保护乏力的现象也很突出。如何加强农地流转中农民权益保护,保障农地流转改革的顺利推进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的理论和实践课题。.  相似文献   

5.
农民公平分享农地非农化收益的路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丁同民 《学习论坛》2012,(10):35-38
构建农民公平分享农地非农化收益机制,最大限度地实现农民公平分享农地非农化收益,对于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之路来说至关重要。构建农民公平分享农地非农化收益机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完善农地征用补偿计算办法;二是构建农村集体土地产权体系;三是规范各级政府的农地征用权;四是培育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市场;五是拓宽农民参与农地征用过程的渠道;六是深化农村土地税费制度改革;七是完善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6.
农地制度即为土地占有的方式和使用方式,不同的土地所有制形式和土地经营方式直接影响着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的方式和规模.我国现行的农地制度对社会经济结构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之中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文章运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对发展中国家农地流转进行了概述,指出了发展中国家农地流转的特征、经验教训和问题,认为我国现阶段农地制度改革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农地流转实现耕者有其田和农业规模经营的有机结合,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借鉴一些发展中国家农地制度变革的做法,顺利完成农地制度改革任务。具体措施是:农村集体土地可以让渡一些权利给农民;应吸取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教训,有序地实现农地流转;坚持政策的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实施各种有利、精准措施,加快我国农地流转步伐;利用市场机制创造有利于农地流转的公平环境。  相似文献   

8.
户籍制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应与农村集体土地等相关制度改革联动进行。户籍制度与农村集体土地制度在制度形成、制度功能等方面具有密切的内在关联,这是实行联动改革的基础。户籍制度与土地制度的联动改革需要解决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基于农业户籍而享有的土地权益如何分配,二是非农业户籍身份所享受的社会保障权益(福利)如何向具有农业户籍身份的农村人口配置。  相似文献   

9.
农村双层经营体制在实践中存在着农户承包地产权不明晰、村集体统的功能薄弱和家庭经营难以适应农业现代化等弊端。土地股份合作制的发展适应了农业现代化的要求,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家庭经营分的弊端,增强了集体经济的服务功能,在理清集体土地产权的基础上实现了土地、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是创新农业经营体制的重要形式。  相似文献   

10.
农业土地制度改革是深化农村改革所面临的极其重要而复杂的问题。农地流转是农村改革的核心内容。地处全国改革试验区之一——阜阳地区的临泉县,近几年率先进行农地转租经营的实践与探索,闯出了一条农地流转的成功之路。 (一) 七十年代末,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了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的机制和家庭经营的主体地位,从而调动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改善了土地经营。八十年代初中期,由于二、三产业的发  相似文献   

11.
实行农地制度国有化的设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我国农地制度的变革和现状 (一)我国农地制度的变革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地制度的变革经过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土地改革运动。这是在新中国成立后不久进行的,从1951年开始,1952年结束。完成了从封建土地所有制向农民土地所有制的根本变革,彻底消灭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建立了农民土地所有制。这是我国农  相似文献   

12.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地制度改革对基层治理的影响凸显。研究发现,农村基层治理的一项主要内容,是通过农民动员,协调分散的土地利益关系,使农村社会形成整合土地利益的动员式治理模式。实践中,地权持续扩张弱化了集体土地制度,可能导致农民动员失败,产生集体行动困境、基层治理灰色化等问题。农地制度改革路径之一是通过农地"三权分置"改革,赋予基层组织适当的土地调控权,重新形成集体和农民的地权平衡关系,促进农民动员和形成善治秩序。  相似文献   

13.
陈永昌 《奋斗》2001,(8):16-16,23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指出:“要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积极探索土地经营权流转制度改革。”这是我国继农村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农村所有制改革的第二步有益探索,也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小城镇建设,促进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我省作为农业大省,积极探索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具有十分紧迫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40年前,以小岗村为代表的土地承包制度改革,极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但同时也留下了农户承包地块农地零碎化问题。随着农业规模化和机械化水平提升,农地零碎化的经营方式,越来越不适应农业快速发展的要求,影响了农民种田的积极性,制约了现代农业发展。近年来,蚌埠市在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不变前提下,通过试点,积极探索农地零碎化问题的解决途径,形成了"一户一块田"的经营模式。实践证明,蚌埠市"一户一块田"试点工作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了新鲜经验,不仅具有先期性,还有很强的时代感,为推进农业机械化标准化生产,开展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业提质增效提供了基础条件。"一户一块田"改革源于新一轮土地确权,是土地流转方式的新尝试,也是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的变革和创新。深入推动"一户一块田"改革,必将带来农村的大变革和农业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15.
陶惠丽 《新长征》2011,(1):52-53
为适应现代化发展需要,解决现行的农村集体土地管理制度与城市化、市场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不相适应的矛盾,尤其是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使党的惠民政策真正惠及广大农民,必须配合农村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积极稳妥开展农村集体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工作,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相似文献   

16.
王德福 《求实》2017,(5):79-88
农地抵押权能不足被认为是农民贷款难的主要原因。主流观点认为,农地抵押权能不足主要是由现行法律制度造成的制度障碍,在其指导下,农村产权改革选择了一条突破现行法律和土地制度的路径。调查发现,农地抵押权能不足主要是由农地特殊性、农业弱质性和农民生计需要三大基础性因素造成的市场缺陷。通过消除制度障碍、赋予农地抵押权能并不能彻底解决市场的内在缺陷,因此当前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并不能完全解决农村金融问题,强制推行可能会引发一定风险。农村金融问题的解决需要真正回应普通农户需求,适应小农经济长期存在的基本国情。  相似文献   

17.
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在“三农”领域的集中体现,深刻理解和领悟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立场、观点及方法出发,对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规律和逻辑理路予以准确、系统、完整的阐释。从价值逻辑看,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是社会繁荣稳定的战略支撑,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从现实逻辑看,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面临国家粮食安全发展格局日益严峻、农业科技创新存在不少短板弱项、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等现实挑战。从实践逻辑看,新时代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始终坚持党对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全面领导、全方位系统性夯实国家粮食安全根基、增强农业科技与改革的双轮驱动作用、健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18.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确立了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 ,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但是 ,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 ,农地矛盾不断出现 ,尤其是农地使用权方面的矛盾突出 ,需要寻找有效的方法加以解决。一、关于农地使用权的制度规定及政策体现农户通过承包而获得的集体土地使用权 ,其权能方面的规定和制度并不多 ,只是规定“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受法律保护”。新《土地法》也只是原则规定“国有土地和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可以依法确定给单位或个人使用”。但在政策和现实层面上 ,农民…  相似文献   

19.
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积极推进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长期化改革,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在此背景下,农地使用权流转作为一种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土地资源的配置方式,其价值取向日益显现。然而,在农地使用权流转机制的构建中仍存在诸多问题,阻碍了农村社会的健康发展。因此,亟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深化农村土地承包制度改革、积极培育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国家城市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20.
《求实》2014,(6)
农村土地问题的核心是土地权利问题,现行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存在诸多瑕疵,但不能将农村集体经济未能有效实现的问题替代性地以土地所有权私有化或国有化予以解决。农村集体土地产权改造的现实主义路径是坚持集体土地所有制基础上,明确农民的土地权利,实行土地使用权的市场化和资本化。上述目标的达成依赖于体系性的土地使用权流转法律准则的建构,农村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集体经济组织民主决策和监督机制的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